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纲要》中有许多新观念、新要求,其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课程”,也就是幼儿园对小朋友进行多种多样的、有趣的教育活动,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为幼儿音乐教育应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因此,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要走向多元化,以适应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笔者认为这个多元化包括了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目标的多元化、方法的多元化和过程的多元化,本篇论文就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浅谈我之己见。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 方法 过程的多元化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的多元化
以往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倾向于向幼儿传授单一的知识技能,靠预定的标准来要求幼儿,期待所有的幼儿学到同样的技能,完成教学任务。
教改后的音乐教育更注重全方位地培养孩子,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促进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笔者认为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广泛的、多元化的:在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的同时并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在进行知识技能、认识理解方面的教育的同时加强情绪体验、品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
小朋友通过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培养他的音乐能力。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所指向的要求也是多元化的。如唱歌,要培养唱歌技能,要求音调准确、节奏正确和吐字清晰等;比如舞蹈,要求能做与音乐相协调的韵律动作,自如地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再现性或创造性地表现等。
这些音乐教育活动在技能方面的要求不同,但在非技能方面却有一些相同的共性,就是用音乐刺激幼儿思维,促进幼儿表现,培养其心灵的美感(和谐、统一),对音乐的兴趣,欣赏的能力,陶冶其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探索精神,激发智力和创造性,以发挥音乐活动在身心两方面发展的特殊功能,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个性不同、兴趣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目标也要有所体现,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而不应该“一刀切”。如有的幼儿音乐能力較强,可要求他们在其自然音域内唱歌时基本上音准,能对音乐的要素(如音高、时值、响度)和音乐的风格(如进行曲、摇篮曲)做出反应,能随着音乐创编出各种动作等,但对于一些音乐能力较低的幼儿,允许他们歌唱时有时不合拍,不入调,但可要求他跟唱或模仿别人的动作等。这样才能让孩子体验音乐的美、音乐活动的乐趣,体会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才更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这也是音乐教育最高价值的体现。
在制定音乐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目标的和谐统一。南师大的许卓娅教授就音乐教育提出“和谐是音乐永恒性的根本基础,是音乐教育永恒性的根本基础”“音乐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应该是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的音乐教育目标更应该是多元化的。
二、幼儿音乐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改革、探索,在许多前辈老师的努力下,教学内容日趋丰富、精彩:有无数有趣、优美的儿童歌曲;有幼儿喜欢的打击乐器活动;有活泼、欢快的儿童律动舞蹈;还有能让孩子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欣赏活动等。
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也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如在唱歌活动中,让孩子掌握旋律中声音的起伏、节奏的长短、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激励人的情感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打击乐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对音乐要素的视觉、触觉和体验,并能让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交往,吸收间接经验;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幼儿动作协调性、节奏感、创造性思维,学会抒发和表达情感并加强相互交往,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再比如欣赏活动,感受音乐情绪、情感,感知节奏、节拍和速度等。
教师在选择的音乐课程内容要妥当,与教学合拍。现在的音乐课程内容在选择中首先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求。在改革实践中发现幼儿实际的需求是童稚的、自发的、游戏式的、趣味式的。因此,教师应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按照孩子的发展水平编制,活动的内容应该是台阶式、渐进式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游戏及音乐活动,从幼儿生活范围里选取丰富、多样化的内容,使幼儿个个积极参与,兴味就会更浓。
三、教育手段的多元化。
音乐是听觉艺术,“看不见,摸不着”的审美对象,需要小朋友在个人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感知、联想、共鸣、想象等来进行 “表现”使其外显。音乐还是一门表现艺术,感受音乐是和表现音乐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在倾听、感受、体验音乐的同时,要以多种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的丰富想象和大胆表现。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方法来对幼儿进行音乐能力的培养。如音乐欣赏可以通过聆听导入、语言诱导、创设情境、音画结合等手段进行;舞蹈可以运用直观激发、模仿、自由创编、儿歌配合动作教学等方法。
现在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为了幼儿的学而教,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各种各样有趣、有意义的手段来教学,使孩子轻松、快乐地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音高、力度、节奏等)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让孩子轻松地掌握知识,音乐教学中运用了各种方法:探索发现法,听辨模唱法,感受体验法,情感陶治法,操作尝试法,综合运用法……等。这些方法比起单纯示范、讲解、模仿,更多了趣味性,更能启发小朋友,激发小朋友的学习欲望。
使幼儿不仅仅只获得音乐知识和锻炼能力,而且还能使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幼儿能表达自己要表达的东西,他们自然更喜欢进行探索、创造。教师创造性地教,幼儿创造性地学。教师应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如幼儿运用节奏敲奏音乐的游戏活动,都是需要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创造,通过幼儿无数次地敲奏活动,他们的乐句感觉渐形成了。
多种教育手段将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的模式,而决不是要儿童只作被动地模仿的模式。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应走向多元化,音乐教育中的多种教育内容、多种教育方法都应各尽所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来促进幼儿发展,强化幼儿音乐教育的功能,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幼教质量,促使全体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全面、和谐、自主地发展。
