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ffer”是一个近几年在口语中日渐活跃并开始向媒体语言渗透的新词,“offer”进入汉语后的词义是什么?为什么会以英语原形词的形式出现?“offer”活跃在汉语中的原因何在?面对英语渗透,如何看待当代语言生活中的英汉混用现象?我们将在本文中逐一探讨这些问题。
一、“offer”进入汉语后的词义
“offer”是英语中的常用词,作动词主要表示“提供,提出、出价”;作名词主要表示“提供之物”,外延非常宽泛。进入汉语的“offer”用作名词,部分地借用了其在英语中的词义。其词义分布情况如下:
(一)指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1)在国外,提供选择学校、取得学校OFFER的咨询内容是最昂贵的。(《新民晚报》2007年1月14日)
(2)他们搏杀的是四六级,而你搏杀的是国外著名学府的OFFER。(《新民晚报》2007年1月14日)
(3)在哈佛、耶鲁大学的OFFER(通知书)寄来之前,我不想草率地作决定。(《新民晚报》2006年2月21日)
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这个意义一般仅限于指称外国高等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而不会用来指称国内高等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二)指工作的录取通知书
(4)通过笔试、面试,大约有八成的国有银行都给了我offer,合资银行的offer也拿了几个。(《新民晚报》2006年1月5日)
(5)在美国公司,根本不存在可怜一个残疾人把他招进公司的情况,他们看中一个职员,是经过考察,认为能够胜任工作才发出offer的。(《新民晚报》2006年3月28日)
(6)“你收到offer了吗?”随着面向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招聘会渐渐落幕,不少学生已经收到企业的录用函。(《中国青年报》2007年2月2日)
“offer” 的这种用法非常活跃,与上一种用法不同,对于工作邀请函的来源并没有多少限制,任何单位的工作邀请函都可以称作“offer”。
二、“offer”在当代语言生活的使用调查
下表是2003-2006年“offer”一词在中国三家主流报纸中出现频度的统计情况。
我们看到,“offer”在这三家媒体中的使用都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
“offer”一词也广泛地活跃在年轻人的口头交际和高校的网络论坛中,为了了解“offer”在口语中的使用情况,我们选取了200名20~30岁的人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一:在谈到就业的相关话题时,您一般习惯使用“offer”还是类似“录用通知书”、“工作邀请函”等纯汉语?
从“调查一”我们可以看出,“offer” 的使用群体基本集中在高校学生和外企年轻白领中,他们较多地使用英语,也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据2006年12月7日《新民晚报》报道,“现在毕业生中流行拜卧佛,因为卧佛是英语offer的谐音,拜了它就能让自己找份好工作。”“offer”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和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离开了这些特定的语言群体,“offer”基本没有生存的空间。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它可以看作一个社团语言词,属于一种有限的局部语码。由于“offer” 被局限在一个相对有限的使用群体中,有时候它后面还带有中文标注,请看下面的例子:
(7)踏进世界顶级咨询公司任职咨询顾问,是许多学子的梦想。一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去年9月提前获得麦肯锡的offer(工作合同)。(《新民晚报》2006年3月7日)
(8)许多大学生羡慕那些已经有offer(录用意向)的同学,因为可以过个无忧无虑的农历新年了。(《新民晚报》2006年12月24日)
(9)这个并不难,因为随着我的活动面和影响范围的扩大,经常有猎头公司找上门,我手头握有7个offer(工作机会)。(《新民晚报》2006年8月4日)
(10)当然,各个公司千差万别,这个问题其实在拿到不同的offer(我觉得这个单词翻译成工作邀约最贴切)之后,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民晚报》2006年9月3日)
调查二:您认为汉化了的“offer” 在用作录用通知书时可以指代哪些?
