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最适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语文课不同于数学、科学等理科那么严谨缜密,层层推进,最后水到渠成。对某一个词语的斟酌,也许见解不同;对某一处课文朗读,也许语调语气不同;对某一个人物的评价,也许观点不同……而一堂课时间有限,如何统筹安排学习活动,让思维训练有所侧重,并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关键是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为思维而教。
取舍
取舍即做加减法。在常态下,拿到一篇课文,我们总会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往往是学习字词、梳理文脉、概述内容;第二课时重点品味语言,感悟中心,读写迁移。如果不兼顾年段特点,长期机械重复这样的教学模式,就会发现年级越高,课堂越沉闷,思维越固化。所以,对教学环节或教学内容做必要的删减迫在眉睫。
曹老师在执教《日月潭的传说》的生字词时,重点选择了“社、漆、越”等较难的生字,每个字教学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社”是会意字,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猜猜它的本义,新知旧知相生相长;“漆、越”笔画多,重在写法的指导,顺带介绍其由来、演变,让学生感知汉字的魅力。“一筹莫展”与生活实际相连;“翻山越岭”与“披荆斩棘”重在情感、画面感及其构词特点上。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因为课堂有了学生思维生长的空间。
纵观小学阶段的生字词教学,都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读音、字形、字义、情感色彩等做一些加减,从而释放更多的时空,让生字词教学更有思维的质感。
整合
翻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总有太多的遗憾与思考:为什么基础知识部分的读音、字形、词语辨析与运用还有错?是教学中少了归类、比较与辨析的思维活动。为什么课外阅读的书目读了但考不出来?是阅读中缺失了提取信息、整合与重组信息的训练。为什么学生作文来不及写,或者头重脚轻?是教学中少了列提纲、明确文章主旨的思维训练。综观以上问题,关键是思维这个核心出了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否可以做一些调整与变革呢?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共四篇课文,分别是:《负荆请罪》《船长》《爱之链》《最后的姿势》。我们尝试采用单元整合的方式重新构建了教材,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辨力。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紧扣教材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精心设计问题。说说这一单元中一篇或几篇课文的表达顺序和主要内容,并说说用什么方法总结出来的。同时说说本单元文章的共性和不同。共性1:都是通过生活故事来刻画人物特点,描写人间真情。共性2:表达的方法相同,都是抓住生活中的典型故事,进行细致描写。不同1:文章体裁不同,负荆请罪是历史故事剧本,其余三篇文章都是小說;不同2:故事不同,真情不同,刻画的人物性格不同。其次,精准把握时机。小组交流时,教者及时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把握好指导介入的时机,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这样,小组中的成员能对同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获取信息,认识和借鉴他人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模式,从而得出一个个人想法更全面更深刻的回答。最后,精要点评发言。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归纳、总结。不光有称赞与鼓励,更要抓住学生表达观点上的分歧之处,激发和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进行思辨。
通过单元整合,两周的学习任务一周就完成了,而且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文本阅读、采集信息、比较分析,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阅读理解,从发现、推理到表达,学生的思辨力也在拔节生长。接着,我们又设计了一个以“人物”为主的群文阅读训练,学生有法可依,效果显著。
重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课标》中的这些建议提示着我们,要在阅读中教会学生思维,首先老师要学会阅读,学会思维,要能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模式走向对话模式,走向建构知识模式,才能让思维有效生长。
如三年级下册的《日月潭的传说》第一课时教学,我们在建构教材时,备课组的老师一致认为故事内容简单生动,教学中要以学生自主构建的画面为教学内容,在层层推进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于是,我们安排了3次读课文:初读课文,读出故事的主人公及相关事物;再读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人物、事物,理清故事脉络;通过读课文,借助自己排列的画面读出人物或事物背后的关键词,练习说清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3次读课文,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画面、按顺序构建画面、扣住关键词讲画面,他们不仅构建着自己的“学材”,也构建着自己的思维,思维力的生长可观可感。
