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历来对庄子美学研究甚多,近年来则普遍认为庄子哲学实为审美哲学,因为它特别强调主体的超越性与自由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庄子之“游”谈起。在庄子看来,“游”乃是一种精神解放,是一种最高的精神自由,即审美愉悦。可以说,庄子之“游”几乎遍及《庄子》全书。《庄子》一书的开篇即为《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样的思想贯穿着庄子的全部神思。
《广雅释诂三》“游,戏也。”“游”的本义是指在水中或陆地上行走、活动,其引申义多有闲放、游乐、浮动的意态。孔子曾在《论语·述而》中谈及“游”,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是穿梭于技艺之间的。 而《庄子》之“游”更是在其文章中多次提及,而且用意深刻复杂。如:
《齐物论》:“游乎四海之外。”
《养生主》:“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人间世》:“乘物以游心。”
《德充符》:“而游心与德之知。”
《大宗师》:“以游大川。”
《应帝王》:“游无何有之乡”……
庄子将“游”寄寓了深刻的哲学含义和美学含义,在他看来,“游”既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也是精神自由的终极向往。庄子的“游”最终指向一种自主的、轻松的、解放的,乃至纵逸的状态,其本质是生命精神的自由运动。下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小析“游”的意义:
一、物“游”
庄子的审美观,是与伦理道德审美观相背离的自然无为的审美观。《庄子》篇篇以自然为宗,庄子美学更是有着“泛自然”的审美倾向。庄子游山玩水,并能“知鱼之乐”,认定山水之美在于山水自身,在于山水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能满足人适情识性的需要——“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知北游》)他本人尤其崇尚自然,对自然山水可谓情有独钟。我们可以说,游玩自然,游山玩水是“游”的首层意义。如:
《马蹄》篇:“禽兽可纱羁而游。”
《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山木》:“庄周游乎雕陵之樊。”
《大宗师》:“以游大川”……
庄子喜欢选取大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都是精神放飞的造化者。在这种对于大自然的山川之“游”中,让心灵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让心灵在“游”中与大然进行沟通与融合。这时心灵得到次第放逐,精神上完全解放。这是一种惬意的玩赏方式。庄子给它赋予了独特的意蕴和解读的音符。游山玩水,可以使心灵远离世俗的纷扰,让人心旷神怡;可以使人在恬淡闲适中逍遥于山川之间,获得心灵虚静。在庄子的世界中,游”玩所创造出来的境界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现实生活的环境和氛围,它表现出一定的超然和自由,可以说,庄子在“游山玩水”之中已观照到了“移情”的审美感受。
二、身“游”
庄子之“游”是同庄子所主张的主体必须超脱利害得失的考虑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从而获得“至美”“至乐”的思想相联系的。庄子哲学从“道”的无限和自由,推出了人的无限和自由。故而他对于人生、生活所采取的方法也表明他对“游”的对象所抱的漫不经心、无所谓,甚至游戏的态度。庄子认为人的生活要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亦即自由的、美的境界,就要超出于人世的一切利害得失之上,处处顺应自然,不因为得而欢喜,也不因为失而哀伤。甚至生死这样的问题也泰然处之。这样,人就可以摆脱受束缚和支配,达到象“天地”那样一种自然无为的绝对自由的境界,获得一种精神愉悦。这是一种人生态度问题,也是一种审美的态度。
这种游戏人生的“身游”如:
“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人能虚已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山木》)
这显然表达了庄子对现实人生的不满,从而决定了他“游世”的态度。
游戏名利:
“圣人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齐物论》)
游戏人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养生主》)
庄子甚至游戏生死。庄子妻死的时候,庄子鼓盆而歌;连生死都无所谓了,功名就更视为粪土了,楚王曾以高官厚禄请庄子出山,庄子回答说他不愿像神龟死后为人们所供奉。他对人生采取“游戏”的态度,游戏人间,游戏人生。游戏是非功利性的。庄子之所以采取游戏人生、“游世”的处世观,是因为人只能实实在在的生活在现实当中,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但人可以在精神上和内心中超乎现实人生之上,庄子通过虚已和超越现实,将一切事物置之度外,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当然也就超越了现实人生中的功名利禄,超越物我。他是以“游戏”的态度对待人生,从而追求自由。
三、心“游”
“游”既是现实性的,属于一种“物游”和“身游”,又是超越时空而无所依凭的纯粹的想象活动,属于一种“心游”。“游”是“心”与“道”的契合悟通,是主体与客体的混合交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通。在“游心”和“天游”的过程中,思想的空间被无限地拓展了:“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阙之下。”(《襄王》)“游”能在虚己忘身中进入无拘无束任情任性的自由境界中。“游心”则是一种独特的心灵活动状态,是在特定价值观念导引下的一种人生态度、人生追求。
中国美感心态的效果其最终表现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游心太玄”的审美愉悦。庄子之“游”重在“游心”。所谓“游心”,即是精神、内心之“游”。
《庄子·人间世》:“乘物以游心”
《德充符》:“游心于德之和”
《应帝王》:“游心于淡”……
这些都说明其“游”的主体是心灵,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中遨游,即精神的自由。通过心“游”,我们才可能进入万物一体的境界,进入一个悠游的大美境界,一颗自由的心灵才能在这生命之园中自由翱翔。
