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日常活动中,幼儿对美的表现会以感受表现和创造的形式出现,同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所有事物的感知和态度。幼儿教师更需要注重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审美能力,并且在过程中鼓励幼儿对美的创造力,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学习如何感受和发现美好的事物,并能够让幼儿舒适愉悦地表达和创造,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艺术领域中美会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幼儿时期幼儿对美好的事物往往都会感兴趣,但又不同于成人,所以对美好的表达也会区别于成人的表现形式,较多地出现在绘画方式、动作表现以及语言交流,往往会蕴藏着天马向空的想象力和不同的情感表达。作为幼儿教师面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奇思妙想的创造力,应当给与积极的肯定和赞赏,以免造成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伤害。
一、为幼儿营造美好的环境,鼓励幼儿敢于想象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好老师,幼儿感兴趣,才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和感知事物。教师要通过幼儿的思维活动巧妙地运用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也可以利用幼儿园的大环境,提升幼儿对美的认知和感受。例如在楼道里的挂饰,各种功能教室相呼应的墙面绘画和手工作品,活动室的区角活动的物品配置,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所展示的脸谱、人文字画以及水墨丹青等等,通过环境中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幼儿真正感受日常生活学习中美的多样性。从教师对幼儿感受艺术的引导,过渡到幼儿能自主欣赏,并和同伴开展讨论,共同感受艺术作品的意境。长此以往每当有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时,幼儿都能够产生对艺术美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拓印画《变一变》,教师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蔬菜水果的横切和纵切面进行拓印。教师首先提问:生活中的食材还有什么用途,如果加上绘画材料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引起幼儿的猜想。通过带领幼儿实践操作,绘画简单的四肢就会成为动物、植物和人物。利用这一形式开展活动,幼儿才能够敢于尝试,并且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让幼儿感受和欣赏美,能够表现并创造美
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活动过程中应该与幼儿积极互动,调动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兴趣,能着重关注到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师为幼儿创造出美的活动氛围,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和创造美不仅仅是存在于表面现象,而是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体验并进行创造。例如让幼儿感受欣赏中国戏曲音乐作品蕴含的美,为了让幼儿感受戏曲的氛围,可以在教室环创中布置相应的脸谱绘画作品展示、戏曲中相关联的道具和服饰。教师为幼儿创建情景,让幼儿自主探讨和表演,近距离感受戏曲中人物的公正廉洁、奸诈狠毒以及风趣幽默的形象。幼儿通过对人物形象的了解,能动手完成脸谱制作,进一步感受不同脸谱色彩反映的人物形象。教育教学活动还可以与家园共育共同开展,让幼儿和家长达到共同的认识,能够让传统文化走进家庭,充分带动家长参与其中,和幼儿共同探讨戏曲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底蕴,让艺术的美在情感的融汇中进行交流。
三、发现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加深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自我创造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幼儿感受艺术各种风格的美,并且感受艺术的魅力。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艺术都会以各种形式出现,比如名人的字画书写和绘画展示作品。教师需要培养幼儿对作品的欣赏能力,为幼儿以后的艺术创造奠定基础。教师引导幼儿自主进行艺术活动,开展绘画、折纸、剪纸、黏土、创意粘贴等。教师可根据班级幼儿自身的发展,有计划有目标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满足幼儿对艺术活动的需求。在班级区角活动中,教师需要加大对美工区材料有計划和针对性的投放,以及在活动期间的做好观察和记录。根据幼儿对艺术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及时记录分析。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对艺术更浓厚的兴趣,从而发现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其中的魅力所在,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创造力。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绘本故事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在阅读的同时,要仔细观察绘本中的人物神态、绘画风格和插画色彩,学习绘本中艺术色彩和作品价值,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为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做好基础。
总而言之,要想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就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让幼儿能在一个舒适预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引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艺术活动是一项培养幼儿和给予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领域活动。要想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教师多引导幼儿观察留意身边的环境,多积累生活经验和自己动手实践。在一定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和创新,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作品的创造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李季梅,冯晓霞,主编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55.
