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广东、山东、江苏等五省区率先命制新课标卷后,2009年高考中,浙江、辽宁、福建等五省市又加入了新课标卷行列,从而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与新高考的对接。综观9套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特色,许多新意,如出现了选考题、附加题、名著阅读题、文化经典阅读题,更注重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和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相适应,试卷更充分的体现出语文高考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等。但是,当我们在高兴之余静下心来考量这些试卷,我们会发现,一些关于“考什么”和“怎样考”的新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笔者在这里不揣浅陋,就其中的几个方面,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选考:这样选考究竟为哪般
“选考”主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鼓励发展个性,体现“选择性”,符合新课标精神。近两年福建卷的名著阅读题,考虑高中生的实际情况,07年四题选做两题,08年、09年两题选做一题,2009年浙江卷有“自选模块测试”,这些题型都具有“选考”的特点。但这里我们要考量的是在大部分新课标卷上出现的现代文阅读选做题。
2009年新课标卷现代文阅读选考题有两种类型,一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主要是传记)阅读二选一,山东、广东、福建、辽宁、宁琼等卷都是这样,二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选一,江苏卷是这种类型。笔者认为,目前这两种类型的选考,从所选考文本的对象或试题难度的均衡方面看,都有不够科学的地方。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选一,未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
新课标非常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对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有非常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具有“共同基础性”,新课标在“必修课程的评价”中还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选一,客观上弱化了文学类文本阅读与鉴赏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不符合新课标精神。而且,由于两类文本试题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层级不同,学生大多愿意选做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的实用类文本(传记或访谈)阅读试题,久而久之,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的重视度就下降了。江苏卷就没有这样选考,而是把文学类阅读作为必考类型,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审美教育、重视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精神。
(二)目前看来,无论山东等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还是江苏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都没能“基本”做到试题难度的等值设计,影响了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
文学类文本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高,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题目难度较大。而人物传记和访谈一类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难度较小,对学生能力考查要求也较低,“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试题难度较低。因此,两类文本的阅读试题很难做到难度基本等值。考场上,大多数聪明的考生恐怕也顾不上个人兴趣爱好,而选考实用类文本了。
再说江苏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从江苏考试说明上我们看到,江苏高考对两类文本阅读能力要求相同,都考查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两类文本阅读难度和试题难度相同。例如,2008年论述类文本《纯朴的嗜血者》的阅读试题,基本扣住文意句意的理解设题,而实用类文本《晚清学人杨守敬》是非常平实的人物小传,设问重点在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阅读和设问的难度明显不一致。2009年也是大致相同的状况。
实际上,新课标说得很明白,“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考能力”,如“概括和提炼文本的观点,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作出初步的评价”,而人物传记一类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和考查的难度都较低。
