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禅宗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宗教派别,它里面包含着对人生无比广阔的思考,对人们的人生态度和创作风格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来分析禅宗对宋词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 禅宗 禅理 随缘自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禅宗,是一个独特的宗教派别。印度禅学的第一代祖师据说是摩诃迦叶,南北朝时,禅学传到了中国。禅宗始于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当时,印度禅学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由南北上,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习禅”七年之久,开创中国禅宗。其后,禅宗历北朝、隋,至唐宋达到鼎盛,南宋以后渐渐衰亡。因此,禅宗是在印度禅学的基础上,融会印度佛教的各种理论,结合中国的儒道思想和魏晋玄学,三者同化建构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宗教派别。
“禅”是梵语“禅那”(Dhyāna)的简称。所谓“禅那”就是沉思之意,译为静虑。《坛经》解释为“外离相曰禅,内不乱为定”,禅定的过程即是静虑的过程,即精神集中,排除一切杂念,达到无我无物的超然境界,以求得一种最高的智慧来把握宇宙真理。
禅宗把佛教的心性论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处世态度结合起来,它那随缘任运的生活态度,能让人的心灵摆脱世俗的羁绊与困厄,走向自由。这对于宦海沉浮,却渴望澡雪尘滓的士大夫来说尤为契合,因此禅宗影响了中国古代许多文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从而也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
古今中外,宗教和文学都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宋时,参禅悟道已经逐渐融入了文人的日常生活。宋代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宋代的佛教主要是禅宗。《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说:“仁宗建禅院于汴京,以僧怀琏为住持,禅宗于是大盛,名僧如祖印、契嵩等尤为阐扬佛法的巨子,净源中兴华严宗,慧能开创黄龙派,都是佛教史上最有关系的事。当时学者又多与僧徒为友,影响及于儒教。”
士大夫醉心于禅宗,一时成为风气。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三云:“近年士大夫多修佛学,往往为偈颂,以发明阐理。”王安石也曾感叹:“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扪虱新话》)当时许多高官显宦、名公大臣都醉心于佛教,他们对整个社会和文学的引导自然会产生重大影响。当时司马光曾经感叹说:“近来朝野客,无坐不谈禅。”这种崇佛的风气,自然会对宋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晏殊、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都深受佛教影响。
按说,词属于“艳科”,多表现男女恋情、相思离别,与佛教主张清心寡欲的教义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宋代的文人却对禅宗情有独衷。这是因为从唐代以来,禅宗就抛弃了传统佛教徒清心寡欲、通过外在修炼来达到成佛的做法,认为道德的完善和人生的真谛不是来源于与世隔绝的坐阐和修行,而是来自对世俗生活领悟后个体的精神升华,他们更注重内心的体验觉悟,讲究“顿悟”,因此他们对现实人生的享乐也不放弃。
再加上宋代社会尖锐复杂,士大夫宦海沉浮无定,仕途多失意,忧患意识沉重,急需精神寄托与解脱。主张静虑敛心、人生虚幻的禅宗正可向他们提供一份精神安慰,因而禅宗在宋代倍受文人欢迎,他们把禅宗思想当作一种生活领悟、感性体验融化到意识深处,作为人生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维系政治生活的精神武器。
文人皆自幼接受儒、佛、道的熏育,他们的人生观念里渗透着宗教的出世思想,他们的艺术想象中糅合了宗教的审美意趣,因此,宋词的创作不能不直接或间接表现出宗教的灵光。我们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来谈禅宗对宋词的影响:
一 思想内容方面
宋代许多词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的作品自然会深深打上佛教思想的烙印。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作者感觉到,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由此触发了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词中写出了人生的孤独感和无常感,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包含有宗教的情怀,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
