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生意境美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3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美学偏重于感性形态,但在感性形态中又充满着古典的理想主义。这首先表现在它闪耀着艺术辩证法的光辉,其中大量成双成对的范畴。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如神与形,虚与实,情与景。情与理,动与静等等。每一件艺术品,每一个艺术形象,都是这一组组矛盾关系的对立统一体。清画家石涛说:“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侧有偏,有聚有散,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丰致,有缥缈此生活之大端也。”(《苦瓜和尚画语录》)。
  画家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把山水画理论提高到哲理的高度,主张“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诗歌也是“万物之具体”的反映。要深刻地反映“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互相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列宁选集》第二卷)就必须考虑运用相应的技法,如虚与实,动与静等。而虚与实。动与静,正是诗歌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在一幅画中,空白处有时比着墨处发生更引人遐思的艺术效果,我国古代书法艺术讲究空间布白之美,所谓“计白以当,奇趣及出”,绘画强调发挥画面空白之处的画意,“画在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诗词创作贵在有“言外之意”、“景外之景”,要通过具体的艺术描绘引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即所谓“境生象外”。在绘画中,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是实境;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是虚境。在诗词中。实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物象,虚是人的情、志、理、义。就作诗而言,如果只写虚景,就显得抽象无味:如果只写实景,就满纸死气,所谓“虚者枯。实者塞”。因此,作诗如画,必须有实有虚,妙在虚实结合,虚实并举。在写景诗中,实写往往直抒感慨和忠于自然形貌的精确描写,虚写可以指景物布局中藏、减、疏、略的手法。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情达意方式,高明的是人往往通过虚实关系的巧妙处理将这两种境界结合起来,浑然天成,毫无人工的痕迹。王维的《辋川集》中虚实的处理是变化多端的。
  辋川在山西蓝田县南二十里。这里山明水秀,王维很喜欢这个地方,曾画过《辋川图》。他还与友人裴迪赋诗唱和,为辋川二十景各写了一首诗,共得四十篇。结成《辋川集》。王维的二十首诗,大多数写得空灵隽永,像《鹿柴》、《木兰柴》、《栾家濑》等成为传世名作,而裴迪的那一组同名的诗作却鲜为人知。为什么描写同样的景色,两人的作品的命运竟如此悬殊呢?显然王维的“工书画”在诗的创作上起了很大作用,使其诗不但情浓。而且画意很深,裴迪在这一点上很逊于王维。所以同样景物,在位置经营,特别是虚实结合中便大相径庭。当景物自身具有足够的特色和魅力的时候,诗人取景布局便更多地显示出画家的匠心。该藏的藏,该露的露,通过巧妙的剪裁。使这些景物的特色更加鲜明。《鹿柴》、《木兰柴》是全篇实景,描绘的生动逼真更胜过惯于如实写景的裴迪诗。
  《鹿柴》写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一束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返照在林中的青苔上,更衬出空山中的幽冷。山谷中传来人语的回响,愈显示深林里人迹罕至的寂静。画面色调的冷暖互补,与画面内外的动静对比相互烘托,使有限的画面延伸到画外无限的空间,因而蕴含着可以想见的无穷意趣。裴迪同咏鹿柴的深幽: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
  不知松林事,但有磨豦硛。
  较之王维的具体刻画稍为脱空一步。但王维从山林中往外写,令人有深林返景想见空山落照,从山中人语体味独往之意。是以实写的一角显示整体的空灵意境。裴迪从山外往里写,既不知松林里更深一层的幽去,人在山中的意兴又一览无余,所以写得虽空。并且是“真空”:傍晚时在夕阳的余晖里,只看见“寒山”和“磨讛硛”,其余无一可观之景了。就剩一个“独往客”了,反而使诗意过于坐实,更不用有画意了。
  王维的《木兰柴》也是造取景物最鲜明的特色加以渲染: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秋山收敛起夕阳的余晖,晚归的飞鸟联翩相逐而来,满山秋叶在霞光中闪现出斑斓色彩。渐与云气融成无边的夕岚。在这幅宛如油画般的秋山夕照图中。洋溢着无限新鲜的生命力。毫无悲秋伤晚的感伤情调。给人的感觉一片明丽。裴迪同咏《木兰柴》: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
  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以鸟声与溪水相乱暗写此处多鸟的特点,实写游人随溪回路转深入林中的幽兴,与王诗迥异其趣。但木兰柴本以其秋色的丰富绚丽动人情思,裴诗以声代色,就不能造成王诗那种极其鲜明醒豁的艺术效果,图画效应。可见,当虚而不虚,固然平板无余味道。当实而不实,也会失之泛泛无特色,犹如一幅书法。老是“飞白”,无一字浓墨饱蘸。整幅作品就会平白无力。王维这两首小诗之所以能描绘出生动且鲜明而极富特色的情景。就因为他善于抓住这二者最显著的特点,运用匠心,精心选择并细致刻画最能体现这些特色的景物动态,所以能够画一隅而见全景了。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昧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作诗如画,必须有实有虚。妙在虚实结合,虚实并举。发挥诗人寄言深微。驰骋神思的长处。追求“象外之象”。如诗“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在表面的画象之外蕴无穷意味。又画中往往以桃、杏、莲花同画一景,只取兴会神到。鉴赏者心游万仞,寄情无限。有一佳话可博一证:北宋词人秦少游在汝南做官时曾患肠疾,他的朋友带着一卷王维的《辋川图》前来探望,说看了这图病就会好。秦少游在枕上细细观看,“恍然若与摩诘入辋川,度华子冈,经孟城坳,憩辋口庄,上斤竹岭,并木兰柴,蹑槐陌,窥鹿柴,返于南北坨,航欹湖,戏柳浪,濯栾家濑,酌金屑泉,过白石滩,停竹里馆,转辛夷坞,抵漆园,幅巾杖履,棋艺茗饮,或赋诗自娱”(秦观《书辋川图后》),竟忘了自己身在异乡,几天后果然病愈。图画竟然可以疗疾。这也算是一则文坛佳话。不过,一幅大全景式的辋川图能有这样的神效,恐怕不仅有赖于画家的丹青妙笔,更要借助于王维的《辋川集》绝句所启示的动人遐思罢!