英语中的“offer” 仅限于指正式的录用通知书,由“调查二”可知小部分人认为进入汉语后的“offer”外延相对于英语更加宽泛。
三、“offer”的流行原因探悉
“offer”为何能在汉语中广为传播?为何以英语原形而非音译的形式在汉语中存在?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表达的需要和汉语词汇层面的缺位是“offer”进入汉语的直接动因。择业模式的改变,人才的流动和双向选择使工作邀请函成为求职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从上文报刊语言中对“offer”的注释我们还可以看出,相对于英语的“offer”,汉语中并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词去表达相应概念。它们大都以词组形式出现,在语体上显得较为正式、书面化。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词汇对社会的变化尤为敏感。择业观念的转变要求语言生活做出相应的补充,汉语词汇层面的缺位使得借用成为需要。
(二)从语音形式上看,“offer”读作[‘f],是一个双音节词语,正好符合汉语双音节化的趋势,相对于其对应的汉语也更加简洁明了。“offer”可以泛指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录用函,其外延相对于汉语的对应形式更加宽泛。
(三)从形式上看,与汉语借用外来词一般采用的音译或意译的情况不同,“offer”进入汉语完全保留其英语形式。这与“offer”的使用群体不无关系。从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与近几年来大行其道的“粉丝”等词不同,“offer”的使用群体集中在20~35岁的高校学生或外企白领中,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日常生活中会常常接触到英语,有的甚至对英语有某种心理上的崇拜。这些因素使得“offer”直接以纯英文的形式进入汉语。
(四)从语言使用的心理层面上看,“offer”的频繁使用也是语言使用者追求语言陌生化效应和时尚心态的体现。求新尚异是人们的共同心理,语言的使用也不例外。相对于其他群体,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鲜的语言成分、语言现象。而媒体的迎合也进一步扩大了“offer”在汉语中的使用空间。
四、当前汉语生活中的汉英混用现象
汉语中类似“offer”的英语原形词并非个案,类似的语言成分活跃于青年人的口语中,并逐渐向媒体语言渗透,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1)祝你有棒棒的body,满满的money,多多的happy,每天心情都很sunny,无忧无虑像个baby。(短信息拜年语)
(12)在武汉挣钱,到外地消费;白天看店,晚上HAPPY。(《楚天都市报》2007年3月14日)
(13)招聘第一关就被pass?别让细节成为应聘败笔。(《中国青年报》2007年1月11日)
(14)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外表光鲜,内心灰暗的娱乐圈更是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Mr. Right。(《厦门晚报》2004年12月12日)
这些英语原形词大都为双音节形式,其对应的汉语形式非常稳定,用英语而不用汉语,往往是出于语用上的考虑。
以下是2006年全年几家主流平面媒体若干英语原形词使用频度的统计情况:
我们看到,以上六个英语原形词使用得都比较频繁,目前这类词的数量还不是很多。不过,我们感觉这是继字母词后,当代汉语生活中另一种不可忽略的吸收外来词的形式。不同的是,字母词的使用范围大都局限于国际通行的专有名词或术语领域,而这些英语原形词则扩展到日常用语中。
从形式上看,汉语长期以来吸收外来词以意译为主的趋势正在悄然改变,对外来词的同化程度开始减弱,而中式英语、音译词不断涌现。人们似乎有意去制造这样一种语言的陌生化效应。在年轻人看来,这种颇具“洋味”的词似乎代表着一种时尚和新潮。请看下面的例子:
(15)北大附近就有n多专门为这些想出国的学生们设立的培训机构。(《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24日)
(16)这轮PK最终谁能胜出还未可知,但PK台无疑是这个时段最受关注的,无疑会更加拉动作品的销售。(《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9日)
(17)面对众多的“粉丝”,李宇春开心地摘下了眼镜,与大家打招呼。(《北京娱乐报》2005月10月22日)
“n多”即很多、极多;“PK”即比赛、对决;“粉丝”即歌迷,这些语言成分都有相应的汉语对应词,而近几年来其风头远远盖过了与之对应的纯汉语形式的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词语与对应的纯汉语形式在词义上并不完全重合,相对其对应的汉语词而言,这些词的外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变得更为宽泛灵活,有的经过引申发展成多义词。例如“n”不仅可以指程度深,还常常用来表示很多、不确定或未知的数字;“PK”可以表示淘汰、竞争、战胜、挑战等;而“粉丝”的指称对象也不仅仅限于“歌迷”和“影迷”,还可以用来指称任何事物的钟爱、痴迷者。而其对应的汉语词的词义则相对单一、固定。请看下面的例子:
(18)N年前有这样的语言形容社会四大傻人,其中有两类分别是“炒房子炒成房东”、“炒股票炒成股东”。(《北京青年报》2007年3月1日)
(19)为了不在竞争中被PK掉,吴先生表示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保住自己的“地盘”。(《广州日报》2006年12月31日)
