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养成教育的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处在思维、语言、行为等良好习惯养成的启蒙时期,身体、身心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对新鲜事物能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利用游戏为载体,发挥游戏教育的优势,把良好的行为习惯融合在游戏中,幼儿从中认知、理解、感悟,并模仿游戏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行为习惯,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在幼儿教育中借助游戏与养成教育的充分融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养成教育;启蒙;思维;模仿;渗透;实践
  幼儿处在思维、语言、行为等良好习惯养成的启蒙时期,身体、身心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对新鲜事物能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幼儿们爱玩爱闹,对游戏却有着浓厚的兴趣。游戏是教师培养幼儿养成教育的很好辅助手段,利用游戏为载体,发挥游戏教育的优势,引入养成教育,把良好的行为习惯融合在游戏中,寓教于乐,能让我们的教育如虎添翼。它在教育中,能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中创设的情景,产生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幼儿从中认知、理解、感悟,并模仿游戏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行为习惯,在简单、灵活的训练中,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借助游戏与养成教育的充分融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幼儿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一、媒体播放游戏活动,模仿表演养成细节
  幼儿年龄小,但他们兴趣爱好广泛,容易被感性物质所吸引。特别是通过媒体创设的游戏活动,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信息技术支撑下制作的课件、视频、游戏,融合了声音、图片、动画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元素。美丽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可爱有趣的动漫形象等,能有效地刺激幼儿的感官,激发他们也想“跟着玩”的兴趣和激情,快速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融入到教师创设的教育情景中,既能满足课堂教育教学的氛围,又能让幼儿在玩耍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养成教育需要从细则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学起。比如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天线宝宝》,创设“宝宝过马路”的游戏,让幼儿们懂得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视频中,宝宝红灯停、绿灯行,左右环顾,确定安全后快速通过等情景。幼儿对此很感兴趣,接着以小组为单位,模仿表演“懂交规的我”,让幼儿们在玩耍中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如法炮制,爱护花草树木、公共场所不高声喧哗和有序排队、爱护环境卫生、饭前洗手等生活中的小细节,通过创设幼儿喜欢的动漫或同龄幼儿示范表演的片断,让他们学会良好的习惯。教师把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贯穿在日常教育中,通过课堂讲解、游戏示范、课余引导、故事案例提示警醒等,就能让幼儿们在日常生活细则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随机渗透游戏活动,养成教育无处不在
  幼儿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我控制、约束能力较为薄弱。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兴趣,他们在出现不良习惯时,如果能及时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在哪方面的行为不妥,在老师的批评指正下,也容易接受并改正。值得注意的是,幼儿虽小,但有较强的自尊心,爱面子,只要老师的教育方法得当,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就会持续向好。因此,教师结合幼儿出现的问题,把握养成教育的契机,随机、即时渗透游戏式教育方法,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有一次在举行仪容仪表检查活动时,幼儿们一个个劲头十足、昂首挺胸地等待着老师的“检阅”,突然我发现有两个幼儿把擦鼻涕纸巾随手扔在地上,如果当场指出,怕伤了幼儿的自尊心。我灵机一动,临时改变了主意,创设“我是环境小卫士”“我是能干的胖嘟嘟”“我是小小的清扫车”等游戏活动。组织幼儿清扫、拾起地上的垃圾。设计中的司机、环卫工分别有幼儿担任,两人一组。司机主要工作是“开车”,“发现垃圾”后停车,另一幼儿担任环卫工,拾起身边垃圾……教师先示范提醒,“小小清扫车开始工作啦,嘟嘟嘟……吱吱吱……发现垃圾”。幼儿们愉快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再细细地观察一下,发现其中一个幼儿已“偷偷地”拾起了他原来丢下的垃圾……很快,教室门前的空地在“呜呜呜”的工作声中被捡干净了。然后,老师总结:我们穿着要整洁,我们的环境也喜欢整洁,我们要养成讲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体验实践游戏活动,感受养成教育过程
  幼儿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他们在接受、体验实践的时候会潜而默化养成习惯。体验实践游戏活动,就是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在引导幼儿“看、听、说、做”的实践过程中,使幼儿从自己的感观认识中,用行动去体验游戏活动目标,并把游戏中的示范动作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能让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又提升实践运用的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这是一种能让幼儿“身体力行”的活动,对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有着亲身经历的体验,必然对养成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如今的家庭生活条件好了,子女也不多,特别是二孩政策开放以来,这些宝宝们大都是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里,个人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为薄弱。有的甚至到了大班,还不会主动洗脸、刷牙、整理书包等,生活自理能力差。教师可以创设“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个游戏活动。在布置游戏活动时,我先给幼儿们“预热”,提前布置游戏中要表现的技能项目:叠衣服、系鞋带、洗袜子等。根据家长反映,有些不会做的幼儿一改往日撒娇的态度,都主动地向爸爸妈妈请教,一派不甘示弱的样子。在比赛当天,我还组织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评委组、参赛组、观众组、颁奖组,并且采取角色互换,每个组、每个同学都能体验实践各个角色。当表现出色的幼儿从老师和“观众组”的掌声中、“评委”颁发的小红花、小笑脸时,一个个乐开了花。这种体验会不断激励他们,从而成为较为稳定的养成习惯。
  此外,穿鞋、穿衣服、整理学习用品和玩具等,都可以让幼儿通过“看看他人,比比自己”的游戏活动强化自己的行为习惯。幼儿们在游戏活动中有效强化了操作体验,获得了独特感受,逐渐掌握了实践技能。同时,教师在组织游戏式体验活动中,要及时帮助幼儿总结、梳理实践体验和操作经验,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正确的行为标准和优良的心理思维品质,使其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家园合作创新游戏,巩固强化养成习惯
  父母是幼儿相处时间长,也是幼儿第一位启蒙老师。他们在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只在幼儿园进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幼儿已认知的习惯,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需要他们监督、督促、保持已掌握的行为习惯,真正实现“家园一体化”教育。
