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乃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之元素,其言简凝练而意存高远、精致典雅而旨趣深邃,堪称经典。
现如今,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融入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一种“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默契,以期增添古诗文教学之魅力。
然而,世事皆有利弊,亦如同多媒体之于古诗文教学。古诗文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的习得以及语文素养的积淀是有效还是抑制,是强化还是削弱,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故而,笔者现就以《卖炭翁》与《爱莲说》为例略谈自己对在古诗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体会与反思。
一、诗教需要精彩而非光彩
在古诗词课堂中,一幅幅或艳丽、或迷人、或生动的图片,总引人目不暇接;一曲曲或柔情或豪迈或低沉的乐章,也总能引人心神荡漾,浮想联翩。于是乎“古诗词因多媒体而精彩”“多媒体让古诗词焕发光彩”的言说,随之应运而生。
借由同课异构之机缘,笔者有幸观摩了几堂风格各异的《卖炭翁》,教师授课皆会不约而同地为每句话配上相应的画面,然后由同学借图片的帮助展开想象,对凝练之诗句进行补充或扩写而全无字词的推敲与潜心的涵泳,课堂确有光彩之感,但无精彩之味。殊不知,古诗词之精彩,皆隐藏在语言之中,若非细细品味而不足以体味其“力透纸背”之魅力。
《卖炭翁》的语句看似明白如话,但非平淡无味。虽无理解之障碍,但作者之心却未必轻易懂得。就其简单一句“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两鬓之“白”与十指之“黑”的对比,便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指上之黑是无法洗去的,因为这是其长年累月烟熏火燎之贫困生活的见证与烙印。一个辛劳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仍要翻山越岭,披星戴月、凌霜冒寒地砍柴烧炭,继续在辛劳中度过余生。
如此这般地将字词化开去理解,深入去品味,老翁之孤苦便跃然纸上。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老翁的悲悯与同情便会自然生发,触痛心怀。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要朗读,而朗读时自然也会将速度放慢,音色低沉起来。
可见,诗教的精彩程度来源于课堂对字词挖掘的深度,而多媒体是无法帮助学生真切体味其妙处的,更是无法替代学生实现咬文嚼字后的豁然开朗。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旨。语言是古诗文精彩的依托,抓住语言才能彰显精彩,唯有在“有形”的语言层面沉下去,它才会从“无形”的精神层面浮起。语言是一个宝盒,教师应带领学生一起发现宝盒内珠宝的璀璨,体会真正的精彩。
二、想象需要启迪而非抑制
不少古诗文课堂往往借助精美的图片点拨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旨在借助直观形象的画面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它给予学生以视觉冲击,起到以图片诠释文字之功用,继而让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文字然后展开合理想象,最终实现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审美再创作。
又如执教《爱莲说》,我们总会在课上展示几幅姿态各异的荷花图,激趣之余希冀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刘禹锡笔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莲花。
诚然,荷花图的确为学生解决了关于“中通外直”“亭亭净植”之疑惑,但之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句子却无真切理解。究其原因,图片释义只是让学生完成了从平面(文字)到另一平面(图片)的过程,但对文章之深意却浅尝辄止。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直观性”是把双刃剑:图片在启发学生想象的同时,也在阻碍抑制着学生的思维。图片的出现,下意识地给了学生一种思维定式,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学生会不自觉地由眼前的画面为思考的蓝本或是出发点进行理解或再创造。且不论文言诗词常常多义多解,但图片之唯一性的特性是无法将其穷尽的。
鉴赏是一种人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而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古诗文笔下的景物已非客观现实之物而是加诸作者感情色彩之物,其具有特殊性、唯一性,这一特殊的画面是无论从何途径搜索到的图片都无法与其吻合的。可见,古诗文教学应由文字切入进行合理想象才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最有效方式。
三、意境需要营造而非再现
古诗词讲究意境之美。意境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诗词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古诗词之意境意味无穷,正所谓“情与景汇,意与象通”。无论是“有我之境”抑或“无我之境”,皆为诗人心中所想,而实际无法达到之场景。
在论及多媒体的好处时,时常会看到如此言说“多媒体能使古诗词的意境再现”,实却不能也,非但不能,且不可也。
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需心领神会,以图片悟意境恐怕只有破坏意境而无再现之实效。19世纪著名文艺评论家拉斯金曾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领略古诗文亦如此,其意境之美实乃“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尚且无法以言辨之,恐多媒体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尔。
多媒体作为一种必要的语文教学手段,不能因其弊端而全盘否定、抛掷不用,其激情激趣、创设情景之功效确实有着其他手段所无可替代的功力,但却无法增添古诗文自身因文而生的魅力,因为语言的魅力同样是无可替代的。了解诗歌不是件易事,这一点俞平伯先生在其《诗的神秘》中说得已然透彻,文言更是如此,在事事追求与时俱进、高效快速的当下,古诗文教学还恐慎用多媒体为好。
