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拒绝战争,呼唤和平,社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是自古以来人类的追求,但是,人类社会的太平盛世并不多见。以中国为例,自有史记载以来,战争频仍,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断发动扩张战争,给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有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其时,中国大地上,诸侯之间战乱不断,人民困苦不堪。孔子20多岁起,就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他关爱民生,在周游列国时,坚持宣传仁爱思想,终生不渝。《礼记·礼运》中记载: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音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扰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才有了“大同社会”的 构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善其身,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残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细读《大道之行也》可以看出,孔子构想的大同社会具有下列特征:①大同是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它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权力公有的口号是“天下为公”,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管理社会的是被选举出来的贤能,而选举贤能的权力在于“天下”,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其所以要明确权力公有,是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权力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攫取一切。只有取消权力的个人垄断,才能保证社会的其他方面不受垄断,只有坚持权力的公有,才能保证社会其他方面的公有,所以“天下为公”口号的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在大同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帝与王。②大同实行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这个体制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地方更是地方人的地方。地方事务由地方民众选举贤能之士负责管理,选举是民举而非官举。③大同社会提倡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信与睦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核心。而“天下为公”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天下为公”,人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有每人的一份,衣食有着,地位平等,无胁迫的可能,无依附的必要,是大同世界人际关系的概括。④大同社会里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大同世界描绘的社会是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在这里,人们视他人的父母如自己的父母,视他人的子女如自己的子女。“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就是说任何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怀,任何人都能主动关心社会。男有分,女有归,社会和谐,人民安居。⑤大同社会提倡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在大同社会里,人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社会财富十分珍惜,憎恶一切浪费现象也反对任何自私自利行为。“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货弃于地是可耻的,货藏于己同样是可耻的。⑥大同社会提倡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在大同世界里,劳动已成了人们高度自觉而又十分习惯的活动。“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能劳而不劳是可耻的,劳而不尽其力也是可耻的,劳动只为了自己也是可耻的。正是人们这种不计报酬,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支撑了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
可以说孔子的大同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东晋末年的社会状况与孔子所处的社会状况颇为相似,战事连绵,官场腐败,民不聊生。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应运而生。桃花源是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那里的“先世”为了“避秦时乱”,来到此处,自那时起,他们与世隔绝,“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长期以来,那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当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咸来问讯”,并“设酒杀鸡作食”。那里生活着的是一群普普通通的避难之人。他们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纯真,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推想到桃花源真正具备了孔子大同社会的一系列特征。否则,那里定然不会太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定然不会如此和谐。如果没有社会保障,“黄发垂髫”也不会“怡然自乐”。很明显,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出现的,只不过是陶渊明构想出来的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罢了。虽然这个理想社会只是空想,但不能不说身处东晋的陶氏受到了孔子大同社会的影响。岂止是陶氏受到大同社会的影响?再看: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均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在此俱无用,且起争端,徒手而来可也。”又指一家曰:“彼来亦未久,有绮縠珠玑之属,众共焚之。所享者唯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唯计口授地以耕养蚕,不可取衣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节选自南康与之《昨梦录》)
请看,康与之所描绘的所在跟陶氏的桃花源又何其相似。这里的人们是何其纯洁,这里的民风民情又何其淳朴,这里的“天下”不正是“为公”的吗?这个领着谢氏入穴的老者不正是通过穴中人选举出来的“贤能”吗?他要带一个外人进入穴中,还要征求大家的意见,不正是“讲信修睦”的体现吗?由此可知,这里的人们生活在几近大同的社会了。
其实,历代封建帝王中欲构建大同社会者也不乏其人,并且,他们也建设了类似大同的社会,如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等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和乐,安居乐业。只不过不同的是,封建社会是私有制社会,虽然这些帝王也选贤与能,但目的只是为了维护其统治。简而言之,“天下”并非“为公”,而是“为家”。而他们建设心中的理想社会及取得的骄人成绩,却是有目共睹的。又怎能说他们没有受到孔子大同社会的影响呢?