(20)最近,一对父子相声演员郑月明和郑羽翔在潘家园松榆西里社区人气越来越旺,小演员还拥有不少大妈级的“粉丝”。(《法制晚报》2007年5月11日)
可见,不少英文词语或类似英文的词语不仅能带来别样的表达效果和言语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生活,满足了多元化的交际需要。
我们随机调查了200名年龄在15~35岁的人,62%的人表示对这种语言现象无所谓,27%的人表示很喜欢,持抵触情绪的则占9%。76%的人表示会有意无意地仿用这种语言形式,24%的人则表示不会。年龄似乎是对英语原形词、音译词偏爱与否的关键因素。
当然,过多的英汉夹用则会破坏汉语的和谐,请看下面的例子:
Hi,你好啊?This morning我对你的case进行了discuss,这对我没什么benefit,所以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与这件事相关的所有project都得被cancel掉。(《广州日报》2001年2月20日)
这段话出自写字楼里的IT人士之口,几乎每个句子里都夹杂着英文单词,颇有卖弄英语之嫌,并没有起到什么特别的语言效果,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
五、关于英语渗透背景下汉语生活的思考
全球化进程中,英语对汉语的渗透并非个例,英语已经渗透到各种语言中,成为当今世界性的语言问题。以日语为例,近些年来,英语原形词的数量大为增加,在新引进的词中,英语原形词的比例远远超过音译词,年度新词表的对比显示,1960年的直接外来词占新词总量的43.11%,汉日音译词为40.12%;1980年前者上升到57.16%,后者下降到18.18%。在本族语词和对应的外来词共存的情况下,人们出于委婉和身份标志等不同原因常选择外来词。
法国和德国的语言纯洁主义抵制策略在现实面前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比较严厉的法令法规并没有削弱英语的渗透程度,相反,英语在这些语言社群中的使用地位却日渐升高,作用越来越大,渗透力也越来越强。
这些国家的语言事实告诉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英语采取简单地强硬抵制策略在现实的语言生活中并不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语言生活是不断变化的,面对空前活跃的社会语言生活,在语言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的今天,社会语言规范的观念也在不断进步,主体性与多元化的辩证统一已经成为汉语语言生活的基本格局,“纯洁语言”的口号已经不合时宜。“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成为当今社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共识和目标。
如何应对英语对汉语的渗透呢?我们的态度是面对现实、积极引导、“疏”而不“堵”,给予一定的容忍并适当地加以规范。
从上文的讨论不难看出,目前英语对汉语的渗透主要集中在词汇层面,虽然呈上升趋势,但词语比较集中;除了国际通行的专有名词或术语外,多用于比较熟悉、随意的交际场合;使用者也局限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中,不会对汉语的整体和谐与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程度的冲击。而且语言自身的调节功能也会使一部分这类词语在竞争中逐渐淘汰淡出。因此,对于目前英语对汉语的渗透不必过度紧张。语言既有民族性又要有超越民族的包容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的字母词、英语原形词和中式英语是语言轮休和充电的一种形式,也是时下多元化语言生活的一种体现。
语言是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感的象征,是社会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适当的规范和监控也是必要的。如何才是适当的规范和监控呢?上海市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给我们不少启示,该法把对“PK”、“粉丝”等词的禁用限定在汉语文出版物、国家机关公文、学校教育教学的范围内,体现了语言规范层极性的思想,值得借鉴。我们认为,对英语原形词和中式英语的规范不能搞一刀切,要有层次性,区分不同的使用场合。在口语中,不同的词语体现了不同的表达需求,实现了不同的表达效果,显得比较随意和上口,我们完全可以以宽容地态度来对待,任其有限制地自由发展。而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的语言体现了汉语的规范性,这类正式场合,则应尽量避免。
由于英语的强势地位以及在教育中的普及,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英语对汉语的渗透会是当代汉语生活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味抵制,也不能无限制地全盘接受,要有科学而务实的态度和原则,使汉语沿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庆生 王铁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左秀兰.面对英语渗透的语言规划[J].语言文字应用,2006,(2).
[3]于根元.语言是开放的梯形结构[J],汉语学报,2005,(2).
