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推敲”之妙,明“推敲”之法,提“推敲”之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wen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根据“推敲”这段佳话改编的课文,写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推”“敲”二字的故事。《推敲》教学除了让学生们了解这个故事,感悟贾岛这个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联系文本,品悟诗中“推”“敲”二字的秘妙之处,明晰“推敲”语言文字的方法,结合积累词语提升学生“推敲”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推敲;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9-0076-02
  【教材分析】
  《推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根据“推敲”这段佳话改编的课文,写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推”“敲”二字的故事,那么,《推敲》教学仅仅是让学生们了解这个故事,感悟贾岛这个人吗?我想,看似浅显但朴实的文字背后蕴藏着语文的精华——让学生感受遣词造句的魅力,学会推敲的方法,进而对语文敏感起来,亲近起来,丰富起来。这才是最有用的。
  高年级新课程标准要求品味重点语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因而课堂上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地讨论、交流, 从而认识“推敲”之妙,学会“推敲”之法,并自觉养成“推敲”之习惯。
  【教学目标】
  联系文本,品悟诗中“推”“敲”二字的秘妙之处,明晰“推敲”语言文字的方法,结合积累词语提升学生“推敲”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版块一:品“敲”“推”之秘妙。
  1.品“敲”之妙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品一品“推敲”,学一学“推敲”。用“推”好,还是“敲”好,难住了贾岛。他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引得路人发笑,甚至还闯入了韩大官的仪仗队,差点获罪。幸好遇到了同样爱好作诗的韩愈,一番思索后……
  (1)出示韩愈的话,仔细品读,他说了几个理由?(三个理由:敲门表明有礼貌;衬托月夜之宁静;读起来更响亮。)
  (2)引导学生“推敲”:韩愈说的这些理由,你都能理解吗?
  预设一:为什么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出示: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②教室里安静极了,连一根针掉落在地上都能听得见。③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
  引读这些句子,讨论它们都表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出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生齐读体会。
  预设二:为什么“敲”字读起来更响亮些?
  出示:敲、推。
  让学生分别读读这两个字,感觉口型有何变化 ,有何不同。(引导关注发音的口型,“敲”“闹”的韵母里有“a”,开口比较大,读起来响亮,而“推”“追”的韵母“ui”开口小,声音就不那么响亮了。)
  师:其实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们给小孩子起名字的时候也喜欢用这样响亮的音。我们一起来读读我们同学的名字,一起感受一下。
  出示:班级学生的名字——选择姓名中有开口音的学生
  生齐读班级学生名字。再读诗句“僧敲月下门”体会。
  2.品“推”之好
  师:韩愈说“敲”字更好些,那言下之意是“推”也是有好处的,那么我们也来想想看,“推”有哪些好处呢?
  预设1:表现了他们关系很好,已经到了不需要敲门的程度。
  预设2:表现贾岛想与友人相见的急迫心情。
  预设3:用“推”字也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
  【设计意图:韩愈说的三条理由学生都能理解吗?这可不一定。先品“敲”之妙,是唤起学生 “推敲”的意识。让他们知道文本不是简单读读就能透彻理解的,里面有内涵。“涵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取名字,用“敲”好,就显而易见了。那么“推”就一无是处了吗?我们要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引导他们辩证地去阅读,这也是“推敲”的基本品质之一。让他们知道推敲里面有大学问,也训练他们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能力。】
  版块二:明“推敲”之方法
  师:“敲”有敲的妙,大家也拿不定主意了,到底谁更好,还是要回到文本中,回到当时的情境中。请大家读读这段话,再来思考一下。
  出示: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要点1:抓“拜访”体会准确表达情感。
  要点2:抓“找了好久”“才摸到”体会准确表达意思。
  小结:看来“推敲”语言文字的时候,好与不好,关键是要看表情达意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如何去推敲,学生需要一个方法,一个进行衡量和判断的标准。由文本对话产生的问题,再回到文本中去,由深层次的对话去解决。通过观察文本的表现形式,理解关键词语的内涵,学生感受到“推敲”的方法就是“准确表情达意”。】
  版块三:提“推敲”之能力。
  1.推敲积累课后习题中的词语。
  出示课后习题: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吗?为什么?生讨论后交流。
  2.推敲积累课文中的词语。 生自由读文找词并进行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妥帖”“吟哦”“簇拥”等不常见的词语。)
  3.导入“推敲”的经典案例《泊船瓜洲》。
  出示诗句齐读。(分别出示:春风又“到”江南岸,“过”“入”“满”“绿”)
  师简介诗意,交代换字。生分别“推敲”。
  师:挑战一下王安石,你还能想到哪些字?
