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机制改革的深化,培养小学生语文整体阅读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小学生语文整体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能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全的认知模式,也有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加深学生的阅读认知理解。鉴于此,本文就以人教版三年级全册书作为整体阅读教学案例,就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整体阅读能力培养展开详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体阅读;问题研究
一、 引言
整体性原则是人们认知事物和了解事物的基本原则,在心理学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整体是指不同事物要素之间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互相联系和作用的系统。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论述的“从大处着眼”与“全面分析事物”强调的就是整体性原则。
二、 全册整体阅读教学的定义
随着近年来基础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化,整体阅读教学理念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语文阅读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对于单篇文章的整体认知,要求学生能从整体认知角度了解文章所具有的思想感情。但目前学者研究的较多是关注一篇课文阅读教学或是整个单元的整体性教学,忽视了学生对全册教材文章的理解,没有从全册教材角度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课文教学,会很难使学生对整体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形成系统认知。语文教材知识是由不同的单元知识组合而成的,每一个单元的知识又都是由一篇篇文章组合成的。但是在编写教材的时候,每一年级每一学期都有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知识也不是在一篇文章体现的,而是在每个单元每个教学模块体现的,通过全本教材的一系列训练完成,以求使学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于学生整体教材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就是使学生研读教材进行整体阅读,以求全面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逐步提升。
三、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整本教材阅读方法分析
(一) 促进学生整体阅读,通读教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实现整体阅读教学目标,就要引导学生整体阅读,通读教材。学生在拿到语文课本后,往往会被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所吸引,这时教师就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树立整体阅读观念,引导学生将教材从头到尾整体阅读一遍,以求让学生全面感知阅读内容。在教材整体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本目录中将自己喜欢的课文标注出来。在学生对整册语文教材阅读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开卷检测,考查学生对全册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掌握和认知情况。在开卷做阅读题和语文题的过程中,学生又必须再一次翻阅语文教材,这样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文教材的认知和理解,学生会对语文教材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整体感知能力和知识接收能力会全面提高,学生会对整本教材形成全面的理解。
(二) 推动教材整合使学生通览全册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也就是树立全面使用教材的新观念,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需要学会灵活使用教材,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一些单元、篇章进行精读,也可以使学生阅读某些单元和篇章,这样可以促进语文教材全面整合,可以使教材中的课本与教材之外的课文形成新的教学单元。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果仅仅站在自身角度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会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调动。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感,对教材内容重新编排,这样可以在纵向和横向上使教材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使不同的知识点组成有机联系的系统,使学生的认知模式得以强化。
(三) 师生共同进行教材整理深入理解教材
语文教学中进行整体阅读教学,教师除了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外,还要在学习完一本教材之后,引导学生画“知识树”,使学生利用知识结构图对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对于不同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整理,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把书读薄,还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整体阅读意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认知系统,有助于学生后期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
四、 全册整本阅读教学的思考
(一) 在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进行整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前后表现的都较为低下。纵观小学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内都有相应的古诗文内容,一年级九首,两年及八首,三年级八首,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也都是八首。可是随着小学生年龄增长,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也在逐渐降低。由于古诗中的字词生涩难懂,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去甚远,学生是很难认同古诗中蕴含的人文情感的,难以有效通读全文。因此在推动学生进行古诗文整体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古诗文情感,结合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知古诗文,全面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 对学生进行全册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整体语文感知能力作为目的和归宿的,与其他阅读教学不同,整体阅读教学并不排除重难点知识的精讲,教师也要合理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授。教师要在积极推动整体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使学生将知识吃透,对文章形成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如在《画杨桃》一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便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或者辩论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给予引导,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对于首先关注的事情会产生更多的兴趣。整体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在对学生进行整体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读全册教材,会使小学生对教材形成整体认知。三年级的学生由于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首先关注的事情会投入更多热情,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得到调动,教师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阅读精彩的语段,学生会不自然地深入阅读教材,学生的兴趣被有效调动,课堂学习效率会不断提升。
五、 结语
将整体性阅读方法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会通过自主通读语文教材对教材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得到有效调动,教师调整相关的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学习热情更高,课堂教学质量也会稳步提升。
参考文獻:
