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高校的扩招和高中的普及,加之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技工学校的生源整体素质普遍下降、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也难以掌握和达到规定的技术等级和要求。面对这一当前的现实问题,如何摆正技工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各自差异、个性特点,设立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保证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技术工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关键词】生源差异 培养目标 分层教学
由于各级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优秀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越来越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特别是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这给技工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技工教育的发展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在观念上对技术工人也有了新的认识,技工学校毕业生普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技工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正在不断提升。由于当前高中的普及、高校的扩招,大部分高素质的生源还是大量流向普通高中,技工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存在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混文凭”的思想在个别学生和家长中有所反映,每年招收的学生中文化基础、目标要求、个性的发展参差不齐,使得学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技能知识的传授上遇到了很多的难题,难以达到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给技工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及自身的发展和对外形象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技工学校学生中存在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情况的现实问题,设立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采取分层互流教学,做到因能分类、因人而异、因需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技术工人,来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不同要求。
一、分层互流教学培养目标的设计
技工教育培养的目标所要解决的是工人技术质量规格设计这一问题,其关键在于如何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技工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今后大部分将直接从事企业一线的技术性岗位,技工教育产品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毕业生今后所从事的岗位工作来体现。学生能否完成好本岗位的工作,关键在于其自身的整体素质、技能水平及同岗位对劳动者质量要求的适应程度。因此,技工学校对技术工人的培养目标必须从抽象的人转化到具体的职业岗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上,对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满足市场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确保技工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分层互流教学的特点和基本作用
分层互流教学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组织和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通过阶段性(学年)的测试后再按不同情况相互流动,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教学管理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传统做法,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教育教学工作真正面对市场需求,面对全体学生,达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分层指导、分类推进的目的,使学生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等素质的培养进一步落到实处。
2、有利于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时更具针对性。学校可根据不同素质学生的内在要求和个性特征制定多层次的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确定不同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阶段性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接受程度,按学校设定的不同层次培养目标选择其相应的同专业班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各自的个性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营造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学习氛围。
3、有利于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在备课、上课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了解和研究教学的规律,按培养的目标分层设置、施教分层要求、检查分类指导、表扬分层评价,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
4、有利于学校树“品牌”专业,培养“尖子”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的兴趣,尝试学习成功的喜悦,使其人人学有所得,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向高职院校发展的空间。
5、有利于毕业生在就业的市场上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用人单位也可在选择毕业生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选择其不同的对象,对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均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6、有利于吸引不同素质的生源,确保各层次的教学质量。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最佳组合。理论知识偏差的学生,可强化职业的技能训练,形成技能优势;理论知识较好的学生,可进行全面的提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学习期望值,增强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根据分层教学互流模式制定具体的实施内容
1、不同层次班级的划分
根据每年招收新的人数、专业志愿、爱好、特长等具体情况、学校在新生录取前对所有的新生进行摸底(也可结合学生中考成绩和所填报的专业特点)或测试,根据摸底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分班。分设A、B、C三类不同层次班级。若新生填报的专业人数只能达到二个专业班级的,只设A、B二类层次,若个别专业人数只有一个班级的只设B类层次。根据班级所设的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围绕不同层次和目标实施教学。
