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是观察族群间交往的重要衡量标准,其对族群之间的关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新疆地区族群间在这三个方面的交往情况,提出促进族群的交流与沟通就是要缩小这三个方面的障碍,并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如何引导少数民族族群与主体族群之间的交流需要,以缩小族群间的差异和需求共同点。
关键词:族群;需要;交流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119-02
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族群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族群间的交往表现在许多方面,交往的形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美国的社会学家戈登在他1964年出版的《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中提出了7个“变量”用于衡量民族关系,其中他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文化或行为的同化(涵化),也就是通过对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的测量来观察族群间交往的格局与发展态势。
通过对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的测量确实能反映出族群间的交往程度,并且是很重要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如何把握,它们现在是否还是排在第一位的,随着社会交往的复杂化还有没有其它因素可以被发掘出来,我们还需要思考。在民族关系中语言非常重要,如何消除不同民族间语言的障碍?族群中某些人不愿意学习、接受主体语言的原因是什么?乐于学习主体语言的动机是什么?如何引导学习主体语言的需求?怎样弱化不同宗教间的排斥,寻求共同点?下面是本人的一点思考,以期通过详细阐释得到答案。
在民族交往过程中有交往的愿望,主要是由于人们在利益方面的需求,由此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之间的人们想要交往的动机。在我看到的调查结果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由于回族的语言与汉族的语言相同,所以就不在此讨论)他们几乎都能熟练地说自己的民族语言甚至是能够写自己民族的文字,这里尤其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他们多是聚居在一起,平时生活都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会不会说、写汉语对它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所以对于社会主体语言汉语不是很熟练。在被问到“是否愿意学习汉语”时,绝大多数的人表示愿意学习汉语,少部分的人表示非常愿意学习汉语,只有极少数的人觉得学不学都没有关系。对于学习汉语的原因,很多人表示:他们平时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的生活,都需要使用汉语,不会的话就很不便。也有部分人表示:只要可以听懂,会说一些日常用语,能够进行简单的沟通就行了。
采访的个案:维吾尔族,女性,24岁,无业,已婚。几年前她从南疆来到乌鲁木齐市,与冷库社区的维吾尔族居民结婚,并定居在了这里。但是她听不懂汉语也不会说。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学汉语”时,她含蓄的笑了笑,摇摇头,表示不愿意。她说因为用不到汉语所以也不必学。后来翻译说,像她这类家庭妇女一般只跟周围邻居打交道,而邻居全是维吾尔族的,大家都是说维语,买东西也有维吾尔族的专门的市场,所以不学汉语没有关系。
这就说明,交往意识的形成是由于交往的各种需要,于是出于不同的原因他们主动或者是被动地产生了与主体民族进行交流的愿望。由此可见,引导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就要设法开发他们的各种同主流群体交往的需要。目前在南疆多为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庄,一个村子几乎全是维吾尔族,他们在这样的区域内不需要同主流群体交往,当然也不会去主动学习汉语。如何让他们有这样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发展经济入手。
目前全国各民族之间产生交往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就是经济往来,这也是一种最有效最有益的形式。新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渊源,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发展与规模。例如乌鲁木齐的二道桥、国际大巴扎就是全国知名的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经营者为主的商业区。如果把这些经济产业也带到南疆去,也会有同样的效果。大力发展经济,就会引发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热情,加强民族沟通。
总之,有了需要,就有了必要的交流,就会促进语言的学习。这就是他们学习汉语的动机,不愿接受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种需要或者是需要很小。而没有了语言障碍就会加速民族交流与认识,更有益于寻求共同点,弱化民族界限。但另一方面,他们与其他民族或社会主体民族的交往,并不是因为出于深层次的想要彼此了解的愿望,而是出于最基本的生活、经济上的需求。因此,虽然说民族间的这种交往动机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交往,但这并不是一种良性的、较深层次的并可以长足发展的需要。不过这也是必经的一个过程,目前以经济、生活上的需求来促进语言的学习和交流在新疆也还是很欠缺的,而要达到建立理解关系的需要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途径就应该从日常生活交流入手。
