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秋季开学时,全国义务段七、八年级的思想道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这本教材令人眼前一亮:无论从教材结构体系、内容取舍编排、情境创设拓展空间、基于生活运用你的经验等方面,都与原来的教材有了新的、更大的变化。在实践教学与调研中,大多数一线老师普遍认为新教材知识逻辑结构紧密、理论性强、分析问题角度新颖。
2019年秋,义务教育阶段的年级全部使用了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新教材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承载了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使命。新教材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育人规律编写理念。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三学年六册教材紧紧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板块选取生活素材,对初中生进行价值引领、道德示范、法治宣传、国情关注。
许多一线老师在交流研讨时,谈到了新教材内容有深度、编排有梯度、教学有难度,那么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教材、探究新教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师生获得更大、更强、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长期在一线的笔者把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点滴做法与同仁交流分享:研究新教材、探究新教法;寻寻觅觅,星星点灯,从而点亮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法之路。
一、犹抱琵琶半遮面——激发兴趣之导课是道德与法治切入点
每天的阳光是不一样的,每一节课的导课有每一节课的精彩与不同。文似看山不喜平,无论是每一节课拉开序幕的杨柳依依,无论是清风徐徐,还是娓娓道来、慷慨激昂、激扬文字,其实都是为了在导课时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以利于本节课师生教与学的共赢。
那么,对一节道德与法治课,授课老师以何种方式登台亮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涉及它的导课。“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引起学生的好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心理上的共鸣;“我写你猜激发兴趣”是导课时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视频播放”“现场直播”“才艺展示”是师生合作探究的序幕;“说长道短”“社会聚焦”是本节课预设知识的生成。而原来的那些拖沓、冗长、平铺直叙、索然无味、如同嚼蜡的导课对于一节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说事倍功半,大打折扣,达不到理想中的最佳效果。
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改变生活”时,教学过程中,我直接采用的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你说我说一起说——当今创新大家谈”导课方式。学生众说纷纭,举例典型,言物抒情,直抒胸臆。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时,自己参与学生讨论中,因势利导: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学习创新等不胜枚举。个人的学习、老师的工作、新的教材教法何尝不是创新?
二、一枝一叶总关情——贴近生活之讲授是道德与法治闪光点
无论在新教材编排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要求中,凸显“三贴近”原则。生活是一面镜子,脱离生活的教学内容、脱离生活的教学手段无疑是虚空的,如同空中楼阁、虚无缥缈、言而无物。
结合生活实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最起码能够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这些知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用得到。比如做学问、做人、为人、处世,特别是贴近生活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学生学会用课本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能用上、用得到。例如,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三课《发现自己》第25页“认识自己”,既有心理上的自我认识,又有道德与心理方面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第74页“家的意味”中“相关链接”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律有机融合,说明孝亲敬长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再如,“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珍爱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从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如讲到宽容,就用换位思考,人常说:“要得公道打个颠倒”,安徽桐城的“六尺巷”“让他三尺又何妨?”“退一步海阔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等等,同学们身边、社区周围、街道办、村镇有哪些正面的事例、实例,从而引发学生广泛的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要互谅互让,为人处世要站到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当然贴近生活的事例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取舍,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方向,传递正能量,唱响好声音。
三、铁马冰河入梦来——联系时政之解析是道德与法治发光点
作为九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喜欢关心时政,也渴望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渴望与人交流,期望成长,使社会、群体注意到他们的个体存在。
近年来各科的中考试题,纷纷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道德与法治更是首当其冲。现在大多数孩子因为条件优越,物质生活丰富,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动手能力普遍超过了原来的同龄人,令人刮目相看,有时的想法、做法让人叹服。特别是他们也喜欢关注社会热点,关心社会生活,也有他们的个人见解与看法,这就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社会生活中,我平时关注媒体新闻,关注世界风云变化,然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授中,让学生水到渠成,从内心深处激发内驱力,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时政搭台、观点唱戏。聯系时政的知识讲授、传授,把学生的知识视野从校内扩展到校外,从国内放眼到全球,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与窗口。例如,在教学中讲到“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时,我就安排布置学生分组整理有关今年我国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外交等方面的事例,然后学生在上课时各抒己见,“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有源头活水来”,得出正确的观点和看法,我稍加点拨,从而形成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提升。
