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国内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教育领域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日益增多。分析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资料,描述研究资料的数量与时间分布,归纳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探讨出其中有待深化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把握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
一、心理资本概念简述
心理资本作为一个年轻的概念,现阶段对其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的意见。美国著名学者、经济学家Glodsmith等于1997年最早提出这一概念,认为心理资本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个体产生效率的心理特征。目前关于心理资本的概念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将心理资本认为是个体的心理特质;第二,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心理状态,指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态;第三,将心理资本看作前面二者的结合,是类状态。
二、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资本文献资料的数量统计
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截止到2018年10月19日,篇名中含有“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文献548篇,含有“高校生心理资本”的文献214篇,含有“高等院校学生心理资本”的文献1篇,含有“高职生心理资本”的文献125篇,含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资本”的文献3篇。共检索到的891篇文献资料基本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最早的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论文是2004年的《高校女特困生的心态特征与心理资本富足》(谢旭、慧孙营),可见心理资本概念提出7年后关于我国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二)国内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注大学生中不同群体心理资本的研究。大学生不同群体的心理资本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如贫困学生、有留守经历学生、农村籍学生、90后学生、男性学生、女性学生、新入学学生、毕业生、少数民族学生等,其中最早得到关注的群体是贫困女生,2004年谢旭慧和孙营以高校特困女生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学生心理状态特征进行了考察,并提出富足其心理资本的几点策略。
2.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创业教育的研究。自教育部2010年公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来,社会各界共同鼓励大学生创业。从此,针对创业教育各环节中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得到关注较多的是高校学生心理资本与创业意向、创业决策、创业素质、创业绩效、创业价值观等的关系。
3.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活动的研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活动,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心理活动参与其中,心理资本作为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主要研究方向是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压力、学习倦怠、学习投入、学习满意度等方面的关系。
4.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社会活动的研究。大学生既是学校人也是社会人,生活在大学中的学生除完成学习的首要任务外,也会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对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社会活动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得到关注较多的是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社会适应、社会支持、社交恐惧等内容之间的关系研究。
5.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干预研究。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本身开发与培养的研究也十分关注,如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养成路径、积累过程、开发策略、功能价值、分类构成和干预策略等都得到深入的研究。国内学者通过研究证实了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积极影响,心理资本的开发和干预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业绩效和生活满意度。
6.关注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显示的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如王嘉(2010)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其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心理资本及各因子与SCL-90中九个因子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且心理资本的乐观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预测作用。这意味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的主要特点
1.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热度逐年提升。2004年开始出现我国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文献资料,但关注度比较低,全年只有1篇论文发表。而后一直处于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研究文献资料的空白期,直到2008年又出现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文献,从此关于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热度逐年提升,文献资料数量在2015年和2016年达到最高值,均为121篇。
2.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重。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都得到学者的关注,并且很多学术成果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融合的产物。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很多大学教师也参与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实践研究中,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对其理论研究的热情。
3.地区经济决定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水平。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水平也与该研究地区的经济状况成正比。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状况一般都较好,对本地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对这一地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成果也较多,如北京、上海等。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数量较少,相应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重视程度也明显不足,对其进行的研究也较为薄弱。
三、对我国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现状的反思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本土化研究
关于心理资本研究的量表多是引用国外的或者以国外的为基础进行本土化改造,如国内最早出现的心理资本量表是李超平翻译的Luthans的心理资本问卷(PCQ-24),随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在PCQ-24的基础上改编或开发了新的心理资本量表,基于这种情况,为提升我国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水平,最重要的是加强本土化研究的力度,吸取过往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成分,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资本的研究。
(二)增强大学生心理资本有关教师研究
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干预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在大学中教育学生的教师,但现阶段对我国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多停留在单纯的学生层面。为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水平,应增强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相关教师的研究,探究大学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寻求从大学教师层面对学生心理资本产生正向影响。
(三)扩展大学生心理资本实证研究范式
现阶段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实证研究多以横向研究为主,虽然横向研究比较节省时间和经费,且易于实施,但不易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中的稳定性问题和对学生心理资本产生早期影响的因素,所以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纵向研究范式。通过纵向实证研究可以看到比较完整的心理资本发展过程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转折点,尤其適用于对大学生的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1]
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0.