王安石是个与佛有缘之人,曾主张吸收佛教思想以治国,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臣观佛书,乃与经合,盖理如此,则虽相去远,其合犹符节也。”但由于种种原因,新法推行遭遇了重重阻力。两次罢相,使他富国强兵的理想成了泡影。退隐金陵之后,王安石的生活境遇、社会交往皆与昔日在位时不同,由此引发了其处世心态的某些变化,晚年退居的生活环境又为他学佛提供了一个宁静的氛围。他沉溺佛禅以求排遣,把禅宗作为解脱痛苦的良药,从佛禅中寻找精神寄托。
王安石现存的29首词中,说理谈禅的就达11首之多,占到了三分之一,主要内容是泛论佛法、净性自悟、灭除妄念。退居之初,他就写了一首《望江南》,题为《归依三宝赞》,表明了自己归依佛门的心愿:
归依众,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十方贤圣不相离。永灭世间痴。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归依佛,弹指越三祗。愿我速登无上觉,还如佛坐道场时。能智又能悲。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普愿众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维。三宝共住持。
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佛门弟子一般自称三宝弟子,归依三宝,就等于入了佛门。王安石在词中表示将先归依僧众,修行四威仪(即行、住、坐、卧),消灭世间痴顽;次归依佛法,愿得六根清静,心境空明;最后归依三世诸佛,登无上正觉,悲智双运。希望自己能普渡众生,使大家共同住持三宝,这首词标志了王安石的人生态度向佛理倾斜。
再看他的《雨霖铃》:
孜孜 ,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没。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这首词完全是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尘世的功名利禄,认为尘世间的这些追求转眼成空,都是不值得的,在一定程度宣扬了佛教思想。
北宋文人多喜参禅,黄庭坚也不例外,他的家乡江西本是禅宗胜地。“从佛教史发展来看,诸宗中最为发达的是禅宗,而禅宗中最壮观的派系是洪州系。”因此洪州法席鼎盛,禅师辈出。黄庭坚自觉不自觉地从小就受到佛教的影响。他的一生遭际坎坷,在仕途所遭受的一系列打击,黄庭坚倾向于从禅悟中寻求解脱。
遁入佛门,既可以不受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权的压制与束缚,又可以抛开人世间宦海情场中无休止的争名夺利的烦恼,达到无拘无束的自由之真境界。在贬官的宦海生涯中,黄庭坚参禅悟禅,很有造诣。明人何良俊曾言:“黄山谷谈禅极有透彻处,一时诸人皆不能及。”他有四首《渔家傲》,我们看其一:
万水千山来此土,本提心印传梁武。对朕者谁浑不顾,成死语,江头暗折长芦渡。
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只履提归葱岭去,君知否?分明忘却来时路。
这首词写了关于达摩祖师的两个典故。一是梁武帝笃信佛法,菩提达摩跋涉了千山万水来到中土,但由于梁武帝智慧不够,不能领悟玄旨,执着功名相位而“不契”,使达摩大失所望,只好折苇渡江北去,跑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达摩灭度之后,相传葬于熊耳山;二是达摩灭度后三年,北魏派去西域的使者宋云,却在葱岭遇见了达摩,手携只履,翩然独行。宋云奇怪,回来后即开棺求证,结果是一具空棺,只有一只草履留存而已。
第二首写灵云禅师见桃花参悟事,第三首写华亭船子和尚悟道事,第四首写福州古灵神赞禅师事,可以看作是一部禅宗在中国的发展简史,可见黄庭坚对禅宗故事的熟知、虔诚和沉溺。
黄庭坚的妻子兰溪和介休相继离他而去,母亲也撒手人寰,又加之自己属于“元 党人”,因此倍受猜忌和迫害,曾被贬到四川、贵州等蛮荒之地。面对人生境遇的变迁,外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从皇城的富贵繁华之地流落到穷荒之邑,都促使其将禅宗作为平衡心理的方式,从佛禅中寻找精神寄托。如他的《清平乐》,语带禅机,内蕴禅理: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惜春、恋春的情怀,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翩然翻身飞走。词人的感情波澜几经曲折,一层深似一层,最终消融在随缘任运的空静之中。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政治失意,“乌台诗案”让他在狱中备受垢辱,几置死地,幸得多方营救,才得贬出黄冈。哲宗清除“元 党人”,又把他流放到惠州以至海南儋州等地。政治生涯中的两次大起大落,从皇帝身边的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一下降为政治流放犯,不禁使他发出了“人间如梦”的深深慨叹。在极近生死的挣扎之后,他对人生多了几分思考和洒脱。为了平衡和抚慰自己痛苦的心灵,他只能从佛教的虚无中寻求解脱。他的许多词作中带有浓厚的佛教观念,用佛教的眼光来看待处理情感、人生境遇等。