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开始正式实施,酝酿多年的风暴终于席卷而来,近年来,这项改革在各级政府、事业单位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17年1月1日我国实施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9年1月1日进一步实施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本文借助高校财务工作者的视角,深入解读基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新制度”下的财务工作的理解,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会计制度;改革;亮点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原因
总的来说,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决定性原因。
(一)很长时期以来,我国政府财政资金来源为纳税人缴纳的各项税款和政府向国内外举借的各种债务资金。随着国家各项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日渐成熟,一方面,社会公众作为纳税人也来越关注政府的资产状况、财政资金分配和占用情况以及政府为公众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等方面。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庞大海外债务的债务人,社会公众也越来越关心政府的债务结构、偿债能力等方面。政府开始有义务向公众披露其所拥有控制的资源数量与质量,政府财政收支结余状态和现金流量情况。
(二)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持有者、管理者和分配者,需要借助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来获知充分的信息,以便于其及时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及时按照经济发展情况调整财政政策,扩大收入来源。政府同样需要了解收入、费用、净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以此才能有效评价政府财务管理绩效。建立健全完善的政府财务報告体系也是刻不容缓的。
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如何合理把握财务信息透明程度、如何科学反映公共支出责任履行程度、如何有效管理政府债务扩张程度成为政府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政府会计制度的新亮点
(一)基于“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双分录平行记账
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下称《新制度》),政府财务体系包括财务会计体系和预算会计体系。财务核算的内容更加翔实,范围更加广泛,方式更加科学,旨在客观、系统地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现在,单位发生某一经济事项,体现在会计核算上即为“平行记账”,即首先编制财务会计分录,同时也要编制预算会计分录,但并不是所有经济事项都会触发“双分录”。只有纳入预算管理且涉及货币资金业务才会触发“双分录”。
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平行记账”,既相互衔接义适度分离,年度终了时,既要编制政府财务报表,又要编制决算报告。这样既能满足完整、真实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需求,也能清晰反映预算收支情况。
(二)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而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
财务会计中,权责发生制义称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更关注资金的来龙去脉,它以资金是否收到或付出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分歧点在于当期收入、费用的确认时点不同。权责发生制下,即使没有货币资金的转移,只要满足收入、费用确认条件即可确认为当期收入、费用;而收付实现制下,本期只要有货币资金发生转移就可确认为当期收入或费用,无论产生收入或费用的经济事项是否发生在本期。
由于《新制度》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重,故期末财务会计的本期盈余和预算会计的预算结余有时会存在差异,即产生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1)暂时性差异主要南于收入与预算收入、费用与预算支出确认的时点不同导致的。如企业每月预存的水电费,在预存时,财务会计不确认费用,但预算会计会确认预算支出。月末,财务会计的本期盈余和预算会计的预算结余可能产生差异,但这种差异可能是暂时性的。在下月初,收到上月电费缴款单时,且上月实际发生电费与预存金额相等时,财务会计将在本月确认为费用,而预算会计将不再确认预算支出,这时上月产生的结余差异就会在本月被消除,故这种差异称为暂时性差异。(2)永久性差异主要是由于收入与预算收入、费用与预算支出确认的范围不同导致的。比如,单位有一台电脑损坏,需要进行资产处置。财务会计计入资产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由于预算会计仅把现金资产损失进入“其他支出”,由于该业务不涉及“现金资产”的增减,故不做预算业务核算。这样针对该业务期末会产生结余差异,这种无法消除的差异,被称为永久性差异。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编制《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调节表进行调节》来调整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该表是连接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桥梁,每月通过编制该表,使财务盈余和预算结余相一致的同时,使“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统一。
(三)《新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与摊销
多年来,我国高校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没有明确的划分,部分单位甚至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统一放入“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同时,固定资产的价值通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来反映。累计数十年,高校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但有些固定资产已经报废,有的建筑物已经超过它的法定使用年限,但它们的价值还体现在固定资产原值中。很显然,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值”已不能公允的反映资产实际价值,更无法核算该项资产的运营成本以及进行绩效评价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高校开始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义在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财政部制定的《政府会计制度第3号一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制度第4号一无形资产》,并与2017年2月21日制定的《<政府会计制度第3号一固定资产>应用指南》同步实施。2019年1月1日起,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对于从来没有开始计提折旧和摊销的单位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义是一个挑战。《新制度》重新明确了纳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的范围,明确了折旧(摊销)方法、折旧(摊销)年限,且明确指出哪些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如文物、陈列品及动植物、图书、档案、单独计价的土地和以名义金額计量的固定资产。
