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围绕新课改,在小学阶段实现课程模式与形式的变革,使其更加贴合新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与成长规律是当下教育教学事业所面临的现状。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展开论述,主要探讨变革趋势与有效措施,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提供基于理论层面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能力
引言:
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教学的重点开始逐渐偏向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当中,又有不同的体现。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例,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体现为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同时在学习态度上,形成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基础知识技能,为后续进一步的学习和深入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教学模式变革趋势
基于新课改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实际发展中呈现出一定的变革趋势。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基于模式要求的重心变革,基于重心变革的内容变革,基于内容变革的形式变革。
首先是基于教学重心的变革,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相对更为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因此,主要围绕理论课程展开教学,而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实践锻炼,理论无法联系实际,反而理论掌握也不明确,课程实际效率低下。基于此,在重心变革上,开始侧重于实践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形成更多的上机实践教学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目的。
其次是基于教学内容的变革,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相对于过去的小学生而言,当下的小学生本身就出生于信息时代,从小接触一些电子产品,因此,一些基础简单的计算机操作都基本掌握,因此,在教学变革中,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内容的衍生与拓展,从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1]。
最后是基于教學形式的变革,过去教学形式与其他学科教学形式基本相同,学生在机房上课,根据教师的理论讲解与指导,完成实践操作,整个教学行为局限于课堂本身,形式固定死板,不利于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因此,要开展基于教学形式的变革,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满足实践教学需求,为教学本身添加趣味、多样的元素,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立体化。
二、有效措施
围绕变革的具体要求,就需要对于教学活动展开实际措施,落实变革本身,实现高效、高质量的教学活动。
(一)科学更新内容
围绕当下的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衍生内容,作为教学的探索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基础内容的前提下,实现对于探索内容的自主探索与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与锻炼,同时也接触到了更多样的内容,对于兴趣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在学习“装饰我的幻灯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完成对于幻灯片一些基础功能的讲解和展示,然后建立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探索与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幻灯片作品,并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如“这个幻灯片里运用了哪些效果?”,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二)引入教学模式
对于新课改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用于当下的课程体系,需要引入更多多元的教学模式,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的教学模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样以“装饰我的幻灯片”的教学内容为例,相对于“文字的输入与修改”“插入表格”“插入图片”等内容,“装饰我的幻灯片”本身所考验的学生的能力更加综合,且自己空间也更大,因此教师可以摒弃“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实践+探索”的教学模式,学生先进性自主学习,在拥有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背景下,教师通过点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2]。
(三)展开课后评价
课后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学模式变革过程中,课后评价的意义与作用被进一步放大,需要更加重视。
具体到实际中,就是通过将传统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裂变为“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课堂”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丰富性来强化基于教学模式变革而形成的教学成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趋势和有效策略两方面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基于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变化与实际教学中应当开展的实践内容。然而结合具体学情,在实际中,变革还有更加个性化、更加具体化的表现,只有围绕学情展开变革,才能够真正发挥变革的意义与价值,实现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钟源盛.信息技术课程开展“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初探[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3):03-03.
[2] 陆军.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读与写(教师),2019(07):198-199.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能力
引言:
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教学的重点开始逐渐偏向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当中,又有不同的体现。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例,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体现为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同时在学习态度上,形成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基础知识技能,为后续进一步的学习和深入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教学模式变革趋势
基于新课改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实际发展中呈现出一定的变革趋势。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基于模式要求的重心变革,基于重心变革的内容变革,基于内容变革的形式变革。
首先是基于教学重心的变革,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相对更为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因此,主要围绕理论课程展开教学,而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实践锻炼,理论无法联系实际,反而理论掌握也不明确,课程实际效率低下。基于此,在重心变革上,开始侧重于实践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形成更多的上机实践教学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目的。
其次是基于教学内容的变革,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相对于过去的小学生而言,当下的小学生本身就出生于信息时代,从小接触一些电子产品,因此,一些基础简单的计算机操作都基本掌握,因此,在教学变革中,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内容的衍生与拓展,从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1]。
最后是基于教學形式的变革,过去教学形式与其他学科教学形式基本相同,学生在机房上课,根据教师的理论讲解与指导,完成实践操作,整个教学行为局限于课堂本身,形式固定死板,不利于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因此,要开展基于教学形式的变革,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满足实践教学需求,为教学本身添加趣味、多样的元素,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立体化。
二、有效措施
围绕变革的具体要求,就需要对于教学活动展开实际措施,落实变革本身,实现高效、高质量的教学活动。
(一)科学更新内容
围绕当下的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衍生内容,作为教学的探索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基础内容的前提下,实现对于探索内容的自主探索与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与锻炼,同时也接触到了更多样的内容,对于兴趣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在学习“装饰我的幻灯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完成对于幻灯片一些基础功能的讲解和展示,然后建立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探索与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幻灯片作品,并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如“这个幻灯片里运用了哪些效果?”,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二)引入教学模式
对于新课改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用于当下的课程体系,需要引入更多多元的教学模式,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的教学模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样以“装饰我的幻灯片”的教学内容为例,相对于“文字的输入与修改”“插入表格”“插入图片”等内容,“装饰我的幻灯片”本身所考验的学生的能力更加综合,且自己空间也更大,因此教师可以摒弃“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实践+探索”的教学模式,学生先进性自主学习,在拥有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背景下,教师通过点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2]。
(三)展开课后评价
课后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学模式变革过程中,课后评价的意义与作用被进一步放大,需要更加重视。
具体到实际中,就是通过将传统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裂变为“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课堂”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丰富性来强化基于教学模式变革而形成的教学成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趋势和有效策略两方面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基于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变化与实际教学中应当开展的实践内容。然而结合具体学情,在实际中,变革还有更加个性化、更加具体化的表现,只有围绕学情展开变革,才能够真正发挥变革的意义与价值,实现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钟源盛.信息技术课程开展“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初探[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3):03-03.
[2] 陆军.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读与写(教师),2019(07):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