如今,我们正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不正是在逐渐实现孔子的大同思想吗?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孔子的大同思想将会由理想逐渐变成现实。
由此可见,孔子的大同思想确实影响了历朝历代的中国人,而且这种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其时,中国大地上,诸侯之间战乱不断,人民困苦不堪。孔子20多岁起,就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他关爱民生,在周游列国时,坚持宣传仁爱思想,终生不渝。《礼记·礼运》中记载: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音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扰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才有了“大同社会”的 构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善其身,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残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细读《大道之行也》可以看出,孔子构想的大同社会具有下列特征:①大同是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它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权力公有的口号是“天下为公”,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管理社会的是被选举出来的贤能,而选举贤能的权力在于“天下”,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其所以要明确权力公有,是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权力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攫取一切。只有取消权力的个人垄断,才能保证社会的其他方面不受垄断,只有坚持权力的公有,才能保证社会其他方面的公有,所以“天下为公”口号的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在大同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帝与王。②大同实行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这个体制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地方更是地方人的地方。地方事务由地方民众选举贤能之士负责管理,选举是民举而非官举。③大同社会提倡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信与睦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核心。而“天下为公”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天下为公”,人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有每人的一份,衣食有着,地位平等,无胁迫的可能,无依附的必要,是大同世界人际关系的概括。④大同社会里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大同世界描绘的社会是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在这里,人们视他人的父母如自己的父母,视他人的子女如自己的子女。“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就是说任何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怀,任何人都能主动关心社会。男有分,女有归,社会和谐,人民安居。⑤大同社会提倡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在大同社会里,人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社会财富十分珍惜,憎恶一切浪费现象也反对任何自私自利行为。“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货弃于地是可耻的,货藏于己同样是可耻的。⑥大同社会提倡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在大同世界里,劳动已成了人们高度自觉而又十分习惯的活动。“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能劳而不劳是可耻的,劳而不尽其力也是可耻的,劳动只为了自己也是可耻的。正是人们这种不计报酬,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支撑了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
可以说孔子的大同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东晋末年的社会状况与孔子所处的社会状况颇为相似,战事连绵,官场腐败,民不聊生。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应运而生。桃花源是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那里的“先世”为了“避秦时乱”,来到此处,自那时起,他们与世隔绝,“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长期以来,那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当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咸来问讯”,并“设酒杀鸡作食”。那里生活着的是一群普普通通的避难之人。他们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纯真,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推想到桃花源真正具备了孔子大同社会的一系列特征。否则,那里定然不会太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定然不会如此和谐。如果没有社会保障,“黄发垂髫”也不会“怡然自乐”。很明显,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出现的,只不过是陶渊明构想出来的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罢了。虽然这个理想社会只是空想,但不能不说身处东晋的陶氏受到了孔子大同社会的影响。岂止是陶氏受到大同社会的影响?再看: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均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在此俱无用,且起争端,徒手而来可也。”又指一家曰:“彼来亦未久,有绮縠珠玑之属,众共焚之。所享者唯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唯计口授地以耕养蚕,不可取衣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节选自南康与之《昨梦录》)
请看,康与之所描绘的所在跟陶氏的桃花源又何其相似。这里的人们是何其纯洁,这里的民风民情又何其淳朴,这里的“天下”不正是“为公”的吗?这个领着谢氏入穴的老者不正是通过穴中人选举出来的“贤能”吗?他要带一个外人进入穴中,还要征求大家的意见,不正是“讲信修睦”的体现吗?由此可知,这里的人们生活在几近大同的社会了。
其实,历代封建帝王中欲构建大同社会者也不乏其人,并且,他们也建设了类似大同的社会,如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等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和乐,安居乐业。只不过不同的是,封建社会是私有制社会,虽然这些帝王也选贤与能,但目的只是为了维护其统治。简而言之,“天下”并非“为公”,而是“为家”。而他们建设心中的理想社会及取得的骄人成绩,却是有目共睹的。又怎能说他们没有受到孔子大同社会的影响呢?
如今,我们正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不正是在逐渐实现孔子的大同思想吗?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孔子的大同思想将会由理想逐渐变成现实。
由此可见,孔子的大同思想确实影响了历朝历代的中国人,而且这种影响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