如《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平山堂在扬州大明寺侧,为欧阳修所建。这首词主要表现作者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词中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弹指”,佛教名词,比喻时间短暂,所谓“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作者由过平山堂睹物思人,想及欧阳恩师的某些事迹,感念他的恩德;又由自己的坎坷经历想到恩师的某些遭遇,因此,当他凭吊逝者,目睹平山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演唱欧词,自然会生发万千感慨。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生活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是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再如《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
苏轼这首词写在他被贬黄州的时候。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世事一场大梦”中的“世事”,既可以指具体的历史实事,即指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为苏轼对人生命运的抽象意义的认识。“世事如梦”,“人生如梦”,一切皆如白驹过隙,雪后飞鸿,人生只是天地间偶然的飘蓬,所以不可执着于现实中的得失荣辱,而应超脱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使自己内心趋于平衡。
尽管苏轼潜心于研习佛教,但他并不是就此陷入遁世弃俗或游戏人间的泥淖,没有视其为精神的唯一归宿,而是在调和儒释关系的过程中谋求新的平衡点,用佛教的观念对人生进行反思,调整心态,用超然、洒脱的态度来蔑视忧患,对待人生。因此他可以摆脱所有烦恼,维持超然自得,随意自适。“这种观念与儒家用世思想相互为用,则处危难间不惧不馁,而一有机遇又能坚持理想,奋斗不已。”如《定风波》,可以看作是苏轼以超然之心直面人生的一纸宣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何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有一小引,写苏轼等遇到了一场来势凶猛的阵雨,而雨具却已被拿走了,同行的人在雨中举步维艰,想躲雨而又无处躲,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而苏轼却表现的不同常人,一副坦然和神定气闲。面对自然风雨,他大叫“谁怕”,“吟啸徐行”,待其“回首向来萧瑟处”,便“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困苦就像这突如其来的大雨一样,惊惶失措的避雨,只会狼狈不堪,泰然处之,虽衣衫尽湿,但自得一分乐趣,待到回头看看落雨的地方,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在“同行皆狼狈”与“余独不觉”的对比下,表现出苏轼在逆境中岿然不动,从容淡定的情怀,坦然面对人生风雨的镇定和自信。
此外,像“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等词句中,我们都能看到苏轼“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即使饱经沧桑历经坎坷,他依旧不为其所摧折,不为其所动摇。无论世事如何风雨变幻,惟适而已,随缘自适的旷达,方是面对人生失意时的大智慧。
二 艺术形式方面
尽管千百年来儒家正统的入世观念与扬声立名的愿望一直支配着士大夫的外在活动,但功名利禄这些东西,既不容易得到,又很容易破灭,不可把握。在失望之余,自然的山山水水以及平淡的日常生活,就成了文人们排遣郁闷和获取心理平衡的对象。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中潇洒不羁的人生态度,与禅宗精神结合起来,支配着他们的审美情趣,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倍感亲切和愉悦,词作中描绘的意境空灵宁静,极富神韵,充满佛家的禅韵。如吴儆的《蓦山溪》(效樵歌体):
清晨早起,小阁遥山翠。 面整冠巾,问寝罢、安排菽水。随家丰俭,不羡五侯鲭,软煮肉,熟炊粳,适意为甘旨。
中庭散步,一盏云涛细。迤逦竹洲中,坐息与、行歌随意。逡巡酒熟,呼唤舍中人,花下石,水边亭,醉便颓然睡。
词作描绘了一种清新惬意的生活:早晨刚一起床,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段远山,一抹翠绿。早饭也不需要山珍海味,只是寻常家中的粗茶淡饭,不在于吃的东西贵贱,关键在于“适意”。白日里漫步中庭,只见竹石亭台,水云花谢,想唱就唱,想坐就坐,没有什么计较和安排,也没有什么顾虑和烦恼,一切都那样随意自在。
欧阳修的《蝶恋花》:
海燕双来归画栋。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半醉腾腾春睡重,绿鬟堆枕香云拥。
翠被双盘金缕凤。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花里黄莺时一弄。日斜惊起相思梦。
