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学科德育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多数教师对学科德育的内涵缺乏应有的理解,不能从学科课程中发掘德育要素,整合有效的德育内容,以致出现学科教学与德育“两张皮”的现象。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科德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科德育的内涵,挖掘各学科的德育资源,并且树立大德育观,不断增强在学科中育德的自觉性。
关 键 词
学科德育;德育内容;大德育观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赫尔巴特的话揭示了学科教学和德育之间存在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学科教师应如何基于大德育观进行有效的学科德育。
一、理解内涵,发掘要素
实施学科德育,理解其内涵是根本,发掘学科中的德育要素是关键。只有理解内涵,才能立根固本,源远流长。只有发掘要素,才能挺躯拔干,求木之长。
(一)理解学科德育内涵
学科德育是一种结合知识传播、智能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德育途径。学科德育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具有教育内容丰富、方法手段隐蔽间接、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协同统一、实施稳定而有保障等特点。实施学科德育能够进一步拓宽德育时空和途径,提升德育的趣味性。
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看,教师不能从学科课程中发掘德育要素,是影响学科德育的关键因素。部分教师甚至片面地认为,学科内容中不存在德育要素。然而,统观以往的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或者新开发的部编教材,无不遵循着科学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原则,而且多数教材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体现为双线编排—一条线是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结构,另一条线是德育要素或者蕴含德育要素的隐形阶梯。以语文学科为例,2018年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其中,“语文要素”是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点,而“人文主题”中就隐藏着德育要素。
(二)发掘学科中的德育要素
基于对学科德育的内涵理解、德育要素客观存在于学科之中的事实,以及当前学校德育的迫切需求,我们必须积极地、科学地发掘各学科的德育要素,梳理出“筋骨”和“脉络”,为下一步整合德育资源搭好支架。
发掘德育要素,一是要站在课程的高度观照德育要素的全部内容,发现其纵向的梯度设计和横向的板块关系,整体把握德育要素,做到“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例如,中小学数学学科包括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等要素,根据学段进行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大致可分为数字文化、数字美、数学史、数学哲学、数学生活和更深层次的课堂文化。只有把握了这些内容,教师才能感受到德育要素的整体布局。二是要深入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写意图,根据教材特点挖掘出潜藏的德育线索,根据每个单元的编写意图确定德育要素的基本分布情况。例如,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通过研读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我们发现该册的“人文主题”依次是“学校生活”“金秋时节”“童话世界”“祖国山河”“我与自然”“美好品质”,其德育要素已然彰明较著。三是注意收集教学活动中自然发生的德育事件,将其提升和归纳为个性化的德育要素。例如,面对科学课的试验,学生不断尝试、勇于探索的行为,音乐、美术课堂上敢于以艺术手法表达个性自我的举动,数学、语文课堂上质疑问难、不迷信权威的言语,都是一种随机生成的德育资源。教师可以在其学科领域内,收集这些资源并归纳为德育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排列,再嵌入到以后的教学中去。
二、搜集资源,整合内容
深刻把握了学科德育的内涵,全面发掘出学科德育的要素,下一步就可以搜集资源和整合内容了。搜集适合的德育资源,可以为学科德育寻求教学依托。而整合有效的德育内容,则能为学科德育提供创新的视角。
(一)搜集各学科的德育资源
德育要素的发掘,为我们整合教学内容搭建了坚实的“骨架”。依托它,我们再从各学科内容中去创新德育的内容,为实现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提供内容方面的保障。
一般学科课程中的德育内容不像道德与法治课程一样直接“明示”出来。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不妨把中小学课程大致分为文科、理科、艺术体育和信息技术四大类。文科的德育内容往往蕴含在相关的情节、事件、现象或体现在有关人物的品质中;理科的德育内容更加隐晦,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认识、发现、挖掘和整合。如果教师没有较强的德育意识和解读能力,就会对其视而不见,错失有效的德育资源。
文科类课程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教育、法治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等德育内容。以语文课程为例,教材内容一般体现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等等。可以说,每一课都有指向德育的相关内容。再以历史课程为例,教材内容往往包括人类创造和传承的文明成果,中外圣贤先哲的宝贵思想财富,仁人志士致力国家富强、民族大义的事迹典故……依据要素寻求到的这些教学资源,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整合各学科的德育内容
中小学的科学、数理化、生物等理科类课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不过往往不是直接呈现在教材中,需要依據学科德育要素,往深处挖掘才能获得。例如,从某一学科的发现史、发展史的维度上挖掘;从知识、技能应用于现代社会的维度挖掘。具体来说,一是理科教材中包含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等,是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思维方法教育的良好素材,需要经过教师科学有效地整合,才能转换为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内容。二是涉及诸如环境保护、关爱感恩、爱国、民族自信心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如小学数学中与“年、月、日”等知识点相关的教学内容,经过整合可联系国庆节、校庆日、父母生日等,从而进行爱国、爱校、感恩父母的教育。 教师创新视角,以相关知识为载体,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突破口,以学科发展史为纽带,就能比较充分地运用学科内容,使学生从中获得良好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等。
