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手段。古诗文教学更应将“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在古诗文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读要有不同的策略:初读环节要过生字新词关。要通过初读让学生认识生字、学习词语、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晓字义,把诗文读通读顺;熟读环节要读出节奏,读出诗味。按照诗文的韵律,尽可能把诗文读出抑扬顿挫;品读环节要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懂得诗文所表达的主题,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并熟读成诵,在吟唱中积累。
如何在古诗文课堂上通过诵读提高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初读设境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古诗文也是这样。古诗文跟现代文相比,用词比较难理解,学生往往拿到手之后不知其义,自然就难激起兴趣。但它们往往言简意赅,比较押韵,读起来有韵律感,朗朗上口。所以我在教学古诗文时首先就通过教师的范读,创设听觉情境,让学生进入诗文的情境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韵律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再读理解诗义
语文教学要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古诗教学也要凸这一特点。因此古诗文课堂上就必须认真仔细地炼字、炼词和炼句,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开展语言文字实践,感受文言文特点,培养古诗文语感,习得语言,明白诗歌大意,实现言意课兼得。课堂上花时间讲解生字,对生字词正音、辨形、释义和组词。
在字词教学时,要渗透古文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辨析字词的古今异义,培养古诗文语感从而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比如,“离离”的古意“形容高大茂盛的样子”,在现代十分少见。某教师在教学《草》时,是这样做的:(1)提问“原野上的小草长得什么样呢?”第一句诗中哪个词写了?”找到“离离”;(2)用“离”字组词,感知“离”在现代文中的意思;(3)出示《辞源》中“离离”的三种意思,让学生进行选择;(4)根据辞源中的第一种解释“茂盛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看到过的茂盛小草长得什么样?”(5)在理解“离离”的基础上,指导朗读“离离原上草”。如此扎实细致的语言文字教学,学生对“离离”的古意和所蕴含的意境美能不感悟深刻吗?
三、三读想象画面
想象,是古诗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可以将抽象的画面形象逼真地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在诵读中,教师要就诗文中的字、词、句生发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一一浮现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再现逼真的情景,从而进入诗的意境。
引导想象的方式有: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画简笔画,比如《独坐敬亭山》《渔歌子》等;也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展开联想,比如《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可以仔细观察插图,引导展开联想;还可以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扩展地想,比如《望天门山》,抓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扩展想象天门山的雄奇;也可以让学生创设情境大胆假想,《乡村四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创造性地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一座座山绿了,水田里还没有插秧,到处白茫茫的一片”;更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古诗文中的空白点补充想象,比如《乞巧》中家家七窍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是很概括的诗句,是一个空白点,可以展示古时候的风俗,然后让学生想象那盛大恢宏的场景。
四、品读感悟情理
每一首都有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在学生明白诗词大意后,教师应该运用平仄、节奏、抑扬、顿挫等情感朗读的手段,反复吟诵。在反复吟诵的时候,学生还需要结合背景,细心揣度、展开想象,加入表情和动作,在吟诵中细细涵咏。教师要抓住诗歌的关键,做画龙点睛讲解,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整体形象。当诗歌的形象幻化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时、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时,学生的情感才能投身其中,乐诗人之乐,悲诗人之悲。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在活化的形象带领下喷薄而出,学生也探寻到诗人真正的情感、心志所在。比如,教学《题西林壁》,我们通过抓住“身在此山中”这一句诗和其中的一个“身”字,教师张开一只手的手掌示意五指山,一次又一次地追问“诗人身在何处”,由学生一次又一次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身在远、近、高、低,近看远看,横看侧看,俯视仰望,导致“山不同、人不识”的诗意,然后反复诵读直到背诵,在诵读中学生水到渠成地明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五、读后链接拓展
在教一首诗文的同时,有必要依据文本,整合资料,适度的拓展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诗文典故,相机链接与诗文相关的其他诗文,适度诵读。链接拓展可以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处着手,知人论世,整体观照;可以从诗词大意着手,促进句句意、诗意的理解;可以从诗词情理着手,加深学生对诗的情志哲理的领悟;可以从诗词题材着手,认识诗歌的异同,或做对比反衬链接,或同类迁移链接,或层层递进式链接,这样以点带面成体,既能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又能促进学生大量积累古诗文,涵养儒雅之气。比如,执教《独坐敬亭山》时,课始链接重阳节李白在宣城独自一人游敬亭山的史料故事,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人山“相看”。课中链接李白53岁时,被贬十年心情孤寂的故事,知人论世,感悟人山“相知”;课尾链接李白七次登上敬亭山的史料记载,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关山月》等诗中关于“山”的名句,体会人山“相悦”。这样多方位、多形式的链接拓展,都指向诗意的理解、情理的感悟。