2019年秋,义务教育阶段的年级全部使用了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新教材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承载了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使命。新教材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育人规律编写理念。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三学年六册教材紧紧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板块选取生活素材,对初中生进行价值引领、道德示范、法治宣传、国情关注。
许多一线老师在交流研讨时,谈到了新教材内容有深度、编排有梯度、教学有难度,那么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教材、探究新教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师生获得更大、更强、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长期在一线的笔者把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点滴做法与同仁交流分享:研究新教材、探究新教法;寻寻觅觅,星星点灯,从而点亮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法之路。
一、犹抱琵琶半遮面——激发兴趣之导课是道德与法治切入点
每天的阳光是不一样的,每一节课的导课有每一节课的精彩与不同。文似看山不喜平,无论是每一节课拉开序幕的杨柳依依,无论是清风徐徐,还是娓娓道来、慷慨激昂、激扬文字,其实都是为了在导课时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以利于本节课师生教与学的共赢。
那么,对一节道德与法治课,授课老师以何种方式登台亮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涉及它的导课。“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引起学生的好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心理上的共鸣;“我写你猜激发兴趣”是导课时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视频播放”“现场直播”“才艺展示”是师生合作探究的序幕;“说长道短”“社会聚焦”是本节课预设知识的生成。而原来的那些拖沓、冗长、平铺直叙、索然无味、如同嚼蜡的导课对于一节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说事倍功半,大打折扣,达不到理想中的最佳效果。
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改变生活”时,教学过程中,我直接采用的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你说我说一起说——当今创新大家谈”导课方式。学生众说纷纭,举例典型,言物抒情,直抒胸臆。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时,自己参与学生讨论中,因势利导: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学习创新等不胜枚举。个人的学习、老师的工作、新的教材教法何尝不是创新?
二、一枝一叶总关情——贴近生活之讲授是道德与法治闪光点
无论在新教材编排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要求中,凸显“三贴近”原则。生活是一面镜子,脱离生活的教学内容、脱离生活的教学手段无疑是虚空的,如同空中楼阁、虚无缥缈、言而无物。
结合生活实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最起码能够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这些知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用得到。比如做学问、做人、为人、处世,特别是贴近生活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学生学会用课本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能用上、用得到。例如,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三课《发现自己》第25页“认识自己”,既有心理上的自我认识,又有道德与心理方面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第74页“家的意味”中“相关链接”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律有机融合,说明孝亲敬长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再如,“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珍爱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从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如讲到宽容,就用换位思考,人常说:“要得公道打个颠倒”,安徽桐城的“六尺巷”“让他三尺又何妨?”“退一步海阔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等等,同学们身边、社区周围、街道办、村镇有哪些正面的事例、实例,从而引发学生广泛的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要互谅互让,为人处世要站到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当然贴近生活的事例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取舍,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方向,传递正能量,唱响好声音。
三、铁马冰河入梦来——联系时政之解析是道德与法治发光点
作为九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喜欢关心时政,也渴望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渴望与人交流,期望成长,使社会、群体注意到他们的个体存在。
近年来各科的中考试题,纷纷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道德与法治更是首当其冲。现在大多数孩子因为条件优越,物质生活丰富,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动手能力普遍超过了原来的同龄人,令人刮目相看,有时的想法、做法让人叹服。特别是他们也喜欢关注社会热点,关心社会生活,也有他们的个人见解与看法,这就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社会生活中,我平时关注媒体新闻,关注世界风云变化,然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授中,让学生水到渠成,从内心深处激发内驱力,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时政搭台、观点唱戏。聯系时政的知识讲授、传授,把学生的知识视野从校内扩展到校外,从国内放眼到全球,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与窗口。例如,在教学中讲到“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时,我就安排布置学生分组整理有关今年我国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外交等方面的事例,然后学生在上课时各抒己见,“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有源头活水来”,得出正确的观点和看法,我稍加点拨,从而形成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