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的时代背景要求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成为美术课堂的一大重要使命,基于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得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深度认同,我们既不能小看、忽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又要想方设法推陈出新地改造传统文化。这在一背景的驱动下,美术教育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与现代美术技法相融合。
关键词:美术教育;文化传承;问题探索;方法应用
美术课堂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授课教师的指导,授课教师只有先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带领学生走向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美术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对本职工作深度热爱,在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扩充知识架构,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服务学生。教师承担着知识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责任,要有辨别优劣,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在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的同时,要自觉主动的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职责,为学生和知识长河之间架起桥梁。
一、如何让文化素养融入到课堂教学
美术课堂是学生与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平台,教师应该从多渠道引入我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承担起引路人的职责,寻求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有效实践路径。
例如:引入工艺品鉴赏内容。我国古代的石雕、玉器、彩陶、铁器、瓷器、青铜器等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将它们作为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可以对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带来巨大提升。又如:景德镇的青花瓷,首先使用天然的钴料在白泥上画出装饰图案,再罩上一层透明的釉,然后利用高温一次烧成出窑,这时候颜料会充分渗入到釉胚当中,青蓝色纹路得以显现,素雅美观,浑若天成。带领学生们了解青花瓷的工艺技巧和其蕴含的人文底蕴,体会古代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这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再如:引入古建筑鉴赏内容。中国古建筑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兼具了实用性与艺术性。我國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于古建筑的影响十分分明,而不同地区的建筑特色也反应着当地的文化特色。北京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明清两代的首都,当时的社会思想等级制度森严,思想文化严重受朝廷控制,在此大的背景下,故宫建筑群的格局与当时的文化氛围就十分符合。故宫又被称作“紫禁城”,位于背景的中轴线,坐北朝南,亭台楼榭林立,装饰森严肃穆,是我国古代权力巅峰的象征。而我国南方建筑以清雅风格居多,青瓦白墙是特色,房屋高大,清新通透,这与南方的气候,较温和的人文特色也不无关系。另外,教师可引入古诗词鉴赏内容。中国古代诗词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结晶,特别是在唐宋时期诗、词的成就达到了顶峰。在课堂上引入古诗词鉴赏内容,对学生养成审美情趣,增强文化功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这么描绘,可以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天姥山的雄伟壮观,然后根据心中所想完成绘画作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对滕王阁晚景的描绘,这句经典被千古流传,张口读来,相信每个脑海中都会不自觉得浮现出一幅画面。如果有幸去过滕王阁,那么对滕王阁的情怀就会更加深刻;没有去过滕王阁的人也会在心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滕王阁的轮廓。这就是优秀文化的感染力,美术课程中也是一样的,也可以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感情,绘画作品有了传统文化的支撑,其价值也会更加厚重。
二、如何将文化素养融入到校外美术活动
所有人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广阔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课堂之外的美术资源同样也是美术教师拓展课程内容的重要渠道。教学工作者要拓宽视野,发掘课堂之外的教育资源。利用该方法不仅可有效带动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美术感知与美术体验水平,进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不断建设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能够然校外的美术元素流入到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与教学。
例如:就近的名胜古迹就是不错的选择。美术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们参观名胜古迹,领会其中的文化特色与艺术技巧,回归课堂后让学生根据所观、所感、所悟来个性化的完成艺术作品创作。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当地博物馆,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汇集了多领域的艺术藏品,学生的兴趣点和文化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然后观察学习。教师可以选择有价值、符合学生们需求的内容,重点点拨。这种生动直观的课外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古老创作的特色,使得传统文化能够助力校外的美术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美术的教学不应一成不变,也不应没有立场,需要辩证客观的去看待和运用古今、中外的这些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既丰富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又能够让我国传统文化更好为世界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传媒论坛,2018(17)
[2]刘畅.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5(07)
关键词:美术教育;文化传承;问题探索;方法应用
美术课堂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授课教师的指导,授课教师只有先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带领学生走向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美术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对本职工作深度热爱,在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扩充知识架构,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服务学生。教师承担着知识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责任,要有辨别优劣,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在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的同时,要自觉主动的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职责,为学生和知识长河之间架起桥梁。
一、如何让文化素养融入到课堂教学
美术课堂是学生与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平台,教师应该从多渠道引入我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承担起引路人的职责,寻求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有效实践路径。
例如:引入工艺品鉴赏内容。我国古代的石雕、玉器、彩陶、铁器、瓷器、青铜器等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将它们作为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可以对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带来巨大提升。又如:景德镇的青花瓷,首先使用天然的钴料在白泥上画出装饰图案,再罩上一层透明的釉,然后利用高温一次烧成出窑,这时候颜料会充分渗入到釉胚当中,青蓝色纹路得以显现,素雅美观,浑若天成。带领学生们了解青花瓷的工艺技巧和其蕴含的人文底蕴,体会古代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这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再如:引入古建筑鉴赏内容。中国古建筑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兼具了实用性与艺术性。我國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于古建筑的影响十分分明,而不同地区的建筑特色也反应着当地的文化特色。北京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明清两代的首都,当时的社会思想等级制度森严,思想文化严重受朝廷控制,在此大的背景下,故宫建筑群的格局与当时的文化氛围就十分符合。故宫又被称作“紫禁城”,位于背景的中轴线,坐北朝南,亭台楼榭林立,装饰森严肃穆,是我国古代权力巅峰的象征。而我国南方建筑以清雅风格居多,青瓦白墙是特色,房屋高大,清新通透,这与南方的气候,较温和的人文特色也不无关系。另外,教师可引入古诗词鉴赏内容。中国古代诗词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结晶,特别是在唐宋时期诗、词的成就达到了顶峰。在课堂上引入古诗词鉴赏内容,对学生养成审美情趣,增强文化功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这么描绘,可以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天姥山的雄伟壮观,然后根据心中所想完成绘画作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对滕王阁晚景的描绘,这句经典被千古流传,张口读来,相信每个脑海中都会不自觉得浮现出一幅画面。如果有幸去过滕王阁,那么对滕王阁的情怀就会更加深刻;没有去过滕王阁的人也会在心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滕王阁的轮廓。这就是优秀文化的感染力,美术课程中也是一样的,也可以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感情,绘画作品有了传统文化的支撑,其价值也会更加厚重。
二、如何将文化素养融入到校外美术活动
所有人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广阔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课堂之外的美术资源同样也是美术教师拓展课程内容的重要渠道。教学工作者要拓宽视野,发掘课堂之外的教育资源。利用该方法不仅可有效带动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美术感知与美术体验水平,进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不断建设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能够然校外的美术元素流入到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与教学。
例如:就近的名胜古迹就是不错的选择。美术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们参观名胜古迹,领会其中的文化特色与艺术技巧,回归课堂后让学生根据所观、所感、所悟来个性化的完成艺术作品创作。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当地博物馆,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汇集了多领域的艺术藏品,学生的兴趣点和文化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然后观察学习。教师可以选择有价值、符合学生们需求的内容,重点点拨。这种生动直观的课外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古老创作的特色,使得传统文化能够助力校外的美术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美术的教学不应一成不变,也不应没有立场,需要辩证客观的去看待和运用古今、中外的这些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既丰富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又能够让我国传统文化更好为世界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传媒论坛,2018(17)
[2]刘畅.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