综上所述,思维能力的生长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项持久而系统的工程。一节课中的思维能力的生长或许是无法评价、无法可视的。但是,我们可以把语文思维的训练过程全面展开,释放更多的时空让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交融、统整起来,从而让思维实现看得见的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关键是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为思维而教。
取舍
取舍即做加减法。在常态下,拿到一篇课文,我们总会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往往是学习字词、梳理文脉、概述内容;第二课时重点品味语言,感悟中心,读写迁移。如果不兼顾年段特点,长期机械重复这样的教学模式,就会发现年级越高,课堂越沉闷,思维越固化。所以,对教学环节或教学内容做必要的删减迫在眉睫。
曹老师在执教《日月潭的传说》的生字词时,重点选择了“社、漆、越”等较难的生字,每个字教学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社”是会意字,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猜猜它的本义,新知旧知相生相长;“漆、越”笔画多,重在写法的指导,顺带介绍其由来、演变,让学生感知汉字的魅力。“一筹莫展”与生活实际相连;“翻山越岭”与“披荆斩棘”重在情感、画面感及其构词特点上。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因为课堂有了学生思维生长的空间。
纵观小学阶段的生字词教学,都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读音、字形、字义、情感色彩等做一些加减,从而释放更多的时空,让生字词教学更有思维的质感。
整合
翻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总有太多的遗憾与思考:为什么基础知识部分的读音、字形、词语辨析与运用还有错?是教学中少了归类、比较与辨析的思维活动。为什么课外阅读的书目读了但考不出来?是阅读中缺失了提取信息、整合与重组信息的训练。为什么学生作文来不及写,或者头重脚轻?是教学中少了列提纲、明确文章主旨的思维训练。综观以上问题,关键是思维这个核心出了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否可以做一些调整与变革呢?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共四篇课文,分别是:《负荆请罪》《船长》《爱之链》《最后的姿势》。我们尝试采用单元整合的方式重新构建了教材,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辨力。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紧扣教材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精心设计问题。说说这一单元中一篇或几篇课文的表达顺序和主要内容,并说说用什么方法总结出来的。同时说说本单元文章的共性和不同。共性1:都是通过生活故事来刻画人物特点,描写人间真情。共性2:表达的方法相同,都是抓住生活中的典型故事,进行细致描写。不同1:文章体裁不同,负荆请罪是历史故事剧本,其余三篇文章都是小說;不同2:故事不同,真情不同,刻画的人物性格不同。其次,精准把握时机。小组交流时,教者及时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把握好指导介入的时机,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这样,小组中的成员能对同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获取信息,认识和借鉴他人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模式,从而得出一个个人想法更全面更深刻的回答。最后,精要点评发言。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归纳、总结。不光有称赞与鼓励,更要抓住学生表达观点上的分歧之处,激发和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进行思辨。
通过单元整合,两周的学习任务一周就完成了,而且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文本阅读、采集信息、比较分析,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阅读理解,从发现、推理到表达,学生的思辨力也在拔节生长。接着,我们又设计了一个以“人物”为主的群文阅读训练,学生有法可依,效果显著。
重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课标》中的这些建议提示着我们,要在阅读中教会学生思维,首先老师要学会阅读,学会思维,要能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模式走向对话模式,走向建构知识模式,才能让思维有效生长。
如三年级下册的《日月潭的传说》第一课时教学,我们在建构教材时,备课组的老师一致认为故事内容简单生动,教学中要以学生自主构建的画面为教学内容,在层层推进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于是,我们安排了3次读课文:初读课文,读出故事的主人公及相关事物;再读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人物、事物,理清故事脉络;通过读课文,借助自己排列的画面读出人物或事物背后的关键词,练习说清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3次读课文,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画面、按顺序构建画面、扣住关键词讲画面,他们不仅构建着自己的“学材”,也构建着自己的思维,思维力的生长可观可感。
综上所述,思维能力的生长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项持久而系统的工程。一节课中的思维能力的生长或许是无法评价、无法可视的。但是,我们可以把语文思维的训练过程全面展开,释放更多的时空让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交融、统整起来,从而让思维实现看得见的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