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美学偏重于感性形态,但在感性形态中又充满着古典的理想主义。这首先表现在它闪耀着艺术辩证法的光辉,其中大量成双成对的范畴。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如神与形,虚与实,情与景。情与理,动与静等等。每一件艺术品,每一个艺术形象,都是这一组组矛盾关系的对立统一体。清画家石涛说:“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侧有偏,有聚有散,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丰致,有缥缈此生活之大端也。”(《苦瓜和尚画语录》)。
画家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把山水画理论提高到哲理的高度,主张“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诗歌也是“万物之具体”的反映。要深刻地反映“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互相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列宁选集》第二卷)就必须考虑运用相应的技法,如虚与实,动与静等。而虚与实。动与静,正是诗歌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在一幅画中,空白处有时比着墨处发生更引人遐思的艺术效果,我国古代书法艺术讲究空间布白之美,所谓“计白以当,奇趣及出”,绘画强调发挥画面空白之处的画意,“画在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诗词创作贵在有“言外之意”、“景外之景”,要通过具体的艺术描绘引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即所谓“境生象外”。在绘画中,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是实境;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是虚境。在诗词中。实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物象,虚是人的情、志、理、义。就作诗而言,如果只写虚景,就显得抽象无味:如果只写实景,就满纸死气,所谓“虚者枯。实者塞”。因此,作诗如画,必须有实有虚,妙在虚实结合,虚实并举。在写景诗中,实写往往直抒感慨和忠于自然形貌的精确描写,虚写可以指景物布局中藏、减、疏、略的手法。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情达意方式,高明的是人往往通过虚实关系的巧妙处理将这两种境界结合起来,浑然天成,毫无人工的痕迹。王维的《辋川集》中虚实的处理是变化多端的。
辋川在山西蓝田县南二十里。这里山明水秀,王维很喜欢这个地方,曾画过《辋川图》。他还与友人裴迪赋诗唱和,为辋川二十景各写了一首诗,共得四十篇。结成《辋川集》。王维的二十首诗,大多数写得空灵隽永,像《鹿柴》、《木兰柴》、《栾家濑》等成为传世名作,而裴迪的那一组同名的诗作却鲜为人知。为什么描写同样的景色,两人的作品的命运竟如此悬殊呢?显然王维的“工书画”在诗的创作上起了很大作用,使其诗不但情浓。而且画意很深,裴迪在这一点上很逊于王维。所以同样景物,在位置经营,特别是虚实结合中便大相径庭。当景物自身具有足够的特色和魅力的时候,诗人取景布局便更多地显示出画家的匠心。该藏的藏,该露的露,通过巧妙的剪裁。使这些景物的特色更加鲜明。《鹿柴》、《木兰柴》是全篇实景,描绘的生动逼真更胜过惯于如实写景的裴迪诗。
《鹿柴》写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一束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返照在林中的青苔上,更衬出空山中的幽冷。山谷中传来人语的回响,愈显示深林里人迹罕至的寂静。画面色调的冷暖互补,与画面内外的动静对比相互烘托,使有限的画面延伸到画外无限的空间,因而蕴含着可以想见的无穷意趣。裴迪同咏鹿柴的深幽: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
不知松林事,但有磨豦硛。
较之王维的具体刻画稍为脱空一步。但王维从山林中往外写,令人有深林返景想见空山落照,从山中人语体味独往之意。是以实写的一角显示整体的空灵意境。裴迪从山外往里写,既不知松林里更深一层的幽去,人在山中的意兴又一览无余,所以写得虽空。并且是“真空”:傍晚时在夕阳的余晖里,只看见“寒山”和“磨讛硛”,其余无一可观之景了。就剩一个“独往客”了,反而使诗意过于坐实,更不用有画意了。