[1]王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张敏.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张儒香,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乔利乡中心小学东鸡教学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体阅读;问题研究
一、 引言
整体性原则是人们认知事物和了解事物的基本原则,在心理学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整体是指不同事物要素之间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互相联系和作用的系统。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论述的“从大处着眼”与“全面分析事物”强调的就是整体性原则。
二、 全册整体阅读教学的定义
随着近年来基础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化,整体阅读教学理念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语文阅读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对于单篇文章的整体认知,要求学生能从整体认知角度了解文章所具有的思想感情。但目前学者研究的较多是关注一篇课文阅读教学或是整个单元的整体性教学,忽视了学生对全册教材文章的理解,没有从全册教材角度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课文教学,会很难使学生对整体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形成系统认知。语文教材知识是由不同的单元知识组合而成的,每一个单元的知识又都是由一篇篇文章组合成的。但是在编写教材的时候,每一年级每一学期都有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知识也不是在一篇文章体现的,而是在每个单元每个教学模块体现的,通过全本教材的一系列训练完成,以求使学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于学生整体教材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就是使学生研读教材进行整体阅读,以求全面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逐步提升。
三、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整本教材阅读方法分析
(一) 促进学生整体阅读,通读教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实现整体阅读教学目标,就要引导学生整体阅读,通读教材。学生在拿到语文课本后,往往会被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所吸引,这时教师就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树立整体阅读观念,引导学生将教材从头到尾整体阅读一遍,以求让学生全面感知阅读内容。在教材整体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本目录中将自己喜欢的课文标注出来。在学生对整册语文教材阅读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开卷检测,考查学生对全册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掌握和认知情况。在开卷做阅读题和语文题的过程中,学生又必须再一次翻阅语文教材,这样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文教材的认知和理解,学生会对语文教材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整体感知能力和知识接收能力会全面提高,学生会对整本教材形成全面的理解。
(二) 推动教材整合使学生通览全册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也就是树立全面使用教材的新观念,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需要学会灵活使用教材,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一些单元、篇章进行精读,也可以使学生阅读某些单元和篇章,这样可以促进语文教材全面整合,可以使教材中的课本与教材之外的课文形成新的教学单元。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果仅仅站在自身角度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会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调动。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感,对教材内容重新编排,这样可以在纵向和横向上使教材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使不同的知识点组成有机联系的系统,使学生的认知模式得以强化。
(三) 师生共同进行教材整理深入理解教材
语文教学中进行整体阅读教学,教师除了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外,还要在学习完一本教材之后,引导学生画“知识树”,使学生利用知识结构图对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对于不同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整理,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把书读薄,还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整体阅读意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认知系统,有助于学生后期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
四、 全册整本阅读教学的思考
(一) 在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进行整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前后表现的都较为低下。纵观小学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内都有相应的古诗文内容,一年级九首,两年及八首,三年级八首,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也都是八首。可是随着小学生年龄增长,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也在逐渐降低。由于古诗中的字词生涩难懂,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去甚远,学生是很难认同古诗中蕴含的人文情感的,难以有效通读全文。因此在推动学生进行古诗文整体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古诗文情感,结合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知古诗文,全面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 对学生进行全册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整体语文感知能力作为目的和归宿的,与其他阅读教学不同,整体阅读教学并不排除重难点知识的精讲,教师也要合理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授。教师要在积极推动整体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使学生将知识吃透,对文章形成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如在《画杨桃》一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便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或者辩论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给予引导,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对于首先关注的事情会产生更多的兴趣。整体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在对学生进行整体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读全册教材,会使小学生对教材形成整体认知。三年级的学生由于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首先关注的事情会投入更多热情,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得到调动,教师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阅读精彩的语段,学生会不自然地深入阅读教材,学生的兴趣被有效调动,课堂学习效率会不断提升。
五、 结语
将整体性阅读方法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会通过自主通读语文教材对教材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得到有效调动,教师调整相关的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学习热情更高,课堂教学质量也会稳步提升。
参考文獻:
[1]王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张敏.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张儒香,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乔利乡中心小学东鸡教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