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初中学生的学习中,教育工作者通过培育他们的综合素质,以达到学生综合发展的目的。道德与法治一课主要为了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浅析培育学生美育从而完成教学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美育
引言
道德与法治是学校必备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打开法律的大门,帮助学生健全良好的遵规守序的人格。而在道德与法治中,建立学生与法制道德之间的必然联系,是重中之重。因此,需要发挥美育的作用。
一、浅析美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1.树立良好审美情趣,促进课程的开展
美育是一门立足于学生基础的美感认知的课程,进而对学生的情绪思想进行有意识的调节。大部分学生的主观意识是具有强烈的随意性的,因此在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时容易敷衍了事。而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美感,进而拥有足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意识的展开课程的学习。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册的课件学习中,第一单元是成长的节拍。如果学生缺乏美育的基础,对于成长的范畴一知半解,就很难完全融入学习的氛围。很多学生觉得过完年是成长,有学生觉得过完生日是成长。但是他们只是知道笼统的说法,却不能指出成长真正的内容。老师需要对此进行指导,通过加强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成长内容的把握,进而提高审美情趣。
2.践行审美实践,深化课程的内容
加强学生的美育,可以将美育中的审美情感系统化,进而分解出相关多样的审美行为。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中的家的意味”中,老师通过美育的培育,让学生对于家的认知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可以包括家的种类、家的来源、形成家的原因等,树立学生对家的完全感悟。这样一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知道在实践中不仅仅是通过认识家的构造来区分家,还可以通过形成家的方法来完成意识创造。
3.增强审美感受,提高课程的效率
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处于行动亢奋的时期,很多知识无法真正理解。相比而言,美育更能吸引学生,因为美育的特点之一便是让学生的身心愉悦、培育他们良好的生活态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三观和心理素质就有明显的提高。那么,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就更能设身处地的学习下去。
二、浅析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践行美育培育的具体措施
1.提升审美案例的形象性
为了提升学生浓厚的积极性,因此培育过程中应绘声绘色,确立良好的美育导向案例,让学生不自觉的被吸引。这一步是基础,是让学生真正学会关注审美趋势的方法。老师可以选取生活中富有情趣和美感的经历,创设情境,将学生代入场景。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册的学习中,有一堂课名为《友谊与成长同行》老师需要将友谊和成长两个概念提炼出来,选取的事例就要完全和两个概念挂钩。友谊可以包括朋友的感情、同学的感情、老师的平等沟通感情等等,老师就可以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啊,你们知道友谊是什么吗?”,然后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当同学们说完以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那么大家知道友谊是怎么来的吗?”,老师继续说道:“如果你们的朋友抢了你们喜欢的礼物,你们还愿意和他做朋友吗?如果你们的朋友打你们,你们还会开心吗?朋友愿意和你们玩,愿意保护你们,都是因为你们之间的友谊啊。”然后老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写出自己还知道有关友谊的事例,进行评比。然后老师构筑关于成长的概念:“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朋友保护你们,你们是不是才能幸福快乐呢,这样你们就成长了年纪。朋友因为友谊帮你们收拾衣服,你们是不是学到了经验,这就是成长了经历。朋友欺负你们,你们选择原谅他,这是成长了阅历。”另外,老师还可以树立一个良好的审美形象,供学生们模仿学习。例如,学生们爱玩,老师就可以通过自己表演,推出一个爱玩的主人公,运用幽默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让同学们了解主人公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用在玩耍中传递友谊的美好画面。老师可以用賣火柴的小女孩作为主人公,然后续写故事,对同学们说道:“假设有一个和她有深厚友谊的朋友出现了,就会变得不一样。当然,不能脱离道德与法制的范畴,将道德与友谊结合起来。”
2.提升审美行为的实践性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需要帮助学生从具有审美情感转向审美实践。努力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消化。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一年级上册中有一节课为珍视生命,老师可以根据生命这个要点提前组织搜寻比赛,先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一段关于身边不珍惜生命的资料,然后让学生进行笔记。之后让学生回家以后寻找相关珍爱生命的事迹,然后给同学沟通。之后老师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成果进行发言,分享各自的感悟。在同学们分享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分享珍爱生命的相关歌曲,让同学们进入气氛。再或者,在《守护生命》一课中,老师可以组织课外实践,让同学们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然后讲解它们对人类的作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爱护它们的生命,然后加深印象。在实践结束以后,写读后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发展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培育有着实际意义。通过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转化为审美实践,能够真正的将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精髓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对美育培育的措施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孙天兴.谈美育在中学道德法治之间的渗透[J].课题研究.2019.
[2]李茂竹.美育培育对于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意义[J].教学成果.2019.