参考文献:
《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一种理论框架》 南京师范大学 许卓娅
《试论幼儿音乐教育新理念》 曹冰洁
笔者认为这个多元化包括了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目标的多元化、方法的多元化和过程的多元化,本篇论文就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浅谈我之己见。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 方法 过程的多元化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的多元化
以往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倾向于向幼儿传授单一的知识技能,靠预定的标准来要求幼儿,期待所有的幼儿学到同样的技能,完成教学任务。
教改后的音乐教育更注重全方位地培养孩子,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促进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笔者认为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广泛的、多元化的:在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的同时并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在进行知识技能、认识理解方面的教育的同时加强情绪体验、品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
小朋友通过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培养他的音乐能力。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所指向的要求也是多元化的。如唱歌,要培养唱歌技能,要求音调准确、节奏正确和吐字清晰等;比如舞蹈,要求能做与音乐相协调的韵律动作,自如地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再现性或创造性地表现等。
这些音乐教育活动在技能方面的要求不同,但在非技能方面却有一些相同的共性,就是用音乐刺激幼儿思维,促进幼儿表现,培养其心灵的美感(和谐、统一),对音乐的兴趣,欣赏的能力,陶冶其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探索精神,激发智力和创造性,以发挥音乐活动在身心两方面发展的特殊功能,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个性不同、兴趣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目标也要有所体现,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而不应该“一刀切”。如有的幼儿音乐能力較强,可要求他们在其自然音域内唱歌时基本上音准,能对音乐的要素(如音高、时值、响度)和音乐的风格(如进行曲、摇篮曲)做出反应,能随着音乐创编出各种动作等,但对于一些音乐能力较低的幼儿,允许他们歌唱时有时不合拍,不入调,但可要求他跟唱或模仿别人的动作等。这样才能让孩子体验音乐的美、音乐活动的乐趣,体会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才更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这也是音乐教育最高价值的体现。
在制定音乐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目标的和谐统一。南师大的许卓娅教授就音乐教育提出“和谐是音乐永恒性的根本基础,是音乐教育永恒性的根本基础”“音乐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应该是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的音乐教育目标更应该是多元化的。
二、幼儿音乐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改革、探索,在许多前辈老师的努力下,教学内容日趋丰富、精彩:有无数有趣、优美的儿童歌曲;有幼儿喜欢的打击乐器活动;有活泼、欢快的儿童律动舞蹈;还有能让孩子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欣赏活动等。
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也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如在唱歌活动中,让孩子掌握旋律中声音的起伏、节奏的长短、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激励人的情感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打击乐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对音乐要素的视觉、触觉和体验,并能让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交往,吸收间接经验;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幼儿动作协调性、节奏感、创造性思维,学会抒发和表达情感并加强相互交往,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再比如欣赏活动,感受音乐情绪、情感,感知节奏、节拍和速度等。
教师在选择的音乐课程内容要妥当,与教学合拍。现在的音乐课程内容在选择中首先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求。在改革实践中发现幼儿实际的需求是童稚的、自发的、游戏式的、趣味式的。因此,教师应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按照孩子的发展水平编制,活动的内容应该是台阶式、渐进式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游戏及音乐活动,从幼儿生活范围里选取丰富、多样化的内容,使幼儿个个积极参与,兴味就会更浓。
三、教育手段的多元化。
音乐是听觉艺术,“看不见,摸不着”的审美对象,需要小朋友在个人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感知、联想、共鸣、想象等来进行 “表现”使其外显。音乐还是一门表现艺术,感受音乐是和表现音乐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在倾听、感受、体验音乐的同时,要以多种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的丰富想象和大胆表现。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方法来对幼儿进行音乐能力的培养。如音乐欣赏可以通过聆听导入、语言诱导、创设情境、音画结合等手段进行;舞蹈可以运用直观激发、模仿、自由创编、儿歌配合动作教学等方法。
现在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为了幼儿的学而教,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各种各样有趣、有意义的手段来教学,使孩子轻松、快乐地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音高、力度、节奏等)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让孩子轻松地掌握知识,音乐教学中运用了各种方法:探索发现法,听辨模唱法,感受体验法,情感陶治法,操作尝试法,综合运用法……等。这些方法比起单纯示范、讲解、模仿,更多了趣味性,更能启发小朋友,激发小朋友的学习欲望。
使幼儿不仅仅只获得音乐知识和锻炼能力,而且还能使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幼儿能表达自己要表达的东西,他们自然更喜欢进行探索、创造。教师创造性地教,幼儿创造性地学。教师应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如幼儿运用节奏敲奏音乐的游戏活动,都是需要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创造,通过幼儿无数次地敲奏活动,他们的乐句感觉渐形成了。
多种教育手段将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的模式,而决不是要儿童只作被动地模仿的模式。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应走向多元化,音乐教育中的多种教育内容、多种教育方法都应各尽所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来促进幼儿发展,强化幼儿音乐教育的功能,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幼教质量,促使全体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全面、和谐、自主地发展。
参考文献:
《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一种理论框架》 南京师范大学 许卓娅
《试论幼儿音乐教育新理念》 曹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