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社会负面影响与青少年学生行为教育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soul8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负面影响与学校青少年学生行为教育在激烈地争夺着,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的行为教育相悖,认清形势、找准着力点、努力完成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重任。
  【关键词】负面影响 行为教育 应对措施
  
  青少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人群,学校是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香花”与“毒草”一并涌入校园。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把握和驾驭的能力受到严重挑战,道德大厦在社会负面的影响和渗透下,也承受着“痛苦”的煎熬。今天的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中的行为教育,任务十分繁重。青少年学生受社会的影响已超乎我们的想象,社会中的负面效应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将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社会呼唤道德伦理、学校呼唤思想品德、家庭呼唤高尚人才。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年初制定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旨在努力扫除社会丑恶、弘扬优秀文化、培育高尚道德情操的一代新人。
  1.社会负面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
  今天的社会五彩缤纷,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出现尴尬局面,不和谐的音符在跳动着,但能让我们更加清醒……
  世纪之交,我们的国家、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改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成人的变化,特别是价值趋向的变化,这些都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的行为由思想、人格、语言、心理、习惯等方面综合表现所构成,有人抱怨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家庭教育抵不上一天的“社会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行为教育迫在眉睫,人们是这样看待学校和社会教育,也有人更加悲观这样诠释:学校教育已成为“负数”,当然,社会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我们从事教育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分析和探讨。
  1.1 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是形成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也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的目标发生了质的变化,徒有虚名的“义”和实实在在的“利”,是当今众多家长和学生用来区分生存的价值,导致学生人格的扭曲。然而,培养学生树造良好的人格,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一位家长到校对我们要求,只要孩子有文化、学习“好”就“万事大吉”,其它一概不管。
  1.2 对学生语言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这本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由于我们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和感知的肤浅,社会上流传的淫秽书刊、黄色光盘、电脑网络中的黄色站点和网页等成了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电脑游戏、网络游戏也使青少年学生迷恋;卡拉OK包房、舞厅成为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学生堕落的温床。他们头脑里充斥的满是“虚拟世界”的“时髦”语言,可怜用来表达思想和行动的语言十分贫乏,这是目前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不容忽视的现象。“重智轻德”在社会生活中拥有很大的市场,学校为了追求知名度、创“名校”不得不狠抓教学质量,把德育工作置于智育的从属地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社会引导方向的倾斜下开始了失衡。
  1.3 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以及升学的压力,青春期的困惑等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妨碍着青少年学生心理的健康发育。其主要表现在交往不适应、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升学压力大、厌学、生理发育烦恼、性心理偏差、社会环境不适应、行为不良、心理障碍等。“马加爵”一案就对重智商、轻情商,即重智力因数的培养、轻非智力因数的培养,向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提出的严峻质询。
  1.4 对学生习惯的影响。
  许多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无知、无能与幼稚,使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的不同教育面前常常陷入无所适从的窘境,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误区很多,加之社会的许多不文明举动,随地吐痰、乱扔瓜果皮、公物的损坏等等,这些都没给青少年学生留下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印象。前段时间,初一一男生因损坏课桌,被留下谈话时,居然声称大街上公交车站牌都没有一块是完整的,谁又去过问了,一张课桌算得了什么。“校内教育用半天,不如校外一支烟”,社会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是众所周知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与否,社会负面的影响和家庭教育的失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当然,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所必须面对的。
  2.学校行为教育的措施
  应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把握机遇,沉着、冷静地挑战社会负面影响,迎接青少年学生行为教育的春天……
  学校把一个个辛辛苦苦培养教育了十几年的孩子送向社会时,一个道德品质良好的孩子如果面对的是不道德的社会环境,需要重新做出艰难的道德抉择,结果会是怎样?祖国的下一代未成年人近四亿,这种沉重的假设并非杞人忧天,我们应该思考:青少年的德育教育这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如何去实施和完成。
  2.1 强化政治思想教育。
  政治思想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是人格教育,人格的树造将对政治思想教育起很大的作用,所以,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必须加强,可以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等教育。上述教育不能只是班主任、政教处、德育办公室等来做,而是通过他们发挥和动员全体教师参与,还应让教育工作者们充分认识:教师为培养祖国的建设者呕心沥血,默默战斗在三尺讲坛前,要有甘做“人梯”的奉献精神。