(作者单位 上海市第二中学)
现如今,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融入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一种“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默契,以期增添古诗文教学之魅力。
然而,世事皆有利弊,亦如同多媒体之于古诗文教学。古诗文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的习得以及语文素养的积淀是有效还是抑制,是强化还是削弱,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故而,笔者现就以《卖炭翁》与《爱莲说》为例略谈自己对在古诗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体会与反思。
一、诗教需要精彩而非光彩
在古诗词课堂中,一幅幅或艳丽、或迷人、或生动的图片,总引人目不暇接;一曲曲或柔情或豪迈或低沉的乐章,也总能引人心神荡漾,浮想联翩。于是乎“古诗词因多媒体而精彩”“多媒体让古诗词焕发光彩”的言说,随之应运而生。
借由同课异构之机缘,笔者有幸观摩了几堂风格各异的《卖炭翁》,教师授课皆会不约而同地为每句话配上相应的画面,然后由同学借图片的帮助展开想象,对凝练之诗句进行补充或扩写而全无字词的推敲与潜心的涵泳,课堂确有光彩之感,但无精彩之味。殊不知,古诗词之精彩,皆隐藏在语言之中,若非细细品味而不足以体味其“力透纸背”之魅力。
《卖炭翁》的语句看似明白如话,但非平淡无味。虽无理解之障碍,但作者之心却未必轻易懂得。就其简单一句“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两鬓之“白”与十指之“黑”的对比,便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指上之黑是无法洗去的,因为这是其长年累月烟熏火燎之贫困生活的见证与烙印。一个辛劳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仍要翻山越岭,披星戴月、凌霜冒寒地砍柴烧炭,继续在辛劳中度过余生。
如此这般地将字词化开去理解,深入去品味,老翁之孤苦便跃然纸上。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老翁的悲悯与同情便会自然生发,触痛心怀。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要朗读,而朗读时自然也会将速度放慢,音色低沉起来。
可见,诗教的精彩程度来源于课堂对字词挖掘的深度,而多媒体是无法帮助学生真切体味其妙处的,更是无法替代学生实现咬文嚼字后的豁然开朗。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旨。语言是古诗文精彩的依托,抓住语言才能彰显精彩,唯有在“有形”的语言层面沉下去,它才会从“无形”的精神层面浮起。语言是一个宝盒,教师应带领学生一起发现宝盒内珠宝的璀璨,体会真正的精彩。
二、想象需要启迪而非抑制
不少古诗文课堂往往借助精美的图片点拨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旨在借助直观形象的画面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它给予学生以视觉冲击,起到以图片诠释文字之功用,继而让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文字然后展开合理想象,最终实现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审美再创作。
又如执教《爱莲说》,我们总会在课上展示几幅姿态各异的荷花图,激趣之余希冀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刘禹锡笔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莲花。
诚然,荷花图的确为学生解决了关于“中通外直”“亭亭净植”之疑惑,但之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句子却无真切理解。究其原因,图片释义只是让学生完成了从平面(文字)到另一平面(图片)的过程,但对文章之深意却浅尝辄止。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直观性”是把双刃剑:图片在启发学生想象的同时,也在阻碍抑制着学生的思维。图片的出现,下意识地给了学生一种思维定式,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学生会不自觉地由眼前的画面为思考的蓝本或是出发点进行理解或再创造。且不论文言诗词常常多义多解,但图片之唯一性的特性是无法将其穷尽的。
鉴赏是一种人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而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古诗文笔下的景物已非客观现实之物而是加诸作者感情色彩之物,其具有特殊性、唯一性,这一特殊的画面是无论从何途径搜索到的图片都无法与其吻合的。可见,古诗文教学应由文字切入进行合理想象才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最有效方式。
三、意境需要营造而非再现
古诗词讲究意境之美。意境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诗词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古诗词之意境意味无穷,正所谓“情与景汇,意与象通”。无论是“有我之境”抑或“无我之境”,皆为诗人心中所想,而实际无法达到之场景。
在论及多媒体的好处时,时常会看到如此言说“多媒体能使古诗词的意境再现”,实却不能也,非但不能,且不可也。
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需心领神会,以图片悟意境恐怕只有破坏意境而无再现之实效。19世纪著名文艺评论家拉斯金曾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领略古诗文亦如此,其意境之美实乃“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尚且无法以言辨之,恐多媒体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尔。
多媒体作为一种必要的语文教学手段,不能因其弊端而全盘否定、抛掷不用,其激情激趣、创设情景之功效确实有着其他手段所无可替代的功力,但却无法增添古诗文自身因文而生的魅力,因为语言的魅力同样是无可替代的。了解诗歌不是件易事,这一点俞平伯先生在其《诗的神秘》中说得已然透彻,文言更是如此,在事事追求与时俱进、高效快速的当下,古诗文教学还恐慎用多媒体为好。
(作者单位 上海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