总之,两类文本特点不同,阅读难度不同,新课标对能力的要求不同,试题难度也难以均衡,这样选考明显既不科学,也不公正。在日前召开的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分析会议上,与会专家已经就这一点达成共识,决定明年现代文阅读不再这样选考,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明确要求“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也就是说,三类文本的阅读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必修内容,是对全体学生的共同的基础的要求,如果长时间以较为固定的模式选考,将不利于新课标的实施,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笔者认为,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应当必考,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可以轮流考,这也许是比较合理的安排。如果要搞选考,可以安排难度基本相同的同类文本(如散文与小说、传记与访谈、文艺论文与科学论文等)选考。
二、名著阅读题:期待与实际距离究竟有多远
有这样一个事实:那些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多是因了课外的自觉自愿地阅读。新课标课程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并在附录一提出“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近两年江苏卷、福建卷出现的名著阅读题,就体现了对高中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名著阅读的重视,也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009年,福建卷文学名著阅读题分值10分,是每个学生必做的“必考题”,除一道选择题外,简答题由考生二选一;江苏卷分值15分,是附加题,只有文科生做,一道多项选择题,两道简答题。名著阅读题究竟是全体学生必考,还是只有文科生做?目前的命题方式能否有效的促进中学生阅读名著?究竟怎样命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考查功能和导向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思考。
(一)是共考题,还是附加题
福建卷的名著阅读题是全体考生都做的“共考题”,而在江苏卷是文科生才做的“附加题”,笔者以为福建卷的做法更科学,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是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它不应该是文科学生的“专利”;关于课外阅读的目标,新课标是在必修课程的目标里提出来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基础的要求,江苏卷只要求文科生做名著阅读题,不利于全体中学生重视名著阅读,似乎不妥。所以,笔者认为,名著阅读题最好作为共考题,面向全体学生。当然,附加题中还有涉及名著阅读的题目,也未尝不可,只是考查范围要大一些,难度要提高一些,命题方式也要有所变化。
(二)期待与实际距离有多远
高考卷中出现名著阅读题,且分值不低,显示了命题者要促进中学生阅读名著,提高学生解读鉴赏名著能力的美好期待,可是,我们稍作调查就会发现,实际情况与这种期待距离甚远,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按要求认真地阅读名著原著。从2009年江苏卷的这几道题的答题情况,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事实。第23题第(1)小题,“《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答出“吝啬鬼”的很多,因为许多资料上都有这个知识,可答出“投机商”“暴发户”的就非常少了,因为事实上学生没有读原著;第23题第(2)小题,“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这道题分值是6分,全省考生平均得分只有1.5分,“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回,其内容对于阅读全书非常重要,“第二回”的内容绝大部分考生却不知道,可见他们没有读原著,或没有认真读原著。
笔者认为,学生不能认真阅读名著,不仅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有关,而且与高考试题的导向及考试要求有关。先说题目,我觉得许多名著阅读题几乎就是文学常识题,常常考查的是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名词解释,如08年江苏卷考查的郭沫若《凤凰涅槃》所用的神话材料、巴金《家》的内容及觉慧的形象特点、鲁迅《呐喊》中的人物形象出自哪篇小说、《红楼梦》中“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09年江苏卷考查的《呐喊》中九斤老太的形象特点、《边城》的内容、《雷雨》中的戏剧冲突等,这些都是与名著有关的文学常识,几乎都可以从“名著提要”一类的复习资料上找到,学生只要花点精力读读资料,多做点练习,就可以了,没有几个人耗费时间去读原著。这样,阅读功能的考查名存实亡,沦为机械的记忆,那么,名著阅读题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再说考试要求,江苏卷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一个是“了解”,一个是“主要”,再由于一些题目的导向作用,那么中学师生大多只是借助一些资料来备考而不读原著,就成为可以理解的事情了。福建卷要求“识记和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虽然和江苏卷相比要求低了一点,可是从题目看来,并非仅仅着眼于“主要”,题目出得比较“细”,有些题目不读原著是很难做好的,因此,从促进学生阅读这个方面讲,福建卷比江苏卷要好。最近召开的江苏高考会议建议“文科班的老师要加强自身学习,要认真阅读10部名著”,我们需要提出疑问的是,需要加强学习、“认真阅读10部名著”的,到底是老师,还是学生?
