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主体性出发探究幼儿园生成活动的建设韬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chiren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生成活动是从幼儿主体性出发,强调幼儿是活动生成的主体,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活动生成的必要来源,幼儿与教师的对话是生成活动的必要保障。其建设的核心意义在于幼儿在探究与发现中重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幼儿的主体价值。文章以幼儿园中班“小麦的成长”为例,基于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探索了生成活动的建设。
  关键词:幼儿主体性;探索与发现;生成活动
  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教师的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活动的开展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师幼联合创造教育经验的过程。《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指出:教师要敏锐捕捉活动中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从课程角度系统反思教育的内容、组织方式、环境、资源等的适宜性,并进行调整和改造。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更加重视对资源的挖掘、利用,教师更加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展个性化的生成活动。那么在自然的幼儿园生活中,如何真正让幼儿在有意思且有意义的活动经历中获得有益的发现呢?
  一、观察与发现:教师捕捉幼儿活动中的兴趣、教育契机
  自然角种植的小麦在学生的照顾下逐渐长大。中午散步时,学生又一次来到了自然角,突然好几个小朋友跑来告状:“陈老师,岳岳给小麦浇那么多水,小麦都要淹死了。”岳岳小声地说:“我想给小麦浇多一点水,让他快点长高。”
  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格外珍惜,由于经验的缺乏,保护的方法往往适得其反。就如岳岳这般,其实并不是浇很多水小麦就能很快长高,于是我抛出了问题:“什么时候给小麦浇水呢?”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于小麦,学生的问题不断,他们的兴趣、探索的欲望得以萌发,于是围绕“小麦”的课程故事也由此展开。
  二、分析与思考:如何基于幼儿的兴趣生成活动
  “什么时候给小麦浇水?”这一问题,是教师从自然生活中择取而来的,这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前期思考预设获得发展价值与计划框架,对孩子的观察分析以及让孩子参与活动计划的优化调整。追随学生对小麦的兴趣,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基于《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展目标,从孩子的自主探究开始,我们预设了活动目标:能够主动观察小麦的成长,初步了解小麦的生存条件,运用多种感官探索泥土的秘密,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自主选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表达等多种学习方式,表征小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高。具有初步的观察记录的能力;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观察分析比较能力、记录表征能力等,懂得遇到困难能够想办法解决,有初步的合作能力。
  三、支持与生发活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建构知识体系
  (一)活动一:什么时候给小麦浇水
  基于问题:“怎么知道小麦需要喝水呢?”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轩轩说:“每天少浇一点水就可以了。”帆说:“早上来的时候值日生去浇水,不能很多人一起浇水。”小宇说:“我知道啦,当泥土是黄色的要浇水,当泥土是棕色的就不需要浇水。”
  “为什么当泥土是棕色的就不需要浇水?”对于小宇的发现,我继续追问。小宇说:“你看看这边的小麦和旁边的小麦泥土颜色不一样。”基于小宇的发现,很多孩子开始摸摸这边的泥土,又看看那边的泥土,甚至玩起了搓泥土的游戏。于是我鼓励学生做泥土实验,验证小宇的发现是否正确。他们拿来纸杯和铲子开始了实验,结果真的如小宇发现一样,学生不禁夸赞:“小宇真厉害!”
  活动思考:多感官多渠道感知泥土的秘密。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是《指南》中班幼儿探究能力提出的目标。当幼儿提出根据泥土的颜色判断浇水的时间这一论断时,我们及时鼓励幼儿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答案,在对比中发现,泥土遇到水后颜色发生变化。当发现幼儿沉浸在把玩泥土的游戏中,鼓励幼儿用手摸一摸不同的泥土的感觉:黄黄干干的泥土,硬硬的、板板的,抱成团的泥土掰也掰不开,松松的泥土会从指缝间漏下去;棕色的泥土湿湿的、黏黏的、软软的。鼓励他们用鼻子闻一闻,从泥土里传来青草的味道。泥土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大乐园,泥土里蕴藏着太多可以探究的问题,可以让孩子好好地思考一下:比如种子是如何传播的,草木是怎么长大的等等。孩子在亲近泥土的同时,对泥土怀有敬意与感激之情。
  (二)活动二:小麦如何测量
  随着小麦一天天长大,学生不禁感叹:“小麦长这么高啦!你看,有的高,有的矮呢。”是呀,小麦在我们不经意间长大了,基于孩子的发现,我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那么怎样测量小麦的身高呢?”他们又展开了讨论。
  讨论1:测量工具的选择
  轩轩:你看,小麦有我的手这么高。
  雨诺:我把吸管放在这里,看它长到吸管哪里。
  小雨:用尺子量一量不就可以了吗?
