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误区与策略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受到新理念的影响,导致了教学上的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实质与教学效果。
  一、情境创设的误区与策略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因为课堂中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程的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反而成为了分散学生思维的干扰因素,弱化了教学目的以及学生教学思维的发展。
  我认为,避免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的产生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情境创设应结合引导性的提问
  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而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所以情境创设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用具有引导性的提问来发挥教学的最大效果。而引导性的提问就是充满了“数学味”的提问,这种提问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能为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数学方面的支持。
  (二)情境创设应不拘泥于生活
  创设教学情境,不在于问题提供方式的差异之分和气氛营造得是否热烈,而应归结为本质上是否引起学习主动作出反应,并在心里造成一种跃跃欲试的求知状态。
  (三)情境创设应追求实效
  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的演示,语言、实物操作、教具演示、研究活动,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表情都可以创设情境。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这样才能实现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
  二、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与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是有着诸多的优点,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不少誤区,不容忽视。
  第一,使用和设计不恰当。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必须与教材相结合,它是为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能力服务的。而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有许多不恰当地应用多媒体的行为,这样,不但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还会造成教学与手段脱节,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二,师生角色“失位”。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有些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一味强调课堂中练习的容量和密度大小而忽视学生思考、表达欲望,过分依赖媒体技术,僵化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忽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成为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而造成师生角色“失位”。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运用得当,事半功倍,运用不当,事倍功半。为解决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首先,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是评价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从“辅教”转变到“辅学”上来。所以,编制课件必须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多媒体教学也不应理解为全堂多媒体演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知识的反馈环节,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让小学生在动中探索知识。
  其次,要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不能达到多元的要求,所以必须慎重选择,科学利用。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局限性。我们只有目标明确了,我们才能够作出合理的取舍。
  再次,要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学生学习需要的关系。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全面认识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尤其掌握它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的神奇魅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选择学生最喜欢、教师最擅长、表现最直观、对达成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设计。同时,注意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对于问题似懂非懂”时,借助媒体给出一线思路。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实验或思考过程,必定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误区与策略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误区。一是无兴趣,二是缺少深度,三是组织无序,四是指导乏力。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一要改变观念,激发兴趣,相机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合作学习应建立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培养意识,强化指导,创设氛围。加强教师自身的合作意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地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指导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在获得尊重的基础上获得快乐,在自主思考、真诚交流的基础上充分享受合作成果。通过组与组之间地学习竞争培养合作意识,使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融入到合作学习的氛围中。
  三是调控过程,把握深度,达成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讨论的内容、讨论的时间等方面调控合作学习过程,提高目标的达成度。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参与讨论和汇报的时间,合作学习自然就能讨论出深度,讨论出成果,讨论出积极性。
  总之,合作学习要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教学中,还有不少教学误区,这都有待广大教师和教育教学工作者在不断的探索中去发现与改进,让我们教育教学效果有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现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大致分两种:一是书籍阅读.二是网络阅读。语文教师要对他们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让学生有限的课外阅读更有针对性,与课内学业、身心发展结合起来;更有效率效益,为人生奠基。  一、优秀阅读书目的推荐  向中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必要和有益的。推荐书目应该选取内容健康、思想积极的著作,展示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鼓励中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
期刊
[摘要]机械、重复的作业让教与学都变成了重复的机械劳动,死气沉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形式,如二选一、三选一、多选多、A+B式、套餐式等设计作业并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作业。  [关键词]作业;选择;设计;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1-0057-02  [作者简介]吴少娟(1981—),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四川省成
期刊
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情感因素,使学生明其理、导其行呢?情境教学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我就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感受谈一点看法。  一、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用与教材内容相符、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  如《甲午战
期刊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抽象知识与直观情境结合起来,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联系生活改编数学例题,让学生易懂趣学;链接生活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操作体验;结合生活进行问题探究,让学生分析提升;融入生活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理清思路;艺化生活巧用媒体辅助,让学生直观感悟;贴近生活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精练巩固
期刊
[摘要]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往往用极凝练的文字传达出极丰富的文化内涵,融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人性美于一体。教学古诗,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诗的节奏、韵律、画面、内涵,不仅能感悟到古诗优美的语言与意境,还能触摸到诗人真实的情感与灵魂,不断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古诗;文化品位;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
期刊
【摘要】由于现代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多样化的特点。建立了以“学”为主,重视学生学习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良好氛围。在二十世纪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一直比较偏重于传授各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试图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我们一直注重学生模仿各种动作技能,这导致了教师和学生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未来的体育课程将十分注重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教师不断地创新
期刊
[摘要]学会分享,是现代人必需的一种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教育就是一种分享,分享教育是基于经验分享、知识能力共生、实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一种教育模式,而智慧分享更是对教育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实现智慧共享,应关注四个方面——吸收、宽容、思考、行动。  [关键词]开心说写;智慧;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9-00
期刊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教学实践证明,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人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下面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与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
期刊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地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数学教学地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自学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持之以恒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对此,我浅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
期刊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读书训练,既是一种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语文能力。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读书指的是聋人用准确的口型和正确的手势手脑并用去读课文的一种方式。尽管聋生耳失聪口失声,读书的声音也不太好听,聋生“读书”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并不凸显,但是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