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那水墨气质的女子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oolno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小说如同舞台上千变万化的女优伶,那么散文则是一个温婉雅致内涵丰富的水墨女子。这样的女子,可远观而感其神,可近读而品其韵,这样的女子,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啊!走近她,让我们从多角度去品读她,去欣赏她吧!
  
  一、形象动人血肉丰
  
  散文描写不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叙事抒情都有其形象,都有形有质,让人可触可感。因此,解读散文,首先要关注其中的形象。
  其一为景物描写。俗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又谓“一枝一叶总关情”,也就是说,品读散文不离“情”。此情乃作者之情,所谓作者“以文传情”:此情亦乃读者之情,所谓读者“披情入文”。这种感情由读者的体味、感悟、揣摩而逐渐如一滴墨融于水,或浓或淡,亦疏亦密,悄悄勾勒,慢慢想象,而后逐渐成形。宛如水墨女子临水而笑的那点神韵,达人心魂。
  如《故都的秋》,文中展现了北国秋景中特有的那从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喇叭花的蓝朵”,“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极细微极柔软的槐花落蕊”……作者不急不缓一点点勾勒,其特有的情愫已悄然浸润其中。读者要抓住这些独具特色的北国秋景,闭起眼来,展开想象,静静揣摩,才会达到与作者心灵的契合,才会体味到郁达夫这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那细腻、深刻而独特的情怀,才会明白他为什么会梦萦魂牵地眷恋着那独具“清、静、悲凉”况味的北国之秋。可见,读者正是要抓住这烙印着作者情感的独特景物。去捕捉他的思绪,并慢慢走人作者的心田。因此,看散文要抓景物,重想象,多揣摩,作者、文章、读者三者合一,方可进行准确的解读。
  其二为线索事物描写。一个特殊事物往往会成为作者感情的寄托,或成为感情喷涌而出的泉眼,或成为文脉必不可少的线索。这是作者抒情的一个道具。仿佛,那水墨女子手中的古书,桌上的瑶琴。如《泪珠与珍珠》中,作者将一滴眼泪细细描摹,将那“书中泪”、“思乡泪”、“怜子泪”、“奋斗泪”、“慈悲泪”、“感恩泪”,层层深入慢慢晕涂。一颗颗泪珠晶莹闪亮,原来每一颗泪都是用人类最美情感凝结而成的珍珠啊!品读这样的散文。需要我们抓住线索事物,整体阅读,不断组合,不断深入,不断联系,蓦然回首,必会发现,原来,这特有的事物已成了和文章血脉相连的触点,凝神于此,细细品味,才会读懂作者的心灵。“一叶而知秋”。由此,也让我们明白,原来物之动人,恰如水墨女子手中的书。桌上的琴。物我相依。
  其三为事的描写,尤其是那细节的描写。最动人心。每一处细致入微的描写。无不渗透着人物的个性,无不饱含着作者的感情。如《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详细描写三个女子临难的情况:“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由这些徒手请愿的女学生临难前的细节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反动政府那令人发指的罪行:中弹在执政府前,说明政府已是杀人的工具:“从背部入”说明刘和珍当时背对开枪者,根本没有流言中所谓“暴徒”的情形;“斜穿心肺”。说明当时政府下的命令是死命令,屠杀徒手的女学生。一枪毙命,狠辣异常。由此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细致的描写三个女子的临难的过程时又怀着怎样的痛苦和愤怒。细节描写,让散文生动起来,仿佛抓住水墨女子精致的五官上的一颦一笑。细细勾勒。细细体会。方可体会到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绪,进而解读作品的主题。
  
