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案导学教学”之我见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案导学教学”是指以教师编写的学案为基础,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点播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收效甚微的“教师讲,学生听”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学案导学教学”是对目标教学、研究性学习、尝试教学等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一、“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1.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备课考虑的是教师要如何教,编写学案考虑的是学生要如何学,所以教师必须确定全过程指导学生自学的思路,才能以学定教,编出适合学生自学的“学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还必须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要敢于大胆取舍教材,合理加工教材,编写出适合课堂操作的学案。教师观念不转化,编写出的“学案”也无非是一份习题。
  2.编写“学案”。
  (1)备学生。充分了解本年级学生的学情:差生多,学习自觉性差,班与班之间的成绩差距大等。制作导学案必须从小处着眼,从低处着手,引导要到位,题目设置要分清层次。
  (2)备教材。设计“导学案”前,必须熟读教材,弄清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知识点呈现的方式和顺序,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产生疑惑的问题是什么。明确与本课时知识点前挂后连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恰當地设置“学前准备”中需要准备哪些知识,设计“新知探究”,考虑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3)巧设计。选题要精,环节要清,指导有方,针对性强。要探究的问题清楚明了,检测知识点要目的明确,巩固提高不能盲目,题量不能太大。
  (4)群策群力。初稿形成后,全组人员需要坐下来通个案,找出不恰当的地方进行删改,直到能集体通过才可以进入课堂。
  二、“导学案”的反思
  “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确实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也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但是,通过实践也发现这种模式还存在很多缺陷,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利于教师激情的发挥。
  “导学案”使教师都按照统一的模式、顺序等来组织教学,课堂上就使教师不能自由发挥,不能让教师通过情感感染学生。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人格魅力得不到体现,不利于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2.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是思维和程序的母亲,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没有问题意识,思维难以活跃,因而也就难以创新。“导学案”是教师把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问答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习惯于不容置疑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导学案”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无需费力,这很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不利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学案”给学生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教师按照自己便于讲授的方式编写的,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观点,缺少学生与教材的“直接”对话。这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难免出现“先入为主”,使得的教师怎样理解教材,学生就怎样理解教材。这过多地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精神空间,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4.不利于学生的品德教育向品德学习的转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的品德教育向品德学习转化,“导学案”使学生依然以教师的道德认识为主体,学生自己不能通过思考获得道德意识,不利于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课堂中学生也不能很好的接受教师的情感教育,不利于道德学习。
  5.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是把教本结构变成认知结构,是教师自己对课文的分析、概括和总结。这种导学使学生不用费力阅读教材,不用再动脑筋去分析、综合、归纳、推理、总结,就可以“饭来张口”吃到现成的。从表面上看,这节约了时间,更容易突出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实质上它却忽略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使学生失去了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感知新知识和技能的绝好时机。教师用精心设计的导学案,“温柔地”剥夺了学生的阅读之快乐、阅读之思考,使学生不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总之,“学案导学教学”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反思。
其他文献
德育应该培养学生在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中学会自律,然而,青少年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自我评价障碍、意志薄弱、人格障碍、挫折心理等。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中的“慎独”“主敬”与西方的“有得于内,无待乎外”,对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方面有所启示,具体做法如下:  一、挫折教育  也称逆境磨炼,是指通过展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因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驾御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即是说让学生不在挫折中消沉、徘徊,
期刊
中国经济新常态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已是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教师要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学习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创新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阅读教学,又应该构建怎样的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呢?下面就以初二语文上
期刊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的突破需要改革,改革需要教育观念,教育观念需要解放,解放在教师,教师需要创新,创新在课堂,课堂的高效需要方法。  学生现状的分析:  1、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学生,都是隔代教育,接受的都是家长的“远程教育”,表面上答应得都很好,内心的世界与表面是格格不入的,典型的表里不一。  2、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如果问他读书是为了什么?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回答
期刊
[教材]苏少版美术第二册第十一课《这就是我呀》  [场景]当我把高轩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时,教室里哄堂大笑。  发笑的学生:那脸怎么是红的啊?丑死了,像小猴子的屁股。 (又是一阵爆笑)  指责的学生:高轩画错了,脸不应该是那种颜色的,我们的脸应该是这种颜色的。(很认真地挥动着自己的一支肉色水彩笔)  ……  看着这群笑得前翻后仰的孩子,我没有说话,而是拿起红笔在高轩的作业本上打了六个红红的“五
期刊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东西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读起来琅琅上口,利记易诵。如我们记忆句子成分时,可以编成: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语必居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用“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读作戎róng”的口诀来记住“戌、戍、戊、戎”四个形近字;可以用“直译对译和意译,增补省略调语序”的口诀来记住文言文的一般翻译方法。  二、概括记忆法
期刊
它,是名副其实的王子,父母百般溺爱,家族小心呵护;它,不需吃苦,只管享受;不需动脑,只管服从;一只胆小懦弱的骆驼,一个自私狭隘的王子,一个能力低下的弱智儿。当家族遭遇强敌时,它选择了逃跑;当弱者需要保护时,它表现出冷漠和拒绝。为了享受舒适,它放弃了自由。可悲,可叹,可怜……  它就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笔下的——骆驼王子。  之所以叫它骆驼王子,是因为它在家族的群体里是被关注的焦点,是生活的
期刊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和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教师该如何相对高效的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呢?  一、借助教材资源,营造愉悦识字氛围  教材的选文非常富有童趣,有的来自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有的来自农村生活、现代社会生活,有的来自童话故事,有的来自科学常识等,这些材料都与
期刊
合作式学习注重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将学生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的引进语文课堂,我决定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择机合作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到作文教学,乃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合作學习都可派上用场。但合作学习也不是万能的,只有恰如其分地使用才能事半功倍,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特别是学生质疑问难时,运用小
期刊
一位教育家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情感培养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也就不失为一块沃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活动,营造一种情感氛围,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感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
期刊
一、提问贯串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不断提疑设问并引导学生不断开动脑筋去释疑答问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发展各种优良品质。  而课堂提问就是启发式、有效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课堂提问往往贯串于教学全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口头回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判断、推理来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