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青年教师,很多幼儿园往往采取结对子(开展师徒结对帮扶)、压担子(安排教学工作重任)、搭台子(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平台)等措施。我县教研部门针对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怕说、不想说、没机会说、不知道怎么说等具体问题,将多种形式的论坛活动作为青年教师的“跑马场”,激发教师自我提高的主动性,给她们提供锻炼与展示的机会与平台,让青年教师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中迅速成长。
一、评课式论坛
所谓评课式论坛,就是将普通的评课通过论坛的形式来进行。目前一些幼儿园人为规定教师每周的听课节数,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只重视听课而忽视评课;即使有的课评了,也碍情面敷衍了事而使评课走过场,评课多数只唱赞歌不讲缺点。评议会上,发言人少,评议只有三言两语,评课冷冷清清,而且多被老教师掌控。组织评课式论坛,则是让听课的青年教师就当天的听课感受整理成文稿,详细、系统地进行评课。这样既保证了评课的时间,又能让青年教师畅所欲言。
比如在上课前,我们会给一部分听课的青年教师发一张表格,上面主要有四个问题:①你觉得这活动适合该年龄段幼儿吗?②这个活动给你印象最深的教学环节是什么?③你觉得教学目标落实情况如何?④这个活动有什么缺憾?这四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是人本化的。从心理学来说,①②④三个问题充分尊重人的直觉,即使是一个刚毕业的新教师,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只有第三个问题稍难。简单并不代表肤浅,简单中可以蕴涵着智慧,能就这四个简单的问题加以反思,就一定会有收获。
二、反思式论坛
所谓反思式论坛,就是在撰写教学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但目前幼儿园教师往往把教学反思写成一种公式化的、流水账式的活动记录,错误地将反思理解为活动回忆,只注重复述活动现场与幼儿表现,对诸如自己为什么采用某种教法、幼儿为什么有突出表现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在新理念、新理论渗透方面缺乏突破,无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反思式论坛让青年教师真正参与到有效教学的研讨活动中来,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迫使青年教师将写教学反思作为自身专业成长的自觉行为。反思过程中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围绕一个(也可以多个)主题,围绕新纲要的一个理念(如自主、合作、探究)或是研讨中的一个侧重点(如活动目标的定位)进行重点反思,并能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三、案例式论坛
所谓案例式论坛,就是将日常所写的教育案例稍做加工进行讨论。案例式论坛的作用关键在于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让大家分享,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整个论坛采用案例描述——设想分析——解决策略的程序进行。为了使论坛活动适合新教师需求,我们面向新教师开展“成长路上的困惑”案例征集活动。随后,对征集的众多案例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如何有效地做好家长工作”这一主题在新教师的困惑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具有典型性。由此,我们确定了新教师分层培训的第一个案例式论坛:帮助新教师寻求职业初期家长工作的关键因素,使新教师更快取得家长信任,顺利进行家园沟通。
四、对台式论坛
所谓对台式论坛,就是让新老教师同台亮相进行争辩性的论坛。每学年组织新老教师举行述职论坛和专题小结答辩交流会,畅谈自己的教育理想,宣布自己的教育信条。这对新教师是一种尝试和鞭策,对老教师也是一种积累和借鉴,以此让各个层次的教师都有所得,让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惠及每一位教师。另外我们让名优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这些青年教师均是乡镇中心园以上的业务园长或优秀教研组长,就每学期教研疑难问题进行相应的论坛交流活动。如“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早期阅读中教师回应策略”等。
五、网络式论坛
网络式论坛,就是指在网络上百家争鸣。组织青年教师不定期地在幼教网“教育论坛”的版块上针对一个观点或一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就同一论题进行唇枪舌剑的辩论。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互动,不是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对答,往往是有观点有材料的简短论述,让思想在碰撞中升华,教研之花在指间尽情绽放。“教育论坛”成了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与文化品位的培训课堂,深受青年教师欢迎。
比如班级环境创设的研讨,如何在环境布置中体现创新,让班级环境更有特色?环境的教育价值如何体现?就这些问题在论坛上发帖,以网络沙龙的形式进行交流。其中由一位业务园长担任论坛的版主,也就是主持人的角色,而真正的主人则是全体青年教师。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这种思考和表达由于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每位有想法的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针对话题畅所欲言。最后,这些珍贵的研讨内容以文字的形式长时间保留下来,既能直接成为教师撰写论文、案例的第一手资料,还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
