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为目的。正确认识小学实施的创新教育,选择小学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小学生将来最终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 创新教育 有效途径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巨大变革,特别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变革更为激烈,其主要体现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上。有人说:“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只有创新,明天才会更美好。”由此可见,创新是教育改革尤其是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1.正确认识小学实施的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作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以往的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学生一次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的,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种评价方法应该有所改进。成年人惯有的从众心理也影响了孩子,因此“求同”成为学生的定性思维,成为学生最保险也最习惯的思维方式,而它正是阻碍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概括性地指出创新的前提是要解放人。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教师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地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创新教育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鉴于此,必须首先解放学生的大脑,去除束缚因素。创建和谐的情感环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民主的教学作风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他们才会去探索,去创造,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这样会严重伤害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而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是朋友关系,“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人的影响虽不像对植物那样直接,但那种无形的陶冶作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感受到的。所以教师应有一颗爱心,主动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人,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心理安全的情形下最大限度地积极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发挥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兴趣,使学生乐于创新心理学研究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具有创新的兴趣和欲望,才能去主动思考,主动创新。因此,引导学生去产生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步骤。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小学创新教育的认识虽然不尽相同,对创新教育作了不同的阐释,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应该说这一认识揭示了创新教育的本质。大家都认为小学生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等的创新。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是一种特殊的创造——创造他个体世界中前所未有的东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不直接显示出社会意义上的创新价值,其目的是通过这类创新性活动让其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创新大都表现为综合的一种创新素质,其主要包括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近年来,教育方式越来越科学合理。学生再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成了学习的主人。素质教育已经广泛推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2.小学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2.1 教师需有创新精神。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创新的价值观。创新的价值观即是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整个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坚定地树立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的观念,把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看作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要求教育的职能从继承为主转向创新为主;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开发创造力为主;从训练标准化的个性为主转向培养多样化的个性为主,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为培养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的基本结构中,重学生学习过程,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培养能力的过程。开展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活泼与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运用探索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发现信息与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其创造力,同时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包括观察发现、模型发现、相似发现等发现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更有目的地、更自觉地进行发现活动并取得发现成果。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将自己的创造个性渗透于研究探讨教材过程中,实施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以敏捷的思路,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的审美价值,优美的语言,饱满的精神,优雅的举止进行教学,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的环境,充分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大力提倡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2 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主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及实现创造目标的手段和桥梁,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校期间创新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如实验课、综合劳动技术课、多媒体授课、讨论式教学及课外发明创造活动、成立兴趣小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欲望与发挥其创新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运用以计算机远程教育、视听结合的声像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视听感知、感受人类创造创新活动的成果,激发其创造的意识,树立起创造的志向。通过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育结构和过程,使学校工作呈现出了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使学校教育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教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教学效果更加有效。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不但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而创造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综合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发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因此,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启动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把各种基本素质教育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特别是创新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办好基础教育的关键,我们将按照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加强实践,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能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齐欣,赵田峰.中国教育调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2] 杨德广.文化视角中的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小学 创新教育 有效途径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巨大变革,特别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变革更为激烈,其主要体现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上。有人说:“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只有创新,明天才会更美好。”由此可见,创新是教育改革尤其是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1.正确认识小学实施的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作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以往的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学生一次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的,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种评价方法应该有所改进。成年人惯有的从众心理也影响了孩子,因此“求同”成为学生的定性思维,成为学生最保险也最习惯的思维方式,而它正是阻碍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概括性地指出创新的前提是要解放人。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教师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地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创新教育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鉴于此,必须首先解放学生的大脑,去除束缚因素。创建和谐的情感环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民主的教学作风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他们才会去探索,去创造,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这样会严重伤害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而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是朋友关系,“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人的影响虽不像对植物那样直接,但那种无形的陶冶作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感受到的。所以教师应有一颗爱心,主动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人,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心理安全的情形下最大限度地积极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发挥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兴趣,使学生乐于创新心理学研究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具有创新的兴趣和欲望,才能去主动思考,主动创新。因此,引导学生去产生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步骤。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小学创新教育的认识虽然不尽相同,对创新教育作了不同的阐释,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应该说这一认识揭示了创新教育的本质。大家都认为小学生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等的创新。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是一种特殊的创造——创造他个体世界中前所未有的东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不直接显示出社会意义上的创新价值,其目的是通过这类创新性活动让其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创新大都表现为综合的一种创新素质,其主要包括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近年来,教育方式越来越科学合理。学生再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成了学习的主人。素质教育已经广泛推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2.小学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2.1 教师需有创新精神。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创新的价值观。创新的价值观即是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整个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坚定地树立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的观念,把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看作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要求教育的职能从继承为主转向创新为主;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开发创造力为主;从训练标准化的个性为主转向培养多样化的个性为主,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为培养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的基本结构中,重学生学习过程,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培养能力的过程。开展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活泼与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运用探索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发现信息与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其创造力,同时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包括观察发现、模型发现、相似发现等发现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更有目的地、更自觉地进行发现活动并取得发现成果。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将自己的创造个性渗透于研究探讨教材过程中,实施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以敏捷的思路,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的审美价值,优美的语言,饱满的精神,优雅的举止进行教学,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的环境,充分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大力提倡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2 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主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及实现创造目标的手段和桥梁,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校期间创新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如实验课、综合劳动技术课、多媒体授课、讨论式教学及课外发明创造活动、成立兴趣小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欲望与发挥其创新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运用以计算机远程教育、视听结合的声像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视听感知、感受人类创造创新活动的成果,激发其创造的意识,树立起创造的志向。通过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育结构和过程,使学校工作呈现出了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使学校教育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教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教学效果更加有效。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不但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而创造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综合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发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因此,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启动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把各种基本素质教育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特别是创新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办好基础教育的关键,我们将按照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加强实践,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能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齐欣,赵田峰.中国教育调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2] 杨德广.文化视角中的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