新疆是一个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居住格局,这样的格局给了各民族互相交往的良好环境。根据较可靠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与他民族交往时,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被调查者愿意与其他民族以同事的形式交往,部分人也表示愿意邀请其他民族来参加自家的婚礼、节日等,愿意与他们共事。但在邻居选择上,一些维吾尔族群众表示还是希望与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作邻居。有这样的意愿是由于有着同样的信仰方便生活也会得到更多的理解与尊重。另外,调查者中有96.95%的人表示有其他少数民族的朋友,有汉族朋友的则有88.32%。这也说明,在新疆各民族之间的日常社会生活交往已较为普遍。接下来就是要更一步加大民族交往。汉族努力了解少数民族,主动向少数民族靠近,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产生与亲近的感情,是我们,尤其是身处新疆的汉族人应当和必须要做的。
想要促进日常生活的交流,在多民族聚居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宗教和风俗习惯的差异问题。差异我们无法改变,那么重点应该是寻找共同点。在新疆主体民族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汉族多不信仰宗教,在信教与不信教这两大群体之间其实还是有共同点的。比如同样的道德观念: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等,这不仅是古兰经中所要求的,也是我们汉族几千年以来传承下来的美德。在这些方面我们是共同的。抓住这些积极的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适应变可以弱化宗教差异。
另外,其实新疆的各民族是有着共同渊源的,各民族有着同样的历史记忆,有着同样的民族情感,这些都是民族情感的重要来源,是维系民族情感不可缺少的纽带,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们要维持强化群体的历史记忆,唤起群体的集体记忆,增强情感记忆,增强凝聚力。不但要做到这些,我们还要去寻找、挖掘或者创建。加强共同文化的建设,强化文化对族群的认同基础;要给予更加自主、更多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的空间;强化神话、民俗、信仰、服饰、节日、饮食、英雄人物等的传承和共享;在今天尤其要注意要结合时代主题和需要,创造新文化,建立新模式,要加强集体的活动和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和交流,通过共同的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繁荣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来加强社会成员的认同,达到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我相信这些会大大有助于加速不同民族之间的日常交流,会弱化风俗习惯的差异。
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如此重要地影响着族群交往,作为民族学工作者必须要能全面地看到可以影响这三方面的各种因素,审时度势,为促进民族交流,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团结、和谐相处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麻三山.族群、情感与和谐社会构建[J].宜宾学院学报,2009.
[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4]民族问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J].长治学院学报,2009.
关键词:族群;需要;交流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119-02
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族群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族群间的交往表现在许多方面,交往的形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美国的社会学家戈登在他1964年出版的《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中提出了7个“变量”用于衡量民族关系,其中他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文化或行为的同化(涵化),也就是通过对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的测量来观察族群间交往的格局与发展态势。
通过对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的测量确实能反映出族群间的交往程度,并且是很重要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如何把握,它们现在是否还是排在第一位的,随着社会交往的复杂化还有没有其它因素可以被发掘出来,我们还需要思考。在民族关系中语言非常重要,如何消除不同民族间语言的障碍?族群中某些人不愿意学习、接受主体语言的原因是什么?乐于学习主体语言的动机是什么?如何引导学习主体语言的需求?怎样弱化不同宗教间的排斥,寻求共同点?下面是本人的一点思考,以期通过详细阐释得到答案。
在民族交往过程中有交往的愿望,主要是由于人们在利益方面的需求,由此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之间的人们想要交往的动机。在我看到的调查结果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由于回族的语言与汉族的语言相同,所以就不在此讨论)他们几乎都能熟练地说自己的民族语言甚至是能够写自己民族的文字,这里尤其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他们多是聚居在一起,平时生活都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会不会说、写汉语对它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所以对于社会主体语言汉语不是很熟练。在被问到“是否愿意学习汉语”时,绝大多数的人表示愿意学习汉语,少部分的人表示非常愿意学习汉语,只有极少数的人觉得学不学都没有关系。对于学习汉语的原因,很多人表示:他们平时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的生活,都需要使用汉语,不会的话就很不便。也有部分人表示:只要可以听懂,会说一些日常用语,能够进行简单的沟通就行了。
