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和“医生”的故事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b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例分析式教学诊断是借助必要的媒体手段,运用一定观察与诊断技术,理性地对某一活动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在积极的互动中寻求更有效的对策。在实践中,我们将供大家研析的课例戏称为“麻雀”,而对参与诊断的同伴群体戏称为“医生”。现将我园“青苹果乐园”研讨小组对小班亲子阅读活动《跟爸爸在一起》的研讨过程作一梳理,具体展现我们的研究状态。
  一、望——麻雀飞舞,医生观察:对教学目标制定有效性的诊断
  望即看,通过观察教学现场、文本或视频,使参与研讨的教师对被诊断的案例有一个感性认识。
  (一)PPT显示活动目标
  1.阅读《跟爸爸在一起》的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观察画面内容,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3.通过亲子阅读、游戏,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
  (二)诊断者围绕目标畅谈自己的理解
  医1:我先来说说对这个活动教学目标制定的理解:一是主体是否统一,三条目标的主体都是幼儿,是统一的,都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观念;二是内容是否具体可测,这个活动目标的内容比较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比如学会观察画面内容,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就是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制定的:三是体系是否完整。这三条目标分别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制定,并且是层层递进、逐步提升的完整过程。
  医2:我觉得教学目标要有适度的挑战性,要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目标“学会观察画面内容,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就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在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有能力的基础上,给予幼儿学会观察的要求,这就有了能力上的新的挑战。同时这个目标也体现了早期阅读这个领域的学科目标特点。
  二、闻——医雀互动。增进了解:对教学设计思路有效性的诊断
  闻即听,通过执教者对设计思路的诠释,使诊断者对活动设计的背景和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
  主持人1:家长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朱老师这次的活动非常好,请爸爸来到了活动现场。
  主持人2:它很好地弥补了幼儿园男性的空缺。朱老师,你是怎么想到通过亲子游戏的形式帮助家长实现亲子阅读的呢?
  麻雀:我觉得选择父亲来参与我们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能够改变父亲很少参与幼儿活动的偏向行为。我们从一个活动开始慢慢影响父亲的观念,让他们能多挤出时间走进孩子的世界,去诠释一个父亲的真正含义。用游戏方式来实现亲子阅读是和内容联系在一起,《跟爸爸在一起》是一个我自己改编的故事,源自小班整合课程,书里面的情节就是孩子与爸爸游戏的情节。
  医1:这个活动很好地开发利用了父亲这一家长资源。通过温馨的亲子互动阅读,不仅使幼儿更真切更形象地感受、理解了故事,同时爸爸们也一定有不少教育感悟,我觉得她在家长资源的利用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医2:这个活动是个亲子共读活动,爸爸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这个活动的关键和特色所在。为什么请爸爸来参与?这是教材本身的要求。《和爸爸在一起》是一本讲述父女之间浓浓的游戏乐的绘本,爸爸的参与能使教材发挥更好的教育性。这个活动是一颗种子,目的是引导爸爸多陪伴孩子阅读。
  三、问——剖析麻雀,医生讨论:对教学环节设计有效性的诊断
  问即询问,问教师问幼儿问同伴。在交流互动中剖析活动环节,有利于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并形成新的设计策略。
  (一)执教者介绍活动环节设计
  麻雀:本次活动的环节非常简单。一是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家长背对着孩子站成一排。教师带领幼儿玩“猜一猜爸爸在哪里”的游戏,宝宝们观察爸爸的背影,然后走过去牵起爸爸的手一起坐到座位上。请几个爸爸和宝宝与大家分享一下平时玩的游戏。二是亲子阅读故事大书,通过爸爸和孩子的共同阅读和教师的提问,让孩子在交流中表达自己对故事大书的理解。在亲子表演和完整阅读之后,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谈谈参加活动的感受,用宝宝自己的方式感谢爸爸的参与。
  (二)诊断者畅谈自己的理解和困惑
  医1:第一个环节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来想一想在家里玩过什么游戏,很好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接下去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阅读,把孩子们的兴趣点调动到了书本上来。再通过和爸爸一起学着书中的动作来动一动,帮助了孩子们记忆内容。
  医2:第一环节中请爸爸和宝宝玩游戏,回忆生活经验。既使宝宝们放松了下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也使他们感受到和爸爸在一起玩游戏的欢乐。第二环节的亲子共读请爸爸和宝宝们一起看书,使爸爸们有效参与到了活动中来。接着,依据故事中的内容请爸爸和宝宝们一起做滑滑梯、躺在沙发上等动作,让宝宝们感受到了爸爸对他们的爱。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可以说是充分利用家长这一资源,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
  医3:在整个活动环节设计中。教师以图书为载体,家长成为幼儿和图书间的桥梁,帮助幼儿更好地阅读并理解图书内容。但是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更关注的是孩子,所以我们能否在环节设计上更凸显孩子的主体地位,给孩子更多的阅读、讲述和交流的机会呢?
