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感悟而提升,因交流而分享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记叙文教学总是忽视构成记叙文要素的形象而把镜头对准语言和思想,使学生从语言的理解中得出一个干巴巴的结论。教改以后,很多教师发现了这种简单移植给教学带来的危害,于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记叙文教学进行了改革,不再以教师包办代替为主,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认真阅读文本,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获得营养。
  
  一、在感悟中激活思维
  
  (一)悟其人物形象
  一般来说,分析记叙文中运用的写作技巧,可以发现它们都是通过形象来实现的,尤其集中在对形象的选择和组织上。因此,在记叙文中首先要找到人物形象,这样才能找出作者意图。
  比如要理解《孔乙己》的写作意图。首先就要让学生感受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在教学手段的作用下,学生可以构想出这一形象:面色苍白、身材高大、穿着长衫的外貌形象;边喝酒,边弯腰和孩子们说话,被打折腿后坐在蒲包上进店喝酒,喝完酒爬出店时的动作形象。对这一系列的画面形象进行归纳,很容易得出人物的性格:好喝懒做,受人欺负,被封建教育制度毒害而至死不悟。通过这样的感悟,我们研究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从而激活了我们的语文思维。
  由此可见,这一类记叙文教学的关键是:引领学生从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行动、心理以及环境等方面去分析、推敲、感悟,使有肉有血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悟人物形象。
  (二)悟其组织形式
  在记叙文中,发现作者的意图可以是通过对事件的处理来实现的。因此我们需要分析事件的组织形式,以此观察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以下几种构成方式。
  1.总分式。这种类型多是写人的记叙文,但是写人的过程仍是通过写事来体现的。比如《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一课中先写白莽的事,再写柔石的事,然后将白莽、柔石、冯铿等五位革命青年作家放在一个事件中叙述。很显然,这是一种点面结合的技巧。
  2.并列式。也就是几个事件之间存在并列关系。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两件事,百草园的趣味生活和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两件事进行对比,很容易发现,原来作者是想揭示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摧残这一现状。
  3.穿插式。作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将所写的几件事分开来穿插安排,使线性的叙述通过穿插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枣核》一文中以枣核为明线,叙述了从“索枣核”到“见枣核”再到“议枣核”的过程,而暗线则贯穿着华人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这一点来看,摸清这类记叙文的明暗线,是学生学习这类课文的切入点。
  (三)悟其写作线索
  记叙文在记人、叙事时,总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因此,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可以先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并且弄清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贯穿全篇,统领全文的线索,理清作者的思路。
  而要寻找文章的线索,就要因文而异,具体分析。有的文章内容比较复杂,文章线索甚至有主线与次线之分,这就需要反复阅读,认真思考。
  
  二、在交流中分享
  
  (一)师生间的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师生间的交流。而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文本知识和阅读经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注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比如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读“这是怎样的世界呢”这句话,教师问:“鲁迅在句尾没有用问号,而是用句号,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直接影响体验作者在这里所倾吐的思想感情。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藤野先生》一文,问学生:“文中哪些话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东京的看法?”学生通过交流很快就能找到这样的句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于是点上一支烟,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教师据此指出,从这些话可以看出鲁迅对现实是早已有了明确的答案的,所以弃医从文也就无需再问。由此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教学的一些难点就可以迎刃而解。
  (二)生生间的交流
  在记叙文教学中,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预先设计好,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学生的资源,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使他们在交流与倾听中调整思路、掌握方法。
  比如《背影》一课的教学,在车站送别的场景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细致的描绘,这时候可以通过生生交流,让学生知道“蹒跚”、“探”、“爬”、“攀”、“缩”、“微倾”、“努力”等词语,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的运用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写得淋漓尽致,表达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父爱。
  (三)与文本的交流
  学生初读课文,如同认识一位陌生人,教师要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彼此间的距离,这是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属于“相识”阶段。要真正解读文本,还需与文本零距离地对话。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探索、理解文本中诸多的“为什么”,这是与文本对话的第二步,属于“熟识”的阶段。因此我们要对文本的整体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乃至作者作整体的理解。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在新课程背景下,记叙文教学不再是封闭的,也不再是单纯的,而是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感悟中提升,在交流中共享。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谈起菲利普这个人物,人们总是习惯于把他对于勒由“穷”到“富”再到“穷”的不同态度变化(由“撵”到“盼”再到“躲”)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菲利普对于勒前后态度的鲜明变化,充分表现了他虚荣、势利、自私的性格,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然而,作者的写作意图果真如此吗?菲利普真是一个虚荣、势利、自私,为世俗所难容的人吗?认真阅读、细心体会就不难发现,他对于勒由“穷”到“富”再到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这一环节是为了引导、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情感而设。好的导人傢一把新奇、神秘的钥匙,能打开课堂知识的宝库。    一、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1 “激”情原则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最美的甘泉。“激”情是课堂中的一种策略,就是用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必要先动情。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基本理念.所以,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大胆地体验,真正地成为学习数学的主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的写作提出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2006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的要求中,“独特感受”、“真切体验”这些关键词语频频出现,对新课程标准作出了积极而具体的回应,例如吉林省中考卷就明确提出“要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可是批阅了2006年中考作文,阅卷老师普遍认为“怦然心动”的感觉鲜有出现,倒是作文的“假”、“平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文学作品往往带有很明显的时代印迹。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风俗甚至科技等都会影响文学艺术的创作。一卷《清明上河图》让我们对北宋汴京的繁盛有了确切直观的认识,进而了解北宋时期的风貌。同样,我们也可以从文学作品的创作来了解某一时代,了解那个时代人物的悲欢离合。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唐宋时期,我们从唐宋诗文中又能看出什么呢?从《小
中学语文教材精选的文言文根植于我国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蕴涵了古代先贤的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是国家几千年文化精髓的体现。这无疑给我们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世事变迁,现代人在学习文言文时,不可避免地会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一定的距离感。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语体化、精练化的文言文不能不读,不能不品,不能不赏。  宋代朱熹曾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
如何学好语文?如何让短短的40分钟更高效?实践证明,在课前加强预习很重要。要知道,学生在预习的阶段,虽不能理解透彻,但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有动脑筋的过程。让学生不断的思考,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整个预习过程就是学生自我不断地求知、获得、提高的过程。因此,抓好语文预习这一环节,对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促进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都至关重要。
中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关于中考复习的各种经验介绍以及资料铺天盖地。学生们不知道听从谁的经验,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还是考了高分的学长学姐?参考书众多,各说各好,如何选择?其实,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把握好中考英语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一、明确中考英语考试内容,根据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   要想在一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明白考的是什么。这里的考试内容,不仅指的是考试的范
题意作文也叫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命题样式,它和话题作文有着很大的联系,但又并不等同于话题作文。  一个完整的题意作文题,往往由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等方面组成,由于没有了话题作文的“话题”,立意的面就更宽广了。  题意作文虽然没有了话题的限制,审题的自主性增强了,但在作文评卷时,对最佳立意的要求或下意识的认可还是很强烈的,所以,考生绝不能因条件宽松就放松警惕。  题意作文
2009年5月8日(星期五)下午最后一节课,也是一周的最后一节课,老师们都知道这节课是最难上的一节课,师生一周教学、学习的劳累都集于这节课上,师生盼望周末放松休息的喜悦也都集于这节课上。于是,我想到了上朗读课,将两个班的学生组织到一起,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朗读课堂。我把表情疲倦并带着些许懒散的学生带进电教室。在喧闹中,我在银幕上打出“英语朗读比赛”的字幕,此时的喧闹声被“英语朗读比赛?” “怎么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