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改后探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旨在从教材的整合、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以及合理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改 历史课堂 教学策略
从2010年秋季开始,在甘肃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对过去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很大的调整,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本人通过对一年半的新课改教育教学实践,对新课改的认识不断深入,体会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并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与各位同仁分享,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一、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能 "以本为本"。
在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科书改变了以往的教材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因此,在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那种只重教材,一切从教材出发的观念,要变"教教材"到"用教材",把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基础知识入手,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突出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在教学中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做好学生高中历史知识和初中历史知识的衔接,要以学生初中历史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和掌握基本历史概念,从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更多的教师开始大量使用现代教育教学方式,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得到较好的普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出现了两种不良的倾向:一种是年轻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一种是老教师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现代教学都有其可取之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更好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在一次公开教学中,我看见一位年轻教师在不断的给学生展示各种材料,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大量的材料扑面而来,不要说学生难以理解,就是作为专业教师的我也是一头的雾水,教师几乎成了一名放映员,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同样,也有一名老教师从开始上课到下课,全是这位教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结果学生是昏昏欲睡,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式,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的错误。
三、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和学的关系。
在新课改中,强调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课堂为学堂,就是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主要是引导,改变过去那种只是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受到应有的尊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是看重好学生,经常忽视差生的感受,造成差生没有了学习兴趣,使班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在课堂提问也是多向好学生提问,忽视差生, 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课堂问题设计要难易结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历史性研究学习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开端,以反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过程,以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目标。"问题导向式"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因此,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一定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可以通过历史重现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历史的认知。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决不能放任自流。在学习中要让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使用资料,做到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有合理的评价手段。
合理的历史评价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的教学评价中,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新的评价观,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强调发展。课堂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评价中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但是不能一味的用好和很好的评语。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的公开教学,只要是学生得出的结论,都给予好或很好的评价,没有给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的评价,让学生不知所从。所以,在课堂评价中,一定要有客观的、一分为二的评价标准,既要肯定学生的一些积极一面,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才能使学生不断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认识。
总之,我们教师在新课改后要不断的探索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使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新课改 历史课堂 教学策略
从2010年秋季开始,在甘肃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对过去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很大的调整,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本人通过对一年半的新课改教育教学实践,对新课改的认识不断深入,体会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并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与各位同仁分享,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一、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能 "以本为本"。
在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科书改变了以往的教材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因此,在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那种只重教材,一切从教材出发的观念,要变"教教材"到"用教材",把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基础知识入手,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突出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在教学中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做好学生高中历史知识和初中历史知识的衔接,要以学生初中历史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和掌握基本历史概念,从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更多的教师开始大量使用现代教育教学方式,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得到较好的普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出现了两种不良的倾向:一种是年轻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一种是老教师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现代教学都有其可取之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更好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在一次公开教学中,我看见一位年轻教师在不断的给学生展示各种材料,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大量的材料扑面而来,不要说学生难以理解,就是作为专业教师的我也是一头的雾水,教师几乎成了一名放映员,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同样,也有一名老教师从开始上课到下课,全是这位教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结果学生是昏昏欲睡,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式,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的错误。
三、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和学的关系。
在新课改中,强调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课堂为学堂,就是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主要是引导,改变过去那种只是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受到应有的尊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是看重好学生,经常忽视差生的感受,造成差生没有了学习兴趣,使班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在课堂提问也是多向好学生提问,忽视差生, 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课堂问题设计要难易结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历史性研究学习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开端,以反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过程,以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目标。"问题导向式"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因此,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一定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可以通过历史重现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历史的认知。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决不能放任自流。在学习中要让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使用资料,做到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有合理的评价手段。
合理的历史评价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的教学评价中,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新的评价观,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强调发展。课堂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评价中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但是不能一味的用好和很好的评语。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的公开教学,只要是学生得出的结论,都给予好或很好的评价,没有给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的评价,让学生不知所从。所以,在课堂评价中,一定要有客观的、一分为二的评价标准,既要肯定学生的一些积极一面,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才能使学生不断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认识。
总之,我们教师在新课改后要不断的探索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使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