A类:文化基础好,学生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积极向上进取,各方面成绩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是学校提升“品牌”的重点。
培养目标:根据部颁标准和要求,在确保中级技术等级和学校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和强化训练,力争50%的学生达到高级技术等级水平(高技部的学生力争达到95%),鼓励这些学生继续到普通高等学校或高职院校深造或输送到各企业的主产技术一线的岗位上从事班组长的“白领”工作。
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学生获得理想成绩不仅要靠课堂,还要靠课后的自学,钻研课本和实践动手能力,反复消化和进一步巩固、扩展深化所学内容。教师要正确的指导和辅导,教会学生自学,使学生能独立地掌握知识,运用。而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习就有了主动性、积极性,就能自觉地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追求更好的学习方法。
B类:文化基础尚可,学习成绩一般,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这类学生是技校中的大多数。
培养目标: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达要求,实践技能确保中级技术等级,鼓励向高级技术等级发展。
教学方式方法:让他们以“勤”补拙,以“巧”学取胜。这类学生大部分爱学习,只是方法不当,缺乏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对他们的学法指导,应让他们以“勤”补拙,以“巧”学取胜,从而提高举一反三运用的能力,让他们早日步入上一层次的行列。
C类: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这部分学生相对来说动手能力较强。
培养目标:文化基础专业知识争取达要求,技术等级确保中级。主要针对这些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力求学会学懂,教学重点放在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
教学方式方法:挖掘非智力因素。这类学生大多数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学习意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因此对这类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同时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如课堂上多提一些较为浅显的问题,考试测验多出一些基础题,使其有可能回答正确,得高分。另外教学中多运用多媒体和实物等手段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达到“愿意学习”的目的。
2、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相互流动
学生通过一个学年的全面学习,结合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操作技能的训练考核、考试等方面,由学校教学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根据分层互流教学的实施要求,按学生学年学习情况重新进行班级层次的划分,并将互流学生人员名单及时报学校确定,征得学生家长意见后组织实施。对按层次划分而进行互流的学生今后是可变的,每学年进行一次调整,按学校规定层次进行互流。即上层次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应向下一层次流动,达到上层次要求的学生也可向上一层次流动,从而突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更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
3、分层互流班级的技能等级
A类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课程,成绩合格者发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和高级技能等级证书,优秀者由学校向高等学校推荐继续深造;B类毕业时完成规定课程,成绩合格者发毕业证书和中级技能等级证书;C类达到中级技能等级规定课程并经考试考核合格者发毕业证书和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达不到毕业条件的发结业证书。
4、分层互流班级学生毕业时的推荐就业
根据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管理规定,为进一步体现优生优荐的推荐就业原则,对A类专业班级的毕业生,学校将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重点向高科技、高效益的单位推荐,推荐就业的次数不受限制;对B类专业班级的毕业生,学校尽可能向专业对口、适合自身发展的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对C类专业班级达到中级技能等级的毕业生,学校按B类的就业办法推荐。对三年学习未能取得毕业资格的结业学生,学校原则上不负责就业推荐,若用人单位需要此类人员可介绍其就业。
四、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关系,把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教学中心位置
1、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技能的训练上均采取统一的实训教学要求,制定相应的技能训练计划,合理安排技能训练时间,在技能训练上做到个别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跟踪全程和把握关键相结合,正常训练和额外训练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在技能的等级上均达到要求,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个性特点的发挥,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把理论教学由教室移到实习教室和实训基地,移到车间,在专业理论的教学方式上,由过去的单一抽象的课堂教学改为现场实物教学和手把手的示范传授,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3、积极研究技能考核办法,学生每学完一个章节或一个技术模块,除进行必要的理论考试外还需进行严格的技能知识的考核,每一技能考核都要有一套可行的技能考核标准和办法,学生能否每一课题考核合格,关键取决于技能达标水平等级的高低。
五、分层互流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分层互流教学是针对技校学生目前现实情况提出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互流”的一种教学模式,只有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这样分层互流教学才能取得实效。这对技工学校来说是艰难的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2、分层互流教学的目的是方便指导、方便教学、确保教学计划的完成;是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技能的手段;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要注意贯彻“高靠原则”,加强分层档案的动态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升降制度是激励学生的主要手段。
3、分层互流教学具有两面性,可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能挫伤一部分人的自尊心,可能使A类学生更优秀,也可能使C类学生更差,甚至更多。因此我们要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C类的学生进步。