  学校的教学手段也应尽量考虑适时融入政治思想教育内容,结合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开放,让学生走进社会,感受社会闪光的一面。开展“拒绝邪恶、远离网吧”“我为社会作贡献”等活动,未成年人是靠我们的教育来引导、用我们的行动来感化他们,政治思想教育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2.2 养成教育的渗透。
  我们通常所说的日常习惯,是包括行、坐、卧等的日常行为的举止、言谈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高尚道德的基础。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的要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
  学校的教育应从怎样朴素、节俭、惜物、恬淡和卫生的生活方式着手,区别和反对奢侈、糜烂、浪费和过度的生活方式。如课堂教学就可进行坐姿的纠正、体育教学就可进行行走的教育,从小处入手,常抓不懈,学校可多开展“人人讲卫生”“纸屑、口痰不乱仍乱吐”等竞赛及评比,让学生人人成为美化、净化校园环境的能手。
  2.3 心理卫生的教育。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及形成的概述,一般青少年学生分为外向和内向型两种心理倾向的养成。外向型的心理倾向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也存在着思想观念波动较大;内向型的心理倾向易于稳定和求同,但存在僵化和不易灵活变通的缺点。良好的心理倾向的养成教育应当是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中和”状态。
  2.3.1 在心理倾向的教育中注意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合起来,而不能一味认为独立就是好的,顺从就是错的。
  2.3.2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家庭条件普遍优裕的情况下,要牢记“生于忧患”的教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必要的、适当的挫折教育及挫折训练,培养吃苦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毅力。
  2.3.3 在心理教育中,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激发他们前进的决心和信心,提高他们辨别是非能力,启发他们团结互助,做好心中有“他人”、我帮一人、人人帮我的传统教育,以良好的心理态势面对艰苦的学习和生活,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无私”和“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自我中心主义,努力达到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无私奉献的人。
  2.3.4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教育同时不能忽视与家长的协同教育,一些学生在家一个样,到校又是另一个样子;对同学老师一个样,对家长又是另一个样子。这种扭曲和不正常的心理倾向不能任其发展,对他们进行在家做“爱劳动、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在学校做“讲卫生、爱护公物、刻苦学习”的好学生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诚实守信是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健康行为因素之一,这是家庭与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2.4 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教师教育学生最重要的就是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通常为两种影响力:
  2.4.1 权力影响。教师都应具有这种影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地位、资历、年龄、学识等方面均高于学生,在传统上人们普遍要求尊师重教。然而权力影响毕竟带有强制性,影响效果短暂,教师发挥过分或不科学,往往事与愿违,走向反面。
  2.4.2 非权力影响。它主要产生于教师的品格、学识、能力和与学生的情感。其中教师的品格是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修养的集中表现。
  教师应用真诚、和善、言行一致的诗人原则与学生相处,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并用高尚的信仰、追求来引导学生,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仰慕感、敬爱感,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效仿老师,甚至追随老师。我校初二一名女生在审美上出了问题,常穿奇装异服,引得班上同学议论纷纷,自己也无所适从。中年班主任老师大方得体的穿作,感染了她,现在她自然得体的穿着,消除了心理障碍。
  教师的道德品质是通过热爱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中体现出来。诲人不倦既包括耐心传授知识,也包括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最终打开了学生智能的心扉,照亮了他们前进的道路,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得到了净化,“名师出高徒”的道理大概就在这里吧。
  2.5 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
  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的教育联系成为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道难题,三者间教育责任的相互推诿阻碍着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但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我们的教育就会取得成效,就为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作了很好的探索。
  2.5.1 社会公德教育。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调节行为规范和良好风尚的道德水准,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中有注重仪表、维护尊严,这是追求内在的心灵美与外在的仪表美的统一;有遵守公德、严于律己,这是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要求,是社会生活中最起码的文明规范;有真诚友爱、礼貌待人,这是人际交往中文明礼貌的要求。
  2.5.2 家庭美德教育。家庭是学生安身立命之地、真诚爱意之田。它的教育内容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珍爱家庭、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热爱劳动、和睦相处,在家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的起居习惯,进行强健身魄的体育运动。
  2.5.3 学校行为教育。引导学生懂得真、善、美,摒弃丑与恶,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正确区分行为的好与坏,建立校园检查评估网络,开展帮教活动。环境意识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的危害关系到人类的存亡与兴衰,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是体现人类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
  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应依托于社区、家长或家长委员会,相互协调,使学生走出校园便进入氛围清新的社区环境,成为家庭中得力帮手。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对社会中的先进文化、优秀文明积极吸取,杜绝社会中的丑恶与阴暗,让阳光、春风沐浴和吹拂祖国的下一代。