这首词写一女子的相思。金圣叹评“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何等清真,却何等灵幻。盖人徒知‘帘影无风’是静,‘花影频移’是动,而殊不知花影移动,只是无情,正为极静;而‘帘影无风’四字,却从女儿芳心中仔细看出,乃是极动也。呜呼,善填词者,必皆深于佛事者也”。
金圣叹认为,善于填词的人,一定都是对于佛事有深刻了解的人,必须写得又清真又灵幻乃妙。“花影频移”,是动中有静:花影移动,是客观运动,无人的情感,是“极静”,此所谓“动极而静”。而“帘影无风”,是静中有动:帘影无风是静,既然无风,花影为何频移?这是女儿芳心中仔细观察发现的,写闺中人终日凝眸,心事暗锁眉头,说明女儿内心一直在活动,乃是“极动”,此所谓“静极而动”。
苏轼的《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首词描绘出了夏末秋初的山村景色:远处有明丽的山峦,耸立在夕照如火的林巅;近处则秀竹丛丛,遮隐了村舍院墙。移步间秋草衰黄、蝉声喧乱,然后欣喜地发现一片清亮的池塘,看翻飞水天的白鸟之影,闻映照绿涟的红荷幽香……浓淡相衬的着色,动静相对的勾勒,使整个画面充满神韵。树林、青山、绿竹,都是静物,但在作者笔下却一点不显得过于静寂,反而给人一种曲折变化、忽明忽暗的感觉,这得力于动词的巧妙使用。
一个“断”字,既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突然出现以及与树林色调的反差,又点出作者此时观赏景色的情态。“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说白鸟“翻空”,透出孩子般的顽皮;说荷花“照”水,俨然顾影自怜的女子形象。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香”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却用“细细”这个状态词来修饰,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香清淡,又不绝如缕的特点。再从整个画面看,蓝天、白鸟、绿水、红蕖,色彩明丽而协调。两句有动有静,有香有色,不仅意境淡雅清新,而且透着活泼的生机。
再看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借咏孤雁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将人和鸿两个形象融为一体。上片写静夜鸿影、人影两个意象融合在同一时空,暗示作者以雁咏人的匠心。下片写孤鸿飘零失所,惊魂未定,却仍择地而栖,不肯同流合污,写出了孤雁心有余悸的凄惨景况和坚持操守的崇高气节。整首词充满了宁静空灵的禅意,透过“孤鸿”的形象,我们仿佛看到词人诚惶诚恐的心境以及他充满自信、刚直不阿的个性。
宗白华先生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会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佛禅思想的影响,使苏轼形成了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当明丽的自然景致进入他的审美视野,便立即在其心灵深处产生一种“正合我意”的审美愉悦,正好借此消除郁闷,让人心契自然,忘却烦恼,超越时空。
以上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分析了禅宗对宋词的影响。总的来说,禅宗是一种宗教,一门哲学,一种生活方式,它里面包含着对人生无比广阔的思考,对人们的人生态度和创作风格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中国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文人士大夫)和意识形态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为人们提供了缓解矛盾、消除分裂、维持平衡的方法,人们可以借此消除外部强大的政治压力郁积在心中的块垒,保持个人主体精神的平和完满和人格追求的独立。
参考文献:
[1] 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
[2] 李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三),中华书局,1995年。
[3] 司马光:《戏呈尧夫》,《全宋诗》(卷五一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4] 段晓华:《红土·禅床——江西禅宗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 夏承涛:《名家品诗坊——宋词》,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6] 韩佚达:《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大连出版社,1997年。
[7] 张宝坤主编:《名家解析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8] 胡巧利:《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佛学院,1992年。
