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台湾小说家白先勇有着“近水楼台”的特殊身份。他笔下形形色色的国民党军政界大小官员,有铁骨铮铮、赴汤蹈火的爱国志士,也有着庸庸碌碌、随波逐流的凡俗之辈。纵观其小说,白先勇虽多以赤子丹心的革命先辈为主要人物,赞颂尊敬,并对其因时代历史政治社会等因素而成的悲剧结局报以悲悯加以哀悼。但究其行文细节,读者亦可窥见作者笔下的次要人物所隐藏的深刻内涵。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梁父吟》以革命元老朴公和王孟养为主要人物,用朴公与王孟养学生幕僚雷委员的对话串联起所有情节。王孟养公祭典礼后,朴公邀请雷委员到其书房,回忆讲述了辛亥革命以及与王孟养的旧事渊源。其中雷委员作为旁观者,虽极度靠近历史却不曾真正见证参与历史,在小说行文叙述中起到了串联信息推动情节之用。雷委员看似游离在事件核心之外,但读者却能从他所表现出的行为话语风格中感受到不同的处世观,并引发讨论。
欧阳子对白先勇笔下的人物分了三大类:一是完全或几乎完全活在“过去”的人,如尹雪艳、王雄、朴公;二是保持对“过去”之记忆,却能接受“现在”的人,如《一把青》里的“师娘”、《冬夜》里余钦磊与吴国柱等;三是没有“过去”,或完全斩断“过去”的人,其中又分为年轻一辈没有“根”的中国人——例如《冬夜》里的俊彦和自己选择“斩断过去”的人——《梁父吟》中的王家骥。那么雷委员,他属于又哪一类?若从他的行为举止上看,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活在过去”的中国传统学生;若从他的话语有奉承之意的角度来看,有些人认为他只是一界政客,无关“过去”与“现在”;若从他对革命历史的态度上看,还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活在现在”的无“根”的中国人。
然而相较而言,我认为他并不属于这三类中的任何一类,他是一个心向“现在”的“过去人”。年已五十的雷委员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观念,作为革命志士王孟养生前最器重的学生(朴公之语),他有着无法摒弃的“过去”,保留下来的也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但他又并不甘于守着“过去”,目睹了王孟养朴公一列晚年时才华不得尽展,他更想融于“现在”,也许不能接受却想走近想追逐。从作者对于雷委员写实客观的描述中,读者可捕捉到雷委员这一类人来台后二十年间的生活面貌。
一、传统的师生礼俗
中国传统文化最讲求尊师重道,“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雷委员对“过去”的保留最显著地体现在他对已过去的老师王孟养和对其老师的结拜兄弟的礼节敬重上。当朴公说王孟养刚直的性格共事难时,雷委员只答恩师行事令重如山,口出必行无人敢违背;朴公提及雷等私下把王孟养比作七月的太阳烈不可挡之时,雷委员更是“没敢答腔”。“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雷委员谨尊中国传统原則,对已故恩师王孟养从不做半点负面评价。“恩师的为人,实在是叫人景仰”、“恩师的才智实在是令人钦佩”是雷委员最常附和的话。对于王孟养的后事公祭,雷委员更是费心良多,让朴公对这点绝对放心。虽说有人认为他的附和之语有过度之嫌,但细观传统文化,雷委员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传统的延续者。
不仅对王孟养,雷委员对恩师的同学及结拜兄弟朴公也延续了这份敬意。当朴公在书房的太师椅坐下,捧起茶暖暖手,吹开浮面的茶叶吸了一口后,雷委员依旧在一旁静静站立,直到朴公示意请坐。自宋朝“站而论道”“程朱理学”以来,儒家礼数越来越繁冗复杂,而雷委员一直恪守着这些传统礼教。立而受教,欠身说话,深深行礼,在朴公这个古典雅致的书房里,一切都仿佛倒退了五十年。如果说雷委员后续的言语有阿谀之意,那么其自然而然所表现出的举止却实为一个“过去人”对老师的尊敬。