  四、切——把脉诊断、正确评价:对活动目标达成度的诊断
  切即把脉,就教学活动而言,有效的教学一定是使学习者有所收获的学习活动,所以检查学习效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从幼儿表现来诊断:
  医1:活动中,幼儿与爸爸一起阅读故事大书。在爸爸的引导下,初步理解了故事内容,然后在教师的课件展示和与爸爸的互动中,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这样第一个目标便得以实现。在幼儿与爸爸共同阅读之后,大多数幼儿都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看到的故事内容,并和与爸爸一起用动作来表现故事内容,表现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这个亲子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与爸爸一起互动的机会,并在与爸爸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幼儿感到开心,体验到亲子活动的快乐。
  (二)从教师表现来诊断:
  医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个孩子,鼓励每个孩子都能勇敢地到前面表演或者讲述,激发其自信心,这同时也调动了爸爸们的参与热情。从刚刚的活动中,我们看到爸爸为了鼓励孩子参与活动,不断地用语言激励孩子。这样的活动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以主持人的角色来引导爸爸带动孩子加入到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把舞台交给我们的孩子和爸爸。
  医2:本次活动中,教师能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用富有童趣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引起孩子和爸爸的学习兴趣,让爸爸们充满激情地和自己的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游戏,感受阅读的快乐。
  医3:活动中,教师能注意指导家长训练孩子有目的的阅读。在阅读之前给幼儿和家长都提出了阅读要求,这样家长在指导的时候就能有目的地带领孩子进行阅读,让孩子明白阅读的目的就是解决这几个问题。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孩子读文章的时候在思考,一直在问自己的爸爸关于画面上的内容。孩子带着问题阅读。阅读之后力图解答、解决问题,对他们后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其他文献
班上的孩子正在开展主题活动“自然现象”,他们兴趣浓厚,很多孩子都有种植的经验,知道绿色植物的种植特点。渐渐地,孩子们的兴趣落在了讨论如何表征“绿叶的生长”上。“阳光很强,叶子很容易枯萎,所以浇水要在很早的时候。”“叶子需要每天浇水,阳光能给叶子能量。”“叶子能把汽车的污气变成氧气。”于是,教师即时生成活动——“绿叶的生长”,并就此在各个学习中心同步进行这一主题活动。幼儿首先来到民间游戏中心的刺绣区
幼儿每天离园前有一段等待家长来接的时间,一些晚走的孩子往往非常失落。在这里我们搜集整理并设计了一些合适的小游戏,希望孩子在离园的时光里也能快乐,并希望对老师们开展这一时段的工作有所帮助。    开心动物园(小中班)    游戏目标:  1 学习一边拍节奏一边说出动物园里的动物名称。  2 大胆模仿动物的动作。    游戏形式:  集体或小组进行。    游戏规则:  1 轮流说出动物园里的动物名称
赵寄石(192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顾问、南京如意幼儿园名誉园长、赵氏幼儿教育研究服务中心主任。  赵寄石教授1940年毕业于苏州景海女师幼师科,1948年~1952年留学美国,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并攻读托儿教育硕士课程。1952年~1993年历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教科所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主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南京师范大学项目的日常工作,多次出国
编辑推荐理由:  “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海顿如是;而当孩子在聆听并感受那些美妙的音乐,亦或投入地把玩着小“乐器”的时候,亦如是。我想这就是音乐的趣味和价值所在。可是,当我们将音乐作为幼儿集体活动的元素时,被设计后的活动还存在这样的趣味和价值吗?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用音乐激发儿童“生命的灵性”和“精神的火花”?这是一个艰难而有趣的问题,它吸引着多少教师为之探求。
一、研究缘起  家园合作是近几年来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幼儿园积极通过各种形式赢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家长们也是不遗余力地合作,双方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而通力合作。就是在这样一个比较和谐的大背景之下。笔者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并针对家园合作中的一些观念态度、实施效果等问题做了一个微型调查。  二、案例呈现与分析  案例一:丁丁,男,大班幼儿,某天回
轻倦雕窗娟娟月,夜举清香澹澹风。  我独自一人久坐窗前,令人无法接受的考试分数如烈焰灼烧瞳孔。眼看期中考试将至,怎渡,怎渡?  愤懑满腹推开椅子,却是无意,目光触及那方古砚,那支狼毫。突然有种想练字的冲动,把自己也吓了一大跳。于是,我与书法再度相逢,开启一段温暖的旅程。  狼毫沉默,砚台蒙尘。我竟不记得是多久不曾练字了。双手捧砚,拂去灰尘,捻开韧性的狼毫,轻轻磨砚。那熟悉的墨香在空气中氤氲,浓厚,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前科学概念是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又形象地称之为日常概念。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个体的科学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该理论认为,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学生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
又一年的夏天到了,孩子们和我聚在大厅里,“一、二、三”齐刷刷的“茄子”声响起后,新一届的毕业照又拿在了我的手上。“2013年大五班毕业留念”读着照片上的字,看着这一张张稚气中带着些许成熟的笑脸,欢笑声、歌声、哭声……顿时又萦绕在我耳旁。懂事的燕子含着泪说:谢谢老师教我学本领,我很高兴;调皮的阿文走到我面前认真地说:老师,我会想你的;可爱的子涵在我的脸上亲一口,就立即跑开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脸颊,
面对公开活动中的错误  张晓云    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我借班组织了小班数学活动“小青蛙捉害虫”。在活动中有一个环节的操作要求是,给每条毛毛虫身上贴3个三角形或3个正方形或3个圆形,大部分幼儿都贴得又对又快,只有几个幼儿贴了4个。我在讲评时给予了纠正。在下一个环节中,要求幼儿把自己贴的毛毛虫按照图形标记送它们回家。我发现有几个幼儿把贴有正方形的毛毛虫送到了圆形的家,我再次进行了纠正。原计划18分
A幼儿园大班幼儿B从小就酷爱绘画,其作品多次在比赛中获奖。H出版社计划出版《幼儿园优秀美术作品选》一书,经该幼儿园教师推荐,幼儿B的两幅画被选中。但在出版后。书中却没有为幼儿B署名,只有“A幼儿园供稿”字样。幼儿B家长知道后,就向H出版社索要稿酬。H出版社答复说选登幼儿B的绘画作品已征得A幼儿园同意,稿酬也已支付给了A幼儿园,所以不能支付给幼儿B稿酬。A幼儿园则认为幼儿B才5岁,不享有著作权,况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