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老年组178例围手术期的处理.包括对伴随疾病的诊治、术中风险、术后并发症和治愈率等,与同期非老年组356例临床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组170例(95.5%)LC成功,8例中转开腹手术,18例术中心率失常,4O例术中出现血压升高或大幅度波动,3例术后引流管短暂胆汁漏,6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非老年组356例患者中346例(97.2%)LC成功,1O例中转开腹手术,15例术中心率失常,11例术中出现血压升高或大幅度波动,2例术后引流管短暂胆汁漏。两组病例均恢复好,无死亡。结论 虽然老年组LC术中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相对较非老年组大,但做好围手术期处理,LC对老年人和中青年患者一样安全可行并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人
随着胆囊疾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治疗方法的日趋成熟,LC的微创优势已得到充分肯定并成为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的“金方案”,风险小,疗效满意。但多数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机能下降,同时又往往伴有各种基础疾病,因此增加了手术风险和难度。为评估老年胆囊结石患者LC治疗的风险和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本文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施行LC的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探讨LC在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老年组患者178例,男性52例,女性126例,男女之比1:2.4。年龄60~83岁,其中70岁以上55例(30.9%),平均70.2岁。病程2~32年,平均7年。139例有反复右上腹胆绞痛史,33例夜间发生胆绞痛急诊人院,6例以胆源性胰腺炎急诊入院。非老年组患者356例,男性152例,女性204例,男女之比1:1.34。年龄27~60岁。病程1~19年,平均6年。273例有反复右上腹胆绞痛史,67例夜间发生胆绞痛急诊人院,16例以胆源性胰腺炎急诊入院。两组所有病例均经2次以上B超证实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1.2术前的伴随疾病
老年组术前发现130例(73.0%)随1种或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48人(27%),冠心病31人(17.4%),心电监护异常30人(16.%),慢性阻塞性肺病39人(21.7%),糖尿病35人(19.7%),胆源性胰腺炎9人(5.1%),肝硬化6人(3.4%),肝功能损害14人(7.9%),胆总管继发结石3人(1.7%)。非老年组术前发现110例(30.9%)伴随1种或一种以上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16人(4.5%),消化性溃疡22人(6.2%),泌尿系结石19人(5.3%)胆源性胰腺炎16人(4.5%),冠心病12人(3.4%),心电监护异常8人(2.2%),慢性阻塞性肺病2人(0.6%),肝硬化6人(1.7%),肝功能损害6人(1.7%),胆总管继发结石3人(0.8%)。
1.3方法
治疗:术前常规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及其它特殊检查,对患者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进行评估。对伴随的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等患者请相关专科医师会诊并行针对性治疗。待伴随疾病控制良好后再择期手术,手术方法为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心电脉氧监护下,按常规三孔或四孔法建立操作通道,其中建立气腹时CO2的充气速度为1~2L/min,气腹压力设定为14mmHg。根据Calot三角处炎症及粘连轻重情况行顺行或逆行胆囊切除术,胆囊管残端予钛夹2只夹闭或圈套器结扎。术毕根据炎症轻重决定是否放置引流管,引流管放置部位为肝肾间隙,并在术后24~48小时拔除。
观察: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中转、术中心率失常(心电监护异常)、术中血压大幅度波动(>20mmHg)、胆道损伤、术后并发症例数及治愈例数。
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检验)。
2 结果
老年组178例患者行LC成功治愈170例(95.5%),8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因分离胆囊三角区时导致难以控制胆囊动脉出血1例;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7例;多数患者于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使用抗生素3~4d,术后住院时间4~5d,平均4.6d。非老年组治愈346例(97.2%),10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9例;术后1d出现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1例,剖腹探查,证实为胆囊管残端漏,重新结扎胆囊管、腹腔引流后治愈。多数患者于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使用抗生素3~5d,术后住院时间4~6d,平均5.1d。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关临床数据资料比较结果如下:
表1 老年和非老组年胆囊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检验)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进入老年化,老年人中胆囊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老年人胆囊对胆囊收缩素的敏感性降低,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总管末端及Oddi氏括约肌弹性减弱,易致胆道逆行感染,胆囊排空延迟,胆汁淤滞,容易形成结石。老年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是病程长、机体防御能力差,常伴随其他脏器疾病,这就使老年患者较难耐受开腹手术的创伤打击。而LC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抗生素用量少等优点,故LC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各重要脏器功能评定及伴随疾病处理。因老年患者各脏器退行性变,生理贮备下降,手术对老年患者可能是致命的创伤。术前对各重要脏器功能评定及对伴随疾病处置是取得LC成功的前提。有高血压应采取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有心律失常者,应根据不同原因区别对待,如偶发室早,不需特别处理,房颤伴心律增快者可用西地兰0.4mg缓慢静推;糖尿病患者经降糖治疗,使血糖稳定于5.6~11.2mmol/1,尿糖(+);慢性肺病患者术前应禁烟,控制感染,祛痰平喘,使其无全麻禁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或CO2气腹腹内压长时间升高对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干扰较大,易使原本潜在的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疾病被诱发,从而增加了老年患者LC手术风险。从表1分析老年组患者术中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性明显较非老年组差。本组18例出现心率逐渐减慢、频发室早、房颤、QT间期延长及ST段改变等;40例出现血压下降或血压大幅升高,经术中及时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上述病例中有20例术前未发现明显的心血管情况,其中ll例年龄在70岁以上、病程长、体质弱。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康复出院的前提。
综上所述,尽管老年人LC风险相对增高,只要我们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术前准备充分、对伴随疾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术中严密监测、操作轻柔熟练、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继续积极治疗伴随疾病、加强并发症的预防,老年人就可以耐受LC,且安全可靠、微创、痛苦小、恢复快,应为老年胆囊良性疾病胆囊切除首先术式。
参考文献:
[1]刘志.腹部外科诊疗参考[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76.