  教师:原来测量小麦有很多方法,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测量。
  讨论2:生长痕迹的记录
  找到了测量工具,我给学生提供了观察记录表和日期。鼓励他们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來。在分享时发现学生有不同的记录方式。
  教师:“你们发现他们的记录有什么不一样吗?”
  乐乐说:“有的高,有的底。有画小麦记录的还有用直线记录的。”
  晓峰说:“到底这是谁记的,我都分不清楚了。”
  语诺:“把我记的放在一张纸上就可以了。”
  教师:“如何一下子就看出来小麦在慢慢长高呢?”
  小宇说:“我想到一个好主意。就像轩轩那样,把小麦都从底下向上长高,放在一起比一比就能发现小麦长多高。”
  讨论3:我的记录方式
  原来可以用手指头、吸管、尺子等多种材料作为测量工具,记录小麦的生长要从同一水平面开始,把不同时间观察的小麦放在一起才能比较小麦到底长了多高。接下来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自己想要观察的小麦,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小麦的成长速度。   活动思考:分享交流中获得观察记录的方法。小麦长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那么如何表征小麦的高度,用可视化的方法让孩子直观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在慢慢长大”。我抛出问题引发孩子讨论并及时提供观察记录表,鼓励幼儿做简单的观察记录,并发挥游戏后分享的效能作用,幼儿集体讨论如何测量、怎样记录的问题。
  《指南》指出:中班幼儿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因此,教师追随幼儿的发现,引导他们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与记录。在分享交流中讨论测量与记录的方法,幼儿观察比较的方法、记录的能力在主动探究中得到发展。
  (三)活动三:引水灌溉
  进入12月的早晨,天气格外清冷,晓峰给小麦浇水时,由于水龙头开得太大,水淋湿了衣服:“好冷啊。”晓峰跑过来说:“我有一个好办法,把沙水池里的管道拿到这里,用水龙头连接到管道里,就可以打開水龙头给小麦浇水啦。”“你打算怎样建构引水管道呢?”我接着问,几个男生你一言我一语。“我把它画出来你们就知道怎么做了。”筱苡说。学生尝试绘制管道路线图。
  1.探索1:建构沙水区管道
  他们到美工区先画出需要的管道材料,继而反复修改绘制出了引水灌溉图。并到沙水区搬来了建构材料,开始第一次的探索尝试。在尝试中发现:管道口太大无法与水龙头口契合;管道太粗,放出来的水太多,会把小麦淹死。
  2.探索2:建构玩具管道
  由于沙水区的管道口太粗,无法与水龙头契合,学生决定重新寻找建构引水灌溉的材料。他们尝试纸杯、粗口吸管都无法使用。离园前的桌面游戏时,小宇拿着手中的玩具管道说:“我知道了,把桌面玩具拿过去试一下。”于是几个孩子迅速来到自然角,玩具管道与水龙头刚好契合。他们迫不及待地进行第二次建构尝试。同伴合作建构长长的后,他们又发现了问题。在建构中发现建构的管道太长,需要有人扶着。
  3.探索3:建构高架引水管道
  学生在用玩具管道建构中发现长长的管道没有支撑会掉,于是他们看了看引水灌溉图进行第三次修改,绘制出有支架的引水管道。在探究中再次发现建构高架的管道有水从柱子中漏出来,不能全部灌溉。
  4.探索4:高架引水灌溉
  “什么样的材料能支撑起我们长长的管道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利用午餐后散步时间在幼儿园进行大搜集。他们拿来了建构区的积木、活动室的画架、桌子和椅子、还从小树林里捡来了树枝。学生利用搜集的材料搭建、拆卸、再搭建、再拆卸,最后他们决定用树枝作为高架材料。看着从高架管道流出的水灌溉到每一个泡沫箱里的小麦,学生手舞足蹈,成功的喜悦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活动思考:在反复调整中重组知识体系。
  《指南》中科学领域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建构高架引水管道中,我始终将学习的权利交给孩子,幼儿能够自主选择材料与环境充分互动,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更体现出好奇、专注、探究、合作等良好学习品质,体现出《指南》中中班幼儿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的目标。游戏中幼儿把沙水区管道的学习结果迁移作为小麦游戏中的探究对象,在建构引水管道的过程中把小班建构高架桥的经验迁移到建构高架引水管道中。幼儿就是这样在主动探究中发现问题、反复调整、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究、记录、命名、反思的过程中重组原有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我想这就是幼儿的深度学习,是一个“进阶的过程”。
  小麦的成长这样的自主活动生成的课程是真实而有意义的。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问题的牵引下进行自主探究,伴随着教师适宜性的支持,活动逐步深入。使用的材料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游戏中,具有多样性,幼儿在与材料、同伴、教师的交流互动中重组经验,获得能力的生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与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虞永平等著.幼儿园课程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1.
