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生态教与学平衡性探究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h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生态教与学是立足于课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综合、平衡发展、互动的一个过程,是动态、自然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有机课堂教学。
  一、历史课堂生态教与学思想理念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平衡
  历史课堂生态教与学思想理念包含四个发展,即主动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融合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教师要坚持生态教学思想理念的四个发展,并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融入课堂生态教与学过程中。
  课堂生态教与学主动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提升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平,落实本学科核心素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掌握并理解学科知识,使学生在每一堂课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课堂生态教与学协调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中。课堂生态教与学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生态教与学可持续发展,表现在教与学中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持续形成课程知識体系、课程思想和课程思维。
  二、课堂生态教与学评价之间的平衡
  历史课堂生态教与学评价要多元化,教师的教学评价有课前准备性评价、教学过程性评价和效果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有课前准备性评价、学习过程性评价和效果评价。教学过程性评价是基于课堂教学的评价,是最重要的评价,评价内容更加广泛,包括教师的形象、语言、教学组织、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各方面评价。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智力、学习态度、学习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差异性评价标准和方式,以引导、激励为主。针对学困生,教师要布置较简单的问题让其思考,对于其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要用积极的语言给予激励性肯定,正面引导,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构建“五五”互动式教学模式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应该是全体师生的舞台。历史课堂生态教与学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生成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在和谐中发展与提升的。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突显。陶行知说过:“新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五五”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把教与学相互融合,通过教师的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即教师通过目标引领、创设情境、精讲点拨、引申拓展、梳理归纳五个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思考、合作探究、协作交流、反思提升。例如,在教学《动荡的春秋时期》时,教师通过制作微课引导学生自学,明确学习目标、历史时期划分。学生观看微课预习课文,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微课学习,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怎样?周天子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诸侯争霸原因(背景)是什么、产生什么的结果?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谁、他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影响是什么?先由学生展示交流,教师再根据学生展示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精讲点拨。在“五五”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平衡发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注:本文系三明市初中“壮腰”工程研究专项课题“构建历史课堂生态教学实践研究”(ZXKTC-1952)的部分成果。
其他文献
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不仅是习得知识的关键平台,还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路径.但是政治知识相对枯燥,而且内容繁杂,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当,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作
期刊
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能以积极的语言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政治教师在授课时,教学语言既要讲究原则性与科学性,还要具有艺术性.笔者在本文将就高中政治教师
期刊
核心素养的概念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而提出来的。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校,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新高考,新挑战,新策略。新高考注重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简称“学考必考”),学生参加的选考科目考试(简称“学考选考”)将按等级赋分后计入高考成绩,因而高中地理针对新高考做出调整进行相关课程改革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意识是学生学习历史必备的素养。笔者在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进行分析。一、史料实证意识培养途径1.史料教学。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的最重要途径是史料教学。因此,笔者在执教这一课时,出示了这样一则史料: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唯物史观有明确界定: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解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判断中.教师利用唯物史观进
期刊
在传统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开始授课时开篇就向学生交代将要学习的主要教学内容。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明了不浪费时间,但让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无趣,学生无法较快地融入地理教学的情境中去。而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教师采用多种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一步步带领学生走入地理课堂。  一、设疑导入法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较为抽象难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核心知识点;将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准确对接,用道德与法治学科思维解读社会热点;学会运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制定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与法治意识,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公民。【教学重难点】重点:复习巩固教材知识。难点: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诗文导入,横看成岭侧成峰——多角度解读民法典师:“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是什么意思?
一、导入新课rn师:(展示一组去年社会实践的照片)在去年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去采茶、割麦子、爬山、抓鱼等,今年我们将去哪里呢?行知教育基地!rn师展示并给出相关材料,介绍行知
期刊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识品质和行动能力,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期刊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在新时期,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既是培养合格现代公民的需要,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