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的名义放飞神思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a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历来对庄子美学研究甚多,近年来则普遍认为庄子哲学实为审美哲学,因为它特别强调主体的超越性与自由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庄子之“游”谈起。在庄子看来,“游”乃是一种精神解放,是一种最高的精神自由,即审美愉悦。可以说,庄子之“游”几乎遍及《庄子》全书。《庄子》一书的开篇即为《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样的思想贯穿着庄子的全部神思。
  《广雅释诂三》“游,戏也。”“游”的本义是指在水中或陆地上行走、活动,其引申义多有闲放、游乐、浮动的意态。孔子曾在《论语·述而》中谈及“游”,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是穿梭于技艺之间的。 而《庄子》之“游”更是在其文章中多次提及,而且用意深刻复杂。如:
  《齐物论》:“游乎四海之外。”
  《养生主》:“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人间世》:“乘物以游心。”
  《德充符》:“而游心与德之知。”
  《大宗师》:“以游大川。”
  《应帝王》:“游无何有之乡”……
  庄子将“游”寄寓了深刻的哲学含义和美学含义,在他看来,“游”既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也是精神自由的终极向往。庄子的“游”最终指向一种自主的、轻松的、解放的,乃至纵逸的状态,其本质是生命精神的自由运动。下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小析“游”的意义:
  
  一、物“游”
  
  庄子的审美观,是与伦理道德审美观相背离的自然无为的审美观。《庄子》篇篇以自然为宗,庄子美学更是有着“泛自然”的审美倾向。庄子游山玩水,并能“知鱼之乐”,认定山水之美在于山水自身,在于山水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能满足人适情识性的需要——“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知北游》)他本人尤其崇尚自然,对自然山水可谓情有独钟。我们可以说,游玩自然,游山玩水是“游”的首层意义。如:
  《马蹄》篇:“禽兽可纱羁而游。”
  《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山木》:“庄周游乎雕陵之樊。”
  《大宗师》:“以游大川”……
  庄子喜欢选取大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都是精神放飞的造化者。在这种对于大自然的山川之“游”中,让心灵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让心灵在“游”中与大然进行沟通与融合。这时心灵得到次第放逐,精神上完全解放。这是一种惬意的玩赏方式。庄子给它赋予了独特的意蕴和解读的音符。游山玩水,可以使心灵远离世俗的纷扰,让人心旷神怡;可以使人在恬淡闲适中逍遥于山川之间,获得心灵虚静。在庄子的世界中,游”玩所创造出来的境界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现实生活的环境和氛围,它表现出一定的超然和自由,可以说,庄子在“游山玩水”之中已观照到了“移情”的审美感受。
  
  二、身“游”
  
  庄子之“游”是同庄子所主张的主体必须超脱利害得失的考虑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从而获得“至美”“至乐”的思想相联系的。庄子哲学从“道”的无限和自由,推出了人的无限和自由。故而他对于人生、生活所采取的方法也表明他对“游”的对象所抱的漫不经心、无所谓,甚至游戏的态度。庄子认为人的生活要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亦即自由的、美的境界,就要超出于人世的一切利害得失之上,处处顺应自然,不因为得而欢喜,也不因为失而哀伤。甚至生死这样的问题也泰然处之。这样,人就可以摆脱受束缚和支配,达到象“天地”那样一种自然无为的绝对自由的境界,获得一种精神愉悦。这是一种人生态度问题,也是一种审美的态度。
  这种游戏人生的“身游”如:
  “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人能虚已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山木》)
  这显然表达了庄子对现实人生的不满,从而决定了他“游世”的态度。
  游戏名利:
  “圣人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齐物论》)
  游戏人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养生主》)
  庄子甚至游戏生死。庄子妻死的时候,庄子鼓盆而歌;连生死都无所谓了,功名就更视为粪土了,楚王曾以高官厚禄请庄子出山,庄子回答说他不愿像神龟死后为人们所供奉。他对人生采取“游戏”的态度,游戏人间,游戏人生。游戏是非功利性的。庄子之所以采取游戏人生、“游世”的处世观,是因为人只能实实在在的生活在现实当中,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但人可以在精神上和内心中超乎现实人生之上,庄子通过虚已和超越现实,将一切事物置之度外,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当然也就超越了现实人生中的功名利禄,超越物我。他是以“游戏”的态度对待人生,从而追求自由。
  