[2]BruntLM,QuasebarthMA.DunneganDL.eta1.Outcomes analysisof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intheextremelyeld·erly[J].SurgEndosc,2001,15(7):700.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人
随着胆囊疾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治疗方法的日趋成熟,LC的微创优势已得到充分肯定并成为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的“金方案”,风险小,疗效满意。但多数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机能下降,同时又往往伴有各种基础疾病,因此增加了手术风险和难度。为评估老年胆囊结石患者LC治疗的风险和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本文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施行LC的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探讨LC在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老年组患者178例,男性52例,女性126例,男女之比1:2.4。年龄60~83岁,其中70岁以上55例(30.9%),平均70.2岁。病程2~32年,平均7年。139例有反复右上腹胆绞痛史,33例夜间发生胆绞痛急诊人院,6例以胆源性胰腺炎急诊入院。非老年组患者356例,男性152例,女性204例,男女之比1:1.34。年龄27~60岁。病程1~19年,平均6年。273例有反复右上腹胆绞痛史,67例夜间发生胆绞痛急诊人院,16例以胆源性胰腺炎急诊入院。两组所有病例均经2次以上B超证实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1.2术前的伴随疾病
老年组术前发现130例(73.0%)随1种或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48人(27%),冠心病31人(17.4%),心电监护异常30人(16.%),慢性阻塞性肺病39人(21.7%),糖尿病35人(19.7%),胆源性胰腺炎9人(5.1%),肝硬化6人(3.4%),肝功能损害14人(7.9%),胆总管继发结石3人(1.7%)。非老年组术前发现110例(30.9%)伴随1种或一种以上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16人(4.5%),消化性溃疡22人(6.2%),泌尿系结石19人(5.3%)胆源性胰腺炎16人(4.5%),冠心病12人(3.4%),心电监护异常8人(2.2%),慢性阻塞性肺病2人(0.6%),肝硬化6人(1.7%),肝功能损害6人(1.7%),胆总管继发结石3人(0.8%)。
1.3方法
治疗:术前常规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及其它特殊检查,对患者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进行评估。对伴随的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等患者请相关专科医师会诊并行针对性治疗。待伴随疾病控制良好后再择期手术,手术方法为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心电脉氧监护下,按常规三孔或四孔法建立操作通道,其中建立气腹时CO2的充气速度为1~2L/min,气腹压力设定为14mmHg。根据Calot三角处炎症及粘连轻重情况行顺行或逆行胆囊切除术,胆囊管残端予钛夹2只夹闭或圈套器结扎。术毕根据炎症轻重决定是否放置引流管,引流管放置部位为肝肾间隙,并在术后24~48小时拔除。
观察: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中转、术中心率失常(心电监护异常)、术中血压大幅度波动(>20mmHg)、胆道损伤、术后并发症例数及治愈例数。
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检验)。
2 结果
老年组178例患者行LC成功治愈170例(95.5%),8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因分离胆囊三角区时导致难以控制胆囊动脉出血1例;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7例;多数患者于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使用抗生素3~4d,术后住院时间4~5d,平均4.6d。非老年组治愈346例(97.2%),10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9例;术后1d出现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1例,剖腹探查,证实为胆囊管残端漏,重新结扎胆囊管、腹腔引流后治愈。多数患者于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使用抗生素3~5d,术后住院时间4~6d,平均5.1d。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关临床数据资料比较结果如下:
表1 老年和非老组年胆囊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检验)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进入老年化,老年人中胆囊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老年人胆囊对胆囊收缩素的敏感性降低,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总管末端及Oddi氏括约肌弹性减弱,易致胆道逆行感染,胆囊排空延迟,胆汁淤滞,容易形成结石。老年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是病程长、机体防御能力差,常伴随其他脏器疾病,这就使老年患者较难耐受开腹手术的创伤打击。而LC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抗生素用量少等优点,故LC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各重要脏器功能评定及伴随疾病处理。因老年患者各脏器退行性变,生理贮备下降,手术对老年患者可能是致命的创伤。术前对各重要脏器功能评定及对伴随疾病处置是取得LC成功的前提。有高血压应采取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有心律失常者,应根据不同原因区别对待,如偶发室早,不需特别处理,房颤伴心律增快者可用西地兰0.4mg缓慢静推;糖尿病患者经降糖治疗,使血糖稳定于5.6~11.2mmol/1,尿糖(+);慢性肺病患者术前应禁烟,控制感染,祛痰平喘,使其无全麻禁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或CO2气腹腹内压长时间升高对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干扰较大,易使原本潜在的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疾病被诱发,从而增加了老年患者LC手术风险。从表1分析老年组患者术中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性明显较非老年组差。本组18例出现心率逐渐减慢、频发室早、房颤、QT间期延长及ST段改变等;40例出现血压下降或血压大幅升高,经术中及时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上述病例中有20例术前未发现明显的心血管情况,其中ll例年龄在70岁以上、病程长、体质弱。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康复出院的前提。
综上所述,尽管老年人LC风险相对增高,只要我们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术前准备充分、对伴随疾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术中严密监测、操作轻柔熟练、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继续积极治疗伴随疾病、加强并发症的预防,老年人就可以耐受LC,且安全可靠、微创、痛苦小、恢复快,应为老年胆囊良性疾病胆囊切除首先术式。
参考文献:
[1]刘志.腹部外科诊疗参考[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76.
[2]BruntLM,QuasebarthMA.DunneganDL.eta1.Outcomes analysisof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intheextremelyeld·erly[J].SurgEndosc,2001,15(7):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