(三)关于命题及其它
高考试卷中出现名著阅读题是件大好事,笔者认为,目前名著阅读题的命题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起始阶段的特点等方面。
(1)体现新课标精神,有效促进中学师生高度重视阅读名著,把名著阅读活动当成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便说一句,重视名著阅读要从中学语文教师开始,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起始年级开始就重视并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名著。
(2)目前只是起步阶段,题目不要难,但一定要让中学师生知道,不读原著是做不好名著阅读题的。题目既要能体现对阅读结果的重视,又要能体现对阅读过程的重视。
下面是一道中考名著阅读题:
A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文段中A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2)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一个故事:
这道题虽然简单,但命题材料直接从原著中截取,学生不读原著就无法做题,或许对高考命题有点启示。
2008年福建卷第10题“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所选的是两处精彩的片段,一是巴金《家》中鸣凤跳湖前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要求理解“一堵墙”的含意,二是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被摔死在钟塔下的叙述和加西莫多所见所思的描写片段,要求理解“啊!都是我爱过的人呀!”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这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解读和鉴赏能力,如果学生对原著没有过细的阅读,并留有深刻的印象,恐怕是做不出来的,对于现在不少不太重视名著阅读的考生来说,难度太大了,但这两题的命题形式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3)考虑中学生实际情况,名著阅读的范围不要太大,且要相对稳定。
新课标要求“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五部以上”是个宽泛的概念,但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宜超过10部,且应该比较稳定。江苏卷列出24部(条),虽然每年考10部,但这10部能稳定多久,师生并不清楚,给他们阅读和备考带来一定困难,24部都读,都认真读,对于现在的中学生而言,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
此外名著阅读题应该重视“选考”的形式,像福建卷的简答题07年是四选一,08、09年都是二选一,不仅可以让学生有一定自由,而且对于负担很重的中学生来说,似乎更“合情”一些。
三、附加题:究竟怎样考
附加题也是高考和新课标对接的产物,笔者认为,随着新课标实施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实施程度的不断深化,附加题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出现在许多高考试卷中。
2008年和2009年,江苏卷都有附加题,分值40分,是对文科考生“特长”的考查,2009年浙江卷有“自选模块测试”,语文有两个模块,分值20分,是对考重点大学考生“特长”的考查,虽然没有冠以“附加题”的名分,但具有附加题的性质,也可以认为是附加题。
应该说,江苏卷的附加题和浙江卷自选测试的语文模块各有特色,在附加题的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但我们也很容易看到,两套附加题的考查内容和要求有很大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但作为新高考中的新生事物,附加题究竟考什么?怎样考?这两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这里,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力挺课改提高要求
(一)附加题要力挺课改,促进实施新课标,尤其要有利于选修课程的实施
2009年浙江卷考试大纲关于自选测试语文模块的考试内容,明确指出:“依据课程标准……并考虑中学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阅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阅读》选修模块教学实际而确定。”可见其命题着眼于课改,着眼于中学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其两个语文模块的测试题就是和上面两个选修模块相对应的。江苏卷的附加题,第一题是文言文选段阅读,考查断句、内容理解和文学常识,可以认为是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第二题是名著阅读题,着眼于促进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第三题是文学作品分析鉴赏题,选文是郁达夫的《怀鲁迅》,可以认为是和选修模块《现代散文选读》相对应的考查。由此看来,2009年江苏卷附加题利于新课标实施目的也是很明确的。应该说,江浙两省的附加题虽然考查内容及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都着眼于促进课改,促进中学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应该得到肯定。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学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实际上面临困境,表现有二:一是有不少学校根本不重视选修课程的开设,有的虽然开设了一些,但并不投入相应的课时和人力;二是选修课程的教学只选择与高考试题有关的内容,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辅导课。这主要是因为选修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没有在高考中充分体现出来。附加题应该担当起促进中学选修课教学的重任。