在古诗文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读要有不同的策略:初读环节要过生字新词关。要通过初读让学生认识生字、学习词语、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晓字义,把诗文读通读顺;熟读环节要读出节奏,读出诗味。按照诗文的韵律,尽可能把诗文读出抑扬顿挫;品读环节要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懂得诗文所表达的主题,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并熟读成诵,在吟唱中积累。
如何在古诗文课堂上通过诵读提高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初读设境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古诗文也是这样。古诗文跟现代文相比,用词比较难理解,学生往往拿到手之后不知其义,自然就难激起兴趣。但它们往往言简意赅,比较押韵,读起来有韵律感,朗朗上口。所以我在教学古诗文时首先就通过教师的范读,创设听觉情境,让学生进入诗文的情境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韵律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再读理解诗义
语文教学要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古诗教学也要凸这一特点。因此古诗文课堂上就必须认真仔细地炼字、炼词和炼句,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开展语言文字实践,感受文言文特点,培养古诗文语感,习得语言,明白诗歌大意,实现言意课兼得。课堂上花时间讲解生字,对生字词正音、辨形、释义和组词。
在字词教学时,要渗透古文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辨析字词的古今异义,培养古诗文语感从而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比如,“离离”的古意“形容高大茂盛的样子”,在现代十分少见。某教师在教学《草》时,是这样做的:(1)提问“原野上的小草长得什么样呢?”第一句诗中哪个词写了?”找到“离离”;(2)用“离”字组词,感知“离”在现代文中的意思;(3)出示《辞源》中“离离”的三种意思,让学生进行选择;(4)根据辞源中的第一种解释“茂盛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看到过的茂盛小草长得什么样?”(5)在理解“离离”的基础上,指导朗读“离离原上草”。如此扎实细致的语言文字教学,学生对“离离”的古意和所蕴含的意境美能不感悟深刻吗?
三、三读想象画面
想象,是古诗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可以将抽象的画面形象逼真地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在诵读中,教师要就诗文中的字、词、句生发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一一浮现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再现逼真的情景,从而进入诗的意境。
引导想象的方式有: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画简笔画,比如《独坐敬亭山》《渔歌子》等;也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展开联想,比如《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可以仔细观察插图,引导展开联想;还可以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扩展地想,比如《望天门山》,抓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扩展想象天门山的雄奇;也可以让学生创设情境大胆假想,《乡村四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创造性地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一座座山绿了,水田里还没有插秧,到处白茫茫的一片”;更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古诗文中的空白点补充想象,比如《乞巧》中家家七窍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是很概括的诗句,是一个空白点,可以展示古时候的风俗,然后让学生想象那盛大恢宏的场景。
四、品读感悟情理
每一首都有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在学生明白诗词大意后,教师应该运用平仄、节奏、抑扬、顿挫等情感朗读的手段,反复吟诵。在反复吟诵的时候,学生还需要结合背景,细心揣度、展开想象,加入表情和动作,在吟诵中细细涵咏。教师要抓住诗歌的关键,做画龙点睛讲解,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整体形象。当诗歌的形象幻化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时、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时,学生的情感才能投身其中,乐诗人之乐,悲诗人之悲。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在活化的形象带领下喷薄而出,学生也探寻到诗人真正的情感、心志所在。比如,教学《题西林壁》,我们通过抓住“身在此山中”这一句诗和其中的一个“身”字,教师张开一只手的手掌示意五指山,一次又一次地追问“诗人身在何处”,由学生一次又一次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身在远、近、高、低,近看远看,横看侧看,俯视仰望,导致“山不同、人不识”的诗意,然后反复诵读直到背诵,在诵读中学生水到渠成地明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五、读后链接拓展
在教一首诗文的同时,有必要依据文本,整合资料,适度的拓展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诗文典故,相机链接与诗文相关的其他诗文,适度诵读。链接拓展可以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处着手,知人论世,整体观照;可以从诗词大意着手,促进句句意、诗意的理解;可以从诗词情理着手,加深学生对诗的情志哲理的领悟;可以从诗词题材着手,认识诗歌的异同,或做对比反衬链接,或同类迁移链接,或层层递进式链接,这样以点带面成体,既能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又能促进学生大量积累古诗文,涵养儒雅之气。比如,执教《独坐敬亭山》时,课始链接重阳节李白在宣城独自一人游敬亭山的史料故事,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人山“相看”。课中链接李白53岁时,被贬十年心情孤寂的故事,知人论世,感悟人山“相知”;课尾链接李白七次登上敬亭山的史料记载,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关山月》等诗中关于“山”的名句,体会人山“相悦”。这样多方位、多形式的链接拓展,都指向诗意的理解、情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