[4]胡明扬.关于外文字母词和原装外文缩略语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2).
(翟颖华,武汉大学留学生院,武汉大学文学院)
一、“offer”进入汉语后的词义
“offer”是英语中的常用词,作动词主要表示“提供,提出、出价”;作名词主要表示“提供之物”,外延非常宽泛。进入汉语的“offer”用作名词,部分地借用了其在英语中的词义。其词义分布情况如下:
(一)指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1)在国外,提供选择学校、取得学校OFFER的咨询内容是最昂贵的。(《新民晚报》2007年1月14日)
(2)他们搏杀的是四六级,而你搏杀的是国外著名学府的OFFER。(《新民晚报》2007年1月14日)
(3)在哈佛、耶鲁大学的OFFER(通知书)寄来之前,我不想草率地作决定。(《新民晚报》2006年2月21日)
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这个意义一般仅限于指称外国高等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而不会用来指称国内高等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二)指工作的录取通知书
(4)通过笔试、面试,大约有八成的国有银行都给了我offer,合资银行的offer也拿了几个。(《新民晚报》2006年1月5日)
(5)在美国公司,根本不存在可怜一个残疾人把他招进公司的情况,他们看中一个职员,是经过考察,认为能够胜任工作才发出offer的。(《新民晚报》2006年3月28日)
(6)“你收到offer了吗?”随着面向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招聘会渐渐落幕,不少学生已经收到企业的录用函。(《中国青年报》2007年2月2日)
“offer” 的这种用法非常活跃,与上一种用法不同,对于工作邀请函的来源并没有多少限制,任何单位的工作邀请函都可以称作“offer”。
二、“offer”在当代语言生活的使用调查
下表是2003-2006年“offer”一词在中国三家主流报纸中出现频度的统计情况。
我们看到,“offer”在这三家媒体中的使用都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
“offer”一词也广泛地活跃在年轻人的口头交际和高校的网络论坛中,为了了解“offer”在口语中的使用情况,我们选取了200名20~30岁的人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一:在谈到就业的相关话题时,您一般习惯使用“offer”还是类似“录用通知书”、“工作邀请函”等纯汉语?
从“调查一”我们可以看出,“offer” 的使用群体基本集中在高校学生和外企年轻白领中,他们较多地使用英语,也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据2006年12月7日《新民晚报》报道,“现在毕业生中流行拜卧佛,因为卧佛是英语offer的谐音,拜了它就能让自己找份好工作。”“offer”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和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离开了这些特定的语言群体,“offer”基本没有生存的空间。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它可以看作一个社团语言词,属于一种有限的局部语码。由于“offer” 被局限在一个相对有限的使用群体中,有时候它后面还带有中文标注,请看下面的例子:
(7)踏进世界顶级咨询公司任职咨询顾问,是许多学子的梦想。一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去年9月提前获得麦肯锡的offer(工作合同)。(《新民晚报》2006年3月7日)
(8)许多大学生羡慕那些已经有offer(录用意向)的同学,因为可以过个无忧无虑的农历新年了。(《新民晚报》2006年12月24日)
(9)这个并不难,因为随着我的活动面和影响范围的扩大,经常有猎头公司找上门,我手头握有7个offer(工作机会)。(《新民晚报》2006年8月4日)
(10)当然,各个公司千差万别,这个问题其实在拿到不同的offer(我觉得这个单词翻译成工作邀约最贴切)之后,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民晚报》2006年9月3日)
调查二:您认为汉化了的“offer” 在用作录用通知书时可以指代哪些?