(二)着眼于考查特长,提高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江苏卷附加题是对文科考生的考查,浙江卷“附加题”是对考重点大学考生的考查,都是对学生“特长”的考查,这与正卷题考查学生必修的“共同基础”要求不同,所以,附加题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必然要提高。这一点在江浙两卷都得到了体现。如江苏卷第三题由2008年的“材料概括分析题”变为有一定阅读难度的“文学作品分析鉴赏题”,能力要求明显提高,更符合附加题的能力要求;再如浙江卷“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第(2)题,“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第(2)题,“结合文中所引诗歌,探求末句的意蕴”,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即使是关于知识的考查,范围也有所拓展,要求也有所提高。从另一方面看,对考生要求的提高也符合新课标选修课程评价的要求,如诗歌与散文的阅读与鉴赏,选修课程注重要求学生“发现作品的丰富意蕴和深层意义”,“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比必修课程的目标有明显的提高,这一点应该是附加题的命题所必须充分考虑的。此外,只有提高附加题的考查要求,才能充分体现新课标高考的选拔功能。像2009年江苏卷附加题,虽然平均分由2008年的24分降为19分,但它不仅对中学教学的积极影响更大了,而且更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是高层级的能力,应该在附加题中占重要位置。
二、科学灵活体现创新
(一)和正题卷考查点分工要明确
这里需要考虑两点:第一,考查点分工要科学。必修课程目标所要求考查点不要在附加题中考,如前文说过,江苏卷的名著阅读题可以像福建卷那样放在正题卷考,考查全体学生,放在附加题中,只考文科考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第二,试题的考查功能不要重叠。如2009年江苏卷正题卷和附加题卷都考了散文阅读和鉴赏,但考查点分配合理,考查功能基本不重叠。
(二)思维容量、试题难度与分值要相符
附加题卷试题长度较短,阅读容量小,答题时间短,努力做到思维容量、试题难度与分值相符是非常重要的。像2008年江苏卷附加题的“材料概括分析题”,材料阅读量不足400字,而且是平实清晰的说明性文字,从概括分析角度设计了一道6分题和一道9分题,思维容量小,题目难度也不大,而赋分却很高,明显不科学。
(三)对选修课程要求的语文素养的考查,一定要“根在书内,题在书外”这样考不仅科学,而且不给学生的备考增加负担
(四)题型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体现创新精神
可以放入附加题卷的考查点很多,可以轮流考查,题型也应该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固定化。比如对语言文字应用的考查,像下面贴近生活的小题也可以被采用:
(1)请用一个成语形容当前世界的经济状况(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试题)
(2)从语法角度分析下列病句错在何处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2009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题)
把“特长”考查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可以成为附加题的特色。
(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尝试体现“选择性”
体现“选择性”,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符合中学选修课程“选修”的特点和教学实际,适当增加附加题卷的长度,安排“选考题”,应该是很好的尝试。
可以预见,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化和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的不断完善,新高考与新课标的对接会越来越成熟,高考对选考题、名著经典阅读题、附加题的命制和安排,也会越来越科学,这样的考查也会越来越被命题专家看中,从而更多地在实施新课标地区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发出璀璨的光芒。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职教中心普高部)
一、选考:这样选考究竟为哪般
“选考”主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鼓励发展个性,体现“选择性”,符合新课标精神。近两年福建卷的名著阅读题,考虑高中生的实际情况,07年四题选做两题,08年、09年两题选做一题,2009年浙江卷有“自选模块测试”,这些题型都具有“选考”的特点。但这里我们要考量的是在大部分新课标卷上出现的现代文阅读选做题。
2009年新课标卷现代文阅读选考题有两种类型,一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主要是传记)阅读二选一,山东、广东、福建、辽宁、宁琼等卷都是这样,二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选一,江苏卷是这种类型。笔者认为,目前这两种类型的选考,从所选考文本的对象或试题难度的均衡方面看,都有不够科学的地方。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选一,未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
新课标非常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对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有非常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具有“共同基础性”,新课标在“必修课程的评价”中还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选一,客观上弱化了文学类文本阅读与鉴赏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不符合新课标精神。而且,由于两类文本试题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层级不同,学生大多愿意选做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的实用类文本(传记或访谈)阅读试题,久而久之,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的重视度就下降了。江苏卷就没有这样选考,而是把文学类阅读作为必考类型,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审美教育、重视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精神。
(二)目前看来,无论山东等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还是江苏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都没能“基本”做到试题难度的等值设计,影响了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
文学类文本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高,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题目难度较大。而人物传记和访谈一类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难度较小,对学生能力考查要求也较低,“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试题难度较低。因此,两类文本的阅读试题很难做到难度基本等值。考场上,大多数聪明的考生恐怕也顾不上个人兴趣爱好,而选考实用类文本了。
