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高校足球训练问题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足球作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项目,深受世界各地群众的喜爱。同时,足球作为我国高校中体育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足球这项运动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足球训练仍存在许多不足,有待教师们进一步的研究改正。
  关键词:高校足球;训练现状;训练对策
  多年来我国在大学校园内已经举行过多次的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并使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足球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自身球技的提高,同时对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把握我国高校足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采取相应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一、有关我国高校足球训练的相关问题
  1.主观方面的问题
  (1)缺乏对足球训练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中,由于学生长期地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对科学文化方面学习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体育项目足球训练的程度,甚至是一些学生误认为足球训练没有必要,因而从学生的心理方面阻碍了高校足球的发展,因而也造成了学生对足球训练没有动力,进而也造成了足球训练的进度滞后。
  (2)缺乏科学合理高效的训练计划
  为了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训练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为提高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水平及自身球技,足球训练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训练教学计划。但是,目前我国的足球训练的教学系统并不完善,不同的老师都会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而制定不同的足球训练计划,其方式大都较为随意,缺乏创新,而且由于训练时间和内容也不足,不利于对学生的进一步培养,这也变相造成了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2.客观方面的问题
  (1)教练能力缺乏,难当大任
  优秀的足球教练员在足球训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中的足球教练员大都由高校内的一些教职工担任,其自身并不具有专业的足球训练知识以及丰富的足球运动的实践经验,而且由于自身还需完成有关文化教育的教学任务,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足球训练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大多数教练员都不能制定明确而科学合理的足球训练计划,从而造成了我国高校内的足球训练教学工作难以取得进一步的革新。
  (2)硬件设备缺乏,制约发展
  足球训练对于其训练的场地有较高的要求,随着时间的迁移和环境的影响,足球场地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损坏,但是高校在足球训练场地的建设方面投入经费较少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高校的场地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完善,因而对足球的训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二、有关我国高校足球训练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促使我国高校足球训练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足球训练教育计划的创新改革将成为我国足球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实现对高校足球训练的教学创新,才能使我国足球事业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1.宣传足球文化,优化足球训练模式
  通过校园报纸、校内贴吧、校内公告栏等宣传平台,充分的宣传足球文化,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对足球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逐渐提高足球在学生心中的关注度,从而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足球训练中去。与此同时,教练员应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关于对学生进行足球理论方面的知识绝不能少,首先用最为先进的足球理论知识武装其大脑,同时针对学生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对其进行针对性训练,并积极从教学模式、教学目的等各个方面组织一些创新的教学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足球所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学习足球的兴趣及团队意识,使足球训练以一种较为轻松愉快的方式走进学生的生活。
  2.完善足球场地,优化教练员队伍
  目前足球已经成为一项受到广大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为了实现足球训练计划的创新,首先必须加强老师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老师,老师不但应当掌握广泛的有关足球训练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当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同时还要对足球训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足球训练有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长远计划,从而不断为足球训练教育的创新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另外,学校应当加大对足球事业发展的投资,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明朗、广阔、硬件齐全的教学环境,从而便于排除安全隐患,使学生更加轻松快乐地进行足球训练。
  由此可见,高校足球训练教学的创新工作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期间不但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而且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从而使学生足球事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矫海龙.论述我国高校足球训练的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5):52-53.
  [2]刘林涛.高校足球训练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金田,2013,1(4):85-86.
  [3]刘敏.高校足球训练教学创新浅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3,13(4):156-158.
  编辑 王团兰
其他文献
课堂展示:  下面我们组将以情景剧的形式给大家展示我们的成果,下面请欣赏我们的情景剧拍卖。  生1:五百年后(画外音)。  生2:有一个人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五百年后的世界,他的手里有一瓶水。  生3:咦!这周围怎么都没水呢?  生2:原来,由于人们的不断破坏,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现在他手里的水,是世界上的最后一瓶水。  生3:唉!渴死了!(解开水喝)  生4:小姐,别喝!(急切的!)  生5:别
摘 要: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研究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必须结合教学实际,拓展教学手段;必须多样化教学形式,强化听写训练,最终实现课堂结构的优化,学生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结构;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已不再是以前简单的记住几个单词,会说几句英语,而是要让学生有所发展。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
摘 要: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包括理性的科学,又有思辨的哲学;既有激情的文学,还有使人沉醉的美学。历史中既记载了社会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人类思想的发展。其中必然涵盖文学发展的内容,这就是历史学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将历史课堂与语文教学涉及的文学作品有效衔接,还历史有血有肉之躯,为历史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文史结合;文学作品  一、引言  印度文
摘 要: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主干课程,中学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夯实基础、温故知新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时刻注意反思和总结。因此,任课教师应当关注日常教学中学生纠错习惯的养成及纠错能力的培养。采取适当的策略,帮助学生通过语文纠错的过程提高解题的正确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对此,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实践案例,谈了如何通过纠错环节提高当前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呢?在口语交际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使交际内容非常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并且可以根据学生需要随时呈现交际内容。为口语交际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全体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为口语交际的
摘 要:“尽管家长手中握着一把打开孩子心扉的原配钥匙,教师手中却也有一把备用钥匙,因此,教师也可以打开或关闭孩子的心灵之门。”这是《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一书中的一句话。很多学校始终把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灵及精神世界。真正的素质教育应“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和功用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  关键词:师生;解决问题;爱心  “尽管家长手中握着一把打开孩子心扉的原配钥匙,教师手中却也
摘 要:“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的这句话对今天的学科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教师用其本身的师德修养、学识风范、人格魅力感染和吸引学生,让其在不知不觉的憧憬中找到寄托、顿悟、共鸣及理想的影子。  关键词:师德修养;理解宽容;体验成功  《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因素是
摘 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美术教育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最具成效,这就要求美术教育者运用各种手段去启发学生想象,发展其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情境;创造力  如何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情境氛围,让幼儿充满想象地创造性地作画呢?在日常教学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促进幼儿创造发展的。  一、以游
摘 要:数学史料常以短小精悍的故事介绍呈现在教材中,其中隐藏着持久的文化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然而却常常被遗忘于教材一角。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数学史功底,将数学史料有机地融于数学教学中,让数学史料散发其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数学史料;课堂教学;兴趣教学  在一次“关注有效教学,追求智慧课堂”的教研活动中,听了一节六年级上册《鸡兔同笼》的研讨课,引发了我对教学中运用数学史料的兴趣。  案例回放:出示
摘 要:现代学生的教育不应该禁锢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学校与教师应该开创更新颖的方式教学,制造轻松愉快的课堂传授气氛,使学生更有兴趣地主动学习,更全面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是一门培养人思维能力的学科,人们从小开始学习数学,逐渐将具体的抽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对于如何培养这种思维,并良好地进行这种思维的过渡,应该是当代教育机关和教师应当得到重视的事。以往的教学方法大都是“灌输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