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多样化解决问题方法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对数学问题一题多解的意识,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社会,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价值,并针对现有的教学状况提出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1引言
随着时代对人才需要的改变,国外的教学模式对我国的教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一直存在的填鸭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很大的不足,甚至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在这种形势下提出的新课改开始强调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上,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是其得到体现的一个方式。
2小学数学提倡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价值
2.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而言,他们尚且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主要依靠头脑中的各种形象和表象来解决问题,而且其注意力容易分散。数学本身是属于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涉及到抽象的符号和集合概念,虽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但对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相当的困难。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式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解一个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正是处于思维比较发散的时期,因生活环境、成长经历、脑部发展的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是具有多样化。老师在数学的教学中使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式,能够保持学生的思维发散,个性得到彰显,创新能力也在学习中得到培养。
3解决问题多样化教学方式策略
3.1引导学生多样化解题意识
小学生在学习中主要还是依靠老师的引导,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老师通常都是使用一种解题方法,导致学生也只认一种解题方式,没有发散性。因此,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意识上引导学生探索多样化的解题方式。比如在对一道题进行一种解法的演示后,对学生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呢?”。其次,小学生对数学老师还有一种畏惧的心理,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此,老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比如通过一个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最后,除了课堂上的引导外,老师可以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只布置两三道不同类型的题,要求学生想出尽可能多的解题思路,并对解题方法多的学生予以奖励。
3.2改变教学模式
要想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思维,教师就不能再采取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3.2.1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先进行自学,之后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探讨,针对学生普遍不能理解的内容做详细的讲解,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节的学习中,老师在上课前让学生们预习,从不同的位置看都看到什么图形,并和同学们交流。
3.2.2解题方式展示法
这种教学方式是老师针对一个问题展示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比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习中,对10+20=( )的解法。有学生说是“1个十加2个十得3个十,是30”,有学生说是“1+2=3得出10+20=30”,学生们比较哪种解题方法更好,更喜欢哪种解题方法。老师对两种解题方法进行评价,对不同的解题方式持平等态度,让学生了解不同解题方法的联系,能够灵活地使用。
3.2.3情景设置教学法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形象性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理解。比如在學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20以内退位减法时设置了情境问题“在五一劳动节的植树活动中,一年级一班共分到了20棵树,其中第一小组的同学种了5棵,那么还有几棵树没有种?”通过情景化的设置使数学的学习变得生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另外,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设置也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减法学习中,问题是“一个周末三年级一班和二班的同学组织去春游,一班有48个人,二班有57个人,问要给同学们准备多少个座位?”。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们有带入感,踊跃地参与到解题中来。
3.2.4设置悬念法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老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设置悬念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乘除法的学习中,老师设置了一个问题:“小红妈妈到超市买苹果,有2元一斤的苹果和3元一斤的苹果,妈妈给了店员20元钱,找回了2元,请问小红妈妈买了多少斤苹果?”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认为是买了9斤苹果,有的认为买了6斤苹果,还有的认为是买了3斤2元的苹果和4斤3元的苹果,老师对每种答案都给予了肯定,同学们在热烈谈论中认识到买苹果的不同思路,对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3.3因材施教,增强学生体验
每一个学生因其生长环境、学习能力的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方式上需要因材施教。在老师上课前应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讲授解题方法时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上,有的学生喜欢先加长和宽,再乘以2,有的是喜欢将长和宽分别乘以2,老师要对他们的选择予以尊重,鼓励学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式。
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很多都是与生活相关,老师可以创设条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家的日历带来,老师针对日历进行讲解。其次在对年月日学习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制作自己的假期活动计划,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4结语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性,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创新能力对学生们未来走入社会,适应社会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多样化解题意识的引导,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实践,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12):81-81.
[2]裘前雄.试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J].科研,2017(1):00045-00045.
[3]李迎红.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6):24-25.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1引言
随着时代对人才需要的改变,国外的教学模式对我国的教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一直存在的填鸭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很大的不足,甚至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在这种形势下提出的新课改开始强调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上,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是其得到体现的一个方式。
2小学数学提倡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价值
2.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而言,他们尚且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主要依靠头脑中的各种形象和表象来解决问题,而且其注意力容易分散。数学本身是属于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涉及到抽象的符号和集合概念,虽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但对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相当的困难。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式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解一个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正是处于思维比较发散的时期,因生活环境、成长经历、脑部发展的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是具有多样化。老师在数学的教学中使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式,能够保持学生的思维发散,个性得到彰显,创新能力也在学习中得到培养。
3解决问题多样化教学方式策略
3.1引导学生多样化解题意识
小学生在学习中主要还是依靠老师的引导,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老师通常都是使用一种解题方法,导致学生也只认一种解题方式,没有发散性。因此,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意识上引导学生探索多样化的解题方式。比如在对一道题进行一种解法的演示后,对学生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呢?”。其次,小学生对数学老师还有一种畏惧的心理,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此,老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比如通过一个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最后,除了课堂上的引导外,老师可以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只布置两三道不同类型的题,要求学生想出尽可能多的解题思路,并对解题方法多的学生予以奖励。
3.2改变教学模式
要想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思维,教师就不能再采取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3.2.1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先进行自学,之后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探讨,针对学生普遍不能理解的内容做详细的讲解,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节的学习中,老师在上课前让学生们预习,从不同的位置看都看到什么图形,并和同学们交流。
3.2.2解题方式展示法
这种教学方式是老师针对一个问题展示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比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习中,对10+20=( )的解法。有学生说是“1个十加2个十得3个十,是30”,有学生说是“1+2=3得出10+20=30”,学生们比较哪种解题方法更好,更喜欢哪种解题方法。老师对两种解题方法进行评价,对不同的解题方式持平等态度,让学生了解不同解题方法的联系,能够灵活地使用。
3.2.3情景设置教学法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形象性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理解。比如在學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20以内退位减法时设置了情境问题“在五一劳动节的植树活动中,一年级一班共分到了20棵树,其中第一小组的同学种了5棵,那么还有几棵树没有种?”通过情景化的设置使数学的学习变得生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另外,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设置也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减法学习中,问题是“一个周末三年级一班和二班的同学组织去春游,一班有48个人,二班有57个人,问要给同学们准备多少个座位?”。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们有带入感,踊跃地参与到解题中来。
3.2.4设置悬念法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老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设置悬念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乘除法的学习中,老师设置了一个问题:“小红妈妈到超市买苹果,有2元一斤的苹果和3元一斤的苹果,妈妈给了店员20元钱,找回了2元,请问小红妈妈买了多少斤苹果?”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认为是买了9斤苹果,有的认为买了6斤苹果,还有的认为是买了3斤2元的苹果和4斤3元的苹果,老师对每种答案都给予了肯定,同学们在热烈谈论中认识到买苹果的不同思路,对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3.3因材施教,增强学生体验
每一个学生因其生长环境、学习能力的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方式上需要因材施教。在老师上课前应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讲授解题方法时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上,有的学生喜欢先加长和宽,再乘以2,有的是喜欢将长和宽分别乘以2,老师要对他们的选择予以尊重,鼓励学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式。
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很多都是与生活相关,老师可以创设条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家的日历带来,老师针对日历进行讲解。其次在对年月日学习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制作自己的假期活动计划,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4结语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性,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创新能力对学生们未来走入社会,适应社会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多样化解题意识的引导,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实践,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12):81-81.
[2]裘前雄.试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J].科研,2017(1):00045-00045.
[3]李迎红.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