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古诗词教学历来是备受教师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新时期背景下,为进一步发挥古诗词教学优势,辅助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达成,教师应积极寻求创新升级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审美能力,使其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基于此,本文从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围绕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以及优化古诗词教学质量的具体路径展开思考与探究,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从学生角度来看,现阶段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较为枯燥乏味,往往是学生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教师对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及探究积极性方面的培养有所不足,整体古诗词教学效果平平。新时期背景下,优化古诗词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一线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教育课题。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高考与升学率的压力下,师生都难免抱着功利化的思想进行教与学,将语文学习视作一项提高成绩的任务完成,聚焦于考点解析与解题方法的掌握,并未意识到学科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体系中,古诗词教学是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高中语文教材中设置了类型多样的古诗词篇章,可作为优质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此外,古诗词教学也能以诗词中优美的语言、音韵及意境提升高中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与审美鉴赏水平,以名人大家们坚毅不拔的意志、为国捐躯的壮志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提供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固化、教师个人诗词素养有待提高、教学目标功利化等问题,例如,部分教师仍然采用逐字逐句翻译诗词的形式开展教学,对古诗词蕴含的内涵与情感往往一笔带过,学生难以从感性层面感知古诗词的韵味与深意,学习主动性不高。其次,一些教师个人的古诗词素养与执教水平有所不足,缺乏对诗词的全面把握与深刻认知,所设计古诗词授课流程也较空洞无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出于提高整体语文成绩的原因,部分偏向于大量考点与重难点的灌输教学方法,导致古诗词课堂既无意境之美,也无音韵之美。
二、新时期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路径
1.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创建情境
在实际古诗词教学中,为确保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营造与诗词主题相符的教学情境,以切身感受诗词意境促进学生对诗詞主旨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认知,优化学习效果与学习体验。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教学实践中,笔者就采取信息化教学方法,先是以图文并茂的课件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接着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荡气回肠的古风音乐,配合名家朗读录音,指导学生在诵读时注意读音与语气的缓急。通过古诗词意境的营造,学生在诵读时都能读得铿锵有力、气势恢宏,也奠定了接下来正式授课环节的氛围基调,有助于学生对词作的吸收理解。
2.以情感共鸣优化教学效果
纵观高中语文教材中设置的各类优秀古诗词文本,每一篇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的深厚情感与博大情怀,折射出了作者个人的人生经历,因而各具鲜明的色彩。鉴于此,教师在古诗词授课过程中应重视学生感性思维的调动,引导学生在诗词中找到与作者“跨时空交流”的途径,从沟通中产生情感共鸣。由此,教师可通过介绍作者生平事迹与创作特点增进学生的认知,使两者的“沟通”更加顺畅。例如,笔者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时,通过查阅资料与网络搜索,为学生呈现了较为完整的作者生平简历与不同阶段的代表作,让学生从众多作品中品味出诗人李白深厚的文学功底及桀骜不驯的洒脱气概。这样,学生在诵读全诗时,能站在一定的艺术高度上赏析诗作,理解诗人向往神仙世界、渴慕自由生活以及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3.以意境解读加深学生感悟
实际教学中,古诗词意境解读与词句的品鉴应用同属教学重难点,一般来说,古诗词往往是“情”与“景”的融合,由客观事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统一而成独特的意境,抓住诗词意境便能把握诗词学习的要点。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精准解读诗词意境,并确保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投入到诗词意境中。例如,《虞美人》一词意境深远,蕴含了无限愁情,其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更是全词的情感高潮,体现了诗人无穷无尽的复杂愁绪。笔者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品读其完美意境与深刻意味,解析无限愁绪中包含着的对往事逝去不复返的哀叹、对亡国的悲痛以及离家千里的忧愁,启发学生学习借鉴词作的情感表达方法,合理运用到自身的创作过程中。此外,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古诗词素养,能够跳出教材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古诗词作品的赏析解读,丰富其古诗词储备,为将来更高阶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4.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德育元素
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元素既能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也能帮助学生形成优良道德品质,树立远大抱负,拔高了古诗词教学的现实意义。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不应将古诗词教学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应突出其育人功能与文化传承功能,推动语文学科整体教学改革的进步。具体而言,教师要强调诗词中包罗的人生哲理、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及正确“三观”,并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家国情怀,使古诗词教学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所需。
总而言之,新时期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了新的任务目标,教师应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教学趋势寻求科学的优化路径,可通过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创建情境、以情感共鸣优化教学效果、以意境解读加深学生感悟、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德育元素等策略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古诗词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孟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诗词教学的路径[J].文学教育(上),2020(09):74-75.