[9]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作者简介:孙晓琴,女,1964—,河南济源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语文的教学研究,工作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关键词:佛教 禅宗 禅理 随缘自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禅宗,是一个独特的宗教派别。印度禅学的第一代祖师据说是摩诃迦叶,南北朝时,禅学传到了中国。禅宗始于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当时,印度禅学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由南北上,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习禅”七年之久,开创中国禅宗。其后,禅宗历北朝、隋,至唐宋达到鼎盛,南宋以后渐渐衰亡。因此,禅宗是在印度禅学的基础上,融会印度佛教的各种理论,结合中国的儒道思想和魏晋玄学,三者同化建构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宗教派别。
“禅”是梵语“禅那”(Dhyāna)的简称。所谓“禅那”就是沉思之意,译为静虑。《坛经》解释为“外离相曰禅,内不乱为定”,禅定的过程即是静虑的过程,即精神集中,排除一切杂念,达到无我无物的超然境界,以求得一种最高的智慧来把握宇宙真理。
禅宗把佛教的心性论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处世态度结合起来,它那随缘任运的生活态度,能让人的心灵摆脱世俗的羁绊与困厄,走向自由。这对于宦海沉浮,却渴望澡雪尘滓的士大夫来说尤为契合,因此禅宗影响了中国古代许多文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从而也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
古今中外,宗教和文学都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宋时,参禅悟道已经逐渐融入了文人的日常生活。宋代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宋代的佛教主要是禅宗。《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说:“仁宗建禅院于汴京,以僧怀琏为住持,禅宗于是大盛,名僧如祖印、契嵩等尤为阐扬佛法的巨子,净源中兴华严宗,慧能开创黄龙派,都是佛教史上最有关系的事。当时学者又多与僧徒为友,影响及于儒教。”
士大夫醉心于禅宗,一时成为风气。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三云:“近年士大夫多修佛学,往往为偈颂,以发明阐理。”王安石也曾感叹:“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扪虱新话》)当时许多高官显宦、名公大臣都醉心于佛教,他们对整个社会和文学的引导自然会产生重大影响。当时司马光曾经感叹说:“近来朝野客,无坐不谈禅。”这种崇佛的风气,自然会对宋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晏殊、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都深受佛教影响。
按说,词属于“艳科”,多表现男女恋情、相思离别,与佛教主张清心寡欲的教义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宋代的文人却对禅宗情有独衷。这是因为从唐代以来,禅宗就抛弃了传统佛教徒清心寡欲、通过外在修炼来达到成佛的做法,认为道德的完善和人生的真谛不是来源于与世隔绝的坐阐和修行,而是来自对世俗生活领悟后个体的精神升华,他们更注重内心的体验觉悟,讲究“顿悟”,因此他们对现实人生的享乐也不放弃。
再加上宋代社会尖锐复杂,士大夫宦海沉浮无定,仕途多失意,忧患意识沉重,急需精神寄托与解脱。主张静虑敛心、人生虚幻的禅宗正可向他们提供一份精神安慰,因而禅宗在宋代倍受文人欢迎,他们把禅宗思想当作一种生活领悟、感性体验融化到意识深处,作为人生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维系政治生活的精神武器。
文人皆自幼接受儒、佛、道的熏育,他们的人生观念里渗透着宗教的出世思想,他们的艺术想象中糅合了宗教的审美意趣,因此,宋词的创作不能不直接或间接表现出宗教的灵光。我们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来谈禅宗对宋词的影响:
一 思想内容方面
宋代许多词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的作品自然会深深打上佛教思想的烙印。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作者感觉到,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由此触发了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词中写出了人生的孤独感和无常感,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包含有宗教的情怀,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