[2]赵涵.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王蓓,苗元江,蒋苏芹等.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及其相关研究[J].校园心理,2011(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
一、心理资本概念简述
心理资本作为一个年轻的概念,现阶段对其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的意见。美国著名学者、经济学家Glodsmith等于1997年最早提出这一概念,认为心理资本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个体产生效率的心理特征。目前关于心理资本的概念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将心理资本认为是个体的心理特质;第二,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心理状态,指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态;第三,将心理资本看作前面二者的结合,是类状态。
二、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资本文献资料的数量统计
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截止到2018年10月19日,篇名中含有“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文献548篇,含有“高校生心理资本”的文献214篇,含有“高等院校学生心理资本”的文献1篇,含有“高职生心理资本”的文献125篇,含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资本”的文献3篇。共检索到的891篇文献资料基本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最早的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论文是2004年的《高校女特困生的心态特征与心理资本富足》(谢旭、慧孙营),可见心理资本概念提出7年后关于我国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二)国内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注大学生中不同群体心理资本的研究。大学生不同群体的心理资本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如贫困学生、有留守经历学生、农村籍学生、90后学生、男性学生、女性学生、新入学学生、毕业生、少数民族学生等,其中最早得到关注的群体是贫困女生,2004年谢旭慧和孙营以高校特困女生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学生心理状态特征进行了考察,并提出富足其心理资本的几点策略。
2.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创业教育的研究。自教育部2010年公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来,社会各界共同鼓励大学生创业。从此,针对创业教育各环节中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得到关注较多的是高校学生心理资本与创业意向、创业决策、创业素质、创业绩效、创业价值观等的关系。
3.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活动的研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活动,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心理活动参与其中,心理资本作为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主要研究方向是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压力、学习倦怠、学习投入、学习满意度等方面的关系。
4.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社会活动的研究。大学生既是学校人也是社会人,生活在大学中的学生除完成学习的首要任务外,也会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对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社会活动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得到关注较多的是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社会适应、社会支持、社交恐惧等内容之间的关系研究。
5.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干预研究。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本身开发与培养的研究也十分关注,如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养成路径、积累过程、开发策略、功能价值、分类构成和干预策略等都得到深入的研究。国内学者通过研究证实了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积极影响,心理资本的开发和干预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业绩效和生活满意度。
6.关注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显示的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如王嘉(2010)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其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心理资本及各因子与SCL-90中九个因子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且心理资本的乐观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预测作用。这意味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的主要特点
1.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热度逐年提升。2004年开始出现我国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文献资料,但关注度比较低,全年只有1篇论文发表。而后一直处于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研究文献资料的空白期,直到2008年又出现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文献,从此关于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热度逐年提升,文献资料数量在2015年和2016年达到最高值,均为121篇。
2.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重。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都得到学者的关注,并且很多学术成果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融合的产物。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很多大学教师也参与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实践研究中,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对其理论研究的热情。
3.地区经济决定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水平。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水平也与该研究地区的经济状况成正比。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状况一般都较好,对本地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对这一地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成果也较多,如北京、上海等。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数量较少,相应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重视程度也明显不足,对其进行的研究也较为薄弱。
三、对我国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现状的反思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本土化研究
关于心理资本研究的量表多是引用国外的或者以国外的为基础进行本土化改造,如国内最早出现的心理资本量表是李超平翻译的Luthans的心理资本问卷(PCQ-24),随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在PCQ-24的基础上改编或开发了新的心理资本量表,基于这种情况,为提升我国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水平,最重要的是加强本土化研究的力度,吸取过往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成分,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资本的研究。
(二)增强大学生心理资本有关教师研究
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干预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在大学中教育学生的教师,但现阶段对我国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多停留在单纯的学生层面。为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水平,应增强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相关教师的研究,探究大学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寻求从大学教师层面对学生心理资本产生正向影响。
(三)扩展大学生心理资本实证研究范式
现阶段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实证研究多以横向研究为主,虽然横向研究比较节省时间和经费,且易于实施,但不易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中的稳定性问题和对学生心理资本产生早期影响的因素,所以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纵向研究范式。通过纵向实证研究可以看到比较完整的心理资本发展过程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转折点,尤其適用于对大学生的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1]
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0.
[2]赵涵.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王蓓,苗元江,蒋苏芹等.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及其相关研究[J].校园心理,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