  我国有“诗画同源”,“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的看法。西方有“诗原如画”,“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等认识。苏轼认为诗画有共同的艺术规律,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上诗云:“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所揭示的诗画艺术规律的同一性,丰富了意境,而且启发我们用新的方法研究各种艺术门类的共性。
其他文献
对高考文言文板块的失利,我们往往容易归结为考前复习的不扎实。其实有时这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有些冤枉的,因为应试能力和方法的欠缺,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尤其是文言阅读的最后一题,它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压轴大戏”,同时也是学生前行道路上的“拦路虎”。如何才能驱虎降魔、直捣黄龙?在这里,我们对它进行透视解析,希望得到破解的端倪。  最后一题是用来考查学生全面把握文言内容与观点能力的,其考查方式常常是在大体正确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决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一、语文教师必须建立合作学习的教育观    我们知道,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倡导的“教师中心论”和以杜威为代表
期刊
一、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中学教材中入选的古诗文几乎都是意蕴丰富、千古流传的精品,可为什么有的学生学起来就味同嚼蜡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缺少文言语感,无法突破文字外壳进入思想内容深层。因此,培养文言语感对古诗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而语感的获得要靠学生长期的语文实践,在反复吟咏中领会文(诗)意。文言语感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了解词句大意、读准字音、掌握节奏停顿是培养语感的第一步;读出
期刊
中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占的比例很大,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其对于学生的教育价值不可估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一千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注重美的教育,注重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美育的根本特点是其直观性、
期刊
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轨迹,汇集名目繁多的吝啬鬼群像,其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啬鬼》)里的阿尔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堪称为欧洲文学中不朽的四大吝啬鬼典型。  这四大吝啬鬼中,前三位已经被各种版本的中学教科书以各种不同的节选形式收录,让广大师生尽情领略了欧洲文学的艺术魅力。为了让广大师生更深刻、细
期刊
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要靠教师精心创设、用心打造。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往往将细节作为调度、控制的“机关”,以此操纵着整个教学进程。他曾经说过:“凡是讲到重要的、关键的地方,我总是组织一下教学,有时是提个醒儿,有时只是说一声‘同学们’,有时则什么也不说,只用目光环视一下全班学生。这些看起来很细微的地方,其实都是一种艺术。”(《教海漫记》)如何调控课堂教学的进程呢?于永正老师运用的是语言,它包括:有声
期刊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历来,文学史研究的“槛内人”和“槛外人”多将苏轼目为豪放词的代表。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将其词作
期刊
选材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选材指导”,简而言之,就是对学生写什么的指导。其重点是解决材料来源问题,作文的材料源头来自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朱熹也说:“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作文的材料是“清甘的水”、“活水”,就必须紧密联系“生活”这一“源头”,选材指导才有现实意义。  笔者在农村初中从事语文教学近30年,深深感到:学生作文难是长期困扰作文教学的一个棘
期刊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写”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写作必须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个性越鲜明越受读者欢迎;写作又必须要有独特创造,越是创新的文章越有价值。但是,这些要求对于初涉写作的中学生们来说,未免有点强人所难。文章的个性和创新来自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正是中学生极为缺乏的。所以很多中学生怕写作文,并且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
期刊
如果说小说如同舞台上千变万化的女优伶,那么散文则是一个温婉雅致内涵丰富的水墨女子。这样的女子,可远观而感其神,可近读而品其韵,这样的女子,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啊!走近她,让我们从多角度去品读她,去欣赏她吧!    一、形象动人血肉丰    散文描写不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叙事抒情都有其形象,都有形有质,让人可触可感。因此,解读散文,首先要关注其中的形象。  其一为景物描写。俗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又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