艺术体育类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具有较高人生旨趣的主题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通过有目的的艺术、体育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升艺体素养。以小学音乐课程为例,一方面,教材中的歌曲等内容内涵丰富、音乐形象感人、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整合这一类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触发学生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演唱、表演等活动形式,加深对音乐背后所表达的各种情感的理解;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整合音乐本身的旋律、调式、节拍、力度、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及深地感受音乐之美,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操。
此外,随着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日益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信息技术类课程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特点而设置的课程。学科德育既是对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的一个挑战,也是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发展新的教育空间的良好机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整合能够帮助学生抵制来自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提高学生网络免疫能力等相关内容,以此为抓手,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渗透德育元素,开展学科德育。
除了学科内容本身蕴含的德育要素,师生本身也是不可忽视的德育内容来源。因为教学的艺术存在于教与学的互动中,而教与学的互动也是价值观的碰撞和交流过程,会产生即时性的德育资源。这些具有亲历性的德育资源,具有更直接、更强烈的德育效果。
三、应用渗透策略,树立大德育观念
资源的搜集、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和大德育观的践行。在教学策略方面,我们倡导应用自然渗透策略。而在教育理念层面,学科教师要树立大德育观,增强实施德育的自觉性。
(一)应用有效策略,注重自然渗透
制定策略要紧扣精准的目标。教师在组织实施学科德育时,需要根据学生的道德状况和学科教学内容,从课堂教学的顶层设计—目标制定上,设计好每课知、情、意、行各方面的恰切的德育目标,在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予以落实,实现德育与智育的融合,防止出现德育、智育“两张皮”的现象。
应用策略要以“渗透”为主。根据学科德育的特点,“渗透”是实施学科德育最基本的策略。只有用好“渗透”,才能实现德育效果的最优化。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实施学科德育,学科内容是载体,而德育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存在,使学科性与教育性相融合。形象地说,德育渗透就像养分通过木质部送遍树木全身,而不是吊瓶施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没有感觉到施教者意图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教育。这就要求学科德育的实施,不能离开学科知识载体进行额外的说教、贴标签,更不可生拉硬扯、牵强附會,以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落实策略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一是要因“材”施教。学科德育的策略落实是以教材中的知识点、能力点为依托的,教师要借助教材提供的教育情境,发挥出内容与策略的教育价值,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防止德育渗透变为无源之水。二是要因人施教。德育渗透要与受教育主体—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相结合。要选准德育要素、德育内容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贴近学生实际、对症下药,提高学科德育的实效,防止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应在学科德育中实现知情意行并举,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
(二)树立大德育观,增强示范性
学科教师要增强实施德育的自觉性。学科教师要树立大德育观,明确认识到德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如上所述,虽然各学科教学内容中都蕴含着德育要素和德育内容,但其德育价值很难自发地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切实增强实施学科德育的自觉性,保持较强的德育意识。具体来说,一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育人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各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具有全科、全员育人的意识;二是要坚定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好主渠道的作用;三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以身作则,促进学科德育实施的效果。
教师的课堂言行要发挥道德示范作用。一是身教重于言传,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仪表、言行至关重要。教师若能保持仪表端庄、真诚和蔼,举手投足大方自然、问答交流从容有序,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二是在师生互动中也将不断出现德育生长点,教师要从内容整合、教学策略等方面加以预设,捕捉和运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德育内容,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道德示范作用。比如,教师与学生讨论时,教师是否践行了尊重、平等、公正的价值观?教师点评时,对相关的人和事物具有怎样的判断,体现了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通过语言神态、形体动作的互动,能够传递给学生的德育信息。
当下,培养学生必备品格成为社会的共识。泾渭分明的课程壁垒逐渐淡化,使得学科德育这棵成长中的树苗顺利将根须扎入各学科中,汲而取之、合而并之、融而化之。基于此,教师更应深入理解和研究学科德育的内涵和策略,在课堂教学的主空间里推动学科德育的渗透和发展,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何 蕊
