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识教育作为当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与艺术教育十分契合,有助于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基于通识教育理念下,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给予我国高等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通识教育理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创新
通识教育理念属于一种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一种非职业以及非专业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公共艺术教育要针对所有学生,传授艺术方面的理论知识、鉴赏角度以及艺术原理,帮助学生能够对艺术作品更好的进行评判和欣赏,进而成为一名具备高尚品德以及艺术修养新时期人才。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简述
公共艺术教育属于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以及艺术性的课程,主要对艺术实践和理论知识进行传授和研究,其包含公共艺术形态、形式、观念、技巧、方法以及意识等方面。
新时期下,公共艺术教育情感浓厚、内容丰富,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审美精神,开启学生智慧、净化学生心灵,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公共艺术教育还是开展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的关键渠道,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以及审美能力。
2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
2.1建立教育体系
新时期下,建立公共艺术教育体系,要以艺术类型和内容为核心,对其进行有效构建,以艺术角度开展分析,其分为艺术创作、本土话剧、传统戏曲、美术、书法、舞蹈、音乐以及影视赏析等,虽然这些艺术在内容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却又相通相容。从艺术类型角度分析,艺术课程主要包含教学扩展、实践创造与应用基础,其又具体分为表演实践、技能训练、创作实践、欣赏教学以及理论教学等。新时期下,高科技与艺术的发展不断加快,公共艺术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理论与形象、人文与科学在不断渗透融合,促进了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学科的交融与发展,例如社会艺术学、伦理艺术学以及市场艺术学等,都是艺术与专业学科结合的产物。因此,高校要重视公共艺术与多门学科的交融结合,将更加宽广的艺术世界呈现给学生,建立以及完善其教学体系,促进公共意识教育更好的发展。
2.2创设多元化课程
当前,在普通高校教学体系中,公共课程是开展艺术教学基础以及重要学科,其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乐器演奏以及艺术理论,而是以艺术为载体,促使学生对艺术产生感悟、加深了解,进而帮助学生体验人生、领悟哲理,提高其艺术文化素养。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充分重视其课程体系,优化公共艺术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创设多元化的教育课程。第一,教育形式要丰富多样,包括选修课、必修课、理科、文科,充分满足所有学生的爱好需求;第二,在艺术课程设置过程中,要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必修课,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最基本的艺术教育;第三,高校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将艺术社团纳入到教育课程中,丰富其教育课程,进而促进公共教育的持续发展。
2.3积极举办实践活动
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开展艺术实践教育,积极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其可以在高校中创设良好的氛围,并且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下,构建校园艺术文化,引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中,共同领略艺术的魅力。高校要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示个人才华,提供给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充分调动观众的热情,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体会到艺术带来的快乐。同时,在举办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高校要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让学生自主组织安排各种活动,在活动准备过程中,一些学生负责服装监管、一些学生负责舞台灯光、一些学生负责指挥导演、一些学生负责登台表演,通过不同角色体验,促使学生激发自身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聪明才智,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进行锻炼,进而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艺术环境。
2.4成立公共艺术社团
艺术社团是高校开展公共艺术实践活动的主力军,因此,高校要鼓励学生成立公共艺术社团,并且针对学生的专长与喜好,开展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保证具备艺术才能的学生不被埋没,形成一个有生命力、有向心力、有创造力的高素质艺术社团。例如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成立了规模较大的艺术社团,并且以社团为媒介,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实践艺术和参与艺术的平台,而社团成员并非都是艺术生,也有爱好艺术的普通学生。同时,社团还要积极吸收每一个爱好艺术的学生,进而扩大公共艺术教育的影响范围,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2.5开展多元化艺术教育
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在西方国家,艺术是为了满足贵族阶级享受的重要方式,而在我国古代,艺术则是道德倫理和规范教化的关键手段。当前,很多现代文化和地域文化都与艺术具有密切关系,而两者的相互融合,创造出全新的商业艺术文化。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公共艺术教育要实现多元化发展,其不仅简单局限在美育范围中,一定要与将民族文化、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创造融入其中,通过良好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民族、社会、伦理融入到教育中,促使学生对民族艺术和世界艺术具有更加细致和全面的认识,进而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3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艺术修养,因此,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要打破其与专业学科的界限,充分挖掘艺术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进而为社会输送现代化的综合性以及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艺术文化事业的腾飞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英俊.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2):103 105.
[2]范妮,韩丰泽.以美育人——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7,(08):224.