二、政客的话语风格
雷委员,作为次要人物,他的身份在文中没有详述,但从“委员”这一官称便可推知其应是在政府机关任职。从大陆来台后,战时风波暂且平定,官僚政客们的行事风格也从“过去”延续到“现在”。朴公稍一开口“你们老师——”,还没有接下去,雷委员便赶忙答腔到“是的,朴公”。条件反射般的应和是最常见的现象;“是的是的”是最常说的话语。朴公念及仲默夫人胆识过人,雷委员附和称赞;朴公不满王孟养儿子不顾礼俗,雷委员也点头附和;朴公悄然叹息,雷委员“也跟着点头,唏嘘了一番”。雷委员没有自己的立场,逢场应对,在朴公面前从来都只有应声附和,点头称赞。
雷委员的迎合之语也颇具语言艺术。当朴公说与王孟养的渊源说来话长闭目沉思之时,雷委员以替恩师作传为由主动请求朴公讲讲听听。自公祭典礼回来,沉痛与孤寂让朴公有与人回忆倾诉的欲望,雷委员恰到好处的答话,辅以合理的理由,正好给了朴公讲述的机会。揣摩心思,探知人心,雷委员对于应和的艺术颇为精通。朴公小孙子效先不假思索地背出唐诗后,雷委员喝彩到将来恐怕“雏凤清于老凤声”。朴公最重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雷委员这句赞扬正是说到朴公最喜之处,朴公口上虽说“不要谬赞他”,脸上却不禁泛满了得意的笑容。“贬己尊人”而达到明降暗升的效果,雷委员可谓把握精确。
“投机主义”乃是政客最擅长之事,“见人说人话”在雷委员身上体现深刻。从大陆到台湾,从过去到现在,“过去人”的传统“现在人”弃如草履,“现在人”的时宜“过去人”不屑迎合。而唯独不变的是延续至今的政客幕僚气息,既不古老也不新颖,从而也无法判断雷委员活在“过去”或“现在”。
三、消逝的革命精神
雷委员的恩师王孟养在《梁父吟》中虽无法出场,却是作者着重塑造的人物之一。少年革命豪狂劲道任侠勇为,在辛亥革命中最激进昂扬,晚年依旧狂狷刚烈,不为时势所变,“不合时宜”。然而反观学生雷委员,其身上没有半分王孟养遗风。谨慎中庸,隨波逐流,不同于朴公宽和的儒将形象与仲默清高的与人无争,雷委员身上已不复“过去”革命人身上的坚守精神。朴公不满于王孟养儿子王家骥抛弃传统,雷委员的第一反应是为家骥兄解释,而后朴公继续详述,雷委员便又改口附和朴公之意。不似王孟养向来的不肯妥协,雷委员毫无坚持毫无立场。虽说雷委员自己依旧保留着许多“过去”的礼节习俗,但对于“现在”他却在屈己贴合。
小说开篇,朴公身着暗团花长袍,足登绒布皂鞋,赖副官也身着蓝布中山装,而唯有雷委员穿着一身西服,系着领带。这一细节表明雷委员自我选择在慢慢远离“过去”,贴近“现在”。当朴公谈到王孟养晚年十分孤独,雷委员说了全篇唯一一个问句“嗯,朴公?”,王孟养与朴公的孤寂雷委员不明白,他们的言行思想雷委员也不可能真理解与真认同。不屈不挠创建民国时的崇高理想与革命精神,随着他们这一代人的逝去而渐渐不再。雷委员送朴公到家准备告辞,被朴公留住。之后雷委员看见朴公面有倦色再次告辞,却被朴公留住对弈。对弈中,朴公已经矇然睡着,雷委员第三次请辞,终于得到批准。作为与朴公王孟养最亲近的中年一代,雷委员也不理解朴公王孟养等历史参与者对过去的执着,三次请辞两次挽留暗喻着雷委员更倾向于淡出他们的历史。
作者白先勇虽在刻画雷委员上没有用太多笔墨,但一个有着传统礼俗却又想迎合当下的政客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他既没有对“过去”主观意识上的渴望保留,也不是对“现在”不顾一切地接受。在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漩涡中,他被时代的巨浪推涌向前,他没有摒弃所有“过去”,也没有追上“现在”的步伐,成为了一个追逐“现在”的“过去”人。作者白先勇以冷静的笔触展现了这一类幕僚政客的真实生活与处世观念,客观叙述中流露出沧桑,对历史巨变与人世命运的沧桑喟叹。
参考文献:
[1]阮温凌.“梁父吟”的文化悲悼情怀——白先勇“民国史”小说初探[J].华文文学,2003.
[2]欧阳子,白先勇的小说世界,《王谢堂前的燕子》,1976.