英语中的“offer” 仅限于指正式的录用通知书,由“调查二”可知小部分人认为进入汉语后的“offer”外延相对于英语更加宽泛。
三、“offer”的流行原因探悉
“offer”为何能在汉语中广为传播?为何以英语原形而非音译的形式在汉语中存在?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表达的需要和汉语词汇层面的缺位是“offer”进入汉语的直接动因。择业模式的改变,人才的流动和双向选择使工作邀请函成为求职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从上文报刊语言中对“offer”的注释我们还可以看出,相对于英语的“offer”,汉语中并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词去表达相应概念。它们大都以词组形式出现,在语体上显得较为正式、书面化。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词汇对社会的变化尤为敏感。择业观念的转变要求语言生活做出相应的补充,汉语词汇层面的缺位使得借用成为需要。
(二)从语音形式上看,“offer”读作[‘f],是一个双音节词语,正好符合汉语双音节化的趋势,相对于其对应的汉语也更加简洁明了。“offer”可以泛指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录用函,其外延相对于汉语的对应形式更加宽泛。
(三)从形式上看,与汉语借用外来词一般采用的音译或意译的情况不同,“offer”进入汉语完全保留其英语形式。这与“offer”的使用群体不无关系。从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与近几年来大行其道的“粉丝”等词不同,“offer”的使用群体集中在20~35岁的高校学生或外企白领中,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日常生活中会常常接触到英语,有的甚至对英语有某种心理上的崇拜。这些因素使得“offer”直接以纯英文的形式进入汉语。
(四)从语言使用的心理层面上看,“offer”的频繁使用也是语言使用者追求语言陌生化效应和时尚心态的体现。求新尚异是人们的共同心理,语言的使用也不例外。相对于其他群体,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鲜的语言成分、语言现象。而媒体的迎合也进一步扩大了“offer”在汉语中的使用空间。
四、当前汉语生活中的汉英混用现象
汉语中类似“offer”的英语原形词并非个案,类似的语言成分活跃于青年人的口语中,并逐渐向媒体语言渗透,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1)祝你有棒棒的body,满满的money,多多的happy,每天心情都很sunny,无忧无虑像个baby。(短信息拜年语)
(12)在武汉挣钱,到外地消费;白天看店,晚上HAPPY。(《楚天都市报》2007年3月14日)
(13)招聘第一关就被pass?别让细节成为应聘败笔。(《中国青年报》2007年1月11日)
(14)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外表光鲜,内心灰暗的娱乐圈更是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Mr. Right。(《厦门晚报》2004年12月12日)
这些英语原形词大都为双音节形式,其对应的汉语形式非常稳定,用英语而不用汉语,往往是出于语用上的考虑。
以下是2006年全年几家主流平面媒体若干英语原形词使用频度的统计情况:
我们看到,以上六个英语原形词使用得都比较频繁,目前这类词的数量还不是很多。不过,我们感觉这是继字母词后,当代汉语生活中另一种不可忽略的吸收外来词的形式。不同的是,字母词的使用范围大都局限于国际通行的专有名词或术语领域,而这些英语原形词则扩展到日常用语中。
从形式上看,汉语长期以来吸收外来词以意译为主的趋势正在悄然改变,对外来词的同化程度开始减弱,而中式英语、音译词不断涌现。人们似乎有意去制造这样一种语言的陌生化效应。在年轻人看来,这种颇具“洋味”的词似乎代表着一种时尚和新潮。请看下面的例子:
(15)北大附近就有n多专门为这些想出国的学生们设立的培训机构。(《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24日)
(16)这轮PK最终谁能胜出还未可知,但PK台无疑是这个时段最受关注的,无疑会更加拉动作品的销售。(《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9日)
(17)面对众多的“粉丝”,李宇春开心地摘下了眼镜,与大家打招呼。(《北京娱乐报》2005月10月22日)
“n多”即很多、极多;“PK”即比赛、对决;“粉丝”即歌迷,这些语言成分都有相应的汉语对应词,而近几年来其风头远远盖过了与之对应的纯汉语形式的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词语与对应的纯汉语形式在词义上并不完全重合,相对其对应的汉语词而言,这些词的外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变得更为宽泛灵活,有的经过引申发展成多义词。例如“n”不仅可以指程度深,还常常用来表示很多、不确定或未知的数字;“PK”可以表示淘汰、竞争、战胜、挑战等;而“粉丝”的指称对象也不仅仅限于“歌迷”和“影迷”,还可以用来指称任何事物的钟爱、痴迷者。而其对应的汉语词的词义则相对单一、固定。请看下面的例子:
(18)N年前有这样的语言形容社会四大傻人,其中有两类分别是“炒房子炒成房东”、“炒股票炒成股东”。(《北京青年报》2007年3月1日)
(19)为了不在竞争中被PK掉,吴先生表示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保住自己的“地盘”。(《广州日报》2006年12月31日)