作者介绍:
杨欣(1968.02—),女,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育。
本论文属于下面两个课题的成果之一:《高职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逐级推进的“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的推广研究》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立项课题(编号XYJ2015GB16)《通识教育理念下基于活动课程的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研究》,编号:ZJGB2016179。
关键词:通识教育理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创新
通识教育理念属于一种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一种非职业以及非专业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公共艺术教育要针对所有学生,传授艺术方面的理论知识、鉴赏角度以及艺术原理,帮助学生能够对艺术作品更好的进行评判和欣赏,进而成为一名具备高尚品德以及艺术修养新时期人才。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简述
公共艺术教育属于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以及艺术性的课程,主要对艺术实践和理论知识进行传授和研究,其包含公共艺术形态、形式、观念、技巧、方法以及意识等方面。
新时期下,公共艺术教育情感浓厚、内容丰富,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审美精神,开启学生智慧、净化学生心灵,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公共艺术教育还是开展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的关键渠道,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以及审美能力。
2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
2.1建立教育体系
新时期下,建立公共艺术教育体系,要以艺术类型和内容为核心,对其进行有效构建,以艺术角度开展分析,其分为艺术创作、本土话剧、传统戏曲、美术、书法、舞蹈、音乐以及影视赏析等,虽然这些艺术在内容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却又相通相容。从艺术类型角度分析,艺术课程主要包含教学扩展、实践创造与应用基础,其又具体分为表演实践、技能训练、创作实践、欣赏教学以及理论教学等。新时期下,高科技与艺术的发展不断加快,公共艺术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理论与形象、人文与科学在不断渗透融合,促进了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学科的交融与发展,例如社会艺术学、伦理艺术学以及市场艺术学等,都是艺术与专业学科结合的产物。因此,高校要重视公共艺术与多门学科的交融结合,将更加宽广的艺术世界呈现给学生,建立以及完善其教学体系,促进公共意识教育更好的发展。
2.2创设多元化课程
当前,在普通高校教学体系中,公共课程是开展艺术教学基础以及重要学科,其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乐器演奏以及艺术理论,而是以艺术为载体,促使学生对艺术产生感悟、加深了解,进而帮助学生体验人生、领悟哲理,提高其艺术文化素养。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充分重视其课程体系,优化公共艺术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创设多元化的教育课程。第一,教育形式要丰富多样,包括选修课、必修课、理科、文科,充分满足所有学生的爱好需求;第二,在艺术课程设置过程中,要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必修课,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最基本的艺术教育;第三,高校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将艺术社团纳入到教育课程中,丰富其教育课程,进而促进公共教育的持续发展。
2.3积极举办实践活动
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开展艺术实践教育,积极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其可以在高校中创设良好的氛围,并且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下,构建校园艺术文化,引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中,共同领略艺术的魅力。高校要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示个人才华,提供给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充分调动观众的热情,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体会到艺术带来的快乐。同时,在举办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高校要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让学生自主组织安排各种活动,在活动准备过程中,一些学生负责服装监管、一些学生负责舞台灯光、一些学生负责指挥导演、一些学生负责登台表演,通过不同角色体验,促使学生激发自身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聪明才智,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进行锻炼,进而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艺术环境。
2.4成立公共艺术社团
艺术社团是高校开展公共艺术实践活动的主力军,因此,高校要鼓励学生成立公共艺术社团,并且针对学生的专长与喜好,开展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保证具备艺术才能的学生不被埋没,形成一个有生命力、有向心力、有创造力的高素质艺术社团。例如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成立了规模较大的艺术社团,并且以社团为媒介,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实践艺术和参与艺术的平台,而社团成员并非都是艺术生,也有爱好艺术的普通学生。同时,社团还要积极吸收每一个爱好艺术的学生,进而扩大公共艺术教育的影响范围,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2.5开展多元化艺术教育
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在西方国家,艺术是为了满足贵族阶级享受的重要方式,而在我国古代,艺术则是道德倫理和规范教化的关键手段。当前,很多现代文化和地域文化都与艺术具有密切关系,而两者的相互融合,创造出全新的商业艺术文化。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公共艺术教育要实现多元化发展,其不仅简单局限在美育范围中,一定要与将民族文化、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创造融入其中,通过良好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民族、社会、伦理融入到教育中,促使学生对民族艺术和世界艺术具有更加细致和全面的认识,进而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3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艺术修养,因此,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要打破其与专业学科的界限,充分挖掘艺术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进而为社会输送现代化的综合性以及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艺术文化事业的腾飞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英俊.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2):103 105.
[2]范妮,韩丰泽.以美育人——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7,(08):224.
作者介绍:
杨欣(1968.02—),女,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育。
本论文属于下面两个课题的成果之一:《高职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逐级推进的“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的推广研究》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立项课题(编号XYJ2015GB16)《通识教育理念下基于活动课程的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研究》,编号:ZJGB20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