  总之,我们今天学校青少年学生的行为教育任重道远。有人将“落后的应试教育、专制的管理制度、浮躁的办学效益、难说的教育公平、失控的学校竞争、卑微的学校形象、倾斜的师生关系、虚无的教师权益、可怜的办学资金、冷漠的学校生活”等罗列为目前中小学教育的“十大悲哀”,然而,祖国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世人瞩目,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仍顽强地辛勤耕耘在培育下一代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悲哀也好、困惑也罢,新世纪的征帆已经扬起,下一代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时不我待,在永不满足、永远争先的教育理念鼓舞下,相信青少年学生的行为教育会不断前进、不断走向新的成功、走向新的超越。
其他文献
【摘要】优良的“个性”中,一般都蕴含着独立的、自觉的努力意识。因此,作为教师,仅仅去发现学生的优良“个性”是不够的,关键的是如何在发现和识别后,去精心呵护、引导、培养,并为这种“个性”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创造条件。  【关键词】优良“个性” 发现和关注     这里所谓的优良“个性”,是指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要求、有利于向文明和进步等好的方面发展的行为特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实验项目中的成果学习和实践,深刻认识到只有走新教育成果高效转化之路,教学改革才能不断深入,成效才能显著的几点深刻体会。  【关键词】实验项目 思维能动理论 成果转化 科学性 现实性 实用性     我是一名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从事几十年小学教学工作的老教师,多年来用传统观念和方法教学,效果不太显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中所面对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实问题,这是对每
期刊
【摘要】针对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培养创新思维的灵活性,创设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氛围,增强创新活动的民主性,创设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全力培养想象力。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
期刊
【摘要】本文以化学课堂教学为例,并以辩证的观点,从教学形式上阐述了传授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有机结合,希望业界人士指导为盼。  【关键词】传授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 有机结合     有一种教学观点认为,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容器,不再是答疑解惑的工具,而应当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是学生的助手。我认为此话有正确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开展探究式教学,老师在探究过程中创设问题情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信息技术多元化的今天,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也越来越多,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我们的物理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当前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缺点进行论述,为了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传统教学同多媒体教学应紧密结合。  【关键词】多媒体 物理教学 优缺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正在大力的推广。我校也非常重
期刊
【摘要】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中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上,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并在学生处于初中阶段的不同学习时期要有不同的创新性教育的目标,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创新性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 创新性教育     初中历史学科首先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教育,教学的目的首先是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
期刊
【摘要】作为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做创造性的劳动,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等等,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把政治知识学活了。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质量 提高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在言行举止上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到言行统一,如
期刊
【摘要】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经过反复探索和不断实践,探索出几条成功经验:①课前精心设计;②扎实落实,“三讲三不讲”,增强训练实效性;③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及其它辅助教具教学。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实效性 探索 实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
期刊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新课程下怎样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历史情境魅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从新颖、激趣的导课,恰当、适时的演示,精彩、形象的讲述,巧设情境,导引参与,创设启发探究的问题情境,干练、悬念式的结尾等六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历史教学 情境创设 提高实效     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促进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数学的教学方式在不停的改变,教育观念在不停的转变,教学方法在不断的创新。本文从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创新,阐述了新理念下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数学 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数学的教学方式在不停的改变,教育观念在不停的转变,教学方法在不断的创新,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小结。  1.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平等  传统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