(作者单位:1.山东省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2.山东省沂源县韩旺中心学校)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浅析培育学生美育从而完成教学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美育
引言
道德与法治是学校必备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打开法律的大门,帮助学生健全良好的遵规守序的人格。而在道德与法治中,建立学生与法制道德之间的必然联系,是重中之重。因此,需要发挥美育的作用。
一、浅析美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1.树立良好审美情趣,促进课程的开展
美育是一门立足于学生基础的美感认知的课程,进而对学生的情绪思想进行有意识的调节。大部分学生的主观意识是具有强烈的随意性的,因此在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时容易敷衍了事。而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美感,进而拥有足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意识的展开课程的学习。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册的课件学习中,第一单元是成长的节拍。如果学生缺乏美育的基础,对于成长的范畴一知半解,就很难完全融入学习的氛围。很多学生觉得过完年是成长,有学生觉得过完生日是成长。但是他们只是知道笼统的说法,却不能指出成长真正的内容。老师需要对此进行指导,通过加强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成长内容的把握,进而提高审美情趣。
2.践行审美实践,深化课程的内容
加强学生的美育,可以将美育中的审美情感系统化,进而分解出相关多样的审美行为。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中的家的意味”中,老师通过美育的培育,让学生对于家的认知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可以包括家的种类、家的来源、形成家的原因等,树立学生对家的完全感悟。这样一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知道在实践中不仅仅是通过认识家的构造来区分家,还可以通过形成家的方法来完成意识创造。
3.增强审美感受,提高课程的效率
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处于行动亢奋的时期,很多知识无法真正理解。相比而言,美育更能吸引学生,因为美育的特点之一便是让学生的身心愉悦、培育他们良好的生活态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三观和心理素质就有明显的提高。那么,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就更能设身处地的学习下去。
二、浅析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践行美育培育的具体措施
1.提升审美案例的形象性
为了提升学生浓厚的积极性,因此培育过程中应绘声绘色,确立良好的美育导向案例,让学生不自觉的被吸引。这一步是基础,是让学生真正学会关注审美趋势的方法。老师可以选取生活中富有情趣和美感的经历,创设情境,将学生代入场景。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册的学习中,有一堂课名为《友谊与成长同行》老师需要将友谊和成长两个概念提炼出来,选取的事例就要完全和两个概念挂钩。友谊可以包括朋友的感情、同学的感情、老师的平等沟通感情等等,老师就可以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啊,你们知道友谊是什么吗?”,然后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当同学们说完以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那么大家知道友谊是怎么来的吗?”,老师继续说道:“如果你们的朋友抢了你们喜欢的礼物,你们还愿意和他做朋友吗?如果你们的朋友打你们,你们还会开心吗?朋友愿意和你们玩,愿意保护你们,都是因为你们之间的友谊啊。”然后老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写出自己还知道有关友谊的事例,进行评比。然后老师构筑关于成长的概念:“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朋友保护你们,你们是不是才能幸福快乐呢,这样你们就成长了年纪。朋友因为友谊帮你们收拾衣服,你们是不是学到了经验,这就是成长了经历。朋友欺负你们,你们选择原谅他,这是成长了阅历。”另外,老师还可以树立一个良好的审美形象,供学生们模仿学习。例如,学生们爱玩,老师就可以通过自己表演,推出一个爱玩的主人公,运用幽默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让同学们了解主人公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用在玩耍中传递友谊的美好画面。老师可以用賣火柴的小女孩作为主人公,然后续写故事,对同学们说道:“假设有一个和她有深厚友谊的朋友出现了,就会变得不一样。当然,不能脱离道德与法制的范畴,将道德与友谊结合起来。”
2.提升审美行为的实践性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需要帮助学生从具有审美情感转向审美实践。努力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消化。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一年级上册中有一节课为珍视生命,老师可以根据生命这个要点提前组织搜寻比赛,先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一段关于身边不珍惜生命的资料,然后让学生进行笔记。之后让学生回家以后寻找相关珍爱生命的事迹,然后给同学沟通。之后老师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成果进行发言,分享各自的感悟。在同学们分享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分享珍爱生命的相关歌曲,让同学们进入气氛。再或者,在《守护生命》一课中,老师可以组织课外实践,让同学们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然后讲解它们对人类的作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爱护它们的生命,然后加深印象。在实践结束以后,写读后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发展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培育有着实际意义。通过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转化为审美实践,能够真正的将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精髓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对美育培育的措施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孙天兴.谈美育在中学道德法治之间的渗透[J].课题研究.2019.
[2]李茂竹.美育培育对于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意义[J].教学成果.2019.
(作者单位:1.山东省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2.山东省沂源县韩旺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