再说江苏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从江苏考试说明上我们看到,江苏高考对两类文本阅读能力要求相同,都考查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两类文本阅读难度和试题难度相同。例如,2008年论述类文本《纯朴的嗜血者》的阅读试题,基本扣住文意句意的理解设题,而实用类文本《晚清学人杨守敬》是非常平实的人物小传,设问重点在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阅读和设问的难度明显不一致。2009年也是大致相同的状况。
实际上,新课标说得很明白,“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考能力”,如“概括和提炼文本的观点,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作出初步的评价”,而人物传记一类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和考查的难度都较低。
总之,两类文本特点不同,阅读难度不同,新课标对能力的要求不同,试题难度也难以均衡,这样选考明显既不科学,也不公正。在日前召开的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分析会议上,与会专家已经就这一点达成共识,决定明年现代文阅读不再这样选考,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明确要求“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也就是说,三类文本的阅读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必修内容,是对全体学生的共同的基础的要求,如果长时间以较为固定的模式选考,将不利于新课标的实施,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笔者认为,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应当必考,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可以轮流考,这也许是比较合理的安排。如果要搞选考,可以安排难度基本相同的同类文本(如散文与小说、传记与访谈、文艺论文与科学论文等)选考。
二、名著阅读题:期待与实际距离究竟有多远
有这样一个事实:那些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多是因了课外的自觉自愿地阅读。新课标课程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并在附录一提出“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近两年江苏卷、福建卷出现的名著阅读题,就体现了对高中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名著阅读的重视,也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009年,福建卷文学名著阅读题分值10分,是每个学生必做的“必考题”,除一道选择题外,简答题由考生二选一;江苏卷分值15分,是附加题,只有文科生做,一道多项选择题,两道简答题。名著阅读题究竟是全体学生必考,还是只有文科生做?目前的命题方式能否有效的促进中学生阅读名著?究竟怎样命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考查功能和导向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思考。
(一)是共考题,还是附加题
福建卷的名著阅读题是全体考生都做的“共考题”,而在江苏卷是文科生才做的“附加题”,笔者以为福建卷的做法更科学,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是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它不应该是文科学生的“专利”;关于课外阅读的目标,新课标是在必修课程的目标里提出来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基础的要求,江苏卷只要求文科生做名著阅读题,不利于全体中学生重视名著阅读,似乎不妥。所以,笔者认为,名著阅读题最好作为共考题,面向全体学生。当然,附加题中还有涉及名著阅读的题目,也未尝不可,只是考查范围要大一些,难度要提高一些,命题方式也要有所变化。
(二)期待与实际距离有多远
高考卷中出现名著阅读题,且分值不低,显示了命题者要促进中学生阅读名著,提高学生解读鉴赏名著能力的美好期待,可是,我们稍作调查就会发现,实际情况与这种期待距离甚远,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按要求认真地阅读名著原著。从2009年江苏卷的这几道题的答题情况,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事实。第23题第(1)小题,“《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答出“吝啬鬼”的很多,因为许多资料上都有这个知识,可答出“投机商”“暴发户”的就非常少了,因为事实上学生没有读原著;第23题第(2)小题,“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这道题分值是6分,全省考生平均得分只有1.5分,“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回,其内容对于阅读全书非常重要,“第二回”的内容绝大部分考生却不知道,可见他们没有读原著,或没有认真读原著。
笔者认为,学生不能认真阅读名著,不仅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有关,而且与高考试题的导向及考试要求有关。先说题目,我觉得许多名著阅读题几乎就是文学常识题,常常考查的是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名词解释,如08年江苏卷考查的郭沫若《凤凰涅槃》所用的神话材料、巴金《家》的内容及觉慧的形象特点、鲁迅《呐喊》中的人物形象出自哪篇小说、《红楼梦》中“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09年江苏卷考查的《呐喊》中九斤老太的形象特点、《边城》的内容、《雷雨》中的戏剧冲突等,这些都是与名著有关的文学常识,几乎都可以从“名著提要”一类的复习资料上找到,学生只要花点精力读读资料,多做点练习,就可以了,没有几个人耗费时间去读原著。这样,阅读功能的考查名存实亡,沦为机械的记忆,那么,名著阅读题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再说考试要求,江苏卷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一个是“了解”,一个是“主要”,再由于一些题目的导向作用,那么中学师生大多只是借助一些资料来备考而不读原著,就成为可以理解的事情了。福建卷要求“识记和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虽然和江苏卷相比要求低了一点,可是从题目看来,并非仅仅着眼于“主要”,题目出得比较“细”,有些题目不读原著是很难做好的,因此,从促进学生阅读这个方面讲,福建卷比江苏卷要好。最近召开的江苏高考会议建议“文科班的老师要加强自身学习,要认真阅读10部名著”,我们需要提出疑问的是,需要加强学习、“认真阅读10部名著”的,到底是老师,还是学生?