[3]吕氏春秋·尊师.
[4]白先勇,梁父吟,《台北人》,1971.
[5]春秋谷梁传.
[6]咏梅.论白先勇短篇小说的孤独主题[J],台港澳及海外华人文学,2014.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梁父吟》以革命元老朴公和王孟养为主要人物,用朴公与王孟养学生幕僚雷委员的对话串联起所有情节。王孟养公祭典礼后,朴公邀请雷委员到其书房,回忆讲述了辛亥革命以及与王孟养的旧事渊源。其中雷委员作为旁观者,虽极度靠近历史却不曾真正见证参与历史,在小说行文叙述中起到了串联信息推动情节之用。雷委员看似游离在事件核心之外,但读者却能从他所表现出的行为话语风格中感受到不同的处世观,并引发讨论。
欧阳子对白先勇笔下的人物分了三大类:一是完全或几乎完全活在“过去”的人,如尹雪艳、王雄、朴公;二是保持对“过去”之记忆,却能接受“现在”的人,如《一把青》里的“师娘”、《冬夜》里余钦磊与吴国柱等;三是没有“过去”,或完全斩断“过去”的人,其中又分为年轻一辈没有“根”的中国人——例如《冬夜》里的俊彦和自己选择“斩断过去”的人——《梁父吟》中的王家骥。那么雷委员,他属于又哪一类?若从他的行为举止上看,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活在过去”的中国传统学生;若从他的话语有奉承之意的角度来看,有些人认为他只是一界政客,无关“过去”与“现在”;若从他对革命历史的态度上看,还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活在现在”的无“根”的中国人。
然而相较而言,我认为他并不属于这三类中的任何一类,他是一个心向“现在”的“过去人”。年已五十的雷委员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观念,作为革命志士王孟养生前最器重的学生(朴公之语),他有着无法摒弃的“过去”,保留下来的也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但他又并不甘于守着“过去”,目睹了王孟养朴公一列晚年时才华不得尽展,他更想融于“现在”,也许不能接受却想走近想追逐。从作者对于雷委员写实客观的描述中,读者可捕捉到雷委员这一类人来台后二十年间的生活面貌。
一、传统的师生礼俗
中国传统文化最讲求尊师重道,“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雷委员对“过去”的保留最显著地体现在他对已过去的老师王孟养和对其老师的结拜兄弟的礼节敬重上。当朴公说王孟养刚直的性格共事难时,雷委员只答恩师行事令重如山,口出必行无人敢违背;朴公提及雷等私下把王孟养比作七月的太阳烈不可挡之时,雷委员更是“没敢答腔”。“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雷委员谨尊中国传统原則,对已故恩师王孟养从不做半点负面评价。“恩师的为人,实在是叫人景仰”、“恩师的才智实在是令人钦佩”是雷委员最常附和的话。对于王孟养的后事公祭,雷委员更是费心良多,让朴公对这点绝对放心。虽说有人认为他的附和之语有过度之嫌,但细观传统文化,雷委员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传统的延续者。
不仅对王孟养,雷委员对恩师的同学及结拜兄弟朴公也延续了这份敬意。当朴公在书房的太师椅坐下,捧起茶暖暖手,吹开浮面的茶叶吸了一口后,雷委员依旧在一旁静静站立,直到朴公示意请坐。自宋朝“站而论道”“程朱理学”以来,儒家礼数越来越繁冗复杂,而雷委员一直恪守着这些传统礼教。立而受教,欠身说话,深深行礼,在朴公这个古典雅致的书房里,一切都仿佛倒退了五十年。如果说雷委员后续的言语有阿谀之意,那么其自然而然所表现出的举止却实为一个“过去人”对老师的尊敬。
二、政客的话语风格