  三、心“游”
  
  “游”既是现实性的,属于一种“物游”和“身游”,又是超越时空而无所依凭的纯粹的想象活动,属于一种“心游”。“游”是“心”与“道”的契合悟通,是主体与客体的混合交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通。在“游心”和“天游”的过程中,思想的空间被无限地拓展了:“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阙之下。”(《襄王》)“游”能在虚己忘身中进入无拘无束任情任性的自由境界中。“游心”则是一种独特的心灵活动状态,是在特定价值观念导引下的一种人生态度、人生追求。
  中国美感心态的效果其最终表现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游心太玄”的审美愉悦。庄子之“游”重在“游心”。所谓“游心”,即是精神、内心之“游”。
  《庄子·人间世》:“乘物以游心”
  《德充符》:“游心于德之和”
  《应帝王》:“游心于淡”……
  这些都说明其“游”的主体是心灵,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中遨游,即精神的自由。通过心“游”,我们才可能进入万物一体的境界,进入一个悠游的大美境界,一颗自由的心灵才能在这生命之园中自由翱翔。
  
  四、神“游”
  
  庄子之“游”也是理想、幻想之游。这种“游”可以无限地放飞神思,进入虚无缥缈的理想世界。如:
  《应帝王》:“游无何有之乡”
  《在宥》:“以游无端”,“以游无极之野”
  《达生》:“游乎万物之所始终”
  《山木》:“浮游乎万物之祖”
  《齐物论》:“游乎四海之外”
  《外物》:“心有天游”……
  这些都说明庄子之“游”的对象既是虚幻的,又是理想的。当所有的一切都处于身外,当所有的一切都似梦般短暂时,以想象为途径,超越实利和世俗观念为目的的“神游”,便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一种审美上的魅力。《庄子》中多次描绘了那些能够遨游于无限宇宙的“圣人”“神人”“真人”。他们不受任何事物的侵犯,在自己的神思中无比自由地遨游,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愉快。庄子主张审美心理应处于虚静状态,在这种心理下,人才能获得精神意志高度的、无限的自由:“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知北游》)当意志处于绝对自由、没有任何干扰时,才可以获得“至美”,在至虚至静的状态中放飞神思,这种虚静的状态伴随庄子“游”的始终。“虚静”与“凝思神游”都是主体排除外界杂乱干扰、精神上达到超然独立的途径,只有这样审美主体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住美。“神游”的本身又包含着庄子对现实人生的超越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五、影响
  
