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新知引入法”初探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新知引入法、创设情景引入法、贴近生活实际引入法、操作演示引入法、数学本身发展需要引入法、观察比较归纳引入法等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恰当地引入新知,展示知识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引入,能够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引入新知?我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大致归纳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创设情境中引入新知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重的情绪色彩,数学教学中因数学知识抽象、情感因素隐蔽而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要克服这一不利因素,从新知发生的背景,置入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之中,从而先声夺人,引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例如:我教“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这样来设计“引入”:
  师: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唱歌,现在,谁来为大家唱首歌?(同学们一听来劲了,推荐一位同学上台唱了一首歌)
  师:这位歌手唱得怎样?怎样来衡量她的唱歌水平?
  生:让评委来打分。
  师:对,老师请6位同学和我一起来为选手打分。(6位同学和老师把打好的分数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看7个评委意见一致吗?按谁的办?(有生说:听老师的。有生说:那不行,要那么多评委干什么?)
  师:对,不能仅凭老师说了算。要解决这个问题,等我们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之后,大家就知道怎样来给这位选手定分了……
  这里通过模拟电视近几年火爆的歌手选拔大赛评委评分的情景,使学生兴致高涨,同时在情境中演示了“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使学生以渴求的心理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知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新知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之上,本质属性较隐蔽的知识的学习,更是依赖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供多种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记忆表象,从中提炼出新知的“生长点”,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接触新知。
  
  三、操作演示引入法
  
  抽象的数学知识广泛地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数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操作演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新知的发生、发展过程寓于学生的操作或者教师的演示之中来引入新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情感需要。
  如:“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三角形的实例,然后让学生用学具——3根小棒搭一个三角形(要求形状各异),再让学生动手画各种形状的三角形,比较各种三角形的异同,在分析比较中引出三角形的本质属性。
  
  四、从数学本身发展需要来引入新知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现有知识出发,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在需要中进入新知学习。
  如:“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先让学生做等分除法:10个饼平均分给5人,每人几个?2个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个?当学生正确解答后,老师提出:把一个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怎么分?怎么表示?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需要中引入“分数”。
  
  五、观察、比较、归纳引出新知
  
  在引出新知前,提供学生新知背景中的一些个别对象,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诱使学生萌发猜想、引出规律。怎样引入,体现了编者意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小学数学中的定律、法则、性质等规律的教学,常常沿着这种思路来引入。
  如:“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先出示如下两组练习:
   第一组第二组
  ①(8+27)+13 ①8+(27+13)
  ②85+17+83 ②85+(17+83)
  ③72+(28+57) ③(72+28)+57
  把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组参赛,当乙组获胜,甲组不服时,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组:算式到底能否像第二组算式那样进行简算?当学生发现每组的第①题、第②题、第③题结果分别相等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结果相同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提出: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整个过程,就是学生在练习、观察、讨论、比较、归纳,学生自己就是知识的探索者,他们从中体验到了获得成功的快乐。思维的火花在此绽放得绚丽多姿。
  当然,引入新知没有固定的模式,以上几法仅是一个示例,旨在展示小学数学新知教学中新知引入的一般途径,具体应用中还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小学教育心理学》
  2、《小学教学论》
   【组稿编辑:杨五星】
  (作者单位:410145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螺岭学校)
其他文献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的《逍遥游》一文中,庄子一连用了几个寓言故事推出了自己所追求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也就是没有任何束缚,精神遨游于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宇宙的人生价值取向。能达到“逍遥游”这种境界的,只有至人、神人、圣人,因为这类人崇尚无为,无视功利,不在乎荣辱。  在教学此文时,我提出“如何看待庄子的人生追求”这个问题和学生讨论。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有一个学生说道:“我很欣赏甚至羡慕庄子,
期刊
蜀汉被西晋灭亡后,晋武帝为笼络人心,征诏蜀汉尚书李密为太子洗马,朝廷和地方官逼迫甚急,李密冒着不与新朝廷合作的风险,辞不就职,上一了道《陈情表》的奏章,武帝看表以后,没有为难李密,收回成命。那么,一纸《陈情表》究竟有何能量让金口玉言的武帝不再为难李密,其艺术特色是什么呢?  西晋统一全国后,朝廷诏告“以孝治天下”,武帝未颁诏李密时,太守和刺史曾先后举荐李密为孝廉和秀才,李密都“辞不赴命”,其借口是
期刊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同学们中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少做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源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的新世纪,学校的教育也必将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同创新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可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慢,教改意识不强。  每一个深入到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多数语文教师一提到改革与创新,总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这种现象在我们农村小学尤为突出
期刊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人在教学的实践中探索出愉快教学“八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先学后做,当堂训练  要把课堂教学由以往的教师讲课过程转变为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课堂上,先让学生自读课本。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出示自学指导提纲,并出好自学思考题,使学生通过自学识记课本基础知识。然后,教师检查自学效果,针对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对所有学生在自学环节中能
期刊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小学作文入门教学也不例外。曾有一位家长向我诉苦,她说好多次了,面对教师布置的作文(三年级有家庭作业),孩子苦思也写不出来,急得直哭,又怕难过教师的检查关,夜深了,都不敢上床睡觉。无奈,为了孩子的健康,她只好代劳了。不几天,我从报上又看到了这么一条消息:×教师自己编写童话故事,作为三年级作文入门的启蒙手段,由写憨态乖巧的小动物,以及想象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编写简单的故事,然后逐
期刊
长时间以来,学生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低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数学教学。要想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应用能力,打破“数学难学”的瓶颈,教师除了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教学艺术外,注意培养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显得至关重要。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之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如果脱离了实际
期刊
改错是引导学生辨析正误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在许多公开课中看到,改错题的出现率非常高。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改错题在课堂上使用起来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见效快,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可谓一举多得。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通过讲解字母与数字、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的简写形式后,我随即出示了4个判断题:⑴a×8写成a8;⑵b×c写成bc;⑶x+5写成5x;⑷c+c写成c2。学生先是迅速读题,然后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一些探索:
期刊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爆炸、知识剧增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新的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人才。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要求人们终生学习,所以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而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数学教学只重视数学结论的教学,忽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