读者热线:010-6200345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学科德育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多数教师对学科德育的内涵缺乏应有的理解,不能从学科课程中发掘德育要素,整合有效的德育内容,以致出现学科教学与德育“两张皮”的现象。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科德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科德育的内涵,挖掘各学科的德育资源,并且树立大德育观,不断增强在学科中育德的自觉性。
关 键 词
学科德育;德育内容;大德育观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赫尔巴特的话揭示了学科教学和德育之间存在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学科教师应如何基于大德育观进行有效的学科德育。
一、理解内涵,发掘要素
实施学科德育,理解其内涵是根本,发掘学科中的德育要素是关键。只有理解内涵,才能立根固本,源远流长。只有发掘要素,才能挺躯拔干,求木之长。
(一)理解学科德育内涵
学科德育是一种结合知识传播、智能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德育途径。学科德育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具有教育内容丰富、方法手段隐蔽间接、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协同统一、实施稳定而有保障等特点。实施学科德育能够进一步拓宽德育时空和途径,提升德育的趣味性。
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看,教师不能从学科课程中发掘德育要素,是影响学科德育的关键因素。部分教师甚至片面地认为,学科内容中不存在德育要素。然而,统观以往的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或者新开发的部编教材,无不遵循着科学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原则,而且多数教材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体现为双线编排—一条线是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结构,另一条线是德育要素或者蕴含德育要素的隐形阶梯。以语文学科为例,2018年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其中,“语文要素”是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点,而“人文主题”中就隐藏着德育要素。
(二)发掘学科中的德育要素
基于对学科德育的内涵理解、德育要素客观存在于学科之中的事实,以及当前学校德育的迫切需求,我们必须积极地、科学地发掘各学科的德育要素,梳理出“筋骨”和“脉络”,为下一步整合德育资源搭好支架。
发掘德育要素,一是要站在课程的高度观照德育要素的全部内容,发现其纵向的梯度设计和横向的板块关系,整体把握德育要素,做到“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例如,中小学数学学科包括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等要素,根据学段进行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大致可分为数字文化、数字美、数学史、数学哲学、数学生活和更深层次的课堂文化。只有把握了这些内容,教师才能感受到德育要素的整体布局。二是要深入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写意图,根据教材特点挖掘出潜藏的德育线索,根据每个单元的编写意图确定德育要素的基本分布情况。例如,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通过研读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我们发现该册的“人文主题”依次是“学校生活”“金秋时节”“童话世界”“祖国山河”“我与自然”“美好品质”,其德育要素已然彰明较著。三是注意收集教学活动中自然发生的德育事件,将其提升和归纳为个性化的德育要素。例如,面对科学课的试验,学生不断尝试、勇于探索的行为,音乐、美术课堂上敢于以艺术手法表达个性自我的举动,数学、语文课堂上质疑问难、不迷信权威的言语,都是一种随机生成的德育资源。教师可以在其学科领域内,收集这些资源并归纳为德育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排列,再嵌入到以后的教学中去。
二、搜集资源,整合内容
深刻把握了学科德育的内涵,全面发掘出学科德育的要素,下一步就可以搜集资源和整合内容了。搜集适合的德育资源,可以为学科德育寻求教学依托。而整合有效的德育内容,则能为学科德育提供创新的视角。
(一)搜集各学科的德育资源
德育要素的发掘,为我们整合教学内容搭建了坚实的“骨架”。依托它,我们再从各学科内容中去创新德育的内容,为实现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提供内容方面的保障。
一般学科课程中的德育内容不像道德与法治课程一样直接“明示”出来。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不妨把中小学课程大致分为文科、理科、艺术体育和信息技术四大类。文科的德育内容往往蕴含在相关的情节、事件、现象或体现在有关人物的品质中;理科的德育内容更加隐晦,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认识、发现、挖掘和整合。如果教师没有较强的德育意识和解读能力,就会对其视而不见,错失有效的德育资源。
文科类课程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教育、法治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等德育内容。以语文课程为例,教材内容一般体现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等等。可以说,每一课都有指向德育的相关内容。再以历史课程为例,教材内容往往包括人类创造和传承的文明成果,中外圣贤先哲的宝贵思想财富,仁人志士致力国家富强、民族大义的事迹典故……依据要素寻求到的这些教学资源,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整合各学科的德育内容
中小学的科学、数理化、生物等理科类课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不过往往不是直接呈现在教材中,需要依據学科德育要素,往深处挖掘才能获得。例如,从某一学科的发现史、发展史的维度上挖掘;从知识、技能应用于现代社会的维度挖掘。具体来说,一是理科教材中包含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等,是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思维方法教育的良好素材,需要经过教师科学有效地整合,才能转换为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内容。二是涉及诸如环境保护、关爱感恩、爱国、民族自信心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如小学数学中与“年、月、日”等知识点相关的教学内容,经过整合可联系国庆节、校庆日、父母生日等,从而进行爱国、爱校、感恩父母的教育。 教师创新视角,以相关知识为载体,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突破口,以学科发展史为纽带,就能比较充分地运用学科内容,使学生从中获得良好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等。