  例如,培养幼儿“对人有礼貌、懂礼节”的养成教育,可以采取幼儿园开放日形式,邀请家长到园了解活动现场。当家长到园饶有兴趣地看着自己的子女在玩“家有来客”的游戏时,幼儿们分别扮演的爸爸、妈妈、客人的种种表现,家长们都竖起了大母指,纷纷称赞幼儿们的出色表演。可毕竟这是表演,如何强化、巩固他们的习惯呢?我布置了“游戏作业”,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让子女当回导演,由子女安排各种角色,从见面打招呼、禮节问候,再到倒水或拿饮料给客人……比如,幼儿当主人角色,爸爸当客人角色时,“客人”一进门,“主人”的热情招呼“你好,请进!”邀请就座后“倒水”或拿“饮料”请客人喝。幼儿在游戏中一系列的角色表演,其行为习惯意识鲜明,表演情节逼真。幼儿也从爸妈打心眼的高兴中获得了自信,强化了文明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总而言之,养成教育是一辈子的教育,幼儿阶段是养成行为启蒙教育的黄金时期,只要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结合幼儿的心理、生理成长的特点,创设能够帮助幼儿养成正确学习生活、思想品德等养成教育的游戏,能给他们带来一个可感悟的认知,就能在大脑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形成一个个自觉行为,就能为幼儿形成良好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娇龄.在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的探讨[J].读与写,2018.
  [2]龚燕.浅析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3.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主要基于顺德“鱼文化”开发综合实践研学旅行课程,旨在解决现实中很多研学旅行主题因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难以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问题。经过研究得出以下课程策略:以循环式的学习方式,实现方法论价值;以网格式的学习结构,实现个体发展;以项目式的学习活动,促进研究深度。  【关键词】乡村文化;综合实践;研学旅行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
【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既要深入浅出,又要扎实有效。笔者以团队建设、主题观课、主题辩课、课堂研磨和总结提炼为基本路径,根据教学专题开展探索,着力于打造教师队伍,培养骨干教师,提高校本教研活动实效,提升课堂效率,从而使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教研;教学专题  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是一个开放、民主、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研究要以人为本,不仅要研究课程改革
【摘要】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小学教育体系中通过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德育教育中采取激励措施可以提升德育教学水平。本文主要探究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激励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通过德育教育中的激励措施,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应试教育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高段学生思维能力有所发展的特点,采用横向分层的方式,指导他们展开高效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写人、记事、描景、狀物这四个不同的方向入手,展开自主阅读,从而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关键词】横向分层;高段生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横向分层指的是打破原有教材的编排体系和传统教学过程,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进行重新组合,展开分解细化教学,是一种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在
“开诚布公”“黄粱美梦”“汗水涔涔”……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你能背写出多少?近年来,“汉字听字大赛”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上至大学生,下至小学生,数以万计的选手在这样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竞相展示对汉字的掌握和理解。众所周知,这样的创新活动能让听写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语文素养和书写能力的平台,能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提升语文素养,能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巨大作用,可以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它,绝非容易之事,班主任除了要干教书工作还要做育人工作。随着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普及,班主任工作更加艰巨,使得很多教师望而生畏。如何结合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要求,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呢?本文结合实践浅谈一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关键词】思想品德;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班主任工作既繁重又复杂的,身为班主任的
【摘要】数学计算题是小学数学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运算时经常出错的题型,错误的计算则影响着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生数学作业计算题错误具体表现为对数学作业计算题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关注不够、对数学作业计算题没有全面的理解及正确的认识分析。其成因包括:心理素质不稳定、知识点不扎实、计算习惯不良等。教师需要制订相应的对策,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良
【摘要】人际交往是社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是每一个在社会中生存的人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小学阶段的学生脱离幼儿生活,走进范围稍大的小学生活圈子,接触到更大范围内的陌生人,并面临着在固定时间段内相处的问题,那么,对于其中一部分小学生来说,人际交往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难题。因此,小学教师们在学校内不仅要教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共情、理解、宽容、合作,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从
本报综合报道 5月22日,在喜迎中國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全国科技活动周展开之际,以“百年红船引领未来,同心追逐科技梦想”为主题的2021穗港澳青少年科技体育模型邀请赛启动仪式在广州市第六中学、香港天水围香岛中学、澳门劳校中学、浙江嘉兴南湖大桥镇中心小学四地同步举行,四地600余名中小学师生通过网络视频连线,以网络互动、展示演讲、同作“南湖红船”模型、线下模型竞赛、科普展台体验等形式进行了深入交
【摘要】激励策略作为一种德育的教育途径,它往往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从而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提升。想要更好的运用激励策略,需要教师构建德育教育的课堂,将理论知识讲解和案例论证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關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班主任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