(20)最近,一对父子相声演员郑月明和郑羽翔在潘家园松榆西里社区人气越来越旺,小演员还拥有不少大妈级的“粉丝”。(《法制晚报》2007年5月11日)
可见,不少英文词语或类似英文的词语不仅能带来别样的表达效果和言语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生活,满足了多元化的交际需要。
我们随机调查了200名年龄在15~35岁的人,62%的人表示对这种语言现象无所谓,27%的人表示很喜欢,持抵触情绪的则占9%。76%的人表示会有意无意地仿用这种语言形式,24%的人则表示不会。年龄似乎是对英语原形词、音译词偏爱与否的关键因素。
当然,过多的英汉夹用则会破坏汉语的和谐,请看下面的例子:
Hi,你好啊?This morning我对你的case进行了discuss,这对我没什么benefit,所以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与这件事相关的所有project都得被cancel掉。(《广州日报》2001年2月20日)
这段话出自写字楼里的IT人士之口,几乎每个句子里都夹杂着英文单词,颇有卖弄英语之嫌,并没有起到什么特别的语言效果,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
五、关于英语渗透背景下汉语生活的思考
全球化进程中,英语对汉语的渗透并非个例,英语已经渗透到各种语言中,成为当今世界性的语言问题。以日语为例,近些年来,英语原形词的数量大为增加,在新引进的词中,英语原形词的比例远远超过音译词,年度新词表的对比显示,1960年的直接外来词占新词总量的43.11%,汉日音译词为40.12%;1980年前者上升到57.16%,后者下降到18.18%。在本族语词和对应的外来词共存的情况下,人们出于委婉和身份标志等不同原因常选择外来词。
法国和德国的语言纯洁主义抵制策略在现实面前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比较严厉的法令法规并没有削弱英语的渗透程度,相反,英语在这些语言社群中的使用地位却日渐升高,作用越来越大,渗透力也越来越强。
这些国家的语言事实告诉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英语采取简单地强硬抵制策略在现实的语言生活中并不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语言生活是不断变化的,面对空前活跃的社会语言生活,在语言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的今天,社会语言规范的观念也在不断进步,主体性与多元化的辩证统一已经成为汉语语言生活的基本格局,“纯洁语言”的口号已经不合时宜。“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成为当今社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共识和目标。
如何应对英语对汉语的渗透呢?我们的态度是面对现实、积极引导、“疏”而不“堵”,给予一定的容忍并适当地加以规范。
从上文的讨论不难看出,目前英语对汉语的渗透主要集中在词汇层面,虽然呈上升趋势,但词语比较集中;除了国际通行的专有名词或术语外,多用于比较熟悉、随意的交际场合;使用者也局限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中,不会对汉语的整体和谐与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程度的冲击。而且语言自身的调节功能也会使一部分这类词语在竞争中逐渐淘汰淡出。因此,对于目前英语对汉语的渗透不必过度紧张。语言既有民族性又要有超越民族的包容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的字母词、英语原形词和中式英语是语言轮休和充电的一种形式,也是时下多元化语言生活的一种体现。
语言是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感的象征,是社会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适当的规范和监控也是必要的。如何才是适当的规范和监控呢?上海市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给我们不少启示,该法把对“PK”、“粉丝”等词的禁用限定在汉语文出版物、国家机关公文、学校教育教学的范围内,体现了语言规范层极性的思想,值得借鉴。我们认为,对英语原形词和中式英语的规范不能搞一刀切,要有层次性,区分不同的使用场合。在口语中,不同的词语体现了不同的表达需求,实现了不同的表达效果,显得比较随意和上口,我们完全可以以宽容地态度来对待,任其有限制地自由发展。而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的语言体现了汉语的规范性,这类正式场合,则应尽量避免。
由于英语的强势地位以及在教育中的普及,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英语对汉语的渗透会是当代汉语生活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味抵制,也不能无限制地全盘接受,要有科学而务实的态度和原则,使汉语沿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庆生 王铁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左秀兰.面对英语渗透的语言规划[J].语言文字应用,2006,(2).
[3]于根元.语言是开放的梯形结构[J],汉语学报,2005,(2).
[4]胡明扬.关于外文字母词和原装外文缩略语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2).
(翟颖华,武汉大学留学生院,武汉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