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可以通过坚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使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此外还应重视交给学生创新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素材,把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创设利于创新的课堂学习氛围
要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其二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其三要改变“只学不问”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学习中,大多数同学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主动性和大胆探索的精神;有的同学还错误地认为向老师提问是一种丢面子的事,因此,课堂学习实际上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一个个都成了“听话”的学生。这样被动地学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肤浅,不能灵活应用,更谈不上创新与发现。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这种“只学不问”的教学模式,还学生“自主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敢想、敢问、会问,从而达到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要重视交给学生创新的方法
要进行创新教育,就要重视交给学生创新的方法,提高其创新能力。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总是牵着学生“走”,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考。学生由于缺乏机会,创新行为受到扼制。为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多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交给学生创新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时,根据教材上的提示将圆16等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至此,教师没有草草收兵,而是让学生再想一想:还能拼成已学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动脑、操作,又创造性地拼出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共得到四种不同的推导方法。如图:在学生学会一种方法后,继续探求多种解法,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情境。多想出智慧,既利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行驶312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一辆汽车,如果乙地开来的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算一算两辆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学生大都从时间的角度考虑:如果两辆车同时开出的,那么两车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应相等。甲地车用的时间是:312+52=6(时);乙地车用的时间是:(480-312)÷42=4(时)。时间不等说明两车不是同时开出的。这时教师提示:能否再从别的角度来想一想。要求学生一题多解。
学生由此又想出了“从路程的角度考虑”、“从速度的角度考虑”两种全新的解题思路,使许多同学从中开拓了思路,扩大了视野,得到了启发。
三、要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素材
学生要创新,需要又足够的感性材料。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依据。但如果仅凭教材中的例子去创新,学生往往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设计一些感性材料,为学生创新架桥搭梯。
如,教学“角的认识”后可设计:“一个长方形,剪掉一个角后,还剩下几个角?”
再如一年级在学习了“9的组成”后,可作进一步提高。设计如下:
开放题:把9只鸽子关在三个同样的笼子里,使得每个笼子里都有鸽子,可以怎样关?
因为总共有9只鸽子,要把它们关到三个笼子里去,也就是把鸽的只数9分解成三个数的和。
如:9=1+1+7(第一个笼子1只,第二个笼子1只,第三个笼子7只)
9=1+2+6(第一个笼子1只,第二个笼子2只,第三个笼子6只)
在此教师可先作讲解说明,然后共同讨论,引导学生找答案,不一定要找到全部结果,只要能给学生以启迪,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可以了。
四、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把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为此在教学时,应精心设计练习,引导学生善于变异、转化、引申、缩小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如教学第一册“有趣的拼搭”时,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进一步的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卡车、坦克、机器人等事物的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一、创设利于创新的课堂学习氛围
要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其二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其三要改变“只学不问”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学习中,大多数同学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主动性和大胆探索的精神;有的同学还错误地认为向老师提问是一种丢面子的事,因此,课堂学习实际上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一个个都成了“听话”的学生。这样被动地学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肤浅,不能灵活应用,更谈不上创新与发现。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这种“只学不问”的教学模式,还学生“自主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敢想、敢问、会问,从而达到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要重视交给学生创新的方法
要进行创新教育,就要重视交给学生创新的方法,提高其创新能力。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总是牵着学生“走”,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考。学生由于缺乏机会,创新行为受到扼制。为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多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交给学生创新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时,根据教材上的提示将圆16等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至此,教师没有草草收兵,而是让学生再想一想:还能拼成已学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动脑、操作,又创造性地拼出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共得到四种不同的推导方法。如图:在学生学会一种方法后,继续探求多种解法,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情境。多想出智慧,既利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行驶312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一辆汽车,如果乙地开来的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算一算两辆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学生大都从时间的角度考虑:如果两辆车同时开出的,那么两车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应相等。甲地车用的时间是:312+52=6(时);乙地车用的时间是:(480-312)÷42=4(时)。时间不等说明两车不是同时开出的。这时教师提示:能否再从别的角度来想一想。要求学生一题多解。
学生由此又想出了“从路程的角度考虑”、“从速度的角度考虑”两种全新的解题思路,使许多同学从中开拓了思路,扩大了视野,得到了启发。
三、要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素材
学生要创新,需要又足够的感性材料。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依据。但如果仅凭教材中的例子去创新,学生往往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设计一些感性材料,为学生创新架桥搭梯。
如,教学“角的认识”后可设计:“一个长方形,剪掉一个角后,还剩下几个角?”
再如一年级在学习了“9的组成”后,可作进一步提高。设计如下:
开放题:把9只鸽子关在三个同样的笼子里,使得每个笼子里都有鸽子,可以怎样关?
因为总共有9只鸽子,要把它们关到三个笼子里去,也就是把鸽的只数9分解成三个数的和。
如:9=1+1+7(第一个笼子1只,第二个笼子1只,第三个笼子7只)
9=1+2+6(第一个笼子1只,第二个笼子2只,第三个笼子6只)
在此教师可先作讲解说明,然后共同讨论,引导学生找答案,不一定要找到全部结果,只要能给学生以启迪,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可以了。
四、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把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为此在教学时,应精心设计练习,引导学生善于变异、转化、引申、缩小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如教学第一册“有趣的拼搭”时,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进一步的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卡车、坦克、机器人等事物的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