雷委员,作为次要人物,他的身份在文中没有详述,但从“委员”这一官称便可推知其应是在政府机关任职。从大陆来台后,战时风波暂且平定,官僚政客们的行事风格也从“过去”延续到“现在”。朴公稍一开口“你们老师——”,还没有接下去,雷委员便赶忙答腔到“是的,朴公”。条件反射般的应和是最常见的现象;“是的是的”是最常说的话语。朴公念及仲默夫人胆识过人,雷委员附和称赞;朴公不满王孟养儿子不顾礼俗,雷委员也点头附和;朴公悄然叹息,雷委员“也跟着点头,唏嘘了一番”。雷委员没有自己的立场,逢场应对,在朴公面前从来都只有应声附和,点头称赞。
雷委员的迎合之语也颇具语言艺术。当朴公说与王孟养的渊源说来话长闭目沉思之时,雷委员以替恩师作传为由主动请求朴公讲讲听听。自公祭典礼回来,沉痛与孤寂让朴公有与人回忆倾诉的欲望,雷委员恰到好处的答话,辅以合理的理由,正好给了朴公讲述的机会。揣摩心思,探知人心,雷委员对于应和的艺术颇为精通。朴公小孙子效先不假思索地背出唐诗后,雷委员喝彩到将来恐怕“雏凤清于老凤声”。朴公最重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雷委员这句赞扬正是说到朴公最喜之处,朴公口上虽说“不要谬赞他”,脸上却不禁泛满了得意的笑容。“贬己尊人”而达到明降暗升的效果,雷委员可谓把握精确。
“投机主义”乃是政客最擅长之事,“见人说人话”在雷委员身上体现深刻。从大陆到台湾,从过去到现在,“过去人”的传统“现在人”弃如草履,“现在人”的时宜“过去人”不屑迎合。而唯独不变的是延续至今的政客幕僚气息,既不古老也不新颖,从而也无法判断雷委员活在“过去”或“现在”。
三、消逝的革命精神
雷委员的恩师王孟养在《梁父吟》中虽无法出场,却是作者着重塑造的人物之一。少年革命豪狂劲道任侠勇为,在辛亥革命中最激进昂扬,晚年依旧狂狷刚烈,不为时势所变,“不合时宜”。然而反观学生雷委员,其身上没有半分王孟养遗风。谨慎中庸,隨波逐流,不同于朴公宽和的儒将形象与仲默清高的与人无争,雷委员身上已不复“过去”革命人身上的坚守精神。朴公不满于王孟养儿子王家骥抛弃传统,雷委员的第一反应是为家骥兄解释,而后朴公继续详述,雷委员便又改口附和朴公之意。不似王孟养向来的不肯妥协,雷委员毫无坚持毫无立场。虽说雷委员自己依旧保留着许多“过去”的礼节习俗,但对于“现在”他却在屈己贴合。
小说开篇,朴公身着暗团花长袍,足登绒布皂鞋,赖副官也身着蓝布中山装,而唯有雷委员穿着一身西服,系着领带。这一细节表明雷委员自我选择在慢慢远离“过去”,贴近“现在”。当朴公谈到王孟养晚年十分孤独,雷委员说了全篇唯一一个问句“嗯,朴公?”,王孟养与朴公的孤寂雷委员不明白,他们的言行思想雷委员也不可能真理解与真认同。不屈不挠创建民国时的崇高理想与革命精神,随着他们这一代人的逝去而渐渐不再。雷委员送朴公到家准备告辞,被朴公留住。之后雷委员看见朴公面有倦色再次告辞,却被朴公留住对弈。对弈中,朴公已经矇然睡着,雷委员第三次请辞,终于得到批准。作为与朴公王孟养最亲近的中年一代,雷委员也不理解朴公王孟养等历史参与者对过去的执着,三次请辞两次挽留暗喻着雷委员更倾向于淡出他们的历史。
作者白先勇虽在刻画雷委员上没有用太多笔墨,但一个有着传统礼俗却又想迎合当下的政客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他既没有对“过去”主观意识上的渴望保留,也不是对“现在”不顾一切地接受。在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漩涡中,他被时代的巨浪推涌向前,他没有摒弃所有“过去”,也没有追上“现在”的步伐,成为了一个追逐“现在”的“过去”人。作者白先勇以冷静的笔触展现了这一类幕僚政客的真实生活与处世观念,客观叙述中流露出沧桑,对历史巨变与人世命运的沧桑喟叹。
参考文献:
[1]阮温凌.“梁父吟”的文化悲悼情怀——白先勇“民国史”小说初探[J].华文文学,2003.
[2]欧阳子,白先勇的小说世界,《王谢堂前的燕子》,1976.
[3]吕氏春秋·尊师.
[4]白先勇,梁父吟,《台北人》,1971.
[5]春秋谷梁传.
[6]咏梅.论白先勇短篇小说的孤独主题[J],台港澳及海外华人文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