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的有效途径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52810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良好的教学途径可以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及运用。因此,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以学生为课堂之根本,从而进行教学方法的实践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实现学生对初中数学集合图形的学习和融会贯通。通过例题解析法、学生解题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从而运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学生对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教学;数学素养
   初中几何图形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利用多种方法来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全方位培养。教师应做好教学理念的更新,让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部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例题解析法提高几何图形教学效率
   例题解析法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数学例题的讲解,从而可以有效实现学生对数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先进行例题的分析,在“做”中进行学习,符合“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例1.如图1所示,已知BD、CE分别是△ABC边AC和AB上的高,并且点P在BD的延长线上,BP=AC,而点Q在CE之上,CQ=AB。求证:(1)AP=AQ;(2)AP⊥AQ。
   教师:同学们,现在大家还没有进行具体知识点的学习,而是直接进行例题的解析,通过这种方法你们可以在做题中发现规律,这种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大家的记忆力,同时也增强大家的体验感。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最后的求证。
   解:(1)从题目的已知条件中我们能够了解BD、CE分别是△ABC边AC和AB上的高,那么我们就能够得到一个结果,∠ACE ∠CAE=90°,∠ABP ∠CAE=90°。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ACE=∠ABP。又因为CQ与AB的长度是相等的,BP与AC的长度也相等,这样我们就可以证明△AQC与△PAB是全等三角形。通过这个解题过程我们可以明确一个道理,当两个三角形中的两条边和其中的一个夹角对应相等,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那么两个全等三角形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应的边是相等的,这样第一个求证就可以得出AP=AQ。
   (2)在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求证时,我们可以直接使用第一个问题中的结果,也就是AP=AQ。而∠QAC与∠P又是相等的,又因为∠PAD ∠P=90°,所以我们同样能够求出∠PAD ∠QAC=90°,即∠PAQ=90°,这样就可以证明AP⊥AQ。
   教师:所以,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灵活运用,求两条边垂直时只需要证明它的角是90°就可以了。如果不能够直接进行证明,也可以将几个角相加,这样也能够证明垂直。
   教师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数学教学工作,可以有效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做题中进行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在“做”中进行学习,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1]。
   二、学生解题教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在进行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教学时,数形结合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图形的展示,不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的高效性,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解题思想,运用数形结合的办法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例2.如图2所示,已知有一块直角三角板ABC,其中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是AC=6 cm,BC=8 cm。现在将直角边AC沿着直线AD进行折叠,让其落在斜边AB上,并且C点落到E处,那么请问CD等于多少?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解题,教师将图形在PPT大屏幕上进行展示,从而有效实现对图形的观察,进而帮助学生解题。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领悟,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例题解析,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师生互换角色。如果学生能够将此题讲述清楚,那么他一定能够彻底掌握数学知识。
   解:学生:从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图形中我们可以明白,此题考查的内容是勾股定理知识点,所以我们在思考时应该向此方向进行解题思路的探究。因为△ABC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就一定符合勾股定理。而题目中又给出AC=6 cm,BC=8 cm,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AB2=62 82=100,所以我们可以知道AB的长度为10 cm。又因为△ADE是由△ACD折叠而产生的,所以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样我们就能够知道AE=AC=6 cm,而CD=DE,并且DE是垂直于直线AB的,所以△DEB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就一定符合勾股定理。我们设DE=x,那么根据勾股定理就能够得到x2 (10-6)2=(8-x)2,所以得出x=3,所以最后的结果为CD=3 cm。
   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例题解析教学具有非常大的好处,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实现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思考[2]。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来进行合理的教学方法选择,从而促进学生几何图形学习的进步。通过例题解析法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几何图形教学效率的提升,通过信息化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实现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运用讲题法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总之,教学方法要与教学内容所匹配。
   参考文献:
   [1]李生源.探索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的有效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2).
   [2]万文华.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的有效途径[J].江西教育,2016(6).
其他文献
摘 要:着重从“硫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入手,基于对新课标的全面分析,明确了高中教育培养新视角,以及对“硫及其化合物”的素养定位。在此基础上,对高中化学新旧教材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来明确教育培养重难点,探索新颖、有效的教育培养策略方法,构建生动、高效的化学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硫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内容   一、新教材教学内容编排   通過对比分析新旧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技能。提问能否展现艺术性和有效性,将会对课程的成与败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提问的艺术性,使提问变得更加有效和有价值,以此实现思路的引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新理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新课标倡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善用提问,以此推动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提问的价值和意义
摘 要:函數思想贯穿整个高中数学,三角函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在借助单位圆认识三角函数定义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并利用这一思想解决有关三角函数方程、不等式和定义域、值域和最值、比较大小和单调性、奇偶性及诱导公式等一系列问题。单位圆已成为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媒介”和有效“抓手”,现将案例有效教学方法、教研心得做一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三角函数;数学案例;单位圆;数形结合   单从教材练习就
摘 要:现在的教育体系强调素质教育,但是落实的情况并不理想,音乐鉴赏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其教育价值难以发挥出来。高中音乐鉴赏教师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重视,并在教学行为上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构建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   音乐鉴赏是落实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音乐教师要深入研读音乐课程的标准来开展教学。对于当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教
摘 要:小学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小学阶段的必修课,对学生综合素質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学校和教师要重视这一课程,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强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这一需要,对这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途径   社会发展迅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新时代、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当前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综
语文是汉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同时汉语又可以作为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人们可以在时刻的语言交流中相互了解,互相学习,并且开展各种思维活动,基于此,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和要求   1.强化问题思考能力   语文本身属于一门人文学科,在实际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各方面语文基础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具有璀璨的传统文化底蕴,经典名著更是影响着千秋万代。提高中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举措。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组织多种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两个方面做出具体阐述,希望在提高农村中学生名著阅读兴趣方面能够发挥作用。   关键词:农村中学;名著阅读;读写;兴趣;形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在每学年要阅读两
摘 要:分析了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要挖掘生命教育、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等观点。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当前课程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有待创新。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灌输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只是简单地把课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显得非常的片面化和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