四、神“游”
庄子之“游”也是理想、幻想之游。这种“游”可以无限地放飞神思,进入虚无缥缈的理想世界。如:
《应帝王》:“游无何有之乡”
《在宥》:“以游无端”,“以游无极之野”
《达生》:“游乎万物之所始终”
《山木》:“浮游乎万物之祖”
《齐物论》:“游乎四海之外”
《外物》:“心有天游”……
这些都说明庄子之“游”的对象既是虚幻的,又是理想的。当所有的一切都处于身外,当所有的一切都似梦般短暂时,以想象为途径,超越实利和世俗观念为目的的“神游”,便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一种审美上的魅力。《庄子》中多次描绘了那些能够遨游于无限宇宙的“圣人”“神人”“真人”。他们不受任何事物的侵犯,在自己的神思中无比自由地遨游,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愉快。庄子主张审美心理应处于虚静状态,在这种心理下,人才能获得精神意志高度的、无限的自由:“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知北游》)当意志处于绝对自由、没有任何干扰时,才可以获得“至美”,在至虚至静的状态中放飞神思,这种虚静的状态伴随庄子“游”的始终。“虚静”与“凝思神游”都是主体排除外界杂乱干扰、精神上达到超然独立的途径,只有这样审美主体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住美。“神游”的本身又包含着庄子对现实人生的超越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五、影响
从艺术观上来说,庄子之“游”恰恰是审美想象,它极为符合艺术创作、审美创作的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实际上,艺术创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审美创作,是艺术家想象力、创造力的表现。而庄子这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之“游”正好给予艺术创作以动力。庄子之“游”,“游”得越逍遥,就越能使神思放飞,越能使思维自由、想象奇特。庄子“游”于自己的文章,从而使《庄子》一书色彩斑斓、汪洋恣肆、魅力永恒。
庄子之“游”的思想深刻影响到后世的艺术创造和审美创造中想象的发展。陆机在《文赋》中也曾用“游”来总结创作中想象的自由发挥:“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可见,庄子对后世文论家的启迪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他又是想象的天才,其“游”与审美想象如出一辙。
庄子的审美人生观是人性的重要体现,对后世文人影响颇深。谨以苏东坡为例,其诗文行云流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显示出“苏轼在美学上追求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这种既“出”又“入”的人生观,是将人生的距离保持得恰到好处,“入”则了解人生,“出”则超越人生。其“出乎其外”的审美人生观与庄子之“游”的审美人生观异曲同工。由此可见,庄子之“游”对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审美观、艺术观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洪佳婉,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雅释诂三》“游,戏也。”“游”的本义是指在水中或陆地上行走、活动,其引申义多有闲放、游乐、浮动的意态。孔子曾在《论语·述而》中谈及“游”,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是穿梭于技艺之间的。 而《庄子》之“游”更是在其文章中多次提及,而且用意深刻复杂。如:
《齐物论》:“游乎四海之外。”
《养生主》:“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人间世》:“乘物以游心。”
《德充符》:“而游心与德之知。”
《大宗师》:“以游大川。”
《应帝王》:“游无何有之乡”……
庄子将“游”寄寓了深刻的哲学含义和美学含义,在他看来,“游”既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也是精神自由的终极向往。庄子的“游”最终指向一种自主的、轻松的、解放的,乃至纵逸的状态,其本质是生命精神的自由运动。下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小析“游”的意义:
一、物“游”
庄子的审美观,是与伦理道德审美观相背离的自然无为的审美观。《庄子》篇篇以自然为宗,庄子美学更是有着“泛自然”的审美倾向。庄子游山玩水,并能“知鱼之乐”,认定山水之美在于山水自身,在于山水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能满足人适情识性的需要——“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知北游》)他本人尤其崇尚自然,对自然山水可谓情有独钟。我们可以说,游玩自然,游山玩水是“游”的首层意义。如:
《马蹄》篇:“禽兽可纱羁而游。”
《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山木》:“庄周游乎雕陵之樊。”
《大宗师》:“以游大川”……
庄子喜欢选取大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都是精神放飞的造化者。在这种对于大自然的山川之“游”中,让心灵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让心灵在“游”中与大然进行沟通与融合。这时心灵得到次第放逐,精神上完全解放。这是一种惬意的玩赏方式。庄子给它赋予了独特的意蕴和解读的音符。游山玩水,可以使心灵远离世俗的纷扰,让人心旷神怡;可以使人在恬淡闲适中逍遥于山川之间,获得心灵虚静。在庄子的世界中,游”玩所创造出来的境界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现实生活的环境和氛围,它表现出一定的超然和自由,可以说,庄子在“游山玩水”之中已观照到了“移情”的审美感受。
二、身“游”
