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较对照组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且预后较差,但通过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血压控制较为满意。结论 老年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降压治疗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凡年龄超过60岁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即为老年人高血压。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加强对老年人高血压病的认识与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就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和分级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级。排除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心脏病史及药物过敏史。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在65~82岁之间,平均年龄65.6岁;高血压病史4~18年,平均病程11.3年。
1.2 方法
①所有病例均符合国际上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且测血压≥2次/d。②所有病例均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血生化、血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③根据患者血压水平、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并定期跟踪随访其治疗情况。
2 结果
2.1 高血压分型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见,80例中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52例(65.0%),其中脉压差>60mmHg28例;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22例(27.5%),一般由中年原发性高血压延续而来;单纯舒张压升高5例(6.25%)。
2.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24例(30.0%),心悸、胸闷32例(40.0%),失眠、乏力5例(6.25%),视物不清、耳鸣7例(8.75%),无症状者12例(15.0%)。其中无症状者危险性最大,他们偶于体检时才发现血压升高,到医院就诊时血压已经很高,并且绝大多数有靶器官的损害。
2.3 并发症
本组80例中有并发症者69例,其中心脏并发症53例;脑并发症7例;肾脏并发症8例;血管并发症(主动脉夹层)1例。
2.4 治疗方案
以联合治疗为主。
单用一线藥物中的一种治疗,包括:利尿剂、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受体阻滞剂,血压控制有效24例;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血压控制有效56例。
3 讨论
3.1 临床特征
①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为主。本组资料分析显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占65.0%。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收缩压是评估心血管病危险性的重要因素;脉压差增大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收缩压越高,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病死率也越高。其中收缩压与冠心病的关系最为密切。②老年人高血压病程长,本组资料显示,平均病程23年,最高可达40年。长时间的血压增高导致心、脑、肾、血管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造成并发症多而且严重。本组80例中有并发症者69例,其中心脏并发症53例;脑并发症7例;肾脏并发症8例;血管并发症(主动脉夹层)1例,有些患者并发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③血压波动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体内各种血压调节机制、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动脉壁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造成昼夜、季节和体位改变时血压变化大。因此选择降压药物时要综合考虑。
3.2 治疗
3.2.1 降压目标
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减少致残率、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ESC/ESH)和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一般人群血压应降到140/90mmHg以下,老年人也以此为标准。如果患者有并发症,其血压水平还可以更低些至130/80mmHg。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应<150mmHg。
3.2.2 治疗药物
①利尿剂:利尿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较好,可以使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4%~8%。随机临床试验经过5年观察,发现卒中相对危险减少36%,各种原因的死亡危险减少13%,主要心血管事件下降32%。②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肾素释放、阻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的影响,使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下降,减少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并且减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弱外周血管收缩。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劳力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患者。③钙拮抗剂;阻滞钙离子L型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及心肌钙离子内流,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降低心肌收缩力,使血压降低。其降压迅速,作用稳定,不影响血糖和血脂代谢,具有明显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④ACEI: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类药物,不但降压效果确切,而且在保护靶器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肾功能受损的降压治疗以及心力衰竭的防治方面均优于其他降压药。⑤ARB:通过阻滞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组织重构作用。对合并心衰者更为合适。
3.2.3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存在的并发症选用合适的药物,多采用小剂量联合用药。降压药物多选择利尿剂、长效钙拮抗剂和ACEI等。合并肾功能损害者采用ACEI、ARB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合并脑血管意外的采用ACEI或ARB联合利尿剂或钙拮抗剂治疗。合并冠心病、心衰者采用受体阻滞剂、ACEI、ARB、利尿剂联合治疗。无论选用哪种降压药,都要严防造成血压突然下降、体位性低血压及脉压差过大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
总之,除了药物治疗,还不能忽视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的基础治疗,通过改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剂量、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减少治疗费用,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霍妍;210例老年高血压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09期.