4、要重视对B类学生的引导工作。B类学生有两个转变趋势,一是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向A类学生靠拢。二是沦落为C类学生。可以说B类学生是C类学生的预备队,是A类学生的后备军。因此,如果忽视对B类学生的教育,将会产生一种潜在的扩大C类学生的危险,而加强对B类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教育,就可以增加A类学生的人数。
分层互流教学模式是针对技校学生现状产生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关键词】生源差异 培养目标 分层教学
由于各级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优秀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越来越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特别是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这给技工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技工教育的发展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在观念上对技术工人也有了新的认识,技工学校毕业生普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技工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正在不断提升。由于当前高中的普及、高校的扩招,大部分高素质的生源还是大量流向普通高中,技工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存在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混文凭”的思想在个别学生和家长中有所反映,每年招收的学生中文化基础、目标要求、个性的发展参差不齐,使得学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技能知识的传授上遇到了很多的难题,难以达到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给技工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及自身的发展和对外形象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技工学校学生中存在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情况的现实问题,设立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采取分层互流教学,做到因能分类、因人而异、因需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技术工人,来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不同要求。
一、分层互流教学培养目标的设计
技工教育培养的目标所要解决的是工人技术质量规格设计这一问题,其关键在于如何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技工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今后大部分将直接从事企业一线的技术性岗位,技工教育产品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毕业生今后所从事的岗位工作来体现。学生能否完成好本岗位的工作,关键在于其自身的整体素质、技能水平及同岗位对劳动者质量要求的适应程度。因此,技工学校对技术工人的培养目标必须从抽象的人转化到具体的职业岗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上,对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满足市场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确保技工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分层互流教学的特点和基本作用
分层互流教学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组织和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通过阶段性(学年)的测试后再按不同情况相互流动,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教学管理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传统做法,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教育教学工作真正面对市场需求,面对全体学生,达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分层指导、分类推进的目的,使学生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等素质的培养进一步落到实处。
2、有利于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时更具针对性。学校可根据不同素质学生的内在要求和个性特征制定多层次的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确定不同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阶段性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接受程度,按学校设定的不同层次培养目标选择其相应的同专业班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各自的个性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营造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学习氛围。
3、有利于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在备课、上课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了解和研究教学的规律,按培养的目标分层设置、施教分层要求、检查分类指导、表扬分层评价,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
4、有利于学校树“品牌”专业,培养“尖子”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的兴趣,尝试学习成功的喜悦,使其人人学有所得,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向高职院校发展的空间。
5、有利于毕业生在就业的市场上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用人单位也可在选择毕业生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选择其不同的对象,对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均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6、有利于吸引不同素质的生源,确保各层次的教学质量。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最佳组合。理论知识偏差的学生,可强化职业的技能训练,形成技能优势;理论知识较好的学生,可进行全面的提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学习期望值,增强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根据分层教学互流模式制定具体的实施内容
1、不同层次班级的划分
根据每年招收新的人数、专业志愿、爱好、特长等具体情况、学校在新生录取前对所有的新生进行摸底(也可结合学生中考成绩和所填报的专业特点)或测试,根据摸底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分班。分设A、B、C三类不同层次班级。若新生填报的专业人数只能达到二个专业班级的,只设A、B二类层次,若个别专业人数只有一个班级的只设B类层次。根据班级所设的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围绕不同层次和目标实施教学。
A类:文化基础好,学生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积极向上进取,各方面成绩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是学校提升“品牌”的重点。