王维的《木兰柴》也是造取景物最鲜明的特色加以渲染: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秋山收敛起夕阳的余晖,晚归的飞鸟联翩相逐而来,满山秋叶在霞光中闪现出斑斓色彩。渐与云气融成无边的夕岚。在这幅宛如油画般的秋山夕照图中。洋溢着无限新鲜的生命力。毫无悲秋伤晚的感伤情调。给人的感觉一片明丽。裴迪同咏《木兰柴》: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
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以鸟声与溪水相乱暗写此处多鸟的特点,实写游人随溪回路转深入林中的幽兴,与王诗迥异其趣。但木兰柴本以其秋色的丰富绚丽动人情思,裴诗以声代色,就不能造成王诗那种极其鲜明醒豁的艺术效果,图画效应。可见,当虚而不虚,固然平板无余味道。当实而不实,也会失之泛泛无特色,犹如一幅书法。老是“飞白”,无一字浓墨饱蘸。整幅作品就会平白无力。王维这两首小诗之所以能描绘出生动且鲜明而极富特色的情景。就因为他善于抓住这二者最显著的特点,运用匠心,精心选择并细致刻画最能体现这些特色的景物动态,所以能够画一隅而见全景了。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昧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作诗如画,必须有实有虚。妙在虚实结合,虚实并举。发挥诗人寄言深微。驰骋神思的长处。追求“象外之象”。如诗“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在表面的画象之外蕴无穷意味。又画中往往以桃、杏、莲花同画一景,只取兴会神到。鉴赏者心游万仞,寄情无限。有一佳话可博一证:北宋词人秦少游在汝南做官时曾患肠疾,他的朋友带着一卷王维的《辋川图》前来探望,说看了这图病就会好。秦少游在枕上细细观看,“恍然若与摩诘入辋川,度华子冈,经孟城坳,憩辋口庄,上斤竹岭,并木兰柴,蹑槐陌,窥鹿柴,返于南北坨,航欹湖,戏柳浪,濯栾家濑,酌金屑泉,过白石滩,停竹里馆,转辛夷坞,抵漆园,幅巾杖履,棋艺茗饮,或赋诗自娱”(秦观《书辋川图后》),竟忘了自己身在异乡,几天后果然病愈。图画竟然可以疗疾。这也算是一则文坛佳话。不过,一幅大全景式的辋川图能有这样的神效,恐怕不仅有赖于画家的丹青妙笔,更要借助于王维的《辋川集》绝句所启示的动人遐思罢!
我国有“诗画同源”,“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的看法。西方有“诗原如画”,“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等认识。苏轼认为诗画有共同的艺术规律,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上诗云:“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所揭示的诗画艺术规律的同一性,丰富了意境,而且启发我们用新的方法研究各种艺术门类的共性。
画家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把山水画理论提高到哲理的高度,主张“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诗歌也是“万物之具体”的反映。要深刻地反映“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互相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列宁选集》第二卷)就必须考虑运用相应的技法,如虚与实,动与静等。而虚与实。动与静,正是诗歌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在一幅画中,空白处有时比着墨处发生更引人遐思的艺术效果,我国古代书法艺术讲究空间布白之美,所谓“计白以当,奇趣及出”,绘画强调发挥画面空白之处的画意,“画在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诗词创作贵在有“言外之意”、“景外之景”,要通过具体的艺术描绘引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即所谓“境生象外”。在绘画中,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是实境;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是虚境。在诗词中。实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物象,虚是人的情、志、理、义。就作诗而言,如果只写虚景,就显得抽象无味:如果只写实景,就满纸死气,所谓“虚者枯。实者塞”。因此,作诗如画,必须有实有虚,妙在虚实结合,虚实并举。在写景诗中,实写往往直抒感慨和忠于自然形貌的精确描写,虚写可以指景物布局中藏、减、疏、略的手法。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情达意方式,高明的是人往往通过虚实关系的巧妙处理将这两种境界结合起来,浑然天成,毫无人工的痕迹。王维的《辋川集》中虚实的处理是变化多端的。