王安石是个与佛有缘之人,曾主张吸收佛教思想以治国,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臣观佛书,乃与经合,盖理如此,则虽相去远,其合犹符节也。”但由于种种原因,新法推行遭遇了重重阻力。两次罢相,使他富国强兵的理想成了泡影。退隐金陵之后,王安石的生活境遇、社会交往皆与昔日在位时不同,由此引发了其处世心态的某些变化,晚年退居的生活环境又为他学佛提供了一个宁静的氛围。他沉溺佛禅以求排遣,把禅宗作为解脱痛苦的良药,从佛禅中寻找精神寄托。
王安石现存的29首词中,说理谈禅的就达11首之多,占到了三分之一,主要内容是泛论佛法、净性自悟、灭除妄念。退居之初,他就写了一首《望江南》,题为《归依三宝赞》,表明了自己归依佛门的心愿:
归依众,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十方贤圣不相离。永灭世间痴。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归依佛,弹指越三祗。愿我速登无上觉,还如佛坐道场时。能智又能悲。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普愿众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维。三宝共住持。
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佛门弟子一般自称三宝弟子,归依三宝,就等于入了佛门。王安石在词中表示将先归依僧众,修行四威仪(即行、住、坐、卧),消灭世间痴顽;次归依佛法,愿得六根清静,心境空明;最后归依三世诸佛,登无上正觉,悲智双运。希望自己能普渡众生,使大家共同住持三宝,这首词标志了王安石的人生态度向佛理倾斜。
再看他的《雨霖铃》:
孜孜 ,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没。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这首词完全是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尘世的功名利禄,认为尘世间的这些追求转眼成空,都是不值得的,在一定程度宣扬了佛教思想。
北宋文人多喜参禅,黄庭坚也不例外,他的家乡江西本是禅宗胜地。“从佛教史发展来看,诸宗中最为发达的是禅宗,而禅宗中最壮观的派系是洪州系。”因此洪州法席鼎盛,禅师辈出。黄庭坚自觉不自觉地从小就受到佛教的影响。他的一生遭际坎坷,在仕途所遭受的一系列打击,黄庭坚倾向于从禅悟中寻求解脱。
遁入佛门,既可以不受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权的压制与束缚,又可以抛开人世间宦海情场中无休止的争名夺利的烦恼,达到无拘无束的自由之真境界。在贬官的宦海生涯中,黄庭坚参禅悟禅,很有造诣。明人何良俊曾言:“黄山谷谈禅极有透彻处,一时诸人皆不能及。”他有四首《渔家傲》,我们看其一:
万水千山来此土,本提心印传梁武。对朕者谁浑不顾,成死语,江头暗折长芦渡。
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只履提归葱岭去,君知否?分明忘却来时路。
这首词写了关于达摩祖师的两个典故。一是梁武帝笃信佛法,菩提达摩跋涉了千山万水来到中土,但由于梁武帝智慧不够,不能领悟玄旨,执着功名相位而“不契”,使达摩大失所望,只好折苇渡江北去,跑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达摩灭度之后,相传葬于熊耳山;二是达摩灭度后三年,北魏派去西域的使者宋云,却在葱岭遇见了达摩,手携只履,翩然独行。宋云奇怪,回来后即开棺求证,结果是一具空棺,只有一只草履留存而已。
第二首写灵云禅师见桃花参悟事,第三首写华亭船子和尚悟道事,第四首写福州古灵神赞禅师事,可以看作是一部禅宗在中国的发展简史,可见黄庭坚对禅宗故事的熟知、虔诚和沉溺。
黄庭坚的妻子兰溪和介休相继离他而去,母亲也撒手人寰,又加之自己属于“元 党人”,因此倍受猜忌和迫害,曾被贬到四川、贵州等蛮荒之地。面对人生境遇的变迁,外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从皇城的富贵繁华之地流落到穷荒之邑,都促使其将禅宗作为平衡心理的方式,从佛禅中寻找精神寄托。如他的《清平乐》,语带禅机,内蕴禅理: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惜春、恋春的情怀,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翩然翻身飞走。词人的感情波澜几经曲折,一层深似一层,最终消融在随缘任运的空静之中。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政治失意,“乌台诗案”让他在狱中备受垢辱,几置死地,幸得多方营救,才得贬出黄冈。哲宗清除“元 党人”,又把他流放到惠州以至海南儋州等地。政治生涯中的两次大起大落,从皇帝身边的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一下降为政治流放犯,不禁使他发出了“人间如梦”的深深慨叹。在极近生死的挣扎之后,他对人生多了几分思考和洒脱。为了平衡和抚慰自己痛苦的心灵,他只能从佛教的虚无中寻求解脱。他的许多词作中带有浓厚的佛教观念,用佛教的眼光来看待处理情感、人生境遇等。如《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平山堂在扬州大明寺侧,为欧阳修所建。