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和《北営堂书钞》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z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虞世南(558-638),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唐初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与魏徵、房玄龄等开国名臣同被画像列于凌烟阁,为唐太宗所推崇。他称虞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①虞世南的书法代表作是正书碑刻《孔子庙堂碑》;所编辑的《北堂书钞》,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类书。
  


  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南朝的陈及隋和初唐三个时代。他少年时,勤奋好学,以至有时十天半月不盥洗。他尤喜书法,深得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真传,书风圆融遒丽,外柔内刚,继承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传统。他与当时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书法家。
  隋灭后,李世民闻虞世南之名,引为秦府参军,又授宏文馆学士,令其与房玄龄同掌文翰,后来又委任著作郎。一次,唐太宗想在屏风上书写《列女传》,没有临本,虞世南在朝堂上一口气默写出来,不错一字,赢得朝中文士的钦佩。虞世南虽长得一副懦弱谨慎样,但个性却耿直刚烈。他多次以古先帝王为政得失,规讽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陇右山崩,后又有彗星出现,唐太宗问“天变”。世南以春秋到晋朝以来的历次灾难及君主反应为例,说:“臣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德义不修,虽获麟凤,终是无补;但政事无阙,虽有灾星,何损于时。然愿陛下勿以功高古人而自矜伐,勿以太平渐久而自骄怠,慎终如始”②。唐太宗听后敛容反省。他一再劝阻唐太宗减省厚葬,使唐太宗有所收敛。他还严正劝阻唐太宗不要恣于游猎而疏于政事。这些都对当时的“贞观之治”起着积极的作用。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你们如果都像虞世南那样刚正忠烈,“天下何忧不理。”③
  虞世南为何能够举典直谏,如数家珍,并被唐太宗赞誉为他的“行秘书”,即随行书库?这和他在隋朝任秘书郎时辑录的一部类书《北堂书钞》有关。因为勤抄书籍,编纂检索工具书,使虞世南比其他人更熟悉各种掌故,而且能够旁征博引,快速回答皇帝的疑问。这部书是他在隋朝大业年间就编写好的。因为他个性刚直,隋炀帝虽深知他是个人才,却始终不重用他,让他当了十年七品官。他官场失意,遂编书自娱。因受两晋南北朝隋时的文风影响,当时文士为文撰述讲求辞藻典故,盛行骈俪;而文士记诵典故、排列偶句的需要,又促进了类书的发展。虞世南曾参加过当时官修类书《长洲玉镜》的编撰,有了经验,遂致《北堂书钞》终成。所谓北堂,指隋秘书省的后堂。唐刘■《隋唐嘉话》叙其事曰:“虞公之为秘书,于省后堂集群书中事可为文用者,号为《北堂书钞》。今此堂犹存,而《书钞》盛传于世。”④
  今所见《北堂书钞》共一百六十卷,部目设置仅有十九部,突出了帝王独尊的观念,以帝王部始,中接后妃、政术、刑法、封爵、设官、礼仪、艺文、乐、武功、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酒食,天、岁时、地部终。下再细分类目,共八百五十一子目。其中有些部仅存类目,其下内容已经散佚,所以实存八百二十八类子目。这是一本专门抄录隋朝以前古籍中可供吟诗作文用之典故、辞藻和一些诗文的摘句的叙事类类书,每摘出句子便以大字记载,后再以双行小字注明出处、解释或按语。知道了它的收书体例,想查询相关资料,只需先明其大部,再寻其小目,按图索骥很快便能得到。比如要查李冰,知其曾为蜀守,就可以查《设官部》“太守”类。这类共264条,涉及“太守”这一官职的设置、品秩、重要性和职责范围等,然后罗列隋以前两百多个太守。这些青史留名者,有的守礼至孝、德行卓著,有的赏罚分明、清廉爱民,有的劝课农桑、抚恤百姓,有的兴修水利、受民爱戴。李冰这条即:“开两江,溉万顷。《风俗通》云:‘秦昭王听田贵之议,以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溉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⑤”今本《风俗通》无此文,幸赖此书得以保全。
  


  实际上,《政术部·方略类》中也有关于李冰的一条:“石犀厌水。《蜀王本纪》云:‘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 下,二枚在水中,以厌水精,因曰石犀里。’”不过,如此检索,其实也是类书的一个缺陷。譬如诸葛亮,因为没有直接的人名可查,只能查相关的事务,比如廉洁类、论兵类、阵类、攻占类、扇类、巾类等等。当然,对今天的人来说,这直接在电脑里就可搜索到,《四库全书》的光盘版就可以检索。但是,当输入“李冰”并限定是在《北堂书钞》中搜索时,却不能找到关于李冰的内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乾隆时修成的《四库全书》收录的是明人陈禹谟刊刻的本子。所谓“明人刻书而书亡”,增删窜改很多,去虞书本来面目已经很远了。其间“李冰”已被改为“陈永”,自然找不到,所以一般公认这个本子质量较劣,因此要慎用。到了清末光绪年间,孔广陶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本书作了全面的校注工作,一方面对一些无注的正文注明出处,另一方面对全书作了精审的校勘。所以现在流传的《北堂书钞》,以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海孔氏刊本为最善,比较接近原书的面目;也有影印本,容易看到。
  据《隋书·经籍志》,《北堂书钞》原有一百七十四卷;但到宋初,皇家已无此书,当时的宋真宗还要从大臣赵安仁家取抄。《宋史·艺文志》著录也只有一百六十卷,并一直流传到今天。书名“北堂”,却是虞世南在隋时私人撰修;又因他在唐时受重用,所以也有人说这是部唐代类书,和《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为“唐代四大类书”。《北堂书钞》引文21000多条,所引书籍除诗赋外,有800种之多。这些古书现在失传十之八九,为辑佚之渊薮。《北堂书钞》为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作出了重要贡献。
  