[2]齐东华;浅谈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J];中外医疗;2010年34期.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凡年龄超过60岁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即为老年人高血压。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加强对老年人高血压病的认识与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就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和分级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级。排除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心脏病史及药物过敏史。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在65~82岁之间,平均年龄65.6岁;高血压病史4~18年,平均病程11.3年。
1.2 方法
①所有病例均符合国际上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且测血压≥2次/d。②所有病例均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血生化、血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③根据患者血压水平、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并定期跟踪随访其治疗情况。
2 结果
2.1 高血压分型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见,80例中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52例(65.0%),其中脉压差>60mmHg28例;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22例(27.5%),一般由中年原发性高血压延续而来;单纯舒张压升高5例(6.25%)。
2.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24例(30.0%),心悸、胸闷32例(40.0%),失眠、乏力5例(6.25%),视物不清、耳鸣7例(8.75%),无症状者12例(15.0%)。其中无症状者危险性最大,他们偶于体检时才发现血压升高,到医院就诊时血压已经很高,并且绝大多数有靶器官的损害。
2.3 并发症
本组80例中有并发症者69例,其中心脏并发症53例;脑并发症7例;肾脏并发症8例;血管并发症(主动脉夹层)1例。
2.4 治疗方案
以联合治疗为主。
单用一线藥物中的一种治疗,包括:利尿剂、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受体阻滞剂,血压控制有效24例;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血压控制有效56例。
3 讨论
3.1 临床特征
①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为主。本组资料分析显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占65.0%。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收缩压是评估心血管病危险性的重要因素;脉压差增大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收缩压越高,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病死率也越高。其中收缩压与冠心病的关系最为密切。②老年人高血压病程长,本组资料显示,平均病程23年,最高可达40年。长时间的血压增高导致心、脑、肾、血管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造成并发症多而且严重。本组80例中有并发症者69例,其中心脏并发症53例;脑并发症7例;肾脏并发症8例;血管并发症(主动脉夹层)1例,有些患者并发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③血压波动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体内各种血压调节机制、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动脉壁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造成昼夜、季节和体位改变时血压变化大。因此选择降压药物时要综合考虑。
3.2 治疗
3.2.1 降压目标
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减少致残率、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ESC/ESH)和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一般人群血压应降到140/90mmHg以下,老年人也以此为标准。如果患者有并发症,其血压水平还可以更低些至130/80mmHg。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应<150mmHg。
3.2.2 治疗药物
①利尿剂:利尿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较好,可以使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4%~8%。随机临床试验经过5年观察,发现卒中相对危险减少36%,各种原因的死亡危险减少13%,主要心血管事件下降32%。②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肾素释放、阻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的影响,使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下降,减少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并且减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弱外周血管收缩。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劳力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患者。③钙拮抗剂;阻滞钙离子L型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及心肌钙离子内流,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降低心肌收缩力,使血压降低。其降压迅速,作用稳定,不影响血糖和血脂代谢,具有明显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④ACEI: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类药物,不但降压效果确切,而且在保护靶器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肾功能受损的降压治疗以及心力衰竭的防治方面均优于其他降压药。⑤ARB:通过阻滞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组织重构作用。对合并心衰者更为合适。
3.2.3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存在的并发症选用合适的药物,多采用小剂量联合用药。降压药物多选择利尿剂、长效钙拮抗剂和ACEI等。合并肾功能损害者采用ACEI、ARB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合并脑血管意外的采用ACEI或ARB联合利尿剂或钙拮抗剂治疗。合并冠心病、心衰者采用受体阻滞剂、ACEI、ARB、利尿剂联合治疗。无论选用哪种降压药,都要严防造成血压突然下降、体位性低血压及脉压差过大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
总之,除了药物治疗,还不能忽视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的基础治疗,通过改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剂量、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减少治疗费用,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霍妍;210例老年高血压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09期.
[2]齐东华;浅谈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J];中外医疗;2010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