这首词主要表现作者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词中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弹指”,佛教名词,比喻时间短暂,所谓“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作者由过平山堂睹物思人,想及欧阳恩师的某些事迹,感念他的恩德;又由自己的坎坷经历想到恩师的某些遭遇,因此,当他凭吊逝者,目睹平山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演唱欧词,自然会生发万千感慨。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生活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是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再如《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
苏轼这首词写在他被贬黄州的时候。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世事一场大梦”中的“世事”,既可以指具体的历史实事,即指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为苏轼对人生命运的抽象意义的认识。“世事如梦”,“人生如梦”,一切皆如白驹过隙,雪后飞鸿,人生只是天地间偶然的飘蓬,所以不可执着于现实中的得失荣辱,而应超脱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使自己内心趋于平衡。
尽管苏轼潜心于研习佛教,但他并不是就此陷入遁世弃俗或游戏人间的泥淖,没有视其为精神的唯一归宿,而是在调和儒释关系的过程中谋求新的平衡点,用佛教的观念对人生进行反思,调整心态,用超然、洒脱的态度来蔑视忧患,对待人生。因此他可以摆脱所有烦恼,维持超然自得,随意自适。“这种观念与儒家用世思想相互为用,则处危难间不惧不馁,而一有机遇又能坚持理想,奋斗不已。”如《定风波》,可以看作是苏轼以超然之心直面人生的一纸宣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何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有一小引,写苏轼等遇到了一场来势凶猛的阵雨,而雨具却已被拿走了,同行的人在雨中举步维艰,想躲雨而又无处躲,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而苏轼却表现的不同常人,一副坦然和神定气闲。面对自然风雨,他大叫“谁怕”,“吟啸徐行”,待其“回首向来萧瑟处”,便“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困苦就像这突如其来的大雨一样,惊惶失措的避雨,只会狼狈不堪,泰然处之,虽衣衫尽湿,但自得一分乐趣,待到回头看看落雨的地方,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在“同行皆狼狈”与“余独不觉”的对比下,表现出苏轼在逆境中岿然不动,从容淡定的情怀,坦然面对人生风雨的镇定和自信。
此外,像“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等词句中,我们都能看到苏轼“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即使饱经沧桑历经坎坷,他依旧不为其所摧折,不为其所动摇。无论世事如何风雨变幻,惟适而已,随缘自适的旷达,方是面对人生失意时的大智慧。
二 艺术形式方面
尽管千百年来儒家正统的入世观念与扬声立名的愿望一直支配着士大夫的外在活动,但功名利禄这些东西,既不容易得到,又很容易破灭,不可把握。在失望之余,自然的山山水水以及平淡的日常生活,就成了文人们排遣郁闷和获取心理平衡的对象。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中潇洒不羁的人生态度,与禅宗精神结合起来,支配着他们的审美情趣,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倍感亲切和愉悦,词作中描绘的意境空灵宁静,极富神韵,充满佛家的禅韵。如吴儆的《蓦山溪》(效樵歌体):
清晨早起,小阁遥山翠。 面整冠巾,问寝罢、安排菽水。随家丰俭,不羡五侯鲭,软煮肉,熟炊粳,适意为甘旨。
中庭散步,一盏云涛细。迤逦竹洲中,坐息与、行歌随意。逡巡酒熟,呼唤舍中人,花下石,水边亭,醉便颓然睡。
词作描绘了一种清新惬意的生活:早晨刚一起床,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段远山,一抹翠绿。早饭也不需要山珍海味,只是寻常家中的粗茶淡饭,不在于吃的东西贵贱,关键在于“适意”。白日里漫步中庭,只见竹石亭台,水云花谢,想唱就唱,想坐就坐,没有什么计较和安排,也没有什么顾虑和烦恼,一切都那样随意自在。
欧阳修的《蝶恋花》:
海燕双来归画栋。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半醉腾腾春睡重,绿鬟堆枕香云拥。
翠被双盘金缕凤。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花里黄莺时一弄。日斜惊起相思梦。
这首词写一女子的相思。金圣叹评“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何等清真,却何等灵幻。盖人徒知‘帘影无风’是静,‘花影频移’是动,而殊不知花影移动,只是无情,正为极静;而‘帘影无风’四字,却从女儿芳心中仔细看出,乃是极动也。呜呼,善填词者,必皆深于佛事者也”。
金圣叹认为,善于填词的人,一定都是对于佛事有深刻了解的人,必须写得又清真又灵幻乃妙。“花影频移”,是动中有静:花影移动,是客观运动,无人的情感,是“极静”,此所谓“动极而静”。而“帘影无风”,是静中有动:帘影无风是静,既然无风,花影为何频移?这是女儿芳心中仔细观察发现的,写闺中人终日凝眸,心事暗锁眉头,说明女儿内心一直在活动,乃是“极动”,此所谓“静极而动”。
苏轼的《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首词描绘出了夏末秋初的山村景色:远处有明丽的山峦,耸立在夕照如火的林巅;近处则秀竹丛丛,遮隐了村舍院墙。移步间秋草衰黄、蝉声喧乱,然后欣喜地发现一片清亮的池塘,看翻飞水天的白鸟之影,闻映照绿涟的红荷幽香……浓淡相衬的着色,动静相对的勾勒,使整个画面充满神韵。树林、青山、绿竹,都是静物,但在作者笔下却一点不显得过于静寂,反而给人一种曲折变化、忽明忽暗的感觉,这得力于动词的巧妙使用。
一个“断”字,既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突然出现以及与树林色调的反差,又点出作者此时观赏景色的情态。“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说白鸟“翻空”,透出孩子般的顽皮;说荷花“照”水,俨然顾影自怜的女子形象。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香”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却用“细细”这个状态词来修饰,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香清淡,又不绝如缕的特点。再从整个画面看,蓝天、白鸟、绿水、红蕖,色彩明丽而协调。两句有动有静,有香有色,不仅意境淡雅清新,而且透着活泼的生机。
再看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借咏孤雁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将人和鸿两个形象融为一体。上片写静夜鸿影、人影两个意象融合在同一时空,暗示作者以雁咏人的匠心。下片写孤鸿飘零失所,惊魂未定,却仍择地而栖,不肯同流合污,写出了孤雁心有余悸的凄惨景况和坚持操守的崇高气节。整首词充满了宁静空灵的禅意,透过“孤鸿”的形象,我们仿佛看到词人诚惶诚恐的心境以及他充满自信、刚直不阿的个性。
宗白华先生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会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佛禅思想的影响,使苏轼形成了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当明丽的自然景致进入他的审美视野,便立即在其心灵深处产生一种“正合我意”的审美愉悦,正好借此消除郁闷,让人心契自然,忘却烦恼,超越时空。
以上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分析了禅宗对宋词的影响。总的来说,禅宗是一种宗教,一门哲学,一种生活方式,它里面包含着对人生无比广阔的思考,对人们的人生态度和创作风格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中国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文人士大夫)和意识形态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为人们提供了缓解矛盾、消除分裂、维持平衡的方法,人们可以借此消除外部强大的政治压力郁积在心中的块垒,保持个人主体精神的平和完满和人格追求的独立。
参考文献:
[1] 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
[2] 李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三),中华书局,1995年。
[3] 司马光:《戏呈尧夫》,《全宋诗》(卷五一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4] 段晓华:《红土·禅床——江西禅宗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 夏承涛:《名家品诗坊——宋词》,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6] 韩佚达:《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大连出版社,1997年。
[7] 张宝坤主编:《名家解析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8] 胡巧利:《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佛学院,1992年。
[9]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作者简介:孙晓琴,女,1964—,河南济源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语文的教学研究,工作单位:周口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