庄子之“游”是同庄子所主张的主体必须超脱利害得失的考虑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从而获得“至美”“至乐”的思想相联系的。庄子哲学从“道”的无限和自由,推出了人的无限和自由。故而他对于人生、生活所采取的方法也表明他对“游”的对象所抱的漫不经心、无所谓,甚至游戏的态度。庄子认为人的生活要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亦即自由的、美的境界,就要超出于人世的一切利害得失之上,处处顺应自然,不因为得而欢喜,也不因为失而哀伤。甚至生死这样的问题也泰然处之。这样,人就可以摆脱受束缚和支配,达到象“天地”那样一种自然无为的绝对自由的境界,获得一种精神愉悦。这是一种人生态度问题,也是一种审美的态度。
这种游戏人生的“身游”如:
“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人能虚已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山木》)
这显然表达了庄子对现实人生的不满,从而决定了他“游世”的态度。
游戏名利:
“圣人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齐物论》)
游戏人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养生主》)
庄子甚至游戏生死。庄子妻死的时候,庄子鼓盆而歌;连生死都无所谓了,功名就更视为粪土了,楚王曾以高官厚禄请庄子出山,庄子回答说他不愿像神龟死后为人们所供奉。他对人生采取“游戏”的态度,游戏人间,游戏人生。游戏是非功利性的。庄子之所以采取游戏人生、“游世”的处世观,是因为人只能实实在在的生活在现实当中,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但人可以在精神上和内心中超乎现实人生之上,庄子通过虚已和超越现实,将一切事物置之度外,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当然也就超越了现实人生中的功名利禄,超越物我。他是以“游戏”的态度对待人生,从而追求自由。
三、心“游”
“游”既是现实性的,属于一种“物游”和“身游”,又是超越时空而无所依凭的纯粹的想象活动,属于一种“心游”。“游”是“心”与“道”的契合悟通,是主体与客体的混合交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通。在“游心”和“天游”的过程中,思想的空间被无限地拓展了:“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阙之下。”(《襄王》)“游”能在虚己忘身中进入无拘无束任情任性的自由境界中。“游心”则是一种独特的心灵活动状态,是在特定价值观念导引下的一种人生态度、人生追求。
中国美感心态的效果其最终表现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游心太玄”的审美愉悦。庄子之“游”重在“游心”。所谓“游心”,即是精神、内心之“游”。
《庄子·人间世》:“乘物以游心”
《德充符》:“游心于德之和”
《应帝王》:“游心于淡”……
这些都说明其“游”的主体是心灵,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中遨游,即精神的自由。通过心“游”,我们才可能进入万物一体的境界,进入一个悠游的大美境界,一颗自由的心灵才能在这生命之园中自由翱翔。
四、神“游”
庄子之“游”也是理想、幻想之游。这种“游”可以无限地放飞神思,进入虚无缥缈的理想世界。如:
《应帝王》:“游无何有之乡”
《在宥》:“以游无端”,“以游无极之野”
《达生》:“游乎万物之所始终”
《山木》:“浮游乎万物之祖”
《齐物论》:“游乎四海之外”
《外物》:“心有天游”……
这些都说明庄子之“游”的对象既是虚幻的,又是理想的。当所有的一切都处于身外,当所有的一切都似梦般短暂时,以想象为途径,超越实利和世俗观念为目的的“神游”,便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一种审美上的魅力。《庄子》中多次描绘了那些能够遨游于无限宇宙的“圣人”“神人”“真人”。他们不受任何事物的侵犯,在自己的神思中无比自由地遨游,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愉快。庄子主张审美心理应处于虚静状态,在这种心理下,人才能获得精神意志高度的、无限的自由:“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知北游》)当意志处于绝对自由、没有任何干扰时,才可以获得“至美”,在至虚至静的状态中放飞神思,这种虚静的状态伴随庄子“游”的始终。“虚静”与“凝思神游”都是主体排除外界杂乱干扰、精神上达到超然独立的途径,只有这样审美主体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住美。“神游”的本身又包含着庄子对现实人生的超越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五、影响
从艺术观上来说,庄子之“游”恰恰是审美想象,它极为符合艺术创作、审美创作的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实际上,艺术创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审美创作,是艺术家想象力、创造力的表现。而庄子这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之“游”正好给予艺术创作以动力。庄子之“游”,“游”得越逍遥,就越能使神思放飞,越能使思维自由、想象奇特。庄子“游”于自己的文章,从而使《庄子》一书色彩斑斓、汪洋恣肆、魅力永恒。
庄子之“游”的思想深刻影响到后世的艺术创造和审美创造中想象的发展。陆机在《文赋》中也曾用“游”来总结创作中想象的自由发挥:“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可见,庄子对后世文论家的启迪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他又是想象的天才,其“游”与审美想象如出一辙。
庄子的审美人生观是人性的重要体现,对后世文人影响颇深。谨以苏东坡为例,其诗文行云流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显示出“苏轼在美学上追求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这种既“出”又“入”的人生观,是将人生的距离保持得恰到好处,“入”则了解人生,“出”则超越人生。其“出乎其外”的审美人生观与庄子之“游”的审美人生观异曲同工。由此可见,庄子之“游”对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审美观、艺术观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洪佳婉,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