新时期下,高校折旧(摊销)工作的意义巨大。一方面,它使国家能及时掌握国有资产的使用程度及其原值和净值的变化,这有利于提高我国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对我国建立健全财政体系有着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自身核算办学成本,合理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新制度》实施,使高校财务核算体系更加科学,过程管理更加突出,年终绩效评价更加全面。为了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效率,加强对外报送的政府财务报告的质量,就迫使高校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说这是一种“倒逼”机制,不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就会使《新制度》的实施的过程受到阻碍,执行力大打折扣,高校最终将无法应对《新制度》多元化财务业务需要。
(二)督促高校进行的资产清查工作,摸清“家底”
为了顺利完成新旧制度转换与衔接工作,固定资产清查就是重中之重。高校存量资产基数大,时间久远,部分资产疏于管理,有一些顽同性的资产清理问题,也可以趁此机会得到梳理与解决。财务部门可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紧密配合,利用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财务信息管理的优势,系统地做好单位固定资产的盘查、清点、清理工作,有利于清晰合理地界定应纳入核算范围的资产。
(三)有利于高校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团队整体实力
高校财务人员应转变观念,顺应形势,认真学习理解新的法规,通过多种培训与学习,财务人员队伍的整体实力会得到提升。财务人员会将制度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过去的财务制度向新的财务制度的过渡过程中,树立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重、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并重的新观念。
四、结束语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目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该项改革围绕着绩效评价、财务公开、债务风险防控等方面展开。这项工作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影响深远,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都已经参与进了这场变革,每个会计主体对这项工作的执行效果都会最终折射到年终政府财务报告。这就要求高校要严格按《新制度》对单位财务进行核算,积极推进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建桥.关于加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4(7):3-9.
[2]陈义明.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7,(4).
[3]卢琏.政府会计制度下X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应用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8.
[4]马永义.政府会计制度中“平行记账”的原理与实务探析[J].会计之友,2018(3):11-15.
[5]王淑霞.政府会计制度下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两种核算基础之间的冲突与协调[J].财务与会计,2018,No.562( 10):68-70.
关键词:会计制度;改革;亮点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原因
总的来说,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决定性原因。
(一)很长时期以来,我国政府财政资金来源为纳税人缴纳的各项税款和政府向国内外举借的各种债务资金。随着国家各项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日渐成熟,一方面,社会公众作为纳税人也来越关注政府的资产状况、财政资金分配和占用情况以及政府为公众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等方面。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庞大海外债务的债务人,社会公众也越来越关心政府的债务结构、偿债能力等方面。政府开始有义务向公众披露其所拥有控制的资源数量与质量,政府财政收支结余状态和现金流量情况。
(二)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持有者、管理者和分配者,需要借助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来获知充分的信息,以便于其及时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及时按照经济发展情况调整财政政策,扩大收入来源。政府同样需要了解收入、费用、净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以此才能有效评价政府财务管理绩效。建立健全完善的政府财务報告体系也是刻不容缓的。
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如何合理把握财务信息透明程度、如何科学反映公共支出责任履行程度、如何有效管理政府债务扩张程度成为政府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政府会计制度的新亮点
(一)基于“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双分录平行记账
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下称《新制度》),政府财务体系包括财务会计体系和预算会计体系。财务核算的内容更加翔实,范围更加广泛,方式更加科学,旨在客观、系统地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现在,单位发生某一经济事项,体现在会计核算上即为“平行记账”,即首先编制财务会计分录,同时也要编制预算会计分录,但并不是所有经济事项都会触发“双分录”。只有纳入预算管理且涉及货币资金业务才会触发“双分录”。
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平行记账”,既相互衔接义适度分离,年度终了时,既要编制政府财务报表,又要编制决算报告。这样既能满足完整、真实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需求,也能清晰反映预算收支情况。
(二)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而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
财务会计中,权责发生制义称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更关注资金的来龙去脉,它以资金是否收到或付出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分歧点在于当期收入、费用的确认时点不同。权责发生制下,即使没有货币资金的转移,只要满足收入、费用确认条件即可确认为当期收入、费用;而收付实现制下,本期只要有货币资金发生转移就可确认为当期收入或费用,无论产生收入或费用的经济事项是否发生在本期。
