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近期在我院就诊的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急诊急救护理后,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18例症状缓解,2例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成功率达到90%。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01-02
急性心肌梗塞又被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它的发生是因为冠状动脉的堵塞造成心肌严重缺血进而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的心肌梗死患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化的基础上形成新鲜血栓,患者会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伴随着烦躁不安,甚至有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出现,如果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应用得当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本文通过对近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期在我院就诊的2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1~66岁,平均年龄49岁,在发病后12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侧壁心梗患者10例,后壁心梗10例,送院时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痛、胸闷、晕厥、休克及心衰等。
1.2 治疗方法
确诊后将患者送入心导管室,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造影结果确定梗死相关血管的病变性质,并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治疗。
2 结果
经过抢救治疗2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血运恢复正常,3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动脉血压同期下降,立即起搏窦性心律恢复正常,20例患者中18例经过急诊急救护理后转危为安,并在院治疗后痊愈,2例在抢救过程中并发症发生,因抢救无效死亡,急诊急救护理成功率达到90%。
3 术中配合及护理
3.1 心电监护
做好急诊急救的护理准备,保证抢救器械和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接诊后迅速有效的为患者止痛镇静,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剧烈的疼痛很容易让患者情绪不稳,因此需及时对患者止痛镇静为接下来的急诊创造机会。急诊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注意维持血压稳定,纠正患者的血容量,控制输液速度和剂量,减轻增加心脏的压力。
3.2 早期吸氧
本组患者进行急诊时有6例因为剧烈的心绞痛而呼吸急促,及时给予吸氧后病情得到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负担大,早期吸氧可以增加心肌供氧,改善心肌缺氧,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心脏的负担,有效控制心肌梗死的范围继续扩大,接诊后患者如无异常情况需立即供氧,观察患者吸氧后的生命体征。
3.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贯穿急诊急救护理的整个过程,患者的消极情绪甚至抵抗治疗都会影响整个急诊急救效果。进行急诊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对于病情的治疗和未来生活的担忧让他们的情绪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烦躁等,如果这种失常的情绪得不到有效疏导,很容易让患者产生术后抑郁的情况,因此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在良好的护理环境下,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巡查时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仔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的感觉,并及时消除患者的疑惑和焦躁心理,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给予鼓励支持,让患者能够正视自己的疾病,保持心境的平和,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
3.4 并发症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流动力学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对手术手术操作有一定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做好基础护理,除颤仪、起搏器等设备设置好备用,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常伴并发症,发病后的一周内都容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极可能导致患者的突然死亡,因此应该做好心电监护工作,做好药物和除颤起搏的准备;手术常用药物利多卡因、间羟胺、多巴胺、阿托品、等抽吸在注射器里备用,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强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指导患者咳嗽,预防支架置入时并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3.5 抗凝药物的应用
术前应用抗凝药物加快血运,手术过程中肝素的应用,并详细记录每次肝素注入的时间和剂量,观察肝素应用效用,并及时补充,溶栓治疗注意穿刺点有无血腫,观察患者的口腔、鼻腔等部位有无出血、瘀斑现象的出现,使用溶栓剂后,冠状动脉中血运恢复正常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律、血压及有无意识障碍等。
4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因冠状动脉粥样化、冠状动脉口阻塞、痉挛或先天畸形导致的官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发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大大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会危及人们生命的疾病,它起病快、病情发展快、病情重、伴随发生的并发症多,发病后患者有持续性疼痛或情绪不稳,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发生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因此临床上病死率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急救需注意以下几点:保护和维持患者的心脏功能,缓解心肌缺血情况,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对患者给予有效的镇痛镇静,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及时治疗伴随发生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的并发症,预防患者猝死,整个过程中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耐心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能够积极配合急诊急救。
本组20例患者中经过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有1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并在接下来的治疗中积极配合,康复出院,2例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因病情无法控制猝死,急诊急救护理成功率达到90%。经过本组研究可以知道,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提高急救成功率,因此急诊急救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的急救知识,掌握专业的急救技术,在急诊急救中准确有效的进行护理操作,为患者的生命争取时间。总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孙卫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J].医学信息.2010,4(7):1733~1734.
[2]付桂芹.急性心肌梗塞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15(1):48~49.