  从艺术观上来说,庄子之“游”恰恰是审美想象,它极为符合艺术创作、审美创作的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实际上,艺术创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审美创作,是艺术家想象力、创造力的表现。而庄子这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之“游”正好给予艺术创作以动力。庄子之“游”,“游”得越逍遥,就越能使神思放飞,越能使思维自由、想象奇特。庄子“游”于自己的文章,从而使《庄子》一书色彩斑斓、汪洋恣肆、魅力永恒。
  庄子之“游”的思想深刻影响到后世的艺术创造和审美创造中想象的发展。陆机在《文赋》中也曾用“游”来总结创作中想象的自由发挥:“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可见,庄子对后世文论家的启迪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他又是想象的天才,其“游”与审美想象如出一辙。
  庄子的审美人生观是人性的重要体现,对后世文人影响颇深。谨以苏东坡为例,其诗文行云流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显示出“苏轼在美学上追求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这种既“出”又“入”的人生观,是将人生的距离保持得恰到好处,“入”则了解人生,“出”则超越人生。其“出乎其外”的审美人生观与庄子之“游”的审美人生观异曲同工。由此可见,庄子之“游”对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审美观、艺术观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洪佳婉,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一首经典送别之作,其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脍炙人口。但是对于该诗的题目,是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还是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历来众说纷纭。诸多权威的唐诗选本多作两解。各地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和青少年课外读物,大都题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到底“蜀州”“蜀川”哪一个更贴近王勃的本意,长久以来引发众多学者的争论。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做
期刊
引言    会话的一个特点是说话人的轮换(Turn-taking),即参加会话的人在会话过程中轮流说话。如一问“What’s up?”,一答“It’s fine.”。在FTF(Face To Face,面对面)会话中,很少会出现重叠(Overlapping)的情况,也就是说不会出现两个或更多的人同时说话。此外,一个说话人停止说话和另一个说话人开始说话之间几乎也没有间歇(Gap)。而在IRC (In
期刊
笼养、笼归和笼虚,这三个短语,从外部形式上看,都是“名词+动词”式,但从其内部结构来看,却是三种不同的语法结构。笼养是状谓式偏正结构,笼归是连动结构,笼虚则是主谓结构。其中的“笼”字,一是名词作状语;一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一是名词作主语。其实,这三种结构的界限还是比较分明的,但有人却对此不甚明了,有时还会产生误解。如有的文言译文,就把“笼归”中的“笼”解释为名词作状语(《高中文言文全解一点通》 20
期刊
前言  成语,作为固定语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类别,长期以来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关注,但“什么是成语”这样一个简单的老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刘叔新(1982:104~105)认为凭借“表意的双层性”可以区分成语和惯用语,并认为“三长两短”“穿小鞋”“七上八下”“碰一鼻子灰”等都具有成语的资格;徐耀民(1997:298)认为将“穿小鞋”“摸门钉”“滴水不漏”“碰一鼻子灰”等都划入成语,就似欠妥当,认为
期刊
新闻标题,“专指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传播的新闻、文章的题目。再缩小点讲,指报纸上在每条新闻内容文字附近,用简明扼要的,能将新闻要点展示出来的那些较大字体的文字。”①有人曾对标题作出过这样的评价:精彩的标题堪称艺术。所以,新闻标题的制作与选择,是语言艺术水准的体现。将修辞这个作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运用其中,将会有很大帮助。事实也证明,“修辞为拟制新闻标题提供了广阔的语言艺术天地,利用它可以
期刊
引言  歧义格式与歧义实例之间的关系用传统语言学的“type-token”理论解释,前者为“类型”(type),后者是“类例”(token)。由于传统语言学采取归纳法研究语言现象,因而“类型”实际上是由“类例”抽象而成的。这就产生一个引起当代学者们注意的现象:“在汉语的歧义格式中,存在着原有的歧义性不再保持的问题。”实际上,所谓“原有的歧义性不再保持”,是非歧义格式与歧义格式的一种“同形”现象。但
期刊
《山海经》有一个“无头巨人”刑天的神话传说,大意是,炎帝的武臣是个巨人,炎黄大战中,他去找黄帝决斗,被黄帝用计谋砍掉了头颅。黄帝怕巨人摸着了头颅接上,赶紧手起剑落,将常羊山一劈为二,那头颅滚入山内,大山又合而为一,黄帝得胜回朝了。摸不着头颅的巨人拾起斧、盾,复挺身直立,从此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刑天。他不甘心,不服气,赤裸上身,把两乳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
期刊
一、字母词的定义和形式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学者们对字母词的名称、定义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即字母词是汉语中由外文字母以及由外文字母加汉语语素构成的词,如VCD、MTV、B超、T恤衫、X光等。  从形式上看,字母词可分为由纯粹的外文字母构成的纯字母词和由外文字母加汉语语素构成的半字母词。从字母词的来源及内部构成上作进一步的分析,纯字母词又可分为:外文词语缩略词,如BBS、DNA、ISO等;汉语
期刊
“offer”是一个近几年在口语中日渐活跃并开始向媒体语言渗透的新词,“offer”进入汉语后的词义是什么?为什么会以英语原形词的形式出现?“offer”活跃在汉语中的原因何在?面对英语渗透,如何看待当代语言生活中的英汉混用现象?我们将在本文中逐一探讨这些问题。    一、“offer”进入汉语后的词义    “offer”是英语中的常用词,作动词主要表示“提供,提出、出价”;作名词主要表示“提供
期刊
徐中玉,江苏江阴人,1915年生。1934年考入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发表小说、散文等。1938年转入重庆中央大学。1941年在中山大学研究院毕业。先后在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沪江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任教。解放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曾任上海作协副主席、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执行副会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