(三)关于命题及其它
高考试卷中出现名著阅读题是件大好事,笔者认为,目前名著阅读题的命题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起始阶段的特点等方面。
(1)体现新课标精神,有效促进中学师生高度重视阅读名著,把名著阅读活动当成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便说一句,重视名著阅读要从中学语文教师开始,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起始年级开始就重视并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名著。
(2)目前只是起步阶段,题目不要难,但一定要让中学师生知道,不读原著是做不好名著阅读题的。题目既要能体现对阅读结果的重视,又要能体现对阅读过程的重视。
下面是一道中考名著阅读题:
A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文段中A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2)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一个故事:
这道题虽然简单,但命题材料直接从原著中截取,学生不读原著就无法做题,或许对高考命题有点启示。
2008年福建卷第10题“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所选的是两处精彩的片段,一是巴金《家》中鸣凤跳湖前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要求理解“一堵墙”的含意,二是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被摔死在钟塔下的叙述和加西莫多所见所思的描写片段,要求理解“啊!都是我爱过的人呀!”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这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解读和鉴赏能力,如果学生对原著没有过细的阅读,并留有深刻的印象,恐怕是做不出来的,对于现在不少不太重视名著阅读的考生来说,难度太大了,但这两题的命题形式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3)考虑中学生实际情况,名著阅读的范围不要太大,且要相对稳定。
新课标要求“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五部以上”是个宽泛的概念,但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宜超过10部,且应该比较稳定。江苏卷列出24部(条),虽然每年考10部,但这10部能稳定多久,师生并不清楚,给他们阅读和备考带来一定困难,24部都读,都认真读,对于现在的中学生而言,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
此外名著阅读题应该重视“选考”的形式,像福建卷的简答题07年是四选一,08、09年都是二选一,不仅可以让学生有一定自由,而且对于负担很重的中学生来说,似乎更“合情”一些。
三、附加题:究竟怎样考
附加题也是高考和新课标对接的产物,笔者认为,随着新课标实施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实施程度的不断深化,附加题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出现在许多高考试卷中。
2008年和2009年,江苏卷都有附加题,分值40分,是对文科考生“特长”的考查,2009年浙江卷有“自选模块测试”,语文有两个模块,分值20分,是对考重点大学考生“特长”的考查,虽然没有冠以“附加题”的名分,但具有附加题的性质,也可以认为是附加题。
应该说,江苏卷的附加题和浙江卷自选测试的语文模块各有特色,在附加题的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但我们也很容易看到,两套附加题的考查内容和要求有很大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但作为新高考中的新生事物,附加题究竟考什么?怎样考?这两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这里,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力挺课改提高要求
(一)附加题要力挺课改,促进实施新课标,尤其要有利于选修课程的实施
2009年浙江卷考试大纲关于自选测试语文模块的考试内容,明确指出:“依据课程标准……并考虑中学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阅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阅读》选修模块教学实际而确定。”可见其命题着眼于课改,着眼于中学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其两个语文模块的测试题就是和上面两个选修模块相对应的。江苏卷的附加题,第一题是文言文选段阅读,考查断句、内容理解和文学常识,可以认为是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第二题是名著阅读题,着眼于促进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第三题是文学作品分析鉴赏题,选文是郁达夫的《怀鲁迅》,可以认为是和选修模块《现代散文选读》相对应的考查。由此看来,2009年江苏卷附加题利于新课标实施目的也是很明确的。