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试验田方能结硕果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坚持以音乐教材为落脚点的理念,在实践中发现要开展好低年级识谱教学研究,就必须先把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如何从音乐教材歌曲中筛选出适合进行识谱教学的歌曲。种种问题在经过分析归结之后纷纷指向两个关键点:歌曲的旋律特征与节奏规律!
  关键词:旋律特征;节奏规律;识谱教学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同时,对1-2年级作了“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的要求。基于此,笔者近年来专注于小学低年级开展识读简单乐谱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在坚持以音乐教材为落脚点的理念下,笔者发现要开展好低年级识谱教学研究,就必须先把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如何從音乐教材中筛选出适合进行识谱教学的歌曲。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选好了合适的歌曲作为“试验田”,才有可能找到有效的识谱教学方法。在人音版音乐教材中,低年级阶段要学唱的歌曲有数十首之多。到底哪些适合开展识谱教学?哪些不适合?而哪些又是有必要开展的?这之间的取舍依据又是什么?种种问题在经过分析归结之后纷纷指向两个关键点:歌曲的旋律特征与节奏规律!
  一、充分审视旋律特征
  小学低年级教材中的歌曲篇幅都不长,但并不是所有短小易学的歌曲就一定适合用作开展识谱教学。教师应该反复哼唱歌曲旋律,从音高跨度、旋律线起伏以及音与音之间的行进方式等角度去深入分析,筛选出合适的歌曲素材。适合开展识谱教学的歌曲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旋律线较为平顺,以级进或三度跳进为主
  例如歌曲《跳绳》,在旋律行进上以级进与三度跳进为主。第一乐句围绕sol、mi、do、re这几个音反复进行,每一小节中都带有do音,带给人一种“绕圈”的感觉。学唱时,教师利用主干音反复出现的特征来引导学生自主唱准乐句中的各音。由于旋律均以三度为主,稳定性较强,又有中心音do这一有利条件来帮助稳定音准,学生很快就能够唱出并唱准这一乐句,同时也会因其稳定性与流畅感而学得倍感轻松。
  2.旋律中经常使用重复的手法
  歌曲旋律中越多地采用重复手法就越适宜用来开展识谱教学。常见的旋律重复手法有两种:(1)乐句重复。例如歌曲《雁群飞》,全曲一共有6个乐句,其中重复的部分就占到了全曲的三分之二。这无论是在教学时间上,还是在教学难度上都将有利于识谱教学的开展。(2)同音重复。歌曲《小雨沙沙》中多次出现sol、mi的旋律组合,这种固定音型为学生识谱带来便利。同时,歌曲中出现的同音重复多达6个。這种情况有利于学生对音高的认知与巩固,非常适合用来开展识谱教学活动。
  3.以音阶式进行呈现的旋律
  音阶式的旋律是学生最愿意开口进行识谱尝试的一种旋律模式,因为它能带给人熟悉而流畅的感觉。例如,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就采用了音阶式上、下行的发展模式。这样的旋律结构大大地减轻了学生识读歌谱的难度与负担,很适合用作识谱练习。
  4.容易发生混淆的旋律
  还有一些歌曲的旋律线中存在着容易令人混淆的难点,而运用识谱教学可以更快更好地帮助解决问题。
  (1)同头异尾的旋律。例如,歌曲《小麻雀》中运用了部分重复的手法,使第一、二乐句形成了同头异尾的情况,学生很容易混淆。因此这首歌曲有必要开展识谱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清楚区分旋律上的异同之处。
  (2)词同曲异的旋律。例如,歌曲《拉勾勾》中采用了变化重复的手法。第一、二小节与第五、六小节在歌词上完全相同,但在旋律上却前同后异,是一个易错点。而通过识谱教学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两者的区别所在,在学唱时自然能够事半功倍。
  二、反复感受节奏规律
  如果说旋律是花园里的鲜花,那么节奏便是花园里的小径了。复杂多变的小径并不适合让孩子独自深入,而整齐并富有规律性的路径则可加以利用,让学生大胆探索。因此,在筛选歌曲时要特别注重分析歌曲的节奏规律,这也是取舍判断的标准之一。
  例如,歌曲《乃哟乃》的乐句结构采用了2 2 3 3 3的形式,初看之下并无规律,但仔细分析下来就能发现内里乾坤:前两个乐句节奏组合相同,后三个乐句节奏组合也相同。正因为它的节奏很有规律性,才能在乐句长短不一的情况下仍然带给人一种稳定流畅的感觉。因此这首歌曲是适合开展识谱教学的。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也是在数分钟内就能自己把旋律唱好、唱准。
  总体而言,要从低年级教材中选择适合开展识谱教学的歌曲,必须要充分考虑歌曲旋律与节奏的特征,这些都是教师判断取舍的依据。只有选对了歌曲这块“试验田”,才有可能在识谱教学的研究之路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编辑 赵飞飞
其他文献
陳艷敏
期刊
摘 要:每一位孩子的头脑中都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唯美的画面,都有强烈欣赏美、追求美的渴望,但感受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观点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多年幼儿绘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幼儿很容易对美术表现出自发的热情,但往往是浅层次低级别的兴趣,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阶段,且具有不稳定性。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要善于把幼儿的浅层次兴趣延伸并提高到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  关键词:绘画能力;幼教;教学形式
摘 要:每位学生在数学上得到各自发展,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一定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分析能力为前提。“抓关键词”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通过分析“抓关键词”教学法的定义,在小学中段教学的可能性、必要性,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实施该教学法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中段;抓关键词;原则;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修订的《教育法》后,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每一位教师都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做到因人施教、相机而行,从而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关键词:尊重;学生;德育;树人  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了重新修订的《教育法》,我立即学习之后,觉得比修订前的《教育法》更全面更深刻、更明确。  修订的《教育法》明确地强调了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赤锡中心小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广泛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涌现出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学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先进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插图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媒体,不仅是教材内容的有机构成,更直接传递着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为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辅助性信息。教师积极利用插图充当教学辅助,则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英语语篇的理解和掌握。针对插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探讨,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插图;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现行的PEP小学英语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加拿大Lin
我们究竟该如何去更全面、更充分地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理念落实在美工区中,让幼儿在美工区中体验自由创作,让美工活动变得“好玩”呢?谈谈自己实践的一些思考。  一、玩什么——确定玩的内容  结合《指南》,教师应尊重幼儿,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在美工区活动中结合建构式主题进行教学的实施。且内容的选择对幼儿活动的有效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摘 要:幼儿教师作为一群独特的社会群体,在当今担负着教育和培养幼儿的责任,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态,只有充分保障了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儿教师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改变观念;健康;快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竞争日益加剧,幼儿教师的身心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北京零点调查公司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41.1%的
摘 要:数学和语文的教学有着天壤之别,语文的一篇作文只要孩子能够围绕主题去写就一定能够得到相应的分数,可数学应用题的答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对不会出现一加一等于三的状况,只要孩子在某个步骤上出现了差池,那之前为这道题所做出的所有努力就会付诸东流。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让孩子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尽量不要天马行空,按部就班地走好每一步,让逻辑主导小学数学。  关键词:知识点;实际生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教育学生树立大语文观。”所以,光憑课堂教给机械的学习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抓住教材,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法指导  叶圣陶说过:“唯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句话足以证明学习方法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学法指导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