[3]王兵,邓金华,孟霜媛.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06,10(8):44~45.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01-02
急性心肌梗塞又被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它的发生是因为冠状动脉的堵塞造成心肌严重缺血进而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的心肌梗死患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化的基础上形成新鲜血栓,患者会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伴随着烦躁不安,甚至有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出现,如果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应用得当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本文通过对近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期在我院就诊的2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1~66岁,平均年龄49岁,在发病后12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侧壁心梗患者10例,后壁心梗10例,送院时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痛、胸闷、晕厥、休克及心衰等。
1.2 治疗方法
确诊后将患者送入心导管室,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造影结果确定梗死相关血管的病变性质,并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治疗。
2 结果
经过抢救治疗2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血运恢复正常,3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动脉血压同期下降,立即起搏窦性心律恢复正常,20例患者中18例经过急诊急救护理后转危为安,并在院治疗后痊愈,2例在抢救过程中并发症发生,因抢救无效死亡,急诊急救护理成功率达到90%。
3 术中配合及护理
3.1 心电监护
做好急诊急救的护理准备,保证抢救器械和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接诊后迅速有效的为患者止痛镇静,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剧烈的疼痛很容易让患者情绪不稳,因此需及时对患者止痛镇静为接下来的急诊创造机会。急诊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注意维持血压稳定,纠正患者的血容量,控制输液速度和剂量,减轻增加心脏的压力。
3.2 早期吸氧
本组患者进行急诊时有6例因为剧烈的心绞痛而呼吸急促,及时给予吸氧后病情得到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负担大,早期吸氧可以增加心肌供氧,改善心肌缺氧,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心脏的负担,有效控制心肌梗死的范围继续扩大,接诊后患者如无异常情况需立即供氧,观察患者吸氧后的生命体征。
3.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贯穿急诊急救护理的整个过程,患者的消极情绪甚至抵抗治疗都会影响整个急诊急救效果。进行急诊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对于病情的治疗和未来生活的担忧让他们的情绪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烦躁等,如果这种失常的情绪得不到有效疏导,很容易让患者产生术后抑郁的情况,因此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在良好的护理环境下,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巡查时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仔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的感觉,并及时消除患者的疑惑和焦躁心理,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给予鼓励支持,让患者能够正视自己的疾病,保持心境的平和,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
3.4 并发症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流动力学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对手术手术操作有一定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做好基础护理,除颤仪、起搏器等设备设置好备用,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常伴并发症,发病后的一周内都容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极可能导致患者的突然死亡,因此应该做好心电监护工作,做好药物和除颤起搏的准备;手术常用药物利多卡因、间羟胺、多巴胺、阿托品、等抽吸在注射器里备用,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强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指导患者咳嗽,预防支架置入时并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3.5 抗凝药物的应用
术前应用抗凝药物加快血运,手术过程中肝素的应用,并详细记录每次肝素注入的时间和剂量,观察肝素应用效用,并及时补充,溶栓治疗注意穿刺点有无血腫,观察患者的口腔、鼻腔等部位有无出血、瘀斑现象的出现,使用溶栓剂后,冠状动脉中血运恢复正常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律、血压及有无意识障碍等。
4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因冠状动脉粥样化、冠状动脉口阻塞、痉挛或先天畸形导致的官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发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大大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会危及人们生命的疾病,它起病快、病情发展快、病情重、伴随发生的并发症多,发病后患者有持续性疼痛或情绪不稳,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发生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因此临床上病死率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急救需注意以下几点:保护和维持患者的心脏功能,缓解心肌缺血情况,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对患者给予有效的镇痛镇静,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及时治疗伴随发生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的并发症,预防患者猝死,整个过程中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耐心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能够积极配合急诊急救。
本组20例患者中经过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有1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并在接下来的治疗中积极配合,康复出院,2例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因病情无法控制猝死,急诊急救护理成功率达到90%。经过本组研究可以知道,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提高急救成功率,因此急诊急救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的急救知识,掌握专业的急救技术,在急诊急救中准确有效的进行护理操作,为患者的生命争取时间。总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孙卫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J].医学信息.2010,4(7):1733~1734.
[2]付桂芹.急性心肌梗塞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15(1):48~49.
[3]王兵,邓金华,孟霜媛.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06,10(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