培养目标:根据部颁标准和要求,在确保中级技术等级和学校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和强化训练,力争50%的学生达到高级技术等级水平(高技部的学生力争达到95%),鼓励这些学生继续到普通高等学校或高职院校深造或输送到各企业的主产技术一线的岗位上从事班组长的“白领”工作。
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学生获得理想成绩不仅要靠课堂,还要靠课后的自学,钻研课本和实践动手能力,反复消化和进一步巩固、扩展深化所学内容。教师要正确的指导和辅导,教会学生自学,使学生能独立地掌握知识,运用。而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习就有了主动性、积极性,就能自觉地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追求更好的学习方法。
B类:文化基础尚可,学习成绩一般,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这类学生是技校中的大多数。
培养目标: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达要求,实践技能确保中级技术等级,鼓励向高级技术等级发展。
教学方式方法:让他们以“勤”补拙,以“巧”学取胜。这类学生大部分爱学习,只是方法不当,缺乏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对他们的学法指导,应让他们以“勤”补拙,以“巧”学取胜,从而提高举一反三运用的能力,让他们早日步入上一层次的行列。
C类: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这部分学生相对来说动手能力较强。
培养目标:文化基础专业知识争取达要求,技术等级确保中级。主要针对这些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力求学会学懂,教学重点放在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
教学方式方法:挖掘非智力因素。这类学生大多数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学习意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因此对这类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同时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如课堂上多提一些较为浅显的问题,考试测验多出一些基础题,使其有可能回答正确,得高分。另外教学中多运用多媒体和实物等手段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达到“愿意学习”的目的。
2、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相互流动
学生通过一个学年的全面学习,结合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操作技能的训练考核、考试等方面,由学校教学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根据分层互流教学的实施要求,按学生学年学习情况重新进行班级层次的划分,并将互流学生人员名单及时报学校确定,征得学生家长意见后组织实施。对按层次划分而进行互流的学生今后是可变的,每学年进行一次调整,按学校规定层次进行互流。即上层次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应向下一层次流动,达到上层次要求的学生也可向上一层次流动,从而突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更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
3、分层互流班级的技能等级
A类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课程,成绩合格者发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和高级技能等级证书,优秀者由学校向高等学校推荐继续深造;B类毕业时完成规定课程,成绩合格者发毕业证书和中级技能等级证书;C类达到中级技能等级规定课程并经考试考核合格者发毕业证书和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达不到毕业条件的发结业证书。
4、分层互流班级学生毕业时的推荐就业
根据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管理规定,为进一步体现优生优荐的推荐就业原则,对A类专业班级的毕业生,学校将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重点向高科技、高效益的单位推荐,推荐就业的次数不受限制;对B类专业班级的毕业生,学校尽可能向专业对口、适合自身发展的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对C类专业班级达到中级技能等级的毕业生,学校按B类的就业办法推荐。对三年学习未能取得毕业资格的结业学生,学校原则上不负责就业推荐,若用人单位需要此类人员可介绍其就业。
四、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关系,把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教学中心位置
1、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技能的训练上均采取统一的实训教学要求,制定相应的技能训练计划,合理安排技能训练时间,在技能训练上做到个别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跟踪全程和把握关键相结合,正常训练和额外训练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在技能的等级上均达到要求,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个性特点的发挥,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把理论教学由教室移到实习教室和实训基地,移到车间,在专业理论的教学方式上,由过去的单一抽象的课堂教学改为现场实物教学和手把手的示范传授,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3、积极研究技能考核办法,学生每学完一个章节或一个技术模块,除进行必要的理论考试外还需进行严格的技能知识的考核,每一技能考核都要有一套可行的技能考核标准和办法,学生能否每一课题考核合格,关键取决于技能达标水平等级的高低。
五、分层互流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分层互流教学是针对技校学生目前现实情况提出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互流”的一种教学模式,只有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这样分层互流教学才能取得实效。这对技工学校来说是艰难的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2、分层互流教学的目的是方便指导、方便教学、确保教学计划的完成;是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技能的手段;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要注意贯彻“高靠原则”,加强分层档案的动态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升降制度是激励学生的主要手段。
3、分层互流教学具有两面性,可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能挫伤一部分人的自尊心,可能使A类学生更优秀,也可能使C类学生更差,甚至更多。因此我们要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C类的学生进步。
4、要重视对B类学生的引导工作。B类学生有两个转变趋势,一是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向A类学生靠拢。二是沦落为C类学生。可以说B类学生是C类学生的预备队,是A类学生的后备军。因此,如果忽视对B类学生的教育,将会产生一种潜在的扩大C类学生的危险,而加强对B类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教育,就可以增加A类学生的人数。
分层互流教学模式是针对技校学生现状产生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