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饯学森对末来教育作了如下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逐渐升华与完善。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应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让语文课活起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已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领域,发挥了巨大的教学优势。在课堂上有效的运用现代多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设疑启智、创设情景、营造创新氛围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末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感兴趣;而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变抽象为直观,化虚为实,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例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文章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山里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亲眼目睹过这种罕见的壮观景象。在学习“潮来之时”一段时,我利用媒体播放录像,让学生先观看,再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并想象潮来时的气势,使学生急切想探知课文内容,进而领悟大自然的奥秘与力量。
2.动态直观、化解重点难点
合理使用多数字化教学资源,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语言文字由静变动,鲜活起来,把抽象变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它有大小互换、虚实互补、零整拼装、动静结合和远近交替的特点,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立体感,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例如:《詹天佑》一课,最能表现詹天佑具有杰出才能的是它所设计的“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要设计这条线路?火车是怎样在线路上行驶的?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单凭教师的讲解都很难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在屏幕上出现青龙桥陡峭的坡势,让学生了解此处的地形特点。然后演示出“人字形”的线路,一列火车在人字形线路的行驶过程,用直观演示,动静结合的效果,无须教师的任何讲解,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完全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教学的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3.加强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教学效益,促进课堂高效。小学生的注意力极易分散,课堂组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常课堂上需要教师多次善意的提示与提醒,这样的组织教学收效甚微,常常是教师挖空心思、费尽口舌,学生反而感觉乏味,学习起来无精打采。恰当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改观以上情况,加强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每节课学生思维疲乏,教师设计了一位“卡通博士”,所有的练习由“卡通博士”带领学生闯关,每闯过一贯博士都会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再提出闯下一关的要求。全部过关后,“卡通博士”奖励大家一同登上快乐之岛,尽情的享受成功的喜悦。整个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轻松、有序、高效。
4.在数字化教学中应避免出现几个误区
4.1 在课堂上为了活跃课堂效果,营造比较好的教学气氛,如滥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过多,就能忽略了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4.2 不易判断重点和难点。图片、视频、版式安排不合理,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就没有那么明确,尽管有学到知识,但也会因为没有时间练习、融会贯通、学习效果就不是那么显著了。这样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这节课就显得没有意义。
4.3 由于多媒体可以容纳的内容,进度太快,学生本课的教学,只是有一定的认识而已,达不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4.4 过分依赖信息化教学资源,甚至滥用。以为什么情况都用课件演示较好,要知道在我們语文课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动中学,思中练”,才能掌握教学内容;体验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总之,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把他运用到我们的小学教学中,用这高科技的产物来辅助教学,既能吸引学生,帮助学习,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艺术,拓宽学生的视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阵地。
收稿日期:2012-09-27
1.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设疑启智、创设情景、营造创新氛围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末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感兴趣;而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变抽象为直观,化虚为实,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例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文章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山里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亲眼目睹过这种罕见的壮观景象。在学习“潮来之时”一段时,我利用媒体播放录像,让学生先观看,再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并想象潮来时的气势,使学生急切想探知课文内容,进而领悟大自然的奥秘与力量。
2.动态直观、化解重点难点
合理使用多数字化教学资源,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语言文字由静变动,鲜活起来,把抽象变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它有大小互换、虚实互补、零整拼装、动静结合和远近交替的特点,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立体感,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例如:《詹天佑》一课,最能表现詹天佑具有杰出才能的是它所设计的“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要设计这条线路?火车是怎样在线路上行驶的?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单凭教师的讲解都很难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在屏幕上出现青龙桥陡峭的坡势,让学生了解此处的地形特点。然后演示出“人字形”的线路,一列火车在人字形线路的行驶过程,用直观演示,动静结合的效果,无须教师的任何讲解,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完全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教学的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3.加强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教学效益,促进课堂高效。小学生的注意力极易分散,课堂组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常课堂上需要教师多次善意的提示与提醒,这样的组织教学收效甚微,常常是教师挖空心思、费尽口舌,学生反而感觉乏味,学习起来无精打采。恰当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改观以上情况,加强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每节课学生思维疲乏,教师设计了一位“卡通博士”,所有的练习由“卡通博士”带领学生闯关,每闯过一贯博士都会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再提出闯下一关的要求。全部过关后,“卡通博士”奖励大家一同登上快乐之岛,尽情的享受成功的喜悦。整个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轻松、有序、高效。
4.在数字化教学中应避免出现几个误区
4.1 在课堂上为了活跃课堂效果,营造比较好的教学气氛,如滥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过多,就能忽略了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4.2 不易判断重点和难点。图片、视频、版式安排不合理,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就没有那么明确,尽管有学到知识,但也会因为没有时间练习、融会贯通、学习效果就不是那么显著了。这样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这节课就显得没有意义。
4.3 由于多媒体可以容纳的内容,进度太快,学生本课的教学,只是有一定的认识而已,达不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4.4 过分依赖信息化教学资源,甚至滥用。以为什么情况都用课件演示较好,要知道在我們语文课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动中学,思中练”,才能掌握教学内容;体验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总之,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把他运用到我们的小学教学中,用这高科技的产物来辅助教学,既能吸引学生,帮助学习,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艺术,拓宽学生的视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阵地。
收稿日期:201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