应该说,江浙两省的附加题虽然考查内容及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都着眼于促进课改,促进中学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应该得到肯定。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学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实际上面临困境,表现有二:一是有不少学校根本不重视选修课程的开设,有的虽然开设了一些,但并不投入相应的课时和人力;二是选修课程的教学只选择与高考试题有关的内容,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辅导课。这主要是因为选修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没有在高考中充分体现出来。附加题应该担当起促进中学选修课教学的重任。
(二)着眼于考查特长,提高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江苏卷附加题是对文科考生的考查,浙江卷“附加题”是对考重点大学考生的考查,都是对学生“特长”的考查,这与正卷题考查学生必修的“共同基础”要求不同,所以,附加题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必然要提高。这一点在江浙两卷都得到了体现。如江苏卷第三题由2008年的“材料概括分析题”变为有一定阅读难度的“文学作品分析鉴赏题”,能力要求明显提高,更符合附加题的能力要求;再如浙江卷“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第(2)题,“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第(2)题,“结合文中所引诗歌,探求末句的意蕴”,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即使是关于知识的考查,范围也有所拓展,要求也有所提高。从另一方面看,对考生要求的提高也符合新课标选修课程评价的要求,如诗歌与散文的阅读与鉴赏,选修课程注重要求学生“发现作品的丰富意蕴和深层意义”,“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比必修课程的目标有明显的提高,这一点应该是附加题的命题所必须充分考虑的。此外,只有提高附加题的考查要求,才能充分体现新课标高考的选拔功能。像2009年江苏卷附加题,虽然平均分由2008年的24分降为19分,但它不仅对中学教学的积极影响更大了,而且更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是高层级的能力,应该在附加题中占重要位置。
二、科学灵活体现创新
(一)和正题卷考查点分工要明确
这里需要考虑两点:第一,考查点分工要科学。必修课程目标所要求考查点不要在附加题中考,如前文说过,江苏卷的名著阅读题可以像福建卷那样放在正题卷考,考查全体学生,放在附加题中,只考文科考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第二,试题的考查功能不要重叠。如2009年江苏卷正题卷和附加题卷都考了散文阅读和鉴赏,但考查点分配合理,考查功能基本不重叠。
(二)思维容量、试题难度与分值要相符
附加题卷试题长度较短,阅读容量小,答题时间短,努力做到思维容量、试题难度与分值相符是非常重要的。像2008年江苏卷附加题的“材料概括分析题”,材料阅读量不足400字,而且是平实清晰的说明性文字,从概括分析角度设计了一道6分题和一道9分题,思维容量小,题目难度也不大,而赋分却很高,明显不科学。
(三)对选修课程要求的语文素养的考查,一定要“根在书内,题在书外”这样考不仅科学,而且不给学生的备考增加负担
(四)题型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体现创新精神
可以放入附加题卷的考查点很多,可以轮流考查,题型也应该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固定化。比如对语言文字应用的考查,像下面贴近生活的小题也可以被采用:
(1)请用一个成语形容当前世界的经济状况(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试题)
(2)从语法角度分析下列病句错在何处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2009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题)
把“特长”考查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可以成为附加题的特色。
(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尝试体现“选择性”
体现“选择性”,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符合中学选修课程“选修”的特点和教学实际,适当增加附加题卷的长度,安排“选考题”,应该是很好的尝试。
可以预见,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化和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的不断完善,新高考与新课标的对接会越来越成熟,高考对选考题、名著经典阅读题、附加题的命制和安排,也会越来越科学,这样的考查也会越来越被命题专家看中,从而更多地在实施新课标地区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发出璀璨的光芒。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职教中心普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