[2]芈莹.润物无声,化知成智——浅谈诗歌教学的思路与策略[J].语文建设,2020(13):32-34.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从学生角度来看,现阶段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较为枯燥乏味,往往是学生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教师对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及探究积极性方面的培养有所不足,整体古诗词教学效果平平。新时期背景下,优化古诗词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一线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教育课题。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高考与升学率的压力下,师生都难免抱着功利化的思想进行教与学,将语文学习视作一项提高成绩的任务完成,聚焦于考点解析与解题方法的掌握,并未意识到学科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体系中,古诗词教学是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高中语文教材中设置了类型多样的古诗词篇章,可作为优质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此外,古诗词教学也能以诗词中优美的语言、音韵及意境提升高中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与审美鉴赏水平,以名人大家们坚毅不拔的意志、为国捐躯的壮志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提供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固化、教师个人诗词素养有待提高、教学目标功利化等问题,例如,部分教师仍然采用逐字逐句翻译诗词的形式开展教学,对古诗词蕴含的内涵与情感往往一笔带过,学生难以从感性层面感知古诗词的韵味与深意,学习主动性不高。其次,一些教师个人的古诗词素养与执教水平有所不足,缺乏对诗词的全面把握与深刻认知,所设计古诗词授课流程也较空洞无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出于提高整体语文成绩的原因,部分偏向于大量考点与重难点的灌输教学方法,导致古诗词课堂既无意境之美,也无音韵之美。
二、新时期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路径
1.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创建情境
在实际古诗词教学中,为确保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营造与诗词主题相符的教学情境,以切身感受诗词意境促进学生对诗詞主旨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认知,优化学习效果与学习体验。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教学实践中,笔者就采取信息化教学方法,先是以图文并茂的课件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接着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荡气回肠的古风音乐,配合名家朗读录音,指导学生在诵读时注意读音与语气的缓急。通过古诗词意境的营造,学生在诵读时都能读得铿锵有力、气势恢宏,也奠定了接下来正式授课环节的氛围基调,有助于学生对词作的吸收理解。
2.以情感共鸣优化教学效果
纵观高中语文教材中设置的各类优秀古诗词文本,每一篇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的深厚情感与博大情怀,折射出了作者个人的人生经历,因而各具鲜明的色彩。鉴于此,教师在古诗词授课过程中应重视学生感性思维的调动,引导学生在诗词中找到与作者“跨时空交流”的途径,从沟通中产生情感共鸣。由此,教师可通过介绍作者生平事迹与创作特点增进学生的认知,使两者的“沟通”更加顺畅。例如,笔者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时,通过查阅资料与网络搜索,为学生呈现了较为完整的作者生平简历与不同阶段的代表作,让学生从众多作品中品味出诗人李白深厚的文学功底及桀骜不驯的洒脱气概。这样,学生在诵读全诗时,能站在一定的艺术高度上赏析诗作,理解诗人向往神仙世界、渴慕自由生活以及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3.以意境解读加深学生感悟
实际教学中,古诗词意境解读与词句的品鉴应用同属教学重难点,一般来说,古诗词往往是“情”与“景”的融合,由客观事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统一而成独特的意境,抓住诗词意境便能把握诗词学习的要点。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精准解读诗词意境,并确保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投入到诗词意境中。例如,《虞美人》一词意境深远,蕴含了无限愁情,其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更是全词的情感高潮,体现了诗人无穷无尽的复杂愁绪。笔者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品读其完美意境与深刻意味,解析无限愁绪中包含着的对往事逝去不复返的哀叹、对亡国的悲痛以及离家千里的忧愁,启发学生学习借鉴词作的情感表达方法,合理运用到自身的创作过程中。此外,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古诗词素养,能够跳出教材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古诗词作品的赏析解读,丰富其古诗词储备,为将来更高阶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4.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德育元素
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元素既能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也能帮助学生形成优良道德品质,树立远大抱负,拔高了古诗词教学的现实意义。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不应将古诗词教学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应突出其育人功能与文化传承功能,推动语文学科整体教学改革的进步。具体而言,教师要强调诗词中包罗的人生哲理、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及正确“三观”,并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家国情怀,使古诗词教学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所需。
总而言之,新时期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了新的任务目标,教师应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教学趋势寻求科学的优化路径,可通过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创建情境、以情感共鸣优化教学效果、以意境解读加深学生感悟、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德育元素等策略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古诗词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孟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诗词教学的路径[J].文学教育(上),2020(09):74-75.
[2]芈莹.润物无声,化知成智——浅谈诗歌教学的思路与策略[J].语文建设,2020(1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