为了保证青年教师的论坛能经常性地进行,我们教研部门建立“区域论坛共享机制”,如协同论坛制(以对台式论坛为主,两年组织一次)、项目论坛会(以评课式、反思式论坛为主,每学期由两个协作片召集所辖幼儿园进行)、区域论坛月(以网络式论坛为主,每月组织教研组长、业务园长共同研讨区域核心问题)、园本论坛周(以案例式论坛为主,由各幼儿园在每周的园本教研活动时间内自主开展)等。多种形式论坛活动除了为年轻教师提供一个自我辩护的席位,也为年轻教师提供一个公众检阅的平台,从而让教师改变自己的生活并成为行动研究者。
一、评课式论坛
所谓评课式论坛,就是将普通的评课通过论坛的形式来进行。目前一些幼儿园人为规定教师每周的听课节数,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只重视听课而忽视评课;即使有的课评了,也碍情面敷衍了事而使评课走过场,评课多数只唱赞歌不讲缺点。评议会上,发言人少,评议只有三言两语,评课冷冷清清,而且多被老教师掌控。组织评课式论坛,则是让听课的青年教师就当天的听课感受整理成文稿,详细、系统地进行评课。这样既保证了评课的时间,又能让青年教师畅所欲言。
比如在上课前,我们会给一部分听课的青年教师发一张表格,上面主要有四个问题:①你觉得这活动适合该年龄段幼儿吗?②这个活动给你印象最深的教学环节是什么?③你觉得教学目标落实情况如何?④这个活动有什么缺憾?这四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是人本化的。从心理学来说,①②④三个问题充分尊重人的直觉,即使是一个刚毕业的新教师,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只有第三个问题稍难。简单并不代表肤浅,简单中可以蕴涵着智慧,能就这四个简单的问题加以反思,就一定会有收获。
二、反思式论坛
所谓反思式论坛,就是在撰写教学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但目前幼儿园教师往往把教学反思写成一种公式化的、流水账式的活动记录,错误地将反思理解为活动回忆,只注重复述活动现场与幼儿表现,对诸如自己为什么采用某种教法、幼儿为什么有突出表现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在新理念、新理论渗透方面缺乏突破,无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反思式论坛让青年教师真正参与到有效教学的研讨活动中来,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迫使青年教师将写教学反思作为自身专业成长的自觉行为。反思过程中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围绕一个(也可以多个)主题,围绕新纲要的一个理念(如自主、合作、探究)或是研讨中的一个侧重点(如活动目标的定位)进行重点反思,并能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三、案例式论坛
所谓案例式论坛,就是将日常所写的教育案例稍做加工进行讨论。案例式论坛的作用关键在于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让大家分享,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整个论坛采用案例描述——设想分析——解决策略的程序进行。为了使论坛活动适合新教师需求,我们面向新教师开展“成长路上的困惑”案例征集活动。随后,对征集的众多案例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如何有效地做好家长工作”这一主题在新教师的困惑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具有典型性。由此,我们确定了新教师分层培训的第一个案例式论坛:帮助新教师寻求职业初期家长工作的关键因素,使新教师更快取得家长信任,顺利进行家园沟通。
四、对台式论坛
所谓对台式论坛,就是让新老教师同台亮相进行争辩性的论坛。每学年组织新老教师举行述职论坛和专题小结答辩交流会,畅谈自己的教育理想,宣布自己的教育信条。这对新教师是一种尝试和鞭策,对老教师也是一种积累和借鉴,以此让各个层次的教师都有所得,让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惠及每一位教师。另外我们让名优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这些青年教师均是乡镇中心园以上的业务园长或优秀教研组长,就每学期教研疑难问题进行相应的论坛交流活动。如“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早期阅读中教师回应策略”等。
五、网络式论坛
网络式论坛,就是指在网络上百家争鸣。组织青年教师不定期地在幼教网“教育论坛”的版块上针对一个观点或一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就同一论题进行唇枪舌剑的辩论。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互动,不是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对答,往往是有观点有材料的简短论述,让思想在碰撞中升华,教研之花在指间尽情绽放。“教育论坛”成了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与文化品位的培训课堂,深受青年教师欢迎。
比如班级环境创设的研讨,如何在环境布置中体现创新,让班级环境更有特色?环境的教育价值如何体现?就这些问题在论坛上发帖,以网络沙龙的形式进行交流。其中由一位业务园长担任论坛的版主,也就是主持人的角色,而真正的主人则是全体青年教师。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这种思考和表达由于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每位有想法的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针对话题畅所欲言。最后,这些珍贵的研讨内容以文字的形式长时间保留下来,既能直接成为教师撰写论文、案例的第一手资料,还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
为了保证青年教师的论坛能经常性地进行,我们教研部门建立“区域论坛共享机制”,如协同论坛制(以对台式论坛为主,两年组织一次)、项目论坛会(以评课式、反思式论坛为主,每学期由两个协作片召集所辖幼儿园进行)、区域论坛月(以网络式论坛为主,每月组织教研组长、业务园长共同研讨区域核心问题)、园本论坛周(以案例式论坛为主,由各幼儿园在每周的园本教研活动时间内自主开展)等。多种形式论坛活动除了为年轻教师提供一个自我辩护的席位,也为年轻教师提供一个公众检阅的平台,从而让教师改变自己的生活并成为行动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