  注释:
  ①②③《旧唐书》卷七十二《虞世南列传》。
  ④刘■:《隋唐嘉话》(与《朝野佥载》合刊),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⑤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七十四,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版。
  
  作者: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充)研究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刘刚甫先生(1894—1990)和刘田素女士(1902—1985)是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素有美誉的贤伉俪馆员。1982年,他们夫妇重渡东瀛参加早稻田大学百年校庆,也是中日人民友好的一段佳话。  刘刚甫先生本名吕祺,是著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富商刘万钟先生的独子,早年参加过成都辛亥保路运动。1912年,徐炯老师为他改名刘猛,字刚甫。他追随徐先生出川,赴日求学,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旋在日本铁路考察两年,归国后
期刊
巴蜀古文化在我国上古史研究中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与我国其它地方文化一样是泱泱的中华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考古文化而言,巴蜀文化的器物已有大量出土,玉石器、陶器、青铜器等等实物资料的涌现、各种遗址的发现对巴蜀文化的解读提供了条件。  巴文化和蜀文化有着不同的族源,蜀文化来自于四川西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系统,而巴文化则发源于今湖北西北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两种文化本有差异。它们先后进入四川盆地
期刊
车耀先(1894~1946),四川大邑人。曾在川军中任团长、师参谋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大声周刊》社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成都领导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3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狱中坚贞不屈。坚持斗争。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遇害。  ——《辞海》(1984年版)    一、入共产党 属爱国文    车耀先幼年家境贫苦,五岁发蒙读私塾,以后特别喜欢去傅昆山先生办的晚课字
期刊
大足宝顶山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中备受瞩目的造像群。其主要部分是南宋后期,大足人赵智凤清苦七十余年营建的大型密宗道场。它分为结界像、大佛湾、小佛湾三部分;其中大佛湾以宏伟而巨大的规模、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世俗化特色等因素,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览者。值得注意的是,在宝顶山大佛湾中,还有清、民国时期的几龛造像。拿它们与大佛湾内宋代石刻相比较,显得风格殊异,缺乏生动性、内涵性;但因位置缘故,又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在一种崭新的政治思想规范制约下运行的。中国共产党人取得全国性胜利后,出于对光辉历史的珍惜和教育下一代的需要,赋予革命历史题材“战歌”主流话语权力;而彻底推翻私有制的阶级斗争和“一化三改造”的新型经济结构的建立,亦需要文学去宣传、阐释和表现,这就使文学呈现出“颂歌”特征。    一、战歌和颂歌    共和国颂歌的第一个高音,是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的郭沫若的《新华颂
期刊
因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我用诗传的方式展示了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生命、艺术、情感历程,即著有《走近张大千》(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一书,并顺理成章地执编了《走近张大千文论集》,占领了“文化强省实施文化名人战略思考”的前沿。如果说《走近张大千》是对“说不完的张大千”这位“球体艺术家”的感性体验,即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均能领略到一个“今之完美”的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有助于引领人们走近张大千的艺术、
期刊
最近,笔者读到2007年3月28日在上海出版的《古籍新书报》,上面有一条关于陈沫吾先生《三十六计书法篆刻赏析》(巴蜀书社2007年2月出版)的书讯,文字不长,兹转录如下:  本书将书法、篆刻与三十六计的学习赏析进行有机结合,将每一计名用书法、篆刻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再对每一计原文作适当的意译或直译,并配有古今事例予以分析说明,手法新颖独特,具有观赏和学习两重价值。  笔者按图索骥,找到这本《赏析》
期刊
1952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立。早期聘任的馆员(时称研究员)中,有一些少数民族的知名人士。他们出身不同,仕途有别,却都有爱国热忱,毕生致力于国家民族的大业,或治军,或兴教,或济众,或医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才智,作出贡献,成为“德才望”兼备的文史界老前辈。由于历史原因,文史馆至今发布的资料中,有关他们的文字记载叙述不多,而且有些老先生连照片也未得一见。我们查阅有关资料,
期刊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埋藏坑出土一种Ca型青铜头像(K2①:58),头后上侧系挂一长筒形器物(见图)①,考古工作者暂时称为簪子。范小平《古蜀王国的艺术星空》说:一号坑“第三类铜像仅1件(K1:5)。圆顶……后脑勺上有一处插发笄的穿孔”;二号坑“第三类2件,K2②58、K2②63,圆顶,有发笄。”②但这都是男性头像,佩戴簪子的可能性不大。这个长筒形器物也不具备簪子的功用。  在2005年第四届国
期刊
花费两个多月时间读完了《东京梦华录笺注》(伊永文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其搜集资料丰赡,附插图以资补充,可供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参考。不过,该书多达150处以上的舛误,亦令人咋舌。在手边无引用书“对勘”(许多读者都有类似情况)时,只好采用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故馆员王善生先生读书首重“文本对勘”,更重“析文酌义”的校雠经验(文载《文史杂志》总第120期),认真“析文酌义”,予以逐项校勘。本文选择部分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