采访的个案:维吾尔族,女性,24岁,无业,已婚。几年前她从南疆来到乌鲁木齐市,与冷库社区的维吾尔族居民结婚,并定居在了这里。但是她听不懂汉语也不会说。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学汉语”时,她含蓄的笑了笑,摇摇头,表示不愿意。她说因为用不到汉语所以也不必学。后来翻译说,像她这类家庭妇女一般只跟周围邻居打交道,而邻居全是维吾尔族的,大家都是说维语,买东西也有维吾尔族的专门的市场,所以不学汉语没有关系。
这就说明,交往意识的形成是由于交往的各种需要,于是出于不同的原因他们主动或者是被动地产生了与主体民族进行交流的愿望。由此可见,引导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就要设法开发他们的各种同主流群体交往的需要。目前在南疆多为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庄,一个村子几乎全是维吾尔族,他们在这样的区域内不需要同主流群体交往,当然也不会去主动学习汉语。如何让他们有这样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发展经济入手。
目前全国各民族之间产生交往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就是经济往来,这也是一种最有效最有益的形式。新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渊源,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发展与规模。例如乌鲁木齐的二道桥、国际大巴扎就是全国知名的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经营者为主的商业区。如果把这些经济产业也带到南疆去,也会有同样的效果。大力发展经济,就会引发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热情,加强民族沟通。
总之,有了需要,就有了必要的交流,就会促进语言的学习。这就是他们学习汉语的动机,不愿接受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种需要或者是需要很小。而没有了语言障碍就会加速民族交流与认识,更有益于寻求共同点,弱化民族界限。但另一方面,他们与其他民族或社会主体民族的交往,并不是因为出于深层次的想要彼此了解的愿望,而是出于最基本的生活、经济上的需求。因此,虽然说民族间的这种交往动机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交往,但这并不是一种良性的、较深层次的并可以长足发展的需要。不过这也是必经的一个过程,目前以经济、生活上的需求来促进语言的学习和交流在新疆也还是很欠缺的,而要达到建立理解关系的需要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途径就应该从日常生活交流入手。
新疆是一个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居住格局,这样的格局给了各民族互相交往的良好环境。根据较可靠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与他民族交往时,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被调查者愿意与其他民族以同事的形式交往,部分人也表示愿意邀请其他民族来参加自家的婚礼、节日等,愿意与他们共事。但在邻居选择上,一些维吾尔族群众表示还是希望与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作邻居。有这样的意愿是由于有着同样的信仰方便生活也会得到更多的理解与尊重。另外,调查者中有96.95%的人表示有其他少数民族的朋友,有汉族朋友的则有88.32%。这也说明,在新疆各民族之间的日常社会生活交往已较为普遍。接下来就是要更一步加大民族交往。汉族努力了解少数民族,主动向少数民族靠近,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产生与亲近的感情,是我们,尤其是身处新疆的汉族人应当和必须要做的。
想要促进日常生活的交流,在多民族聚居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宗教和风俗习惯的差异问题。差异我们无法改变,那么重点应该是寻找共同点。在新疆主体民族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汉族多不信仰宗教,在信教与不信教这两大群体之间其实还是有共同点的。比如同样的道德观念: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等,这不仅是古兰经中所要求的,也是我们汉族几千年以来传承下来的美德。在这些方面我们是共同的。抓住这些积极的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适应变可以弱化宗教差异。
另外,其实新疆的各民族是有着共同渊源的,各民族有着同样的历史记忆,有着同样的民族情感,这些都是民族情感的重要来源,是维系民族情感不可缺少的纽带,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们要维持强化群体的历史记忆,唤起群体的集体记忆,增强情感记忆,增强凝聚力。不但要做到这些,我们还要去寻找、挖掘或者创建。加强共同文化的建设,强化文化对族群的认同基础;要给予更加自主、更多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的空间;强化神话、民俗、信仰、服饰、节日、饮食、英雄人物等的传承和共享;在今天尤其要注意要结合时代主题和需要,创造新文化,建立新模式,要加强集体的活动和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和交流,通过共同的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繁荣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来加强社会成员的认同,达到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我相信这些会大大有助于加速不同民族之间的日常交流,会弱化风俗习惯的差异。
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如此重要地影响着族群交往,作为民族学工作者必须要能全面地看到可以影响这三方面的各种因素,审时度势,为促进民族交流,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团结、和谐相处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麻三山.族群、情感与和谐社会构建[J].宜宾学院学报,2009.
[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4]民族问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J].长治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