艺术体育类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具有较高人生旨趣的主题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通过有目的的艺术、体育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升艺体素养。以小学音乐课程为例,一方面,教材中的歌曲等内容内涵丰富、音乐形象感人、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整合这一类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触发学生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演唱、表演等活动形式,加深对音乐背后所表达的各种情感的理解;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整合音乐本身的旋律、调式、节拍、力度、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及深地感受音乐之美,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操。
此外,随着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日益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信息技术类课程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特点而设置的课程。学科德育既是对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的一个挑战,也是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发展新的教育空间的良好机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整合能够帮助学生抵制来自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提高学生网络免疫能力等相关内容,以此为抓手,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渗透德育元素,开展学科德育。
除了学科内容本身蕴含的德育要素,师生本身也是不可忽视的德育内容来源。因为教学的艺术存在于教与学的互动中,而教与学的互动也是价值观的碰撞和交流过程,会产生即时性的德育资源。这些具有亲历性的德育资源,具有更直接、更强烈的德育效果。
三、应用渗透策略,树立大德育观念
资源的搜集、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和大德育观的践行。在教学策略方面,我们倡导应用自然渗透策略。而在教育理念层面,学科教师要树立大德育观,增强实施德育的自觉性。
(一)应用有效策略,注重自然渗透
制定策略要紧扣精准的目标。教师在组织实施学科德育时,需要根据学生的道德状况和学科教学内容,从课堂教学的顶层设计—目标制定上,设计好每课知、情、意、行各方面的恰切的德育目标,在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予以落实,实现德育与智育的融合,防止出现德育、智育“两张皮”的现象。
应用策略要以“渗透”为主。根据学科德育的特点,“渗透”是实施学科德育最基本的策略。只有用好“渗透”,才能实现德育效果的最优化。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实施学科德育,学科内容是载体,而德育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存在,使学科性与教育性相融合。形象地说,德育渗透就像养分通过木质部送遍树木全身,而不是吊瓶施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没有感觉到施教者意图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教育。这就要求学科德育的实施,不能离开学科知识载体进行额外的说教、贴标签,更不可生拉硬扯、牵强附會,以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落实策略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一是要因“材”施教。学科德育的策略落实是以教材中的知识点、能力点为依托的,教师要借助教材提供的教育情境,发挥出内容与策略的教育价值,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防止德育渗透变为无源之水。二是要因人施教。德育渗透要与受教育主体—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相结合。要选准德育要素、德育内容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贴近学生实际、对症下药,提高学科德育的实效,防止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应在学科德育中实现知情意行并举,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
(二)树立大德育观,增强示范性
学科教师要增强实施德育的自觉性。学科教师要树立大德育观,明确认识到德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如上所述,虽然各学科教学内容中都蕴含着德育要素和德育内容,但其德育价值很难自发地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切实增强实施学科德育的自觉性,保持较强的德育意识。具体来说,一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育人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各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具有全科、全员育人的意识;二是要坚定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好主渠道的作用;三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以身作则,促进学科德育实施的效果。
教师的课堂言行要发挥道德示范作用。一是身教重于言传,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仪表、言行至关重要。教师若能保持仪表端庄、真诚和蔼,举手投足大方自然、问答交流从容有序,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二是在师生互动中也将不断出现德育生长点,教师要从内容整合、教学策略等方面加以预设,捕捉和运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德育内容,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道德示范作用。比如,教师与学生讨论时,教师是否践行了尊重、平等、公正的价值观?教师点评时,对相关的人和事物具有怎样的判断,体现了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通过语言神态、形体动作的互动,能够传递给学生的德育信息。
当下,培养学生必备品格成为社会的共识。泾渭分明的课程壁垒逐渐淡化,使得学科德育这棵成长中的树苗顺利将根须扎入各学科中,汲而取之、合而并之、融而化之。基于此,教师更应深入理解和研究学科德育的内涵和策略,在课堂教学的主空间里推动学科德育的渗透和发展,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何 蕊
读者热线:010-6200345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