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在主题背景下中班幼儿的数学活动设计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y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通过“找座位”活动,发掘幼儿在生活中的丰富数学资源,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方式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活动设计;主题内涵;活动目标;主题经验
  本学期我参加的中班中心组着力于探索主题背景下的数学活动。二期课改对幼儿数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发掘生活中丰富的数学资源,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主题背景下数学活动就是情景与主题、知识点的匹配以及把握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徐苗郎老师说:“不同于以前一定要孩子掌握某些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思维能力,比如正确性、灵活性、敏捷性,在这里知识成为一种载体。”在一课三研的实践探讨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念,从而完善我们的教育行为。
  一、挖掘主题内涵,寻找与生活中的数契合的内容
  “找座位”这个活动来源于“交通工具”这一主题,其中的一个分支开火车。在这个主题中,幼儿观察了解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体会它们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了解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简单常识和规则,并学着遵守。看似没有什么与“数”紧密相关。但其实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在其中一定蕴含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乘坐交通工具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对号入座的问题,而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其包含着对应、排序、空间感知等许多数学的内容。
  “找座位”这个活动,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会发生的问题,我们发现孩子身边的数学,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数学经验,解决现实中碰到的问题,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确立活动目标,教育目标指向性明确具体清晰
  活动的目标是整个活动的灵魂,教师在组织活动中一定要心中有目标,目标的确立可以明示教育活动的方向,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因此,在数学教育中,目标的确立十分重要。在制定目标时我考虑主题目标和领域目标两个方面,然后在实施中再作调整。在反复研课的过程中,我们对“找座位”活动的目标进行了修正,使之更具体,更有可操作性。一研时,我的目标为:
  (1)认识火车票,尝试根据座位号对号入座。
  (2)体验坐火车的规则和过程,感受坐火车旅行的快乐。
  大家讨论提出,对于第二条目标,是契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和主题经验需要的,而既然是一个数学活动,目标肯定要指向幼儿的数学经验,数学活动的目标要更为严谨,更为明确,才能够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帮助幼儿提升数学经验。对号入座是一个过程,在目标中要体现在这个过程之中,幼儿能够获得什么?感悟什么?目标的制定必须有针对性,而不是空泛、笼统的。
  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中班数学领域的教育要求,虽然对应车票找座位看似简单,但其中座位的排列方式是一个挑战点,在找座位的过程中需要孩子自己去推理、判断。在实际的模拟车厢中找座位和平面的操作教具对孩子的体验也是完全不同的,更需要他们对空间位置的认识。要适合中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我确定的这个活动目标是:
  (1)尝试根据车票对号入座,感知数字与实际位置的对应关系。
  (2)体验坐车的规则和过程,感受坐车旅行的快乐。
  活动的目标具体、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所以通过这个目标,很容易看出活动的重点落在了“对应”上——理解车票与位置的对应关系,而活动的难点就是幼儿能在模拟车厢里找到自己的座位。
  三、合理设计环节,在情境中推动幼儿发展
  围绕教学目标,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数学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幼儿对数学经验的有效探索。
  所以在设计环节时既要明确自己设计每一个环节的目标是什么;又要理清层层深入的环节脉络;还要让幼儿有兴趣愿意参与进来。我以“激趣→理解→实践”三个大环节来有效地达成目标。
  1.仿真情境,激发热情
  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就是要借助模拟情节,将目标巧妙地转化为情境本身的内容和规则。整个活动贯穿在去杭州旅游这一情境中,开始以旅游乘坐的交通工具,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以猜猜说说车票为引线,引出大家一起坐车旅游的情节。
  在整列车厢的摆放上也考虑到幼儿从PPT到模拟场景,如何让幼儿感觉真实的在车站找车,又能够把在PPT中感知理解的东西运用到模拟场景中去,我们在时间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反应做出了调整:
  (1)把全部向前的座椅调整为面对面,更贴近真实的车厢。
  (2)调整车头的位置和车厢里座位号,让场景中的车和PPT中的车感知方向和位置一致,贴近幼儿习得的经验。
  在车票的解读时我运用了多媒体播放乘务员的录音来解释介绍车票上的信息;在幼儿理解座位号的环节,我则带入了教师找座位的情境;在幼儿自己在模拟车厢内找座位的时间,我轻轻地播放乘务员的乘车须知还配上了悠扬的背景音乐,让幼儿仿佛置身在真实的车厢之中;最后还有作者车游西湖的环节,首尾呼应。孩子们像正在去杭州旅行一样,沉浸在去旅行的情境中,自主求知和探索的愿望也非常强烈。
  2.搭建阶梯,小步递进
  幼儿感知、理解、习得数字概念的规律是由易到难的逐步递进的,这决定了活动的过程安排必须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教育活动内容应根据教育目的,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在组织活动时,我根据幼儿身心特点,不断地调整环节,设计出适合幼儿发展的“序”,帮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
  第二环节是幼儿理解座位号和实际位置的关键环节,通过三次实践,不断尝试细化再细化。就像在一个较大的落差前,给幼儿搭建一个楼梯,同样的高度,要用多少台阶,才能让幼儿爬上去?台阶过少,幼儿就很费力,只有多给幼儿几个台阶,才能使幼儿更好地走上去。   我用PPT逐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在一次次为教师找座位的过程中,逐步加大难度,给幼儿提供台阶,小步递进,帮助幼儿从一维到二维、从实际感知到按规律推测、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感知车厢、座位的空间位置,理解车票上的座位号,了解找座位的方法,让幼儿在有梯度的教学活动中经验提升、能力得到发展。
  3.参与性强,乐于实践
  幼儿对数理逻辑知识的掌握是来自于幼儿的行动,他们是通过活动,通过参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我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自主、独立、愉快地参与活动,体会数字在乘车时的实际应用,探索数字的规律,获得数学经验。在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的说和做为主,在幼儿相互讨论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提升,在动手和动嘴的过程中,把动作内化转换为思考方式。
  参与实践操作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是发展幼儿感知与思维的重要方式。我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多次调整以适合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加大幼儿的实践机会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充分让幼儿实践。第一次幼儿从平面到立体,在过程中幼儿难免有困难,找不到自己的座位,这时我请幼儿相互帮助。
  有的我用语言提示引导,在幼儿都坐好后我采用教师一一检验的方法,第二次幼儿找座位,幼儿有了第一次经验,所以我重在幼儿成功的体验,幼儿第二次使用的时间明显减少,我就请幼儿自我检验和相互检验,根据座位号背后的票号检验自己和同伴坐的是否正确。幼儿即参与了实践又参与了检验,再一次巩固了自己习得的数学经验。
  四、整合多种经验,在活动中提升主题经验