  二、语言动人舞水袖
  
  散文的语言恰如水墨女子身上的服饰,彰显她的身份和个性:是俏雅秀丽的大家闺秀,还是清纯朴实的乡村少女。是高贵典雅的宫廷美妇,还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女仙,都由此而个性鲜明。
  品味散文语言又离不开以下两点:其一为调动五官重想象。品味散文的语言则要想象作者为我们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刻画的是怎样的人物。如品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则想象“那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是笼着轻纱的梦”似的月下的荷塘有着怎样的朦胧。那“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香气又有着怎样的淡淡幽香。“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描摹出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意境。体会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心之所系。只有这样,才能让散文的语言美直入心脉。和作者、文章融为一体。
  其二为品读修辞看风格。有的散文善用白描。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娓娓道来,不求工而自工,不求煽情而其情自至。如《项脊轩志》,其文在朴实清新的叙事中,让我们感慨其“子欲养而亲不在”、“红袖添香梦醒时”的人生苦痛与怅恨。生离死别。奈何人去物在,庭中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睹物恩人,何其哀也!有的散文善用修辞,辞藻华丽。仿佛水墨女子身上的八幅百叶裙。仿佛一件霓裳羽衣。在我们面前层层展现光华。如张晓风的《春之怀古》,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一段段运用排比、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的优美语言如飞珠溅玉,使作品活色生香,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细腻深沉的情愫。感受到散文语言的博大精深。典雅秀丽。
  品味散文,如同走近那水墨气质的女子。我们在品读她时,远观其行,细摩其态,赏玩其姿,亦细究其神。找准切入点,方可领略散文的美,让她们的形象在我们脑中丰满,在眼前妍丽,在心中永恒。
其他文献
一、学生平时作文情况简析    学生最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是他们面对作文题无话可说。没有办法,只能用陈词滥调应付一番。如写事,学生常常会写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而写人时,不是写抵住肝部忍痛为学生讲课的老师,就是写皱着眉头思索题目的同学;成年人的外貌一概是白发、皱纹;青少年则通常是苹果似的圆脸、忽闪闪的大眼睛。写议论文,论据总忘不掉居里夫人、雷锋叔叔。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是一样的内容和写法。  这种现象的形
期刊
对高考文言文板块的失利,我们往往容易归结为考前复习的不扎实。其实有时这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有些冤枉的,因为应试能力和方法的欠缺,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尤其是文言阅读的最后一题,它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压轴大戏”,同时也是学生前行道路上的“拦路虎”。如何才能驱虎降魔、直捣黄龙?在这里,我们对它进行透视解析,希望得到破解的端倪。  最后一题是用来考查学生全面把握文言内容与观点能力的,其考查方式常常是在大体正确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决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一、语文教师必须建立合作学习的教育观    我们知道,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倡导的“教师中心论”和以杜威为代表
期刊
一、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中学教材中入选的古诗文几乎都是意蕴丰富、千古流传的精品,可为什么有的学生学起来就味同嚼蜡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缺少文言语感,无法突破文字外壳进入思想内容深层。因此,培养文言语感对古诗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而语感的获得要靠学生长期的语文实践,在反复吟咏中领会文(诗)意。文言语感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了解词句大意、读准字音、掌握节奏停顿是培养语感的第一步;读出
期刊
中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占的比例很大,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其对于学生的教育价值不可估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一千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注重美的教育,注重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美育的根本特点是其直观性、
期刊
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轨迹,汇集名目繁多的吝啬鬼群像,其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啬鬼》)里的阿尔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堪称为欧洲文学中不朽的四大吝啬鬼典型。  这四大吝啬鬼中,前三位已经被各种版本的中学教科书以各种不同的节选形式收录,让广大师生尽情领略了欧洲文学的艺术魅力。为了让广大师生更深刻、细
期刊
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要靠教师精心创设、用心打造。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往往将细节作为调度、控制的“机关”,以此操纵着整个教学进程。他曾经说过:“凡是讲到重要的、关键的地方,我总是组织一下教学,有时是提个醒儿,有时只是说一声‘同学们’,有时则什么也不说,只用目光环视一下全班学生。这些看起来很细微的地方,其实都是一种艺术。”(《教海漫记》)如何调控课堂教学的进程呢?于永正老师运用的是语言,它包括:有声
期刊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历来,文学史研究的“槛内人”和“槛外人”多将苏轼目为豪放词的代表。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将其词作
期刊
选材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选材指导”,简而言之,就是对学生写什么的指导。其重点是解决材料来源问题,作文的材料源头来自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朱熹也说:“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作文的材料是“清甘的水”、“活水”,就必须紧密联系“生活”这一“源头”,选材指导才有现实意义。  笔者在农村初中从事语文教学近30年,深深感到:学生作文难是长期困扰作文教学的一个棘
期刊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写”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写作必须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个性越鲜明越受读者欢迎;写作又必须要有独特创造,越是创新的文章越有价值。但是,这些要求对于初涉写作的中学生们来说,未免有点强人所难。文章的个性和创新来自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正是中学生极为缺乏的。所以很多中学生怕写作文,并且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
期刊