基于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实践例谈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uchao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新课标的目标,而历史解释素养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文章以《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为例,选取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素养,就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历史解释;罗斯福新政
  人教版《罗斯福新政》一课选取历史解释素养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实践,主要基于两点认识:一是从概念内涵来看,历史解释综合了多个核心素养,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二是从本课的内容来看,目前高中历史教材常见的三个版本(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在叙述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过程、评价等方面不一致,由此引发了如何辨别不同版本教材对罗斯福新政的叙述;如何探究罗斯福新政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如何用客观、发展的眼光评价罗斯福新政等问题,这些问题恰好符合历史解释素养对学生认知和能力的要求。
  一、问题缘起:现行历史教材难以适应高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
  对于现行诸多版本教材在叙述上不一致的思考源自一道高考题,题目如下:
  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A. 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 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 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试题主要考查胡佛反危机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这不仅一反常规教学中更关注对罗斯福新政的考查的惯例,也不同于教材中刻画的胡佛“失败总统”的形象。该题在当年全国高考中得分率很低,原因在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和思维固化。但是,关于胡佛政府反危机的具体措施,教材并没有详细叙述,只有人民版教材对胡佛的干预政策进行过介绍,而正确的选项就在其中。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这道高考题理解为考查知识的记忆或解题技巧的话,就显然没有认识到高考命题日益学术化的倾向。关于胡佛反危机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继承性早有学术论文论述过,2013年的这道高考题吸收了已有的学术成果。由此可见,现行历史教材所暴露出的知识陈旧、思维固化等弊端已无法适应高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因此,打破学生的固化思维已是高三复习课的题中之义。
  二、基于历史解释素养的中学历史教学路径
  (一)基于教学内容分析,确立教学主题
  《罗斯福新政》在本单元中处于核心位置。从知识结构来看,本单位以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为主题,依照“病因—药方—疗效”的逻辑链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加以整合,进而勾勒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从自由放任向国家干预的转变。从学科思维来看,本单元构成历史学科最常见的“背景—内容—影响”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能够建立一条清晰的单元线索,但此种处理教材的方式容易使学生陷入固化思维。如何打破固化思维,首先要从历史发展的长时间段去梳理单元知识,进而确立教学主题。
  本课以“政府职能转变之争”作为教学立意,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资本主义变化、苏联的计划经济、中国的改革开放等诸多知识加以重组,借助新材料、新情境,通过创设问题引领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依据核心素养水平,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本课以“政府职能转变之争”作为教学立意,选取学科素养中的“历史解释”素养,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历史解释素养的4个水平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见下表)。
  (三)借助唯物史观,引领历史解释
  新课标对学生唯物史观素养能力的要求之一是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探究中,并将其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本次教学实践对唯物史观原理的运用表现为:
  (1)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解释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和思想的变动;
  (3)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打破罗斯福“救世主”的形象。
  对唯物史观方法论的运用表现为:
  (1)用发展、联系的眼光认识制度变革的继承性和连续性,防止陷入突变论的误区;
  (2)用辩证的眼光评价罗斯福新政。针对教材对罗斯福新政偏重积极方面的问题,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这一主题,选取了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的材料,使学生能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罗斯福新政留给后人的遗产,进而引发学生对当下我国如何实现政府职能转型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黄安年.论胡佛总统反危机的自愿联合政策[J].世界历史,1986(09).
  [2]胡国成.胡佛与新政[J].世界历史,1989(04).
  [3]王霞.論美国总统胡佛的反危机政策[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4]何成刚.优化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划分的思考[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10).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在当今社会运用广泛,社会和学校都非常注重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小学生接受第二语言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受地域的限制,得不到家长的重视,学习英语的欲望不强烈;课堂效率低,英语素质较差,城乡差异悬殊,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偏科的现象。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研究,从学生心理状况、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师生沟通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教学方案以供大家参考。  【
(浙江省温岭市三星小学,温岭317500)  【摘 要】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课堂教学需要生成,同样需要预设,生成与预设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因此,只有尽可能地把课堂生成纳入教学预设中,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真正实现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让数学课堂更有魅力,让教学别有洞天。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设;生成;课堂魅力  在《計算器的认识和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责任担当”列为中国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之一。由此可见,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重心,而责任教育则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中山市濠头中学提出了“责立自我·任当天下·做最美濠中人”的责任教育目标,在学校的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班团活动中全面开展和推进高中生责任教育。  关键词:责任教育;德育工作;课堂教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
【摘 要】在新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安排了“日积月累”的小栏目,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丰厚文化的积淀,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本文从“巧搭支架,理解‘日积月累’”、“巧择时机,勾连‘日积月累’”、“巧设活动,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小学语文;日积月累;语文素养;有效课堂  “日积月累”是人教版教材“语文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南华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正如俗话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就意味着世界万物都是有差异的。现代生理学、遗传学、心理学等研究表明,由于遗传素质、社会背景和家庭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生的心理、情感等等都客观存在着差异。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实行研学后教的课堂上,该如何利用差异开展合作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非常值得教师去思考与实践的事情。对此,笔者以关注教学中的细节这个小切口切入,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着注重关注教材主题图的用意;关注学生学习材料的选择;关注学生操作活动的反馈等这些细节,为促进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提供有效的载体。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细节;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
【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能力,同时还应在各个环节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写作是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直观体现,更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一
摘 要: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让学生心存“美”的意识;合理设计教学,引领学生探寻语言艺术之美;鼓励创作个性作品,感知汉字的美丽和魅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其实也是在培养和提高教师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加强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改变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现象。微课的出现,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关于微课教学的讨论有很多,而文章主要对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
摘 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语言表达、思维、动手操作等能力的螺旋式共同发展。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通过合理建组、创造探究新模式、及时到位的评价等方法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交流分享、学会团结协作。  关键词:小班化;数学教学;合作学习  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语言表达、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