  幼儿的经验是相关联的,整合的经验更适合幼儿,在情境中巧妙整合各种与主题相关的经验更能突显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这个活动融合了序数、序列、对应、推理、空间方位等数学知识,同时也融入了认票、认座、遵守乘车规则做文明小乘客、上下车注意事项、旅游看风景的体验等许多和交通工具和出行有关的主题经验在内。
  把“学数学”变为“用数学”,让幼儿在体验和运用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在生活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幼儿不仅能学到许多数学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思维能力,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主题背景下数学活动的正确选择和把握,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数学活动在主题中的价值,既明确了主题中可整合的数学经验,又使幼儿在数学活动探究的进程中获得主题经验的提升。
  在这次一课三研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有所体会,有所收获。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往往会遇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在这时教师就必须把握时机,根据孩子已有的主题经验和数学经验设计组织集体活动,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主题活动中创设生活情境开展书活动,改变了以往的数学教育模式,实现了幼儿主动、快乐学习和同伴之间的充分互动。真实生活情境教学更加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更符合纲要和指南的精神。
  (作者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永泰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要:北宋大文豪苏轼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堪称中国文学艺术的全才,是一个成功者。为此,对苏轼生命历程中的四位女性,在苏轼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了她们都是苏轼生命中的唯一的结论。  关键词:苏轼;生命;唯一;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9.3 文献标志码:A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7月28日,北宋大文豪苏轼离开了人世。他一生中有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200多篇散文和
摘 要:童诗童画教学课程的开发,可以解决美术与创设想象之间的矛盾。主要从童诗童画教学课程提出的背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确立及成效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童诗童画教学课程;美术课程;空间时间点  一、背景  1.问题的提出  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有教师教,幼儿才在学”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仍以认知、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导致美术技能和创
摘 要:读朱自清的《春》,就好像在聆听一首春天的交响乐,那动人的旋律,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一篇六百多字的文章,能产生如此强烈的美感效应,究其根源,那就是文章独具特色的音律美。  关键词:春;音节;美  我们知道,词是音和义的结合体,遣词造句要做到声情并茂,声音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词语声音配合的巧妙,读起来就顺口,听起来则悦耳,记起来更爽心。在内容和形式都统一的情况下,讲究词语的音律美是非常必要的。朱
摘 要:就指导初中学生增加描写的生动性进行了一些探讨。调动多种描写手段,生动再现场景,展现人物性格;学习影视作品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不直接点明人物心理,而是通过语言、行动、神态描写让读者自行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具体描绘,详细展示。  关键词:生动性;描写手段;再现场景;凸显性格  批阅学生习作时经常遇到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甚至无病呻吟的语句,场景描写毫无生动性可言,人物形象呆板缺少活力,语言表现力匮乏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评价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充分发挥语文课堂评价的教育功能,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内容,让评价全面化;讲究语言,让评价艺术化;活用方式,让评价多元化。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评价是影响教育艺术的重要因素。自实施新课改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对评价体系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探索单元背景下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策略,并以实际教学案例为研究突破口,分析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依据和策略,得出课时学习目标制定的相关措施。期望通过本研究能给予一线教师提供相关理论参考和实践操作指导,旨在使体育课堂更高效、合理,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元;课时学习目标;制定策略  单元学习目标是课时学习目标的一个上位概念,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应时
新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它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只设定了教学目标,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何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制定单元教与学,这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呢?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理解,下面就怎样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制定好“单元教与学”与同行们进行一下交流。  一、制定单元教与学的意义  单元教与学集合了所有教学内容,并加以表达,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表现。它充分考虑
摘 要:“三人行网络班级”让家校沟通不再困难。班主任利用三人行网站建立网络班级,可以很好地搭建起学生、老师、家长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旨在促进“家校沟通”,引导学生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  关键词:三人行;心灵;沟通;桥梁  班主任是学生、学校、家长三者沟通的桥梁,沟通的纽带。教育的优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班主任利用三人行网站建立网络班级可以很好地搭建起学生、教师、
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美丽的语文课堂,呼唤细节来装点。作为课改时期的教师,就应该静下心来,去发现、研究教学中的细节。发现这些精彩的细节,深入挖掘,有效生成,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使教学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  一、巧抓细节,推敲语言,成就阅读之美  当我们阅读一段优美的文字时,经常发现那一个个看似平淡的语言符号,但并不是静止的表述,它们在文本的大家庭中起着重要
新课改提出,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以课堂实际教学为切入口,以教学活动过程为抓手,以教学反思为突破口,促进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升,从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课堂各个要素的作用,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提高课堂效率来体现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在教学中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