[2] 王懿颖 .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227.
[3] 阿瑞提 . 创造的秘密 [M]. 钱岗南,译 .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56.
关键词:幼儿;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艺术领域中美会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幼儿时期幼儿对美好的事物往往都会感兴趣,但又不同于成人,所以对美好的表达也会区别于成人的表现形式,较多地出现在绘画方式、动作表现以及语言交流,往往会蕴藏着天马向空的想象力和不同的情感表达。作为幼儿教师面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奇思妙想的创造力,应当给与积极的肯定和赞赏,以免造成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伤害。
一、为幼儿营造美好的环境,鼓励幼儿敢于想象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好老师,幼儿感兴趣,才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和感知事物。教师要通过幼儿的思维活动巧妙地运用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也可以利用幼儿园的大环境,提升幼儿对美的认知和感受。例如在楼道里的挂饰,各种功能教室相呼应的墙面绘画和手工作品,活动室的区角活动的物品配置,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所展示的脸谱、人文字画以及水墨丹青等等,通过环境中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幼儿真正感受日常生活学习中美的多样性。从教师对幼儿感受艺术的引导,过渡到幼儿能自主欣赏,并和同伴开展讨论,共同感受艺术作品的意境。长此以往每当有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时,幼儿都能够产生对艺术美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拓印画《变一变》,教师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蔬菜水果的横切和纵切面进行拓印。教师首先提问:生活中的食材还有什么用途,如果加上绘画材料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引起幼儿的猜想。通过带领幼儿实践操作,绘画简单的四肢就会成为动物、植物和人物。利用这一形式开展活动,幼儿才能够敢于尝试,并且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让幼儿感受和欣赏美,能够表现并创造美
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活动过程中应该与幼儿积极互动,调动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兴趣,能着重关注到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师为幼儿创造出美的活动氛围,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和创造美不仅仅是存在于表面现象,而是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体验并进行创造。例如让幼儿感受欣赏中国戏曲音乐作品蕴含的美,为了让幼儿感受戏曲的氛围,可以在教室环创中布置相应的脸谱绘画作品展示、戏曲中相关联的道具和服饰。教师为幼儿创建情景,让幼儿自主探讨和表演,近距离感受戏曲中人物的公正廉洁、奸诈狠毒以及风趣幽默的形象。幼儿通过对人物形象的了解,能动手完成脸谱制作,进一步感受不同脸谱色彩反映的人物形象。教育教学活动还可以与家园共育共同开展,让幼儿和家长达到共同的认识,能够让传统文化走进家庭,充分带动家长参与其中,和幼儿共同探讨戏曲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底蕴,让艺术的美在情感的融汇中进行交流。
三、发现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加深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自我创造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幼儿感受艺术各种风格的美,并且感受艺术的魅力。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艺术都会以各种形式出现,比如名人的字画书写和绘画展示作品。教师需要培养幼儿对作品的欣赏能力,为幼儿以后的艺术创造奠定基础。教师引导幼儿自主进行艺术活动,开展绘画、折纸、剪纸、黏土、创意粘贴等。教师可根据班级幼儿自身的发展,有计划有目标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满足幼儿对艺术活动的需求。在班级区角活动中,教师需要加大对美工区材料有計划和针对性的投放,以及在活动期间的做好观察和记录。根据幼儿对艺术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及时记录分析。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对艺术更浓厚的兴趣,从而发现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其中的魅力所在,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创造力。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绘本故事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在阅读的同时,要仔细观察绘本中的人物神态、绘画风格和插画色彩,学习绘本中艺术色彩和作品价值,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为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做好基础。
总而言之,要想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就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让幼儿能在一个舒适预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引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艺术活动是一项培养幼儿和给予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领域活动。要想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教师多引导幼儿观察留意身边的环境,多积累生活经验和自己动手实践。在一定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和创新,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作品的创造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李季梅,冯晓霞,主编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55.
[2] 王懿颖 .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227.
[3] 阿瑞提 . 创造的秘密 [M]. 钱岗南,译 .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