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案导学教学”是指以教师编写的学案为基础,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点播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收效甚微的“教师讲,学生听”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学案导学教学”是对目标教学、研究性学习、尝试教学等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一、“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1.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备课考虑的是教师要如何教,编写学案考虑的是学生要如何学,所以教师必须确定全过程指导学生自学的思路,才能以学定教,编出适合学生自学的“学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还必须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要敢于大胆取舍教材,合理加工教材,编写出适合课堂操作的学案。教师观念不转化,编写出的“学案”也无非是一份习题。
2.编写“学案”。
(1)备学生。充分了解本年级学生的学情:差生多,学习自觉性差,班与班之间的成绩差距大等。制作导学案必须从小处着眼,从低处着手,引导要到位,题目设置要分清层次。
(2)备教材。设计“导学案”前,必须熟读教材,弄清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知识点呈现的方式和顺序,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产生疑惑的问题是什么。明确与本课时知识点前挂后连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恰當地设置“学前准备”中需要准备哪些知识,设计“新知探究”,考虑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3)巧设计。选题要精,环节要清,指导有方,针对性强。要探究的问题清楚明了,检测知识点要目的明确,巩固提高不能盲目,题量不能太大。
(4)群策群力。初稿形成后,全组人员需要坐下来通个案,找出不恰当的地方进行删改,直到能集体通过才可以进入课堂。
二、“导学案”的反思
“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确实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也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但是,通过实践也发现这种模式还存在很多缺陷,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利于教师激情的发挥。
“导学案”使教师都按照统一的模式、顺序等来组织教学,课堂上就使教师不能自由发挥,不能让教师通过情感感染学生。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人格魅力得不到体现,不利于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2.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是思维和程序的母亲,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没有问题意识,思维难以活跃,因而也就难以创新。“导学案”是教师把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问答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习惯于不容置疑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导学案”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无需费力,这很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不利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学案”给学生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教师按照自己便于讲授的方式编写的,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观点,缺少学生与教材的“直接”对话。这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难免出现“先入为主”,使得的教师怎样理解教材,学生就怎样理解教材。这过多地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精神空间,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4.不利于学生的品德教育向品德学习的转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的品德教育向品德学习转化,“导学案”使学生依然以教师的道德认识为主体,学生自己不能通过思考获得道德意识,不利于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课堂中学生也不能很好的接受教师的情感教育,不利于道德学习。
5.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是把教本结构变成认知结构,是教师自己对课文的分析、概括和总结。这种导学使学生不用费力阅读教材,不用再动脑筋去分析、综合、归纳、推理、总结,就可以“饭来张口”吃到现成的。从表面上看,这节约了时间,更容易突出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实质上它却忽略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使学生失去了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感知新知识和技能的绝好时机。教师用精心设计的导学案,“温柔地”剥夺了学生的阅读之快乐、阅读之思考,使学生不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总之,“学案导学教学”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反思。
一、“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1.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备课考虑的是教师要如何教,编写学案考虑的是学生要如何学,所以教师必须确定全过程指导学生自学的思路,才能以学定教,编出适合学生自学的“学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还必须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要敢于大胆取舍教材,合理加工教材,编写出适合课堂操作的学案。教师观念不转化,编写出的“学案”也无非是一份习题。
2.编写“学案”。
(1)备学生。充分了解本年级学生的学情:差生多,学习自觉性差,班与班之间的成绩差距大等。制作导学案必须从小处着眼,从低处着手,引导要到位,题目设置要分清层次。
(2)备教材。设计“导学案”前,必须熟读教材,弄清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知识点呈现的方式和顺序,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产生疑惑的问题是什么。明确与本课时知识点前挂后连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恰當地设置“学前准备”中需要准备哪些知识,设计“新知探究”,考虑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3)巧设计。选题要精,环节要清,指导有方,针对性强。要探究的问题清楚明了,检测知识点要目的明确,巩固提高不能盲目,题量不能太大。
(4)群策群力。初稿形成后,全组人员需要坐下来通个案,找出不恰当的地方进行删改,直到能集体通过才可以进入课堂。
二、“导学案”的反思
“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确实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也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但是,通过实践也发现这种模式还存在很多缺陷,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利于教师激情的发挥。
“导学案”使教师都按照统一的模式、顺序等来组织教学,课堂上就使教师不能自由发挥,不能让教师通过情感感染学生。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人格魅力得不到体现,不利于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2.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是思维和程序的母亲,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没有问题意识,思维难以活跃,因而也就难以创新。“导学案”是教师把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问答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习惯于不容置疑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导学案”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无需费力,这很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不利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学案”给学生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教师按照自己便于讲授的方式编写的,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观点,缺少学生与教材的“直接”对话。这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难免出现“先入为主”,使得的教师怎样理解教材,学生就怎样理解教材。这过多地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精神空间,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4.不利于学生的品德教育向品德学习的转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的品德教育向品德学习转化,“导学案”使学生依然以教师的道德认识为主体,学生自己不能通过思考获得道德意识,不利于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课堂中学生也不能很好的接受教师的情感教育,不利于道德学习。
5.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是把教本结构变成认知结构,是教师自己对课文的分析、概括和总结。这种导学使学生不用费力阅读教材,不用再动脑筋去分析、综合、归纳、推理、总结,就可以“饭来张口”吃到现成的。从表面上看,这节约了时间,更容易突出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实质上它却忽略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使学生失去了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感知新知识和技能的绝好时机。教师用精心设计的导学案,“温柔地”剥夺了学生的阅读之快乐、阅读之思考,使学生不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总之,“学案导学教学”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