  生想象,交流。
  小结:看来,“绿”字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更能准备表达春天来了,江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这层意思。
  【设计意图:古人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阅读教学亦是如此,学生阅读的关键素养就要依靠适时训练来培养。从课后习题入手,再到课文中去寻觅,不起眼的文字,忽略了是错过,琢磨了是精彩。最后拓展到课外,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能力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用习得的方法来体会言语的精妙之处,品尝“推敲”的乐趣。】
  版块四:养“推敲”之习惯。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推敲》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2.搜集有关名家的“推敲”词句的故事并进行交流。
  3.这节课,我们一起经历了推敲语言文字的过程,学习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方法——准确地表情达意。希望大家以前人为榜样,在说话作文时养成自觉“推敲”的好习惯。
  【設计意图:课堂教学是一个吸纳的过程,而讲述故事则是一个传导的过程。在传导的过程中,通过娓娓动听地讲述,感染别人的同时,也不断加深自己的感受,“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因势利导,通过课外拓展,让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推敲”的习惯也就在榜样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中指出:教育是“以儿童为行动主体,同时以儿童自身之知为领导,所发展之行与知不断联锁的过程。”可见,在引领学生发展,尤其是考虑学生终身发展时,必须十分注重学习的自主性探究。因为,教师的任何教育和教学都是短暂的、有阶段性的,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终身的,具有发展的永恒性。  一、在原有知识派生新知识中达成学生自主识字  陶行知先生说:“‘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而不
[摘 要]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补充读本》,不仅能帮助他们学好语文教科书,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他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愉悦。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先认真研读这一读本,再和学生携起手来一起读,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第一学段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最头疼的内容。作文难,难作文,学生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话吐不出。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是抄袭的,要么是仿写的,要么内容空洞,条理不清,词不达意。教师不知如何教学,索性教这些孩子背范文。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下面我以《一件成功的事》的作文指导课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体验,叙说自己的成功事例,以激发习作兴
一  每次经过教室门前,都能看到教师们在行间辛勤工作的身影,一次次感动袭向心头。孩子的悟性有先后,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优势。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不可能实现全班孩子的全部接受,这就亟须教者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不同的孩子提供适时的指导。一位能够兼顾所有孩子学情的教师,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是多大的福祉啊!教者的课堂巡视,既可以了解不同学力的孩子学习的现状,为后续的教学掌握第一手学情资源,又可以为学有困难
[教学目标]  1.能围绕“成长的烦恼”写清楚自己的烦恼是什么,为什么而烦恼,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2.通过交流习作,倾诉自己的内心烦恼,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消除烦恼。  3.懂得正确面对烦恼,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与身边的人交流,学会排解烦恼。  [教学流程]  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欣赏歌曲  1.请同学们欣赏歌曲《做个小孩不容易》,听一听歌唱者的心声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重点体现在“导”字上。教师要有效引领学生释疑解惑,在课堂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文本、学生之间的立体对话,展开大胆、灵动的多元想象,关注丰富、动态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语文课堂 文本对话 童真童趣 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71  【教学再现】  《雨后》是二
[摘 要]课题质疑作为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尽快融入新课的学习。但是,课题质疑并不是随意质疑,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需要学生质疑,只有从课文题目性质出发,确定好课题质疑是否能真正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服务,才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课题质疑 引导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直接影响,而且对于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无法估计的作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教师可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借助文本朗读、创设适宜情境等引领学生用心感受文本,形成对文本的独特解读,从而高效地进行阅读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效果 用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生本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应该从“教语文”向“学语文”的再度转身,以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教学《莫高窟》一文,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均衡的课堂教学结构;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遴选适切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一、揭题  1.咱们中国呀,既是诗的国度,也是词的王国。今天丁老师将跟大家学习一首词。它的题目叫——(范读,齐读,指名读)  2.诗和词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谁能说说有哪些不同?  生1:诗每行字数相等,词每行字数有多有少。  师:所以,词又叫做长短句。  生2:诗只有题目,词既有题目,又有词牌名。  生3:词还分上阕和下阕。  3.那么这首词“如梦令”是词牌名,还是题目呢?(“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