  [4]顾荷英.生成课程的源泉是关注幼儿[J].上海教育科研,2010(11):90-91.
  作者简介:陈洁,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合肥路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教学工作是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不断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加强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新课标课程的不断改革,语文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替。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是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如何提升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效率,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效率,加强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阶段语文教育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基础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教师应当按照小学教学的需求改善教学方法,提升个人业务水平,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中,微型课题研究对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是小学课堂的传授者,也是学科知识的研究者,通过进行微型课题研究能够有效提高教师对学科知识的内涵理解,使教师能够重新进行知识的实践总结,提升个人专业水平,是教师自身提
摘 要:阅读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到了一年级才开始阅读启蒙,为时已晚。现在,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前不久,笔者看到一位外公分享的刚读幼儿园的外孙2018年10月份的阅读统计,新书阅读15本,重复阅读24本,其中,数学占比36%,图画书占比28%,科普书占比5%,文学书占比5%,另外,还了8本原版书。这样的孩子到了小学一年级,和那些一本书都没有读过的孩子一定有天壤之别,这差别不仅仅指语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污染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大众对绿色环保理念的呼声愈来愈高,这也是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实施的一个重要理念,所以对于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来说,则需要站在绿色环保的角度开展化学教学活动,由此来帮助学生树立环保观念,从而真正地彰显出学科价值。笔者针对此话题,首先探讨了绿色化学的特点及必要性,然后指出基于绿色化学视角的初中化学教学优化路径与策略,希望能够为广
摘 要:写日记是为了记载一天中发生的重要事情,其目的是为了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总结,记录自己的情感状态。而数学日记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巩固知识,并且通过这种独特的实践方法,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因而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文章对小学高效使用数学日记的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日记;实
摘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立意观念,强调学生需要拥有社会发展的学习精神与实践技能。为此,在实际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核心素养培养观念,重视学生发展的综合性。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来讲,图形与几何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图形研究,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故此,文章将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为例,研究与分析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关键
编者按:  2006年11月23日,一代科学宗师、九三学社前辈邹承鲁院士走完了他的生命历程。邹承鲁是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在生物化学领域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工作和杰出的贡献。多年来,邹承鲁院士满腔热情为国家科技政策和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呕心沥血。为了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不正之风,他多次凛然直言,一往无前。他是一位刚直不阿的斗士,他是一位杰出
摘 要:让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文明人是教育的主要目的,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文明人的重要标志。因此,现代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培养他们优秀的品格。语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科目。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深挖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引导学生去体验、理解、感悟,接受情感的熏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知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文章就这方面的话题结合教学实践做出探讨
摘 要:在现代社会当中,合作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合作学习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受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合作学习是培养幼儿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能力的崭新方法,能够极大程度地促进幼儿良好人格素养的形成,是幼儿未来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支撑。基层幼儿教师为行之有效地提升自身教学能力高度,有必要深入应用各种新型教学方法,文章将从合作学习角度着手分析,以求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基层
摘 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怎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更新传统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与方法、充分发挥素质教育中特殊的德育功能是当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