辋川在山西蓝田县南二十里。这里山明水秀,王维很喜欢这个地方,曾画过《辋川图》。他还与友人裴迪赋诗唱和,为辋川二十景各写了一首诗,共得四十篇。结成《辋川集》。王维的二十首诗,大多数写得空灵隽永,像《鹿柴》、《木兰柴》、《栾家濑》等成为传世名作,而裴迪的那一组同名的诗作却鲜为人知。为什么描写同样的景色,两人的作品的命运竟如此悬殊呢?显然王维的“工书画”在诗的创作上起了很大作用,使其诗不但情浓。而且画意很深,裴迪在这一点上很逊于王维。所以同样景物,在位置经营,特别是虚实结合中便大相径庭。当景物自身具有足够的特色和魅力的时候,诗人取景布局便更多地显示出画家的匠心。该藏的藏,该露的露,通过巧妙的剪裁。使这些景物的特色更加鲜明。《鹿柴》、《木兰柴》是全篇实景,描绘的生动逼真更胜过惯于如实写景的裴迪诗。
《鹿柴》写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一束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返照在林中的青苔上,更衬出空山中的幽冷。山谷中传来人语的回响,愈显示深林里人迹罕至的寂静。画面色调的冷暖互补,与画面内外的动静对比相互烘托,使有限的画面延伸到画外无限的空间,因而蕴含着可以想见的无穷意趣。裴迪同咏鹿柴的深幽: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
不知松林事,但有磨豦硛。
较之王维的具体刻画稍为脱空一步。但王维从山林中往外写,令人有深林返景想见空山落照,从山中人语体味独往之意。是以实写的一角显示整体的空灵意境。裴迪从山外往里写,既不知松林里更深一层的幽去,人在山中的意兴又一览无余,所以写得虽空。并且是“真空”:傍晚时在夕阳的余晖里,只看见“寒山”和“磨讛硛”,其余无一可观之景了。就剩一个“独往客”了,反而使诗意过于坐实,更不用有画意了。
王维的《木兰柴》也是造取景物最鲜明的特色加以渲染: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秋山收敛起夕阳的余晖,晚归的飞鸟联翩相逐而来,满山秋叶在霞光中闪现出斑斓色彩。渐与云气融成无边的夕岚。在这幅宛如油画般的秋山夕照图中。洋溢着无限新鲜的生命力。毫无悲秋伤晚的感伤情调。给人的感觉一片明丽。裴迪同咏《木兰柴》: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
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以鸟声与溪水相乱暗写此处多鸟的特点,实写游人随溪回路转深入林中的幽兴,与王诗迥异其趣。但木兰柴本以其秋色的丰富绚丽动人情思,裴诗以声代色,就不能造成王诗那种极其鲜明醒豁的艺术效果,图画效应。可见,当虚而不虚,固然平板无余味道。当实而不实,也会失之泛泛无特色,犹如一幅书法。老是“飞白”,无一字浓墨饱蘸。整幅作品就会平白无力。王维这两首小诗之所以能描绘出生动且鲜明而极富特色的情景。就因为他善于抓住这二者最显著的特点,运用匠心,精心选择并细致刻画最能体现这些特色的景物动态,所以能够画一隅而见全景了。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昧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作诗如画,必须有实有虚。妙在虚实结合,虚实并举。发挥诗人寄言深微。驰骋神思的长处。追求“象外之象”。如诗“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在表面的画象之外蕴无穷意味。又画中往往以桃、杏、莲花同画一景,只取兴会神到。鉴赏者心游万仞,寄情无限。有一佳话可博一证:北宋词人秦少游在汝南做官时曾患肠疾,他的朋友带着一卷王维的《辋川图》前来探望,说看了这图病就会好。秦少游在枕上细细观看,“恍然若与摩诘入辋川,度华子冈,经孟城坳,憩辋口庄,上斤竹岭,并木兰柴,蹑槐陌,窥鹿柴,返于南北坨,航欹湖,戏柳浪,濯栾家濑,酌金屑泉,过白石滩,停竹里馆,转辛夷坞,抵漆园,幅巾杖履,棋艺茗饮,或赋诗自娱”(秦观《书辋川图后》),竟忘了自己身在异乡,几天后果然病愈。图画竟然可以疗疾。这也算是一则文坛佳话。不过,一幅大全景式的辋川图能有这样的神效,恐怕不仅有赖于画家的丹青妙笔,更要借助于王维的《辋川集》绝句所启示的动人遐思罢!
我国有“诗画同源”,“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的看法。西方有“诗原如画”,“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等认识。苏轼认为诗画有共同的艺术规律,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上诗云:“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所揭示的诗画艺术规律的同一性,丰富了意境,而且启发我们用新的方法研究各种艺术门类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