由于《新制度》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重,故期末财务会计的本期盈余和预算会计的预算结余有时会存在差异,即产生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1)暂时性差异主要南于收入与预算收入、费用与预算支出确认的时点不同导致的。如企业每月预存的水电费,在预存时,财务会计不确认费用,但预算会计会确认预算支出。月末,财务会计的本期盈余和预算会计的预算结余可能产生差异,但这种差异可能是暂时性的。在下月初,收到上月电费缴款单时,且上月实际发生电费与预存金额相等时,财务会计将在本月确认为费用,而预算会计将不再确认预算支出,这时上月产生的结余差异就会在本月被消除,故这种差异称为暂时性差异。(2)永久性差异主要是由于收入与预算收入、费用与预算支出确认的范围不同导致的。比如,单位有一台电脑损坏,需要进行资产处置。财务会计计入资产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由于预算会计仅把现金资产损失进入“其他支出”,由于该业务不涉及“现金资产”的增减,故不做预算业务核算。这样针对该业务期末会产生结余差异,这种无法消除的差异,被称为永久性差异。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编制《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调节表进行调节》来调整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该表是连接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桥梁,每月通过编制该表,使财务盈余和预算结余相一致的同时,使“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统一。
(三)《新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与摊销
多年来,我国高校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没有明确的划分,部分单位甚至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统一放入“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同时,固定资产的价值通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来反映。累计数十年,高校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但有些固定资产已经报废,有的建筑物已经超过它的法定使用年限,但它们的价值还体现在固定资产原值中。很显然,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值”已不能公允的反映资产实际价值,更无法核算该项资产的运营成本以及进行绩效评价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高校开始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义在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财政部制定的《政府会计制度第3号一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制度第4号一无形资产》,并与2017年2月21日制定的《<政府会计制度第3号一固定资产>应用指南》同步实施。2019年1月1日起,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对于从来没有开始计提折旧和摊销的单位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义是一个挑战。《新制度》重新明确了纳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的范围,明确了折旧(摊销)方法、折旧(摊销)年限,且明确指出哪些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如文物、陈列品及动植物、图书、档案、单独计价的土地和以名义金額计量的固定资产。
新时期下,高校折旧(摊销)工作的意义巨大。一方面,它使国家能及时掌握国有资产的使用程度及其原值和净值的变化,这有利于提高我国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对我国建立健全财政体系有着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自身核算办学成本,合理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新制度》实施,使高校财务核算体系更加科学,过程管理更加突出,年终绩效评价更加全面。为了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效率,加强对外报送的政府财务报告的质量,就迫使高校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说这是一种“倒逼”机制,不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就会使《新制度》的实施的过程受到阻碍,执行力大打折扣,高校最终将无法应对《新制度》多元化财务业务需要。
(二)督促高校进行的资产清查工作,摸清“家底”
为了顺利完成新旧制度转换与衔接工作,固定资产清查就是重中之重。高校存量资产基数大,时间久远,部分资产疏于管理,有一些顽同性的资产清理问题,也可以趁此机会得到梳理与解决。财务部门可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紧密配合,利用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财务信息管理的优势,系统地做好单位固定资产的盘查、清点、清理工作,有利于清晰合理地界定应纳入核算范围的资产。
(三)有利于高校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团队整体实力
高校财务人员应转变观念,顺应形势,认真学习理解新的法规,通过多种培训与学习,财务人员队伍的整体实力会得到提升。财务人员会将制度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过去的财务制度向新的财务制度的过渡过程中,树立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重、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并重的新观念。
四、结束语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目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该项改革围绕着绩效评价、财务公开、债务风险防控等方面展开。这项工作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影响深远,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都已经参与进了这场变革,每个会计主体对这项工作的执行效果都会最终折射到年终政府财务报告。这就要求高校要严格按《新制度》对单位财务进行核算,积极推进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建桥.关于加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4(7):3-9.
[2]陈义明.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7,(4).
[3]卢琏.政府会计制度下X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应用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8.
[4]马永义.政府会计制度中“平行记账”的原理与实务探析[J].会计之友,2018(3):11-15.
[5]王淑霞.政府会计制度下